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新學期,北京所有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將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此次北京全學段開學,從時間上與往年統一9月1日開學不同,今年則採取錯峰、錯時段進行,按照先大學、中學,後小學;先起始年級、畢業年級,後其他年級的順序梯次開學。
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錯峰錯時開學
中小學將採取單元式的管理模式
雖然整體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學生群體和學校環境還是存在特殊性。開學後,北京中小學將採取單元式的管理模式,以班級和年級為單元,儘量減少跨年級或者人群交叉。這種管理模式,可以便於學校實現溯源。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校長 郝玉偉:學生錯峰上下學,進到學校以後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實行的是閉環管理,就是他在校內的所有的活動軌跡都有相應的路線。比如說他從教室去衛生間有指定的衛生間,從衛生間回到教室裡,然後沿著相應的樓道,然後有相應的出入口,然後到操場,就是他的整個軌跡都是非常清晰的,如果發生任何一個同學有一些意外的事件,我們都可以去追蹤。
合理設定學生戴口罩強度和頻率
此次北京秋季開學是全面恢復正常教學,校園裡如何佩戴口罩成為學生和家長關注焦點。目前雖然要求中小學生在校園內堅持戴口罩,但並非要求學生在校期間一直佩戴。比如,戶外活動在不聚集、不接觸的前提下,就可以不戴口罩。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 李奕:我們提出一個要求,合理設計好孩子在學校戴口罩的強度和周期。是不是可以考慮讓孩子最長的戴口罩時間別超過40分鐘,就有摘掉(口罩)放鬆一段的時間。所以很多學校採用擴大課間的辦法,在大課間當中,讓孩子儘量到戶外去活動,在這個過程當中把口罩給摘下來。回到教室,大人群集中上課的時候再把口罩戴上。
在幼兒園中孩子可以不必戴口罩
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在幼兒園由於孩子年齡較小,所以入園後不必佩戴口罩,但教職員工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所有課程開齊開全
在教育教學方面,新學期中小學全學段開學將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所有課程將全部開齊開全,但是有些課程在形式上可能會有新的防疫要求。比如社會實踐類活動,需要集體外出的活動在開學初期會改為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
要求各個學校9月下旬後教學進入常態化
據北京市教委的統一部署,新學期初期的教育教學安排將首先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精神狀況,要求各學校9月下旬後才能進入常規化教學。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 李奕:我們提出,回到學校開學之後,不要急於進行傳統的紙筆測驗,而是讓孩子能夠適應集體的生活,跟同伴多交流,跟老師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老師也在課堂的交流和互動的過程當中,去診斷和發現過去一段時期居家線上學習的問題點、薄弱點,設計新學期的教學策略和重點。
喚起學生對學校的美好回憶
除此之外,在新學期,很多學校不光精心準備了開學第一課,而且把校園布置更加暖心,喚起學生們美好的回憶,讓學生能夠找回對校園裡一草一木的親切感。
北京高校相繼開學 60餘萬京外大學生陸續返京
自8月15日到20日,在京的93所高校中已有13所啟動秋季學期學生集中返校工作。6天時間,累計返校學生達到27144人。目前,每天大約有3千至5千名大學生返京。高校學生返校後如何管理,也成為返校複課的重中之重。
京外大學生返校需做核酸檢測
目前,在京所有高校要求,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學生都需要提前在當地做核酸檢測。如果學生所在地不具備核酸檢測條件,可先持健康「綠碼」返京,入住學校健康觀察點,待核酸檢測證明出來後才能轉入正常學習生活。
不再全封閉管理 必要時可申請出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學期開學,高校不再全封閉管理,而是相對封閉管理。但是提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如果學生確實需要出校的,可向學校提出申請,申請通過後便可出校。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 李奕:對於非必要不離校,其實是一個彈性的概念,在不同的防疫階段,可能有不同的這種變化。當前我們認為,除了科研、教學、學習以外的一些其他的這種聚餐,或者外出的活動,還是儘量少一點。9月1日回到學校以後,能夠相對穩定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再視疫情的發展情況,再進一步放開。(總臺央視記者 柴丹楓)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