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3月2日開展在線教學至今,上海外國語大學已面向中外本科生、研究生開設線上課程,800多位教師進行了在線教學。學校保障畢業生教學、關注疫情重點地區學生學習、制定線上學習困難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案、強化線上教學質量監控,努力實現線上線下教學同質等效。
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外國語大學將思政引領融入教學和抗擊疫情工作中,思政教師們不僅言傳,更重身教,在課程中加入了疫情相關素材的翻譯教學,更有教師身先士卒、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和翻譯審校等工作。在師生相互感染促進下,學生們積極參與志願翻譯服務國內外抗疫工作、製作視頻進行國際傳播、參加各地方各社區志願工作,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上外青年志願者以「譯」戰疫
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的師生在《漢英翻譯》的網課上,針對經典名句該如何翻譯以及句中所隱含的中外文學意涵展開了討論。該門課程的任課老師肖維青表示,將時下的金句熱詞加入到課堂中,一方面是希望大家關心時事,了解社會熱點,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透徹掌握,更重要的是,鼓勵大家今後能用自己的專業所長為國家服務,培養學生翻譯素養和翻譯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精讀網課上,任課教師侯靖靖選取了不少與疫情相關的官方表達融入作業,並通過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鞏固,邀請班上武漢同學用英文介紹自己和家鄉近況,師生間相互勉勵。對於這種將社會大課堂融入思政小課堂的教學方式,上海外國語大學二年級譚嫿同學表示,老師常鼓勵我們關注社會民生、解決社會問題,在精讀課堂上,我們不僅能通過中外對比,在古文翻譯練習中深切體會到中華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增進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自豪感,還會廣泛討論熱點問題,極大地培養了我們的全局觀和社會責任感。
無論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語音學課程上錄製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列微課視頻等舉措,還是波斯語等專業師生翻譯製作的「防疫漢外翻譯詞彙表」、協助傳播防疫科普知識,或是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的各語言課程融入的抗疫素材,還是新聞傳播學院組織的抗疫一線記者線上直播分享,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將育人元素融入知識體系教學,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各院系獲得了積極踐行。一線教師們關注社會熱點,將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正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從「思政課程」主渠道育人向「課程思政」立體化育人的創造性轉化的探索。
以「點」「線」「面」拼出思政「魔方」
與傳統把思政課作為育人主渠道的觀念不同,「課程思政」是將所有課堂作為育人主渠道,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的潤物無聲。
2019年底,上海外國語大學啟動課程思政「課程鏈」建設,全面部署課程思政領航學院建設工作,正式啟動上海外國語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2.0計劃,提出了課程是「點」,「課程鏈」是「線」,「課程體系」是「面」,課程思政體系如同是一個包羅萬象、變化萬千的「魔方」的構想。上海外國語大學通過開展「課程鏈」建設工作,帶動課堂教學改革、教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料建設、教學手段革新、實踐活動拓展等,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實現從「點」入手,抓「點」促「線」,以「線」帶「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
無論是在翻譯課、精讀課等專業課上,還是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子們都得益於這一變幻無窮的「魔方」,在「眼界開闊」的樂趣中增進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由於受疫情影響,學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在發生改變,在線教學成為重要教學模式,師生交流突破了校園或教室這種空間上的限制,更在時間和內容上無限延伸,這種變化更需要高校的教學管理及時滿足需求、在制度化上與時俱進。
推動課程思政改革向縱深發展
近年來,上海外國語大學作為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以「課程鏈」和多語種團隊建設為抓手,推動課程思政改革向縱深發展。學校不僅積極探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等內容進外語教學課堂和教材的模式,同時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發揮多門課程的協同育人效應,形成大學四年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的「一脈相承」,致力於培養出能夠服務中外人文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與方案的特色外語人才。
上海外國語大學在早期已著手進行在線學習布局,為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儲備了充足的「彈藥」,也為學校積累了豐富的在線教學、在線學習和運行管理的經驗。2013年起,上海外國語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中引進了優質視頻課程,學生可通過在線修讀視頻課程獲得學分。學校的課程中心在線教學平臺共經歷了4次升級,有1800餘門課程建立了課程主頁,對於在線聽譯,通過系統提交語音等多媒體作業已成為學生的「基本操作」。學校發布了「進一步推進慕課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制定在線課程的精品課程標準,鼓勵教師製作慕課課程,2019年在國內外知名慕課平臺共推出了30餘門慕課課程,實現了從建設課程網站,到精品視頻課,再到國際化慕課,將信息技術發展與教育教學改革深度融合。
目前上海外國語大學在線教學已完成近三周的教學任務,教師使用校內三大教學平臺Blackboard、課程中心、eLearning上已建教學資源,選用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的慕課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並通過多種直播輔助平臺,採用直播、錄播、線上互動等多種形式開展線上教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組織各院系建立在線課程教學情況日報制度,及時了解線上授課和學生出勤等情況。為有效保障在線教學階段的教學質量,學校制定了《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方案》,結合在線教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探索在線課程評價方法,推廣宣傳典型經驗案例。
另外,上海外國語大學積極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為這一思政「魔方」提供了豐富的升階儲備。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已免費開放了「語料庫檢索與應用平臺」,後續還將陸續開放「中央政治文獻漢英平行語料」「中國外交話語語料庫」「國外外交話語語料庫」「記者招待會漢英會議口譯語料庫」等多個語料庫助力教學。
圖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以多種形式開展線上教學 照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