PRL:科學家新發現超重元素的六種同位素

2020-12-27 科學網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10月26日宣布,該實驗室的科研小組發現了部分超重元素的6種同位素。據悉,科學家此次在獲得了還未命名的第114號元素的新同位素後,通過觀察阿爾法粒子連續性輻射,又發現了第112號元素(copernicium)、第110號元素(darmstadtium)、第108號元素(hassium)、第106號元素(seaborgium)和第104號元素(rutherfordium)的5種同位素。此項研究成果將發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從新的同位素中獲取的信息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認識原子核殼體結構理論,該理論是「穩定島理論」預測的基礎。20世紀60年代,理論物理學家預言,位於質子數為114和中子數為184的雙「幻數」球形核附近,存在一個「超重穩定島」,島內的元素具有超常壽命。

 

發現超重元素同位素科研小組的負責人為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核科學部重元素原子核與輻射化學組組長海諾·尼奇,他同時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教授。研究文章第一作者為伯克利分校化學系研究生保羅·埃裡森,他負責對具體實驗提出建議並進行管理。尼奇表示,藉助實驗室的88英寸(約2.2米)回旋加速器,他們對鈣48進行加速並撞擊充氣分離器中的鈽242,從而獲得了新的超重元素的同位素。這與他們去年證實第114號元素存在時的實驗布置類同。

 

科研小組共有20名成員,他們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俄勒岡州立大學、德國GSI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以及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他們中的許多人曾參與了2009年9月第114號元素的確認研究。第114號元素於10年前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分離出來,但直到去年才被確認。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多國科學家聯手合成108號元素超長壽命同位素
    由來自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國24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德國達姆斯塔特加速器,成功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108號元素Hs的超長壽命同位素270(質子數108和中子數162),這標誌著人們向「穩定島」理論又邁出了重要一步。該科研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物理學評論快報》雜誌上。
  • 118號超重元素發現者現場解讀:元素周期表已經完整了嗎?
    1869年,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在這張表格上,一共記錄了63個元素。 在此後的150年中,科學家不斷完善著元素周期表,現在這張表格記錄的元素已經達到118個——其中,包括了一些自然界原本不存的重元素。 這些超重元素是怎麼發現的?
  • 俄、美科學家合成兩種新化學元素
    俄羅斯和美國科學家宣布新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空缺的第115號和第113號元素,但一些專家表示,該成果還需進一步的研究確認。    據1日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共同取得的這一成果,已在新一期《物理評論C》雜誌上發表。
  • 俄美科學家合成兩種新化學元素:113號和115號
    新華網華盛頓2月1日電(記者毛磊)俄羅斯和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物理評論C》雜誌上發表文章宣布,他們新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5號和第113號元素。但一些專家表示,該成果還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據1日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共同取得了上述成果。
  • 已知最重鈣原子及七種新稀有同位素被發現
    《物理評論快報》7月11日發表論文稱:來自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和日本仁科中心(RIKEN)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磷、硫、氯、氬、鉀、鈧,和鈣的八種新的稀有同位素,其中鈣同位素最為重要。這些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的同位素。同位素是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元素。每個元素的同位素包含相同數量的質子,但是中子數量不同。
  • 甘肅省同位素實驗室啟動建設 致力應用高端醫用等多領域
    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元素,大部分都是由幾種自然界中能長期穩定存在的同位素共同組成的。同位素的應用非常廣泛,且產業價值極高。據了解,科學預言的同位素有8000種以上,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大約有3200種。該實驗室位於蘭州新區,建設期為兩年。
  • 第五元素成真?科學家可能發現了支配自然界的第五種力量
    英媒稱,人們早就認識到有四種「基本力量」支配著大自然,而科學家們如今可能已經發現了自然界的第五種力量。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宇宙中的物質都是被這些力量拉到一起或者推開的。報導稱,多年來,有許多未經證實的觀點聲稱自然界存在第五種基本力量, 但尋找暗物質的長期努力卻沒有結果。為了填補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無法解釋的空白,科學家付出了更多努力來尋找新的力量。暗物質是一種理論中存在的物質,據推測佔宇宙總質量的80%,但至今尚未被發現。
  • 合成和發現超鈾化學元素、探索超重核穩定島
    現有加速器裝置能力已無法繼續支持超重新元素合成工作。為了在新元素合成研究領域取得突破,一方面需要設計建造新一代強流重離子加速器,提升束流強度,增加超重核的產額;另一方面需要研究核反應機制,尋求新的能夠有效產生超重核素的方法。人類要登上超重核穩定島依然任重而道遠。
  • 月球形成之謎:科學家發現氧同位素差異,填補「大碰撞說」缺口!
    據《每日星報》3月10日報導,最新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的一研究報告稱,科學家分析了月球深層樣品,發現地球和月球具有明顯不同的氧同位素,這個一發現將大大支持了「大碰撞說」理論。什麼是大碰撞說?但是半個世紀來的各種分析都表明,月球上的鈦、鎢、鉻、銣、鉀等元素同位素特徵都和地球相同,這點和「大碰撞說」矛盾。而地月存在少數不同之處是,月球的鐵含量不多,而產生水所需的氫元素也較少。不過大碰撞理論對此的解釋是,鐵是一種比較重的元素,所以大部分留在地球上;而較輕的元素被強烈碰撞產生的能量蒸發,所以月球的氫元素比較少。
  • 元素周期表第 7 周期填滿了!科學家:準備發現第 8 周期元素
    【每日科技網】   【Technews科技新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日前宣布,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為 113、115、117 與 118 的 4 位新成員的暫定名稱與代號出爐了!
  • 用星星命名的鈽|元素|英文名稱|放射性同位素_網易新聞
    在元素周期表上,鈽的元素符號是Pu,原子序數是94,大家比較熟悉的鈾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2,它們同屬於錒系元素。鈽元素由格倫·西博格和埃德溫·麥克米倫等人在1940年發現,當時科學家決定用太陽系最邊緣的行星名稱來為鈾之後的元素命名,第93號元素按海王星英文名稱命名為錼,第94號元素就按照冥王星的英文名稱命名為鈽。鈽元素和許多其他元素一樣擁有多種同位素。
  • 什麼是同位素?同位素的關鍵是中子變異
    質子同樣重要,首先,它們幫助科學家區分這些元素。同位素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在大多數版本周期表中,每個方塊的右上角都印有一個小數字。該數字稱為原子序數。它告訴讀者給定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多少質子。例如,氧的原子序數是8。宇宙中每個氧原子都有一個原子核,不多不少,只有八個質子。
  • 科學家稱鑑定氧同位素可揭示太陽系起源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氧是地球上蘊藏最豐富的元素,大約佔地球質量的一半以上。地球上的氧具有三種穩定同位素形式:氧16、氧17和氧18。目前,科學家聲稱,發現了關於氧元素的新線索,進而可揭示太陽系的起源。 太陽系中許多原始星體上的礦石比地球上氧同位素具有完全不同的比率,其中包括碳質球粒狀隕石,科學家推測在太陽系早期大量存在著罕見較重的氧同位素。美國伯克利實驗室化學科學公司的穆薩·阿梅德說,「作為一位化學家,氧同位素比率將幫助我們理解太陽系的起源問題。
  • 第117號化學元素正式獲官方命名
    「Tennessee」,以表彰位于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範德堡大學和田納西大學在該元素發現中作出的貢獻。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符號為Ts,從此117號元素不再只有代號。  117號元素2010年首次被科學家發現,2015年12月30日,IUPAC和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聯名宣布,已經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元素的存在,隨後ORNL提出以田納西州命名的建議,歷時一年才得以正式批准。
  • 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有了中文名稱
    該元素是鋁族最重的元素,但由於具有放射性且衰變速度快,至今仍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無法驗證其特性是否與該族相符。科學家於2003年在鏌的衰變產物第一次發現該元素,再於2004年直接合成。至今成功合成的這種元素原子一共只有14個。其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286Nh,半衰期約為20秒,因此可對其進行化學實驗。 2003年8月,科學家在鏌的衰變產物中首次探測到該元素。2004年2月1日,一個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聯合組成的研究小組發表了這一項發現。
  • 元素周期表能無限延伸嗎?這篇最強科普長文說清楚了
    我們知道,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又發現了許多新的化學元素。2015年12月30日,化學元素周期表再次增添新成員。
  • 元素、核素、同位素,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元素、核素、同位素,一看就懂,一放就混,我想好多小夥伴們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那今天我就把它們放到一起好好比比,爭取以後再也不忘記。在比較這些概念之前,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原子的構成。其中質子數決定了元素的種類,中子數決定了同位素的種類。在原子的結構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 [趣味化學]美國新發現兩種化學元素
    記者卞晨光報導: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昨天宣布說,藉助回旋加速器,並以大密度高能氪離子束轟擊鉛靶,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118號和116號兩種新的「超重」化學元素的蹤跡。雖然新發現的化學元素因其放射性很快便衰變成為其他的元素,但整個衰變過程與70年代提出的理論中所預言的「穩定島」現象相吻合。
  • 第五元素成真?科學家稱發現第五種自然力量 或解開宇宙之謎
    多年來,有很多未經證實的觀點聲稱自然中存在第五種基本力量, 然而長期尋找暗物質的努力卻沒有結果。暗物質是一種理論中存在的物質,據推測佔宇宙總質量的80%,但至今尚未被發現。為了填補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的空白,科學家們付出了更多努力來尋找新的力量。匈牙利科學院(Atomki)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日前正式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展示了第五種力量的作用。
  • 我們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七行,能開始第八行嗎?
    文:毛團 / 煎蛋網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已經現了幾十種新化學元素。還會有新的化學元素被發現嗎?2015年12月30日,化學科學正式獲得四個新課題。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證實發現了四種新的化學元素,這些新元素是在實驗室中被創造出來的。有報導稱,這些新元素使元素周期表變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