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2015年10月15日,主題為「買什麼,賣什麼」的2015聯商風雲會在西安索菲特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風雲會雲集國內外零售行業的多位專家學者,以及銀泰、大商、王府井、銀座商業、世紀金花、天虹、興隆大家庭、大潤發、步步高、三胞集團、樂語通訊、五星電器等大型零售連鎖企業的多位高管,將在現場共同探討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零售本質。
在「網際網路+」或是「實體零售+」等概念喧囂塵上的時候,實體零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期,關店潮洶湧。基於此,本屆聯商風雲會以「買什麼,賣什麼」為主題,用最直白的方式探討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零售本源。旨在引導實體零售摒棄電商幹擾,重歸零售本質,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從而去賣消費者真正需要的高性價比商品。
15日上午,樂於通訊副總裁朱偉、商之都副總經理陶先斌、臺灣美華泰副總經理範國勳、雲猴數據CEO楊軍在風雲會現場發起對話,就「百貨店的商品調整趨勢與單品化管理」話題展開激烈討論。對話圍繞「百貨店的結構應該怎麼調整」、「百貨結構調整後的如何進行管理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百貨店如何進行單品管理」三個方面展開,深入探討在電商衝擊下的百貨商品調整趨勢。
(商之都副總經理陶先斌)
(臺灣美華泰副總經理範國勳)
(雲猴數據CEO楊軍)
以下為現場對話全文:
主持(朱偉):
今天我們把問題拆解三個問題,第一個百貨店的結構應該怎麼調,傳統的是負一樓餐飲,一樓的化妝品、女鞋、二樓的女裝,三樓男裝。第二我們調了大的結構以後,我們在裡面的品類管理,在某一個品類裡面我們怎麼做,包括我們的自有品牌,我們是怎麼進行得,或者你們人為的趨勢是什麼,第三個零售業和電商最致命的弱點是我們沒有單品管理,電商是有單品管理的,我們應該怎麼做。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大的結構怎麼調,我是合肥人,範總也是合肥人,和一個江蘇人討論調結構的問題,先請陶總講一下。
陶先斌:
我先拋磚引玉,我們公司好幾個業態,但是確實說實在話,五年前說百貨非常性感,現在百貨感覺不像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像一個半老徐娘,也沒有性感。我覺得百貨的話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關於這個調整,我們先說兩個層面,品類原理我認為更多的是售,我私下開玩笑說,零售業當然需要商品和服務,比如如何生孩子,許多一個男人和女人結婚,現在要考慮用什麼樣的商品和服務,零售業需要商品和服務是對的,我們要進行新的解讀。我感覺就是怎麼能節約顧客的成本提高顧客的體驗,這是一個大概的方向,我們做了一個探索。除了品類的調整之前,更重要的是業態和業者的調整,也可以解讀為商品和服務,服務不僅是過去為別人擦皮鞋,做奢侈品的護理,我們也給他賣一些服務的業態,比如說買文化的項目,情感銷售的項目,企業的項目,這樣才能讓消費者來到商場。從我們實體店來說,我們跟電商,有融合的地方也有錯位競爭的地方,我個人的感覺,我們更多的接觸新的概念,B2B,更多的轉型是向剛才專家講的B2F有關係。我們理解就是首先是家庭服務,還有朋友式的服務,第三個是市場的交往,更多的向他們提供購物的場景,可能是這樣我們整個業態的方向,這個需要做很艱辛的努力,我們剛剛起步,請同行多指教。
主持(朱偉):情景和文化要融入百貨裡面,包括差異化的競爭,剛才講到一個詞,B2F,我們可以深度的再一次解讀一下,請範總。
範國勳:
這個問題我們是百分之百是自己的部分,自己百貨公司結構怎麼調,從我的觀察來看,像臺灣的百貨公司,進行一些樓層的調整,或者是整個大面積的調整,或是整館的調整,有一個概念是生活形態的改變,它會集合所謂的食、衣、住、行、娛樂在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是體驗式,讓消費者來到店裡面體驗,透過這個體驗,感覺到非常的有樂趣,在臺灣像遠東集團開幕一個新的百貨集團,它集合了很多包括美食廣場、醫療、人文,消費者來到這樣的商場裡面,他可以在百貨店裡面從過去的一次購足的思考方式,到一次滿足的方式,這樣的百貨的調整的方式,是未來得走向也是一個趨勢。
過去的百貨公司全部都是賣商品為主,但是現在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的百貨公司,尤其是女裝部分會設置咖啡廳,或者會複合式的,日本有一個品牌它會跟餐飲結合,除了逛街之外,還有休憩,還有聚會的功能,百貨公司不只是一個購買商品,購物的空間,也可以有其他的功能在裡面。這個是未來百貨公司調整的過程中,考慮到未來得購物不是在購物,必須要完成所謂的家庭生活形態的滿足。所以臺灣現在在做周年慶,星光百貨的老闆說我們不希望成為一個百貨公司,我們希望成為一個生活中心,來滿足所有的來我們店裡面的消費者,這是我對整個百貨業未來要調整的看法。
主持(朱偉):範總也分享了包括現在國際流行的一些做法,把百貨店單一的商品銷售的機構往生活中心生活體驗盈利,我也看到了北京的百貨公司有很多的調整,接下來楊軍介紹一下。
楊軍:
我聽了三位嘉賓的分享,我們現在的實體店到底是不是做實體的研究,並且做數據的分析和應用,要想調整這個話題,可以講講我們的現狀,為什麼我們的銷售會在下降,為什麼我們進店的顧客數在下降。雖然說最近發了成績表,很多企業在增長,但實際上客流是下降的,分期來看,有哪些品類上升,哪些品類下降。我昨天參加會議,我們的運動休閒品類有接近30%的增長,但是有很多品類是下降的,也就是說什麼?消費者在用腳投票,誰在主導我們的調整?主導調整的是我們的招商人員和樓層應用人員,他們研究消費者,當然有的企業在推導,有的企業在要求他們,但是這不是他們的KPI,你一年進店多少人,消費幾次,這是X的指標。美蘭講了很多案例,這個品牌的經營者有這個意識,他認為我們要用消費者的需求判定我們要尋求怎樣的定位,我們每一層樓到底放什麼,原來我們的樓都是放化妝品,黃金珠寶,看起來好象是尋求消費者需求,但是實際上大家看到我們一樓的客流看上去還可以的,但是實際上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實體店在逐步的和年輕人走的比較遠,在我們的數據當中,我們的會員數據當中可以發現,我們的年齡結構當中是有一個比較大的落差,可能三年五年以後實體店的銷售就會有一個斷層。
昨天我們討論的時候,我說是不是應該把一樓給我們的年輕人來玩,我們現在實體店在玩什麼營銷,我們現在在玩聚客營銷,玩情景營銷,玩互動營銷,所有的營銷在一樓,為了積聚客流,來的都是誰?都是很有創意的,而且非常屌絲的,來的都是年輕人,他們來了以後熱鬧以後又走了,因為他們的商品可能在三樓、四樓、五樓。
第二個方面,我們對於商品的管理,實際上有比較大的缺陷,我們現在並不知道,超市還好,至少能到單品,買牛奶多少人,百貨我是不知道,客戶來了買了什麼,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百貨的商品,現在都是代理商,我們只是渠道商,我們並不掌控品牌的商品,品牌來什麼商品我們賣什麼商品,也就意味著我們今天消費者是不是需要這些產品,我們沒有掌控能力。無論是消費者的需求也好,還是商品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百貨公司賣場的品牌布局也好。情景化、社交化、互動化的布局,包括樓層調整當中,不一定一排是女裝,可能一排裡面我們要放一些美甲和臉部護理,但是真正要我們整個行業的運營人員和招商人員以顧客為中心的思想,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主持(朱偉):
謝謝楊軍,原來楊軍是雲猴數據的CEO,最新的職位是集團的營銷總監。他的第一觀點是用腳投票,更多的強調第二個觀點,應該把商品調整放在市場工作裡面去,不能放在運營工作裡面去。三位嘉賓講的我非常有感受,我所在的樂語通訊屬於三包集團,南京新百樓層是空的,放什麼業態都不成功,後來我們做了一件事,我們今天星板的老闆也在,改成了餐飲業,八樓成為超過一樓最火的樓層,每一天排隊時間是從早上的十點鐘開門,三點到四點有斷檔,然後繼續排隊。南京水遊城,一樓引進了很多體驗式的,在一樓把原來放在樓上的咖啡廳,不可能放在一樓的全部放進去了,這裡形成了一些家庭玩的東西都在一樓,我們百貨店都是一個城市中心,每一個百貨店都是一個城市中心,這種老店的調整,更多的是需要一個三年五年之後的勇氣看這個問題,包括降低你現在的運營的一期目標換未來,這個問題調整我們認為是一個長遠,長治久安的事情,調整是必須進行得,如何調結合嘉賓的觀點,以數據化,以文化式的體驗式的打造一個生活中心,是我們未來品類調整的一個重點的方向。
第二個話題,昨天我們做了一個廣告,我們的聯商網旗下的知了殼,昨天請了荷蘭的老師飛過來,分享了品類調整的課程,我聽了一下,我非常的有感觸,包括他們提到的一些自有品牌對公司戰略發展的影響,對其他利潤增長的幫助。這個話題一定要談,我們原來說我們的零售業是粗放型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品牌怎麼調,要不要做自有品牌,我想聽現場的三位大咖怎麼談。先從範總來。
範國勳:
我們公司幾乎全部都是自營,百貨公司現在幹的都是聯營制比較多。自營品牌操作比較難,困難比較大,投入的資金金額比較大,必須要有一個很強的團隊,你才有辦法把自營的部分做好。百貨公司我認為應該自營和聯營結合在一起,不可能全部完成自營,有些客觀的因素在,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自營。怎麼樣去做自營?我的觀點是要從小做到大,簡單的做到難。我們自己做大概30年,其實最難的部分是怎麼樣知道消費者到底需求什麼,我們常問我們自己一句話,我的會員有這麼多,我這個品牌美華泰這三個字為什麼可以在市場上維持三十年,到底消費者愛上我們的在哪一個點上,我們思考到最後取得幾個觀點。我們所銷售的東西美麗、流行、精採、樂趣,這四個觀點解讀我們消費者會愛上我們的一個觀點。我們所設立的是平價、奢華,我們的顧客層是8—28歲,他們有很高的購買的金額,我們要少量多樣,我們的採購是國外自行採買,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買手團隊,他對商品非常的熟悉,才能進行所有的自營的部分。現在很多的部分發現一個最大的問題,其實他不是在採購是在訂購,廠商給你什麼樣的東西,你定那個數量而已,你並不了解,這個商品到底是消費者所需要的,要從數據了解消費者購買的習性、金額,掌握什麼樣的商品打動消費者,至於自有品牌的部分,一般人提到自有品牌是提高利率,以我的經驗來看,自有品牌不好操作,第一自有品牌是企業的形象,如果你的自有品牌是不受信任的品牌,你發展是有困難的。第二自有品牌過程中,你要知道你的定價策略,因為你畢竟是一個自有品牌,有兩種操作模式,第一個你是不是有自己企業的名稱,有兩種不同的參與,如果取另外一個品牌別人不了解,這個品牌跟你是不是能跟你劃等號,比如我們品牌是美華泰,我們有另外一個自有品牌米蘭達,大家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品牌。最後一個看你怎麼樣做自有品牌的思維,有的做自有品牌是為了提高毛利,拿到話語權,功能被作為營銷的工具,自有品牌毛利比較高,所以你在做營銷手段的時候,你的自有品牌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屈臣氏有很多的自有品牌,屈臣氏做促銷活動的時候買一送一絕大部分是自有品牌。第三你的品質也好,你的品質不好。第四,自有品牌有一定的量,沒有一定的量沒有辦法生產出來,沒有辦法達到目標,你怎麼樣推廣自有品牌。我覺得企業要去經營,不管是要自有或者是推廣自有品牌,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醞釀自有品牌,前提你要有專業團隊才有辦法達到兩種效果,不管是自營的經營的手法,或者是未來開發自有品牌,或者是達到你的業績達標,你才有辦法獲得最後的結果,謝謝。
主持(朱偉):範總介紹了自有品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有很強的補充性的作用,陶總怎麼看?
陶先斌:
很多個百貨公司很多做了探討模式,通過我們的實踐有一個經驗,我們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往往你頂樓很多客流,一層和負一層有很多客流,真正盈利和中間的商品利益,單純靠服務利益和客流是不行的,客流需要有高毛利的商品。中間的商品我們是怎麼調的?我們一個是把挑碼,把高年齡段向低年齡段調,80、90後購買力上去了。第三高樓層向低樓層壓縮,我們以前習慣了5、6層,現在3、4層也可以做優化。還有一個三低往三高,把低頻的商品減少,高頻商品增加,第二把低廉性向高廉性,低性能向高性能轉化。比如說指甲鉗,人的指甲有弧度的,德國出了一個有弧度的指甲鉗,所以它的產品非常好。帳篷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像我們笨的人30秒就可以搞定,高性能的產品應該是增加的,這是我們需要調整的方面,為什麼先說聯營再說自營。我個人是這樣想的,如果做百貨公司做的比較多了,95年的時候,很多百貨公司我們都是做自營的,後來為什麼我們不做自營了改成聯營了,我們剛才說回到自營,我個人覺得這是正常的,經營的模式都是結合供應鏈和消費者市場來的。亞泰創造了一種模式,向左走是自營,向走走一點是租賃。第二更多的是補充的,如果我們前面的調整,從高到低調,從低到高調,6個調整中如果有好的品牌商,我們是願意做的。也有一些資源暫時做不了的,或者別人不願意做的,像很多廣告,很多品牌沒有輻射過來,採取自營的模式,這裡面選取一部分功能性的服務的品牌,餐飲的品牌,通過一些新的商品項目,我覺得這個可以採取自營的方式進行嘗試和探索,對我們的現有的聯營的商品形成互補,這樣可以相得益彰,這裡面確實存在選好品類的過程。我們五年前就開始做自營了,如果做的好的自營是自救的措施,如果做的不好,大量的投入人財物,這個弄不好就是自殺。中國體系不太一樣,我們提倡買賣體系,如果買手不負責考核的機制,現在我們到河南去,有些開始做自營,買賣式採銷一體化,不能從賣手的角度選買手,最後可能變成殺手,希望大家謹慎操作,但是鼓勵探索。
主持(朱偉):我們陶總講的讓我們印象非常深刻,我們選取什麼樣的東西做聯營,包括從聯營做到自營,這個是非常關鍵的,中國最早的是全部是自營,慢慢的恨不得做租賃,後面又轉回來。楊軍怎麼看這個問題,從數據端營銷端怎麼看這個問題。
楊軍:步步高在自營品牌和自有品牌上面我們也有探索,我們自己有餐飲,自己有快時尚,也有自己的影院,也有自己的B2B。作為我們開新店的業態的需求的補充來看,我們選擇是自營的業態,對我們開新店是有幫助的,對老店的調整也有幫助。
我們在聯營、自營、自有品牌格局上面,要解決這個問題之前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步步高百貨有五千多個合作平臺,關係非常複雜,前多個合作品牌不可能是標準的全國連鎖的品牌,還有一些當地的品牌。實際上這個關係是非常複雜的,為什麼我們談這個話題的時候,為什麼這個話題有些賣的好有些賣的不好,原因是什麼?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於現在百貨根本沒有商品和消費者連接的方式,我們現在在推廣,我們所有的營銷都是年終慶、聖誕節,所有的宣傳,有這個品牌之後,大家比折扣誰低,另外也會有一些抱團的推廣。像步步高百貨有五千多個品牌,比如說服裝、鞋包,我這一季買這一百個品牌,下一季他就不要了,很難用專業的技術進行SU管理,我們的人員要求壓低折扣,我們的10萬個SU裡面,難道沒有讓消費者很動心的商品嗎?肯定有,不好意思顧客不知道,我既使有十萬個會員,或者二十萬的會員好的商品我推薦給了誰。我看了他們分享的他們做的產品,他們按照時間段分析顧客的消費,如果說我們要談自營也好、自有品牌也好,我們不解決怎麼把商品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我們百貨很難解決,不管是哪一種形式也很難解決。不一定每一次調整換多少個新的品牌,每三年我要換一輪,不需要這樣的管理思想,我們需要的管理思想是能不能把我們的顧客,尤其是會員請到品牌櫃檯,我們商場有一個企劃經理,有500品牌,他無法了解500個品牌的背景,我們要改變這種格局。剛才很多嘉賓聊的時候,大家非常清晰也非常明確的觀點,接下來是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
主持(朱偉):你們準備大規模的做自營或者自有品牌嗎,步步高已經有了嘗試了。
楊軍:
肯定會發展,但是比率不高,我不管你是聯營的品牌還是自營的品牌一定要解決賣的好的問題,要改變百貨常有的運營的方式,我們要用商品吸引消費者。不是市場不來主導調整,而是運營部門和招商部門一定要聽市場部的報告,要讓市場部門和運營部門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他們願意什麼時候來,他們來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不聽所有的調整報告是胡扯。
主持(朱偉):
我現在在三包集團旗下的樂語通訊,我們想進商場很難,為什麼大家知道手機賺錢,為什麼這兩年紛紛各地的連鎖來找我們,包括有有國生電器也在做這塊,很簡單,我用廠家的標誌做這個,發現你不賺錢,而且跟別的地方比認為你太不專業了,我們在全國有2000多個店專業運作手機的,我們不僅有新的6S,還有彩色定製版的蘋果,我們的定製率遠遠高於其他的店,我們很專業。有的時候一定存在專業化分工的,但是有的自營品牌為什麼要做,我們的另外一個老鄉,我們的王總在這裡,聚集了很多粉絲之後就具備了做自營的空間。一部分嘗試肯定是要做的,但是不能為了做自營品牌去做,反而損失,你要有實力去做,沒有實力把你現有的跟聯營廠商合作好,這樣才符合未來得發展趨勢。
第三,我們現場來自零售業有不同的行業,我們的超市基本是單品管理,我們專業做計算機、通訊、家電的,在服裝和百貨行業,能做到嗎,你們想做嗎,或者已經做了,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昨天晚上沒有答案的問題,單品管理怎麼在百貨行業推行?
楊軍:
我認為百貨單品管理一定要推行,商品的標準化的問題很難解決,而且百貨的動態變化是非常快的,但是我剛才講了,百貨如果不解決商品和消費者的連接,很難在未來,既使消費者時代來了我們還是抓不住,未來所有的百貨都變成體驗業態了,沒有賣衣服和鞋子的,還是要賣。單品管理可以簡化,不一定連接所有品牌的ERP,很多品牌連ERP都沒有。我們可以研發一套讓櫃檯使用,非常簡單的能夠把商品進行綜合化,我們自己做商品的碼都可以做的,提供這樣的平臺,把平臺給到櫃檯。你在總部放一個專業的團隊是空中樓閣,落地落不下去,將來我們一定是總部來研究我們會員的營銷,提供這樣的平臺,把會員下沉到櫃檯。比如說周大福有50萬會員,我跟他談我把50萬會員給你,今年我們做了這點業績,明年50萬會員給你是多少業績,我認為所有的品牌,為什麼我說聯營品牌沒有做好?我們沒有跟品牌認認真真坐下來談,我們共同研究一些定製化商品,從來談的是選什麼位置,什麼條件。
主持(朱偉):有沒有您在做嘗試的?
楊軍:
我們有6萬員工,他是最了解我們有多少貨,哪些貨賣的不好哪些賣的好,我們的調價水平很差,跟著行情來,我上市我打八折我打七折,再過兩個月就得打5折,再過兩個月就得清倉了,我們也沒得肉,供應商也沒得肉,消費者得沒得肉這個是兩說。當我們做了這件事情以後,我們先能改善我們現在百貨業態和消費者連接方式。
主持(朱偉):這個成本代價非常高的。
楊軍:不會,我們現在直推品牌,我們圍繞會員系統發展成一個數據倉庫,圍繞會員系統去把精準配送的平臺做出來。將來我們一定要知道到品類、到單品的單價和消費的人數,未來才能幫我們進行調整。
主持(朱偉):範總,美華泰全部做到單品管理,一直這樣做的嗎?
範國勳:
單品管理的部分我們沒有百分之百做到單品管理,你沒有國際條碼,我們現在是兩套,會有問題的是國有採買的部分,像飾品,沒有辦法有國際條碼,條碼可能會對應很多的款式,這是最怕遇到的問題。其實單品管理,整個零售業的過程是這樣,我們最早以前是物資缺乏時代,你想賣什麼消費者就買什麼,慢慢進展到快速反映消費者的需求,到最後所謂的品類管理,不管是做百貨還是其他的行業,或者是做超市,這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不透過單品的管理,單位管理不是大學問,單品管理從日本開始,當初推廣單品管理的概念的時候,很簡單有三個目的,提高商品的周轉率,淘汰滯銷品,降低庫存,大家知道如果你要做自營的話,庫存會導致資金的積壓。X做了這個,用到很多行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舉一個例子,女士的襪子來講,女性的絲襪會有不同的尺寸,絲襪有那麼多種,你不做單品管理你怎麼知道哪一種賣的最暢銷,你不敢嘗試其他的顏色,我們嘗試跟供應商做溝通,從供應商的角度我們帶做嘗試,開始做12色絲襪,把基本的顏色從12色做到24,一直做到36色,過程中會漫談知道哪些顏色屬於消費者容易接受的,銷售量是多少。我們就會有參考的數據,什麼顏色是最暢銷的,哪些東西是銷售比較末端的就是我要淘汰的,你必須通過單品管理才有辦法找到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到底要什麼你有辦法知道。我是做自營,我比較能夠掌握消費者相關的信息,剛才楊總提到百貨要做這塊會比較困難的一點,你的銷售的業績怎麼跟公司的業績能夠對接,這個要去克服的。以現在科技的進步,這個問題應該是能夠突破,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資訊能夠管理,你做單品管理還是品類管理必須要做資訊共享,我怎麼跟上遊的供應商做到資訊共享才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的,不做資訊共享,就像做品類管理,品類管理要做三贏,製造商、零售者和消費者共贏。供應商對商品的了解程度比我們了解,他是販賣這個商品的主角,他接觸很多的市場的競爭對手,他會提供你相對的諮詢,告訴你目前市場變化是什麼樣,我們大家可以通過合作的關係,把這個商品做大,做好,利用什麼樣的營銷手段來推波助瀾,這是一個關鍵,怎麼樣跟你的品牌商,或者你的供應商,資訊的部分彼此之間的,不管是消費者的資訊或者你的資訊,要能夠交換數據,你才有辦法做到才有辦法落地,真正的落實所謂的品類管理和單品管理,這是我的看法。
主持(朱偉):交換數據現在來說大家都是看誰先主動的跨出那一步,零售商越來越開放的心態能把行業之間的融匯打通。
陶先斌:
我覺得現在做零售人太不容易了,早出晚歸,要求做零售的還要做科學家,還要做大數據分析,還要做演說家,要到資本市場講故事,太難了。單品管理,品類管理,對百貨業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萬裡長徵總要走第一步,我們超市有一個部門,有一個品管部,既獨立於營銷部,也獨立於採購部,後來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把超市品類管理的模式和模型大概在五年前做了改造,數據模型改造之後引入了百貨,嚴格來說,我們把它叫做百貨的品類分析模型。但其實,我想說,更多的是在打造單櫃,我們在裡面做了簡單的數學方式,它的頻效、頻率、頻單賦予不同的權重,對很多的單櫃進行一些比較相對機械化的管理。品類的調整和品牌調整做一些參考,談不上大數據,是一個小數據分析。很多數據需要一步一步的來,第二個觀點,我們是做百貨的,百貨是時尚的一個名詞,作為我們零售人來說,雖然可能只能做單櫃的分析,做不到單品分析,它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的一種感覺,加上我們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把握,我想這樣可能會一步一步往前走。
主持(朱偉):下面還是給現場朋友三個機會,有沒有特別想問的,如果沒有問題進入總結環節。
提問:感謝幾位大咖,我是河北邯鄲陽光集團的,也是在跟服務行業一百強裡面,我想楊軍先生,聽您說會員的這方面,我們在掌握會員的信息,包括一些內容,是不是只有一些手機號和內容就可以。第二我們跟會員互動的時候通過什麼了解會員的習慣。
楊軍:
我們實體在會員數據採集比較弱,相對於成熟的電商平臺的數據是比較完整的,我們有兩個方案。第一,實體店比較實現ID的統一,無論多少業態ID統一,一個顧客有一個ID,實現數字會員,可能你的業務系統交易系統不能夠馬上統一,因為你的顧客統一了,你針對一個顧客的所有的數據會會聚到系統裡進行分析。
第二,現在我們也在嘗試和一些第三方品牌,比如說銀聯,銀聯大力的發展大數據,我們也在做溝通,我們也準備合作消費大數據的平臺,我們一年3000萬的成交顧客,這個也是我們的出路。如果是我們做這件事肯定沒有專業的人才,也沒有專業的技術團隊,我們要藉助一些在行業裡面,在領域裡面做的比較好的大數據分析的公司,雖然我們自己也在做這個系統的整合和開發。
主持(朱偉):請各位用一句話表達自己對零售業的期望,或者是買什麼賣什麼,或者今天討論的話題一句話總結一下。
楊軍:商業的消費者時代真正的來臨,我們商業無論是我們的經營格局和管理格局都要因為這個改變來進行大的調整。
範國勳:我的結語是這樣,沒有機會自己要找機會,市場沒有飽和的那一天,只是你沒有辦法掌握顧客的心,你掌握顧客的心你的商機就會來臨。
陶先斌:
我覺得現在當前的形勢,百貨包括其他零售業產能嚴重過剩,我們的功能是嚴重欠缺的單一的,最後包括轉型也好,機構調整也好,最後需要行業聯合起來,行業聯繫起來,一個是靠我們的推動,再一個靠行業的整合,每一個企業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度,行業要提高行業的知名度。每一個企業最後做強自己,做好自己,才是唯一的道路。目前的經濟形勢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形容,讓冬天再飛一會。
主持(朱偉):
我們今天帶來了一個材料,是我們國務院九一八當天頒發了國十八條,針對國家流通行業進行了指導和建議,包括行業整合的建議、推動的建議,主體思想是讓這個冬天早一點飛過去,讓零售行業早一點和網際網路行業無縫的擁抱起來,我今天看了非常詳細的資料,我相信各地的政府和行業協會、零售商都會行動起來,就像我今天講最後一個段子,我今天的西裝是定製的,在上次會議上我穿了西裝也是藍色的,很大,我說修改服裝的店很好,後來進一步修改服裝的店告訴我,你可以來我們店上門定製,非常的便宜,就像零售業未來一樣,我們可以更加零距離的服務我們的客戶,我們可以多和消費者進行接觸,但是往往單一的店方沒有這樣的功能。最後一句話,相信共產黨擁抱網際網路,才是零售業的出路,謝謝大家。
(聯商網 西安報導)
2015聯商風雲會現場直播:http://www.linkshop.com.cn/fengyun/2015/Liv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