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新疆外,中國大陸30個省份所有或部分地市已確定秋季開學時間,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在9月1日左右開學。高校根據新老生、不同年級、不同地域分批次在8月下旬至9月開學。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中,49所8月底前第一批學生返校,24所9月上旬第一批學生返校,2所9月中下旬第一批學生返校。
秋季突發疫情怎麼辦?在線教育會否成為常態?上網課近視怎麼辦?中秋十一可以離京嗎?教育部27日舉行發布會,介紹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回應有關熱點。
教育部發布會現場
學生大規模返校,秋冬疫情風險如何防範?
中國有各級各類學生近3億人。這麼多學生返回學校,有的還要朝夕相處,24小時生活在一起。給秋冬疫情防控帶來不小挑戰。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27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秋季學期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時期。科學謀劃、部署安排秋季開學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國教育系統最重要的任務。教育部要求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
「安全開學」要求各地和學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本校實際,統籌做好秋季學期開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
「正常開學」要求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把教育教學秩序恢復到正常的課程安排、正常的課堂學習、正常的校園生活。
「全面開學」要求在滿足開學條件前提下,各個地區、各類學校、各個年級、各個班級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
據悉,各地和相關高校嚴格落實「防輸入、防反彈、防突發、防鬆懈」要求,充分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嚴格暑期疫情防控。
北京、上海暑假期間暫停軍訓、夏令營、社會實踐等聚集性活動。雲南、廣西把邊境地區學校作為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人員分類管理。
山東實行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劃定校內活動路線。武漢大學建立學生健康監測網絡,落實晨午檢制度、課堂考勤制度、晚點名制度。
重慶大學要求來自或14天內途經境內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持來渝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報到;無法提供的,抵渝後在學校集中隔離觀察區進行核酸檢測。加強校園日常管理。
教育部要求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屬地統籌」等原則,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建立完善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和校園環境衛生整治,「一人一檔」制定返校學生信息臺帳。嚴格日常管理,嚴格把好校門,嚴格活動管控,強化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
8月24日,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教職員工在教室內調整座位間距,嚴格保持課桌一米線距離,為新學期開學做準備。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在線課程還有必要嗎?
今年春季學期由於疫情特殊形勢,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萬門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合計35億人次。
秋季返校後,在線課程還有必要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高校秋季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要把握好三點:一是高校的教學模式將從上半年的線上教學為主,轉變為線下教學為主,同時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二是課堂理論教學、學校實驗教學和校內校外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將全面推開;三是針對可能出現一個學校突發的個案性疫情或一個地區多校發生的疫情,相關高校要根據情況,及時將線下教學轉為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或全面轉為線上教學。各地高校要堅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學,把戰時在線教學的「新鮮感」轉化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新常態」。
基礎教育領域在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基礎上,也將大力加強線上教育教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為了鞏固春季學期「停課不停學」取得的成果,教育部組織系統開發了4000多節覆蓋所有年級、各門學科的秋季學期課程資源,並組織遴選了各類優質專題教育資源,通過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繼續上線播出,供各地免費使用,實現了從疫情期間「應急方案」到「精品課程」的全面升級。
同時,教育部還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部署了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網絡社交行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網路遊戲等問題,清理社會網課平臺違法有害信息,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淨化網絡環境。
8月27日,山西省太原市,適齡青少年兒童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入學體檢,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學期。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上網課多了,視力下降怎麼辦?
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居家期間,大多數學生觀看視頻時間增多,加上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的時間減少視力健康受到影響,這是很多家長很憂心的事。
教育部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結果很不樂觀。被調查的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半年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個百分點,高中學生增加了3.8個百分點。
「也就是小學增加得最快,初中要少很多,高中最低。這個大家也很清楚,因為高中的基數已經很高了,沒有太多上升的空間了。初中基數也很高,上升的空間也沒有那麼大。小學的上升是最快的。」王登峰解釋。
每天上網課總時長1小時的近視檢出率是45.8%,1小時到2.5小時是49.3%,而2.5到4小時是62.4%,超過4小時是76.7%。
非學習目的的看視頻時間,不超過1小時、1到2.5小時、2.5到4小時、4小時以上的近視檢出率分別是50%、58%、63%和73%。
王登峰表示,新學期開學之後,要控制在線學習時長,原則上要求小學不超過兩小時、初中不超過三小時、高中不超過四小時。同時,各地各校也都出臺了不同的關於在校期間攜帶和使用手機的規定。此外,還是要加強體育鍛鍊,堅持每天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
官方已經把青少年近視率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採取措施和不採取措施,認真做和不認真做,認真管理和不加管束,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方面工作有非常大的空間。」王登峰說。
圖為北京化工大學學生在食堂用餐。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十一大學生可以離校嗎?
最近網上大學生對個別高校封閉管理有些議論。王登峰表示,高校秋季學期開學之後,校門管理最近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確實討論非常熱。在教育部跟衛健委聯合印發的《高等院校秋季學期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裡對此做出了明確要求:第一,要嚴格做好校門管控,也就是所有進出校門的人都要查驗身份、查驗體溫,而且要做登記。第二,要求廣大師生非必要不外出,儘量讓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空間固定。同時不去參加一些聚集性的活動,特別是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要儘可能不去。
「我看到有些議論裡說老師甚至其他工勤人員都能自由進出校門,學生反而受到很多限制。」王登峰表示,學生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則,教師和其他人員也要按照這一原則,只不過在管理上,因為是分門別類,可能會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所以會有一些誤解。
關於是否戴口罩,北京市要求大中小學開學以後還要戴口罩。教育部和衛健委的技術方案裡,是大中小學包括幼兒園秋季學期開學之後,在校內可以不戴口罩,「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前提,包括校門的管理,中小學校門要進行相對封閉式管理,高校是嚴格管理、嚴格登記。」王登峰說。
「北京市在這方面的要求,跟我們的技術方案相比,更明確、更具體一些。」王登峰表示,「我們鼓勵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要求和所處環境、所處地理位置以及人員流動等各方面疫情防控的要素,在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做增減,提出符合當地、當校和個人疫情防控的標準和要求。我們也希望,這項工作在各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都能夠做出妥善的處置。」
關於十一假期能不能離校的問題,王登峰說,十一假期和周六周日、平時課後進出校門的管理是一樣的。比如北京市的高校在學生返校之前要持七天內核酸檢測有效證明,如果十一離開校園到外地去,回來的時候可能還要履行這樣一個手續。各個學校、各個地方根據當前疫情防控的要求來合理作出安排。
「我們也不鼓勵『一刀切』,但是每一項防控措施都要做到位。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松。」王登峰說,「我們對疫情防控所做出的一些管理規定和要求,一個要因地制宜,另外我們所有人可能都要去理解和接受,這樣才能共同實現既控制好疫情又能夠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的目標。」
作者:馬海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