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分校是如今很多高校擴張的做法,不少高校都有不止一個分校,分校一方面讓學校有了更大的面積,可以招收更多的學生,其次讓學校的院系分離,對院系實力增強特別有利。辦分校最好的大學應該就是哈工大了,分校辦的紅紅火火,整個東南都被串聯了起來。相比於哈工大紅紅火火的分校情況,有一所大學就讓人恨鐵不成鋼了,這所大學就是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以前的實力是非常強的,在建國初期,是部屬的14所大學之一,全國都排得上名號,培養的院士非常多,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是如今的蘭州大學,分數線一降再降,一所以前重點院校,985高校,錄取分數線都比不過南方的一些211大學,蘭州大學的這個發展著實讓人揪心。很多人都將蘭州大學的情況歸咎在地理位置上,說是人才流失導致的,不可否認,有這一方面的原因,但也和蘭州大學沒有好的分校有一些關係,如果蘭州大學和哈工大一樣,有幾個實力強勁的分校,或許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的情況。那為何蘭州大學沒有像哈工大一樣,有這麼多分校呢?
哈工大建校非常早,是1920年建立的,抗日戰爭時期,哈工大沒有能和清北、南開大學一樣,搬到南方,而是被日本接管了,被接管以後按照日本的方式授課,直到解放後才結束這種模式。中蘇交惡之後,中央決定將哈工大軍工搬到南方去,就這樣學生和老師們坐著火車來到了貴州,本來打算和貴州的大學合併,可是貴州窮,養不起,就拒絕了哈工大。自此之後,哈工大居安思危,有點兒經費就在南方買地建分校,到現在,威海、廈門、深圳三處分校。
和哈工大相比,蘭州大學沒有這種經歷,地處西部內地,自始至終都沒有經歷過哈工大這種流亡逃難的日子,所以蘭州大學對建分校並不怎麼熱衷。
其實蘭州大學並不是沒有想過建分校,而且蘭州大學也確實建過分校,只是結果不怎麼如意。當年據說珠海等城市專門邀請過蘭州大學,想讓蘭州大學去那邊建分校,可是被當時的校長擋了回去,然後就建立了至今被詬病的榆中校區。
榆中校區建立在貧困縣夏官營鎮,當時為了建立這個校區,幾乎將985的支持經費全給用了,可建成之後,到現在,榆中校區並沒有給蘭州大學帶來多少好處,一直在靠蘭州大學拉扯。當時的校領導可能是希望用學校拉起夏官營鎮的經濟,可惜他們太高看學校的作用了。之後蘭州大學也不是沒有想過到南方建立校區,可是沒有經費了,這些年蘭州大學的經費一直不多,而南方的地一直在漲價,建立分校也越來越難。
不過總體而言,還是思想的原因,蘭州大學的經歷讓它從開始就沒有建立分校的觀念,或者說沒有在南方建立分校的觀念,因為它沒有經歷過逃亡,等到它想起來要到南方建立分校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如果蘭州大學有和哈工大一樣的思維,或許蘭州大學就不用像現在這樣,年年降分數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