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在線教育:隔屏上課 如何改變教與學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解碼·在線教育)

數據來源:教育部、第四十五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圖為張景萱在家上網課。

資料圖片

圖為李旻在給學生們線上授課。

重慶市渝北區教委供圖

圖為李萍在備課。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

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

本版今日起刊登特別策劃「解碼·在線教育」,探討如何推動在線教育行穩致遠。

——編 者

江蘇宿遷市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學生張景萱——

沒聽懂的反覆回放

本報記者 姚雪青

「寒假之前我沒上過網課,第一天很緊張,也有些不適應。老師不在面前,不知道自己掌握得怎麼樣。」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初二學生張景萱這樣描述自己的經歷。

但這種顧慮很快就打消了。記者了解到,當地開展的「名師空中課堂」在線學習,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區裡選擇優質網絡資源,面向中小學校免費提供在線學習解決方案;另一種是各校本著自願原則,申領帳號並註冊使用,構建「網絡課堂+學習任務單+學習檢測反饋」學習指導模式,分學科、分時段向學生推送學習任務。

張景萱說,網課從錄播變成直播,師生們可以即時互動。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適應能力,老師們往往採取輕鬆幽默、設置情節的辦法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大家漸入佳境。隨著師生磨合的加深,學生們從沒人回答到搶著互動。

過了一段時間,張景萱逐步適應了這種上課方式。「上網課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只是要求更自覺,沒聽懂的反覆回放。」張景萱說,網課測試中班級同學的成績也比較穩定,有自制力的同學發揮得更好。學校複課以後,許多老師還幫助有需要的同學過渡了一段時間,讓他們更好適應複課進度。

回想起前兩個月特殊的備考經歷,今年參加高考的宿豫中學畢業班學生朱至還是印象深刻。

學校每天會通過班級微信群及時通知開課時間和授課內容,攤開課本、調好手機,就能在「雲端」聽課。「給我們上網課的老師都是各科骨幹老師,體驗很不錯,還能在線上進行視頻輔導。」朱至說,自己能更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對高考的穩定發揮起了較大作用。

剛開始由於不在教室、無人監督,朱至還會偶爾開開小差。隨著高考的臨近和對網課的適應,包括他在內的大多數同學都能聚精會神地上課。讓他感受最深的是,很多以前膽子比較小、上課不敢提問的同學,上網課時也能大膽地提出問題。

重慶渝北區實驗小學語文老師李旻——

線上教課考驗能力

本報記者 劉新吾

雖然已放暑假,重慶市渝北區實驗小學語文老師李旻依然忙碌,她每天都要叮囑家長提醒孩子:多看紙質書,不要長時間看電子屏幕……這個習慣的養成,還得從上學期說起。疫情防控期間,李旻和很多老師一樣,摸索著使用網絡授課。

李旻記得,2月11日她第一天線上授課。工作9年,李旻從沒講過網課,因此做足了準備,連開場白都反覆練習了好幾次。儘管如此,她還是遇到一串「沒想到」:有的學生沒上線;上課中視頻卡殼;提問時,學生們一起回答,根本聽不清楚;批改作業也不容易,有的學生交的是照片,不好批註……

李旻不斷總結經驗,逐漸適應了網課節奏,還學會了很多新技能。為了避免學生們同時回答提問,李旻和學生約定「數字暗號」:誰想回答,就回複數字1,要補充則回復2。這樣,線上課堂更有秩序了。

一個多月後,李旻已經輕車熟路。她在家中熟練地進入直播間:「同學們,誰來回答這個問題?」「1、1、1……」回復區裡,學生們爭先恐後。李旻點開麥克風,屏幕那端傳來學生清晰的聲音。為了提高上課效率,李旻還會提前錄製微課視頻讓學生預習,同時組織線上演講、口語交際和朗讀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有更多參與感。

「線上教學效果不錯,但總感覺還是沒有當面交流那麼親切。」李旻說。同時,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制力也是考驗。「孩子長期對著電腦上課,能不能專注、是不是全程在線、能不能達到課堂效果?」李旻既擔心教學質量,又害怕自制力稍差的孩子沉迷網絡,為此經常提醒家長和學生。

「線上教學考驗能力,隔著屏幕,需要提高學生興趣,」李旻說,「重返傳統課堂後,還可以沿用一些好的線上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快理解。」

吉林一家校外培訓機構英語老師李萍——

充分備課定期回訪

本報記者 李家鼎

檢查電腦、手寫板、電子課件,開啟攝像頭……周日早上7點50分,李萍準時登錄線上教育平臺,10分鐘後,就要開講了。

李萍是吉林省長春市大橋外國語培訓學校的一名英語老師,「從業8年第一次換『講臺』。」上學期,這家培訓機構將全部線下課程轉移到線上。對李萍來說,這是一次全新嘗試。

正式開課之前,機構就對老師們進行線上教學培訓,組織「練課」。「有的老師起初沒有太在意,認為只是換了個地方教學,可真到了網課上,大家都有點慌了。」李萍記得剛開始直播授課時,經常遇到新問題:「老師,您那邊光線好暗,我看不清」「老師,聲音總是斷斷續續的」「老師,課件在我電腦上顯示不全」……

「使用自帶瀏覽器;把攝像頭感光度調高……」屏幕這頭,李萍一一作答,「還好培訓時都學過,很快就處理好了。」

學生不在眼前,怎樣讓他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李萍說,過去線下教學,自己講課時的音量、動作甚至眼神,都是與學生溝通的「法寶」。而現在,課堂分散在每個學生家中,老師變成了屏幕中的「主播」,有些孩子甚至窩在沙發裡上網課。李萍開始做出改變,首先就是把備課水平「升級」,除了教材上的知識,她還準備了大量線上互動遊戲,一旦發現有學生「神遊」,她便拿出這些,「目前來看效果很不錯。」

雖然是坐著講課,但一堂110分鐘的課講下來,李萍卻經常大汗淋漓。「換個講臺啥都要升級。線上場景與線下完全不同,無論是語言還是肢體動作都要更到位,以彌補學生在感受老師方面的缺失,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最多的注意力。」

儘管做出了很多努力,可李萍發現,不同學生對線上教育的適應和掌握依然有些差距。在最近一堂課的課前檢查中,有部分學生回答問題不算理想,而有些自律性強的學生,回答問題則超出了她的預期。「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我會定期進行在線回訪,與家長們深入溝通。」

製圖:沈亦伶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解碼在線教育: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
    資料圖片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本版今日起刊登特別策劃「解碼·在線教育」,探討如何推動在線教育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解碼在線教育: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
    資料圖片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本版今日起刊登特別策劃「解碼·在線教育」,探討如何推動在線教育行穩致遠。
  • 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
    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解碼·在線教育)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本版今日起刊登特別策劃「解碼·在線教育」,探討如何推動在線教育行穩致遠。
  • 解碼·在線教育: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
    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探討如何推動在線教育行穩致遠。
  • 在線教育:隔屏上課,如何改變教與學
    資料圖片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本版今日起刊登特別策劃「解碼·在線教育」,探討如何推動在線教育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點讚渝北教師隔屏上課:線上教課考驗能力(解碼·在線教育)
    重慶市渝北區教委供圖今年以來,在線教育需求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隔屏上課,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意味著哪些變化?沒有固定教學場景,怎麼營造學習氛圍?在線教育會給鄉村學校帶來什麼變化?快速發展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更加規範?
  • 在線教育培訓系統如何解決學校在線授課的問題
    今年之初,受到疫情的影響,學校被迫停止開學,然而停課不停學,不少學校借在線教育培訓系統之力開啟了在線教學的模式。如今雖然大部分學校重新開啟上課模式,但是對於學校來說疫情之下,在線教育培訓系統依然大有用處。在線教育培訓系統是如何解決學校授課的問題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好智學在線教育培訓系統的解決方案吧!
  • 隔屏不隔愛 成長不停歇
    相信有了每位家長的全力配合,孩子們定會在線上教學上收穫滿滿。家校合作是實現高質量學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紐帶。此次線上家長會,打開了隔屏溝通的「窗戶」,讓居家線上「教」「學」充滿希望,充滿力量,充滿溫情。相信通過這次的家長會,我們一定能繼續凝聚家校合力,家校攜手,共克時艱,待暖陽拂面,早日相見在美麗的江南校園。
  • 二年級男生「隔屏親吻」老師
    程天澤隔屏親吻老師。長假孩子在家勞動。老師和學生們視頻通話。孩子們畫漫畫表示對老師思念。   許久不見,甚是想念。當班主任老師周雯雯出現在電視大屏時,匯文小學二年級小朋友程天澤迫不及待地張開雙臂撲向電視想要擁抱老師,並隔屏親吻了老師……這溫馨的一幕被媽媽記錄下來,在朋友圈刷屏。不少網友表示:暖化了!在這個一再被充值的超長寒假,老師們被迫當上「主播」,孩子們開始線上學習的新的方式,雖然不能見面,溫暖卻一直在線!
  • 「在線教與學」徵文(47)
    在線教與學,感想我來談。
  • 無線投屏或將開啟在線教育新局面
    可在線教育開始後,除了授課外,所有教育工作都落在家長身上了,家長不僅要監督孩子去完成作業,還要緊盯孩子「課堂」表現,防止孩子溜號,因此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更為重要,這樣才能提升在線教育效率,日後離開校園後能保持學習積極性、提升能力。無線投影儀提升教育效率長期接受在校教育容易養成被動學習狀態,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
  • 一起學網校主講老師廖京紅:在線教育正改變著年輕一代的命運
    堅持了一年,2012年,廖京紅創辦的在線教育公司宣布解散。但廖京紅堅信,在線教育的時代,正在到來。他和在線教育的十年緣分,也就此結下至今。創業公司解散後,廖京紅南下廣州,入職了一家網校平臺,正式成為一名網課教師。
  • 在線教育直播源碼如何解決現已存在的弊端
    所謂的在線教育是指利用多媒體及其他數位化手段,來進行師生之間模擬面對面的實時互動教學活動。一套成熟的在線教育直播系統,是離不開優質的在線教育直播源碼的。那麼在如今教育直播火爆的前景下,在線教育直播源碼該如何發展呢?
  • 藍墨總經理靳新:用智能化改變教育 教與學由此不同
    全媒體視角靳新:學校教育中科技最難改變的領域就是教與學過程和模式,藍墨的願景是真正改變教和學的過程和模式。教育智能化和我們熟知的教育信息化是怎樣的關係?藍墨在教育智能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智能化是否真的讓教育發生了改變?中教全媒體專訪了北京智啟藍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靳新。聚焦課堂場景 提供智能化服務體系中教全媒體:藍墨成立的初心是什麼?
  • 一鍵上屏:在家上課最熱門網課平臺排行榜,學生不容錯過
    關於寒假怎麼規劃,孩子在家如何不荒廢等問題接踵而來,課堂從線下搬到線上,也就成為了必然趨勢。教育部呼籲,大家在開學之前珍惜假期時光,不要提前學一些學科類的課程,希望孩子能學一些寓教於樂,擴展知識面的內容。
  • 公益助「教」,在線講「學」丨逄志偉:一個線上「網管」的自我修養
    全國各地各大中小學校在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不停管」的政策指導下,正在積極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活動。為解決學校在線上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聯合曉羊教育集團、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傾情推出「公益助「教」,在線講「學」」 在線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系列公益課程,邀請在線教學設計、教務管理、學科教研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學校管理者、教研員以及一線教師,從在線校本教研組織與管理、課堂教學與管理、教學技能評價與考核等角度,幫助校長、
  • 手機同屏器怎麼連接電視?最全方法教你如何上手機投屏電視
    最全方法教你如何上手機投屏電視 投屏一詞成為了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門,正是因為不少學校延期開學,無法上課,很多學校都推出了在家上網課的方式,讓學生們利用手機設備,在釘釘上以及各個手機網課軟體,在家上課,從而不耽誤學習課程。
  • 2020服貿會新東方解碼教育新時代
    比如,如何能讓教育公平通過這次疫情,得到更好地實現。過去十多年,每年暑假新東方都和民盟中央聯合開展鄉村教師的培訓活動,今年通過在線的方式,使得這項活動不僅沒有停,而且將教師培訓人次從過去的3000人擴展到5萬人,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未來,隨著5G、AI等技術與教育的深度結合,將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優質。
  • 在線教育普及度飛漲下,創課聚學攜百大名師於在線教培賽道崛起
    與此同時大眾的在線教育學習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大眾急需一個教學系統完備、師資力量強大、服務體系完整的在線學習生態鏈。而創課聚學作為一家優秀會計證教培企業,自成立起便專注於在線教培事業,一起來了解一下該企業的發展之路。創課聚學攜百大名師於在線教培賽道崛起2019年,武漢聚旅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註冊。
  • 科技改變教育方式,但教與學的中心一直都是人
    科技的進步,無數次地推動了社會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而在教育上,因為科技的加入,也將從前「老師-學生」的模式,變得更為多元,學生不是必須坐在教室裡、面對教師才能學到新的知識。教育傳播的介質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些是我們感同身受,最容易感知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