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有60萬醫學生畢業,卻只有10萬人選擇從醫?原因很現實

2020-12-14 職場坦蕩蕩

醫生的工作很辛苦,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的醫生十幾個小時手術做下來,人都累癱了,所以醫生很受人尊重,社會地位很高。

很多家庭因為子女學醫而被感自豪,但每年60多萬的學醫學生,最後從事醫生工作的只有不到10萬人,這到底是為什麼?

一位老醫生說出了這其中的原因,真的很現實,學成花費的時間很長,醫學院的學制要比普通院校多一年,5年本科畢業之後還需要繼續深造。

因為醫學方面的知識博大精深,短時間是無法掌握的,所以一般學醫的人都會本碩連讀,普通家庭供自己孩子上學投入太大。

另外很多考上醫學院的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做醫生的料,轉行的人也不少。

就業環境不容樂觀,現在的醫院對招收的新人要求很高,有的要求博士學位,但是讀博士的學生畢竟還是少數。

很多醫學院畢業的學生無法進入醫院當醫生只好去做其他醫療機構或者醫療銷售公司去工作,這些人也不在少數。

醫生的收入參差不齊,儘管一些大醫院的名醫收入很高,但是普通醫生的收入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樂觀。

很多醫院醫生的收入並不高,醫生的收入採取底薪加提成和手術費用相結合的方式,有些醫院病人不多,導致醫生的收入不高,一個讀到30歲的人一個月只拿幾千塊錢,對他們來說心裡很容易不平衡,有些人就會選擇轉行。

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當時報考的是醫學院,其實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從事醫務工作這麼辛苦,自己不想也吃不了這個苦,就做了逃兵。

結語:你對此怎麼看?寫在評論中!

每天分享職場故事,職場經驗和職場技巧!

相關焦點

  • 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 數據沒有錯,解讀不靠譜
    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數據沒有錯,解讀不靠譜       記者了解到約八成醫學生畢業後進入醫療系統,臨床醫學專業比例更高  這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張宏冰不久前接受《半月談》雜誌採訪時給出的數據,他說:「儘管我國每年培養60萬醫學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約10萬人。」  在這條微博熱搜話題的討論中,網友紛紛感慨,醫學生從醫的比例竟然只有1/6,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想,醫學生畢業了不從醫,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數據沒有錯,解讀不靠譜
    原標題: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 數據沒有錯,解讀不靠譜   這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張宏冰不久前接受《半月談》雜誌採訪時給出的數據,他說:「儘管我國每年培養60萬醫學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約10萬人。」   在這條微博熱搜話題的討論中,網友紛紛感慨,醫學生從醫的比例竟然只有1/6,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想,醫學生畢業了不從醫,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年輕人為何不願穿「白大褂」
    60萬醫學生,僅10萬人穿上「白大褂」  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醫護人員的子女從醫的比例非常低,以蘭大二院為例,醫護人員的孩子學醫比例不到10%。中國醫師協會今年1月公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45%的醫師不希望子女從醫。
  • 我國每年培養60萬醫學生 50萬選擇轉行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培養約60萬醫學生,但是只有約10萬人可以穿上「白大褂」。有報導稱,目前醫學畢業生的轉行率居高不下,學以致用的難度較大。  記者採訪發現,在我國最頂級的醫學學府中,大部分學生還是堅持著他們的醫學夢。
  • 中國教育之痛:每年有80萬醫學生畢業,成為醫生的只有2.2萬
    曾經有人問我:「中國每年有80萬的醫學生畢業,然而成為醫生的卻只有2.2萬,這是為什麼?」而這個學年長度,對於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已經畢業工作至少2年的時間了,能力強的,甚至在2年的時間裡已經是企業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了,而醫學生僅僅是一個實習生。
  • 為何每年有80萬的醫學生畢業,然而成為醫生的只有2.2萬?
    當然如果選擇不工作考研,就會影響,但這種人一般還是少。大部分醫學生只要有醫師資格,都會找個醫院掛靠。 改行一般會申請註冊變更,所以影響不大。當然也有人會人不在了,證還找個地方掛靠,這樣就會影響。 今天看到了一張圖。
  • 為什麼現在很多醫學生本科畢業甚或研究生畢業後不從醫了?
    網友一:每年都有大批醫學人才畢業,但是總有相當一部分人放棄從醫改行從事其它行業,這突出的反映出醫學研究的艱辛還有就當前醫生待遇與付出極其不對稱,投入巨大資費和漫長歲月而收入待遇卻很不理想,社會地位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特別是醫患關係持續緊張從醫環境很不如人意,醫改力度不夠大方向上也沒有讓醫生看到多少可期的預期效果
  • 華西都市報:"醫學生轉行"關乎職業選擇趨利性
    著名醫改專家李玲日前透露,「中國各級醫學院校每年招錄的醫學生,約有60萬人。最後只有約10萬人能成為醫生,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費」。另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卻面臨人才緊缺的困境,尤其是農村全科醫生極度匱乏。按照理想比例,中國至少應配備60萬名全科醫生,但中國目前只有7.8萬人,且素質不容樂觀。
  • 為什麼每年那麼多的醫學生畢業,成為醫生的卻很少?
    中文系每年那麼多畢業生,真正成為作家的可能都沒幾個。但是很多醫學生卻成為了作家,比如:魯迅、冰心、鬱達夫、郭沫若、餘華......這些醫學生們在文學領域幹得有聲有色。專業選擇首先,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多,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專業對口的工作。
  • 我省明年開招公費專科醫學生 畢業後須到鄉鎮衛生院工作不少於6年
    齊魯晚報濟南10月24日訊(記者 王小蒙) 近日,山東省衛生計生委、省編辦等7部門聯合制定並印發《山東省專科醫學生公費教育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決定於2019年起啟動公費專科醫學生培養工作,每年計劃培養300人,免學費、住宿費並每年補助4000元生活費。
  • 醫學生轉行率居高不下:職業認同感低 發展空間小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培養約60萬醫學生,但是只有約10萬人可以穿上「白大褂」。有報導稱,目前醫學畢業生的轉行率居高不下,學以致用的難度較大。  記者採訪發現,在我國最頂級的醫學學府中,大部分學生還是堅持著他們的醫學夢。王智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三學生,雖然快到畢業季了,但是他並不急著找工作。
  • 苦讀8年醫學,他為什麼拿了博士學位卻放棄從醫?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羅鶴終於在2020年畢業了,儘管本博連讀學了8年醫學,他卻沒有選擇從醫,而是進入一家外資醫學影像公司。剛入職一周,聊起新啟的公司人生活,他語調歡快,「非常開心、每天可以準點下班,待遇太好了!」如果按照從醫的路線,畢業之後的他應該在醫院接受規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為期2-3年),每月的收入還不到現在的一半。
  • 每年醫學生數量很多,畢業後成為醫生的人卻很少,原因很真實
    高考的時候有很多考生填報醫學類專業,希望學成後可以成為一名醫生,獲得「鐵飯碗」工作。不過多年數據顯示,每年醫學生數量很多,畢業後成為醫生的人卻很少,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學醫周期長醫生的責任重,需要對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負責,所以需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
  • 一年有80萬醫學生畢業,為何只有2萬多同學成為醫生?
    今天逛論壇,發現一個有趣的話題:每一年,國內的各大醫學院畢業生加起來,有80萬之多,但是,為何只有2萬多名同學,最終成為醫生呢?是醫學院畢業生難就業?還是同學們都改行了?如果僅僅看這兩個數字的巨大對比,是不是會感覺到,醫學生都流失了?其實,首先應客觀看待這兩個數字,醫學院畢業生中,包含的專業類型是很多的,除了臨床,肯定還有別的,如麻醉專業、影像專業、預防專業、公共衛生專業等,這部分同學,當然成不了醫生了。能成為醫生的同學,只有學臨床、口腔這類同學。
  • 苦讀8年醫學,他為什麼拿了博士學位卻放棄從醫?-虎嗅網
    羅鶴終於在2020年畢業了,儘管本博連讀學了8年醫學,他卻沒有選擇從醫,而是進入一家外資醫學影像公司。剛入職一周,聊起新啟的公司人生活,他語調歡快,「非常開心、每天可以準點下班,待遇太好了!」2002年時,中國146萬多執業醫師中,大專、中專及以下學歷的超過60%,有博士學歷的0.6%,不超過9000人。而2001年後開設八年制醫學專業的14所高校,至今12屆畢業生大約1萬多人,已經超過2002年之前的博士數量。
  • 「我為什麼選擇學醫?」
    一步步的大動作,都預示著未來我國醫學教育發展將有大跨步。又到了一年高考志願填報季,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醫學界人士都在期待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能夠輸送進來。而如今的醫學生們,也在用他們強大的內心和博愛跨過一個又一個坎。「我為什麼學醫」他們為什麼選擇學醫?
  • 醫學生棄醫改行:工作超負荷 收入不高待遇差
    在世界很多地方,醫生都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既有豐厚的經濟收入,又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醫生,作為人們生命與健康的「保護神」,光榮而高尚。  然而,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當下,醫生的職業吸引力和社會美譽度出現較大程度弱化。有業內專家估算,國家每年培養數十萬名醫學生,只有約10萬人穿上「白大褂」。除了剛畢業的醫學生逃離以外,不少在職醫生也在轉行,尤其是基層醫生流失現象較為嚴重。
  • 苦讀8年,拿了博士學位卻放棄從醫?
    羅鶴終於在2020年畢業了,儘管本博連讀學了8年醫學,他卻沒有選擇從醫,而是進入一家外資醫學影像公司。 剛入職一周,聊起新啟的公司人生活,他語調歡快,「非常開心、每天可以準點下班,待遇太好了!」
  • 「每年80萬醫學畢業生,只有2.2萬成為醫生」,這是真的嗎?
    上床說每年80萬的醫學畢業生,裡面只有2.2萬的是學生願意做醫生。看到這個數據,筆者感覺這是過於浮誇了一些,一半醫學生轉業還是有可能的。現實裡確實是有很多醫學生畢業後並沒有去從事醫生這一行業。就如筆者的一些同學來說,一些人在大五的時候就準備考公務員了,還有的畢業以後去做了藥代、器械銷售員。有的甚至在都完研究生、博士生後還轉行去做其他的工作的。我總覺得現在的醫學生大量的任航做其他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