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調查「要命」的保健品:一業務員盯六七個老人,推銷到家

2020-12-25 澎湃新聞

青島的陳女士沒想到,60歲的父親竟是以這樣孤獨、悲傷的方式告別人世——3月11日23時許,陳女士接到警方通知,老人的遺體在青島東海中路一處海灘被找到,法醫鑑定死亡原因是「自溺」。老人的褲兜裡有一封遺書,稱被保健品營銷公司「騙了」,承諾的到國外旅遊也沒有兌現。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涉事的青島向尚健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就曾因虛假宣傳被監管部門處罰。部分受訪老人和家屬反映,這家公司長期以相似的套路誘導老人購買保健品。目前,青島市食藥監局等部門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

數萬元保健品引發悲劇,多位老人反映旅遊承諾未兌現

陳老先生在遺書中稱,自己和老伴幾十年來勤儉節約,積攢的近十萬元錢基本泡湯了。在老人家中,陳女士發現父親曾寫過另外兩份與遺書有相似內容的材料。材料寫道:2013年以來,向尚公司以買保健品送東西、送旅遊等名義,騙自己買了近6萬元的保健品,但「不起作用」。去年4月,公司又承諾帶他和老伴去雲臺山、西安、峇里島等地旅遊,今年1月又騙自己把3萬多元交給了他們,但承諾的旅遊至今沒有兌現。

對於老人稱旅遊承諾不兌現一事,向尚公司總經理趙軍林回應:「我們本來打算近期就組織他們出去旅遊,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情。」

記者調查發現,在購買向尚公司保健品的老人中,反映沒有兌現旅遊承諾的不止一位。

青島向尚健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外景。 本文圖均為 新華社 圖

14日到向尚公司現場索賠的一位84歲老人告訴記者,他參加公司的活動已經7年了,至今已買保健品、預交去旅遊的機票費用共10萬餘元。2011年公司就承諾帶他到國外旅遊,還讓他預交了機票錢,但至今一次沒去過,總是以「人數沒湊夠」「老人年紀大」等理由推遲。「後來又說有的老人年紀大了,不能去遠的地方,換近一點的地方,我們不同意。就有一次,去了青島市郊的農家樂,坐熱炕、吃大饅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兜售進價低、售價高的保健品,目前,推廣、吸引老人參加高價旅遊的營銷手法十分常見。

購買向尚公司保健品的老人和家屬反映,除了到國外旅遊的承諾未兌現之外,公司承諾的旅遊縮水嚴重、價格很高。

王女士的父親今年81歲,經常參加向尚公司的活動。今年初,王女士發現,父親跟著保健品公司到青島市的黃島、即墨「溫泉遊」,泡溫泉、吃飯,每人竟然花費了4000多元。

一個業務員盯六七個老人,涉事公司曾因虛假宣傳被處罰

據趙軍林介紹,向尚公司在青島開展活動9年了,一般是先舉辦健康講座,向老人推廣保健品,然後有意向的老人可以聯繫業務員購買。

記者採訪一些老人和家屬發現,向尚公司的營銷活動並非如此簡單。除了許諾旅遊,公司還經常組織老人做活動、開會。

王女士說,父親一般起床很早,年輕人往往起不了那麼早,但保健品公司的業務員很早便來組織活動。

老人喜歡扎堆,業務員就組織唱歌、下棋、開會,把老人們聚攏在一起。健品公司分工很細,一般一個業務員專門盯六七個老人。很多老人不跟子女一起生活,業務員就經常到老人家裡進行推銷。

據部分老人介紹,向尚公司在營銷過程中經常組織開會,但其實並不是純粹的講座,主要是推銷。那位要求索賠的84歲老人說:「公司經常開會,開會時讓我們買保健品。說是太空的、飛機上用的,運動員吃的,都是高端東西。有的人買少了,他們就說,你看誰誰一買都買好幾箱,你就買這幾盒,讓我們覺得丟人。這麼一說,有些人不好意思就多買了。要不然,業務員就跟著到家裡繼續做工作。」

據了解,向尚公司還曾因虛假宣傳被監管部門處罰。青島市市南區工商行政管理局2016年6月7日出具了一份處罰文件,稱青島向尚健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曾通過經營場所製作門頭、製作張貼宣傳廣告、設置展板、印製畫冊、發放印刷品廣告等方式,以「向尚國際集團」名義進行虛假宣傳,被罰款3000元。

記者調查發現,向尚公司的營銷對參與的老人影響很大,一些老人寧信保健品公司的業務員,也不聽家屬的意見。

陳姓老人自殺後,王女士勸止父親購買保健品,但老人一直說「你們不懂,你們不懂」。14日一大早,老人又跟著業務員到青島的城陽區農家樂去了。

李女士的父親也瞞著家人購買了向尚公司的保健品,她勸父親不要再買了,老人卻說:「我覺得業務員說得對,我們買保健品身體保健康,就是為你們省錢呢。」李女士說:「現在老人信他們,不信我,都買上癮了!」

監管部門對涉事公司進行調查 專項整治保健品營銷亂象

向尚公司主要經營少林骨密度丸、天羽牌抗輻射保健液、紫福口服液三種產品。青島市市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湛山所一位到公司現場抽樣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向尚公司的倉庫裡只剩下一種名為紫福口服液的保健品。工作人員對口服液進行了抽樣、封存,檢查了公司的營業執照、進貨單據等憑證,並委託相關機構對樣品進行檢查。

青島市市南區食藥監局湛山所委託相關單位,對青島向尚健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抽樣檢查。

記者注意到,就在陳姓老人自殺事件發生之際,青島當地正在專項整治保健品營銷亂象。青島市食藥監局今年2月份的一份文件稱,近年來,以會議營銷方式銷售保健食品的經營行為日益增多,部分不法經營者為了賺取高額利潤,利用虛假宣傳等非法手段,以中老年人為銷售對象進行非法營銷,引發較多消費投訴。

山東省消協發布的2016年山東省老年人消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六成以上的老年人選擇服用保健品進行身體保健,期望以此達到提高自身免疫力、預防疾病、治療慢性疾病等效果。26.5%的老年人反映保健品支出佔總支出的三成以上。

與此同時,以老年人為銷售對象的保健食品營銷,引發較多投訴糾紛,已成為社會熱點。據統計,僅2016年前三季度,四川省消委系統接到消費者投訴涉及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方面的案件有325起,其中保健食品227起,保健用品98起。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為虛假宣傳、價格欺騙、質量低劣、售後跑路。

山東省消協公布的2016年投訴情況顯示,山東省保健食品虛假宣傳的投訴多發。在山東省工商局去年9月底公布新廣告法施行一年來這個省查處的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保健食品領域上榜,保健食品廣告出現了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等內容。

近來,山東、四川、江西等多地開展規範保健食品會議營銷的專項行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表示,即將公布《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把以網絡、電話、電視、廣播、講座、會議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列為食品宣傳欺詐,在對生產經營企業處罰的同時,將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醒消費者,普通食品不能聲稱功能,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要警惕「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稱療效」等宣傳營銷「陷阱」,科學、理性消費。

(原題為《「要命」的保健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家有老人的看過來!揭秘「保健品」推銷十大陷阱
    陷阱一:以免費贈送禮品誘你上鉤。手法是保健品銷售人員以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面、油以及低價旅遊等,引誘老年人上鉤,讓老年人進入圈套。陷阱二:以假借公益名義推銷產品。手法是一些保健品銷售公司以假冒公益活動的名義,打著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去聽普及健康知識的講座,實質是為推銷產品做鋪墊。
  • 老人寫5萬字防騙日記 保健品推銷套路盤點
    老人寫5萬字防騙日記 保健品推銷套路盤點時間:2018-03-09 12:4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寫5萬字防騙日記 保健品推銷套路盤點 去年1月,鄭大爺得知老友在參加保健品推銷講座,家中還買有各式各樣的保健品,而且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鼓吹,買了數萬元。
  • 曝光|假名醫賣保健品詐騙老人,招募業務員流水線瘋狂作案!
    來源:防騙大數據招募大量業務員,打著低價試用的名號,假冒全國知名專家免費診斷,專門誘騙患病中老年人以高價購買低成本保健品,騙取被騙人錢款。近日,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成功打掉這一專門針對老年人銷售假冒保健品的詐騙團夥。
  • 「天價」保健品可以退錢了?騙局!一老人半月內被騙五次
    在「山寨」保健品上「栽過跟頭」的老年人,都希望能找到賣家「退貨退款」,然而這一念頭也被騙子盯上了,他們精準實施「二次詐騙」。海澱檢察院12月31日提醒大家,年底詐騙高發,老人要特別注意,最近辦的一起案件中,一名老人在半月內被騙了五次!
  • 保健品店鋪只接待白髮族 體檢推銷一條龍經營
    經北京青年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這些門店既不是社區老人活動站,也不是託老所,其真實身份是保健品推銷連鎖店。之所以肯繞那麼大彎子、下這麼大功夫籠絡老年人,就是為了避開國家食藥局的監管,推銷手裡的高價和無批文保健品。
  • 老人沉迷各種推銷保健品班,買好多沒用的保健品該怎麼辦?
    現在許多老人對保健品課、保健品試用啊很感興趣,上上課、試用試用就被推銷保健品的人員給洗腦了,把平時省吃儉用,不捨得花的錢都拿出來了。買回家後發現根本不是推銷員忽悠的那麼好,有些老人也知道上當受騙,但怕兒女知道,大多數老人家自己窩囊上火,這對老人的健康很不利。我的家鄉丹東也有這樣的推銷保健品的情況。我身邊也有老人上當受騙的那如何解決呢?1:平時多陪伴老人,老人空虛寂寞、沒有安全感、喜歡湊熱鬧,往往就被這種場景吸引了。
  • 工商局長「臥底」查保健品騙局,老人如何不再中招?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陳席元 王井懷 朱國亮  山西朔州工商局副局長郝如翔這幾天「火」了,他「臥底」查處保健品講座的視頻在微博上播放740多萬次,網友紛紛點讚。保健品騙局又出什麼新花樣?老年群體為何屢屢中招?簡單告訴長輩「捂好錢包」就行了嗎?新華社記者近日趕到朔州採訪調查。
  • 天河警方查獲一保健品詐騙團夥!這次是賣壯陽藥……
    X醫藥有限公司,租用天河區、黃埔區繁華商圈的寫字樓作為辦公場所,一線業務員冒充藥品官方客服、助理進行電話推銷,二線業務員冒充「指導老師」「老中醫」,推銷售賣保健品。在獲得客戶資料後,由市場部業務員按照既定的「話術」劇本,給不同客戶「看病問診」、推銷產品。銷售部是公司的核心部門,下設5個小組,每組約8到9名組員,並設1名主管。
  • 業內人士揭保健品營銷黑幕:瞄準留守老人,騙局環環相扣
    如派送雞蛋讓老人填表、免費測血壓搜集信息、贈送牙刷要登記資料等。拿到老人資料後,講師、業務員會坐在一起進行客戶分析,然後圈出優質客戶。」肖霞說。據肖霞介紹,優質客戶就是可能購買保健品的老人。接下來,就是上門約訪。每名業務員的書包裡都有血壓測量器、血糖儀,以摸清老人病情。除此之外,還要摸清老人家庭情況、經濟狀況。「經過多次聊天,跟老人熟絡了,就可以邀請老人參加健康講座」。
  • 八旬老太臥底推銷大會 還原保健品銷售路線圖
    街坊們所遇到的保健品五花八門,真假難以考究,然而所有的套路出奇相似。年輕人清醒,老人卻迷信不已,到底其中有著怎樣的魔力?  越秀區八旬老太張姨,連同來自廣州、深圳、韶關等地近200老人,被拉到惠州免費旅遊,之後被推銷保健品(詳見本版昨日報導)。精明張姨淡淡定記下了整個過程。
  • 北京警方搗毀6個保健品詐騙團夥,108人被刑拘
    ,車上的一百多名老人,跟著十幾個年輕小夥子有說有笑地走進了採摘園。針對類似手段的犯罪,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統籌牽動市局指揮部、網安、各分局成立了專案組,經過梳理,先後發現在我市盤踞著以張某某、田某、陳某某等人為首的保健品詐騙團夥6個。
  • 那些被315曝光的保健品企業後來都怎樣了?
    3·15晚會上的保健品亂象2018年「3·15」晚會中,央視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醫院實習生,打著為老人免費體檢的名義偽造體檢結果,推銷包治百病的神藥。而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些神藥事實上只是山東某企業生產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價80到90元,但是無良公司用保健食品會銷,坑害老年人,價格高出市場價格十倍銷售。
  • 醫生拉孕婦進微信群推銷保健品 當事人接受調查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石家莊長安區婦幼保健站做孕期檢查時,被醫生李某軒拉進微信群,群裡除了宣講孕婦保健知識,還有自稱是長安區婦幼保健站醫生的申某雪推銷保健品。3月1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長安區婦幼保健站了解到,保健站宣傳保健知識的渠道很多,不會以醫生拉孕婦進微信群的方式進行宣傳。
  • 曝光|組織出遊、贈送禮品……保健品團夥只為詐騙老人錢財!
    來源:防騙大數據以組織老人出遊和採摘為噱頭,將受騙人統一帶到封閉酒店,邀請「專家」進行集中授課,誘騙老人高價購買假冒、偽劣保健品。近日,北京順義警方縝密偵查,成功打掉一專門針對老年人售賣假劣保健品犯罪團夥。
  • 保健品推銷專「釣」老年人 試吃品仍需埋單(圖)
    是什麼原因讓老人將自己養老的錢大把大把地拿出來,換回一堆價格不菲、用處不大的保健品?大家一眼就能看出破綻的騙局,為何老人家卻「執迷不悟」?數天來,記者先後走訪了受騙老人、曾經從事保健品推銷的營銷員、心理專家,試圖揭開其中的奧秘。
  •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 遇上真誠的推銷員也下單
    「一天能給老人打二三十通推銷電話,隔三差五上門來,真是太過分了。」他說,甚至有推銷員給老人洗腦,讓老人不要聽兒女的話。「他們這哪是推銷啊,簡直就是騙錢。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管管。」「我兒子覺得有點不對勁,拿了其中一瓶問了爺爺奶奶價格,這一盒2000元,那一盒5000元……我兒子對著瓶身上的標籤上網一查,同樣一盒保健品才100元。」「這些普通的保健品,換個標籤,價格就翻了幾十倍。」
  • 央視曝保健品連環騙局:洗腦+親情 專坑爸媽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經常會接到一些觀眾的投訴,說他們的父母對保健品情有獨鍾,家中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堆積如山。更可怕的是,一些身體有病患的老年人,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說法,把藥都停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年人鍾愛保健品,保健品營銷暗藏著什麼樣的貓膩?前不久我們的記者就在一家保健品銷售公司進行了臥底調查。
  • 5年騙5個億,為什麼保健品都喜歡賣給老人,老人就真的這麼好騙?
    5年騙了5個億,一公司涉嫌專向老人賣假藥被查。其採用的主要手段是首先向老年人免費發放禮品,博取老年人的信任後,騙取老年人個人和患病信息,再冒充醫生專家吹噓和誇大藥品功效,將廉價藥品以成本價幾十倍的價向老年人推銷,詐騙老年人生活費。
  • 這屆315晚會沒有保健品行業網友:這不科學啊!
    315晚會之前的猜測3月15日之前,媒體紛紛猜測保健品將是可能上315晚會榜單的行業之一,央視財經將「問題保健品」列為315投訴熱點前三名,媒體也將「問題保健品依舊猖獗」列為315投訴熱點的首位,有媒體稱「春晚都曝光保健品虛假宣傳了,315曝光還會遠嗎?」。
  • 記者調查揭"魚油"保健品騙局 別讓老人再受騙!
    經過調查,經營食品、保健品業務的上海市定元實業有限公司進入了辦案人員的視線中。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迅速組織執法人員對三處涉案現場突擊檢查,堵住了正在分贓的20多名涉案人員,一個案值高達2100多萬元的保健品會銷案就此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