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孩子來說,想學好英語真的不簡單。
因為本身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而且又沒有語言環境讓我們沉浸其中,所以開發一種新語言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困難的。
英語和我們的漢語是有相似之處,去弄懂其中的共性再去學習,你會發現不僅可以準確發音,還能幫助我們高效記憶單詞。
還有英語單詞,英語單詞作為學習英語道路上的重頭陣,是必須要面對的一道難關。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很多人都記不住單詞、導致英語學不好,這倒真不一定是孩子不用功,而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對於教書育人的老師來說,怎樣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學習英語。
1、兒童早教:賞識法則-----根雕原理
根雕以其造型優美、構思獨特、加工巧妙而深受人們喜愛,已成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選。但是根雕的前身是什麼?無非是生於荒野的樹根。
培根說:「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知識好比是修剪移栽。」
對待學生應該幫助他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是成績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是可以造就的人才。
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是優秀的,不能因為他的成績差不去關注,只將目光點放在幾個優生身上,應該運用賞識,讓每個孩子都擁有自信,擁有成功。
2、兒童早教:多元法則-----過河原理
人各有所長,在人才的認識上我們要有「多元」的觀念。
從前,有一位學識淵博的專家,要乘船到河對岸去。由於閒來無事,於是專家便和船夫攀談起來。船夫不善表達,而且回答的話中也有很多錯誤,專家就鄙夷地對他說:「你連話都說不好,真是白活了這麼多年。」船夫默不作聲。船快到河對岸時,忽然,狂風暴雨,船夫驚呼道:「你會遊泳嗎?」專家說:「不會。」「這條船要翻了,你馬上就會死的。」專家聽了愕然。
我們一般都會覺得專家是人才,因為他有著「專家」的頭銜,而船夫只是一個小人物,因為他只是負責划船送人。
可是專家即使知識淵博、學術高深,但到了危急時刻,他卻不具備求生的本領。而船夫儘管連話都說不好,但在船被淹沒後,卻能憑藉遊泳這項技能而活下來。
所以說不能以偏概全,在某個領域有特長的都可以說是人才。
3、兒童早教:全面法則----圖釘原理
圖釘分為釘尖和釘帽兩部分,若將二者分開,圖釘便不好使,釘帽無用,頂尖也無用,只有二者不分離,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這告訴我們教育要注意全面發展,只重視文化課,不重視藝體課,只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品德教育,只重視優等學生,忽略差等學生,只重視近期利益,忽視孩子的長遠發展,都會使教育走入誤區。
我們想給最好的兒童早教教育,所以不管我們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自己而失去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