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工作很辛苦,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的醫生十幾個小時手術做下來,人都累癱了,所以醫生很受人尊重,社會地位很高。
很多家庭因為子女學醫而被感自豪,但每年60多萬的學醫學生,最後從事醫生工作的只有不到10萬人,這到底是為什麼?
一位老醫生說出了這其中的原因,真的很現實,學成花費的時間很長,醫學院的學制要比普通院校多一年,5年本科畢業之後還需要繼續深造。
因為醫學方面的知識博大精深,短時間是無法掌握的,所以一般學醫的人都會本碩連讀,普通家庭供自己孩子上學投入太大。
另外很多考上醫學院的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做醫生的料,轉行的人也不少。
就業環境不容樂觀,現在的醫院對招收的新人要求很高,有的要求博士學位,但是讀博士的學生畢竟還是少數。
很多醫學院畢業的學生無法進入醫院當醫生只好去做其他醫療機構或者醫療銷售公司去工作,這些人也不在少數。
醫生的收入參差不齊,儘管一些大醫院的名醫收入很高,但是普通醫生的收入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樂觀。
很多醫院醫生的收入並不高,醫生的收入採取底薪加提成和手術費用相結合的方式,有些醫院病人不多,導致醫生的收入不高,一個讀到30歲的人一個月只拿幾千塊錢,對他們來說心裡很容易不平衡,有些人就會選擇轉行。
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當時報考的是醫學院,其實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從事醫務工作這麼辛苦,自己不想也吃不了這個苦,就做了逃兵。
結語:你對此怎麼看?寫在評論中!
每天分享職場故事,職場經驗和職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