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觀課】黎駿:鳳城花城兩地跑 教學研討學習忙

2021-02-19 廣東省鄒天順名師工作室

      今天上午,在清遠市第二中學聽取了清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召開的2019年清遠市高中各年級學科中心組教學研討暨期末質檢分析會。會議分兩部分進行,先由代表老師發言,分享自己學校的教學研討情況,然後由教育研究院的邵主任總結上個學期高一高二期末質檢情況。之前聽會,總感覺和珠三角地區差距太大,而這次,我發現清遠的教研,清遠很多學校都有喜人的進步。

   第一位發言的老師是佛岡中學的語文教研組長藍小燕老師,藍老師分享了她們學校高三備課組的做法。具體為:

平行班:卷面整潔,少些病句錯別字;結構完整,字數足800字;內容相對充實,議論文要有三個的論據材料;全文、每個層次必須要有中心句。尖子班:在完成以上要求的基礎上,加強思想訓練,各段落層次分明,避免論點、內容交叉重複;論點與材料一致,敘例簡潔有力,材料豐富,有說服力;運用一定的修辭美化語言。訓練順序:審題-結構(開頭結尾)-觀點與材料一致(事實論據的敘述分析)-論證方法。每周一次作文,大小作文相同,全部堂上限時完成。大作文就是完卷作文,小作文是作文提綱或片段作文。每周利用30分鐘時間,限時訓練的時間,看中央節目《新聞周刊》,節目有白巖松點評,讓學生做筆記;讓學生選取一條新聞,寫作時評。寫好後老師點評,學生點評。重點檢查學生的書寫,觀點是否正確有思想。第二位發言的老師是華僑中學的語文教研組長洪玲老師,她分享他們學校上學期和這個學期整本書閱讀的情況,重點介紹了遇到的阻力和解決辦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要求「任務群在必修階段安排1學分18課時」,清遠市的安排是高一第一學期《三國演義》第二學期《紅樓夢》,高二第一學期《論語》《哈姆雷特》第二學期《悲慘世界》,然而整本書閱讀僅靠每周一課時,或者教師布置課後作業的形式實施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僑中學做法是結合校本課程《論語閱讀》學習;周四晚上7點到7點半放視頻《論語300講》;與自己學校和其他學校課題研究同步進行,因為在清遠市高中語文有四個課題通過。洪老師還談了《論語》《哈姆雷特》不同的實踐操作構思。《論語》有歸類內容,提取重要觀點,明確意義價值,聯繫生活或歷史等做法。例如「敏於事而慎於言」與「沉默是金」有怎樣的關聯?《論語》主要多元開放自主閱讀,可表格學習,專題組學習,人物組學習;《哈姆雷特》主要用項目化閱讀:1.文本閱讀。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哈姆雷特》的劇本(朱生豪譯本);學習任務:畫一張人物關係圖。2.跨媒介閱讀。電影觀賞活動,觀賞電影《哈姆雷特》(1948年勞倫斯黑白版和1996年肯尼思 布拉納彩色版)。3.設計問題:你更喜歡哪個版本中哈姆雷特的表演,為什麼?觀賞電影中與教材節選部分相關段落的演員表演,若扮演該段中的某個角度,你希望自己扮演哪個角色,你對該角色有何理解,有何表演建議?4.為表現哈姆雷特「持毒劍猛刺國王」,兩部電影採取了怎樣的處理方法,哪個更為精彩?如果你是導演,你會如何處理?設計問題格特魯德真的愛她的兒子嗎?如果要她在丈夫與兒子之間選擇一個,她會選擇誰?母后是一個被欲望衝昏頭腦的無情的蕩婦嗎?設計問題:奧菲利亞才是最悲劇性的人物,她天生麗質,純潔善良,這個柔弱的少女什麼都沒做,卻成了這場宮廷混亂旋渦中的受害者,落得一個自殺的結局,哈姆雷特要為奧菲利亞之死擔責嗎?設計問題:「要找到哈姆雷特的行為和言辭的任何解釋是毫無可能的,因此要把他說成任何性格,也是毫無可能的」(列夫託爾斯泰),哈姆雷特真的不可言說嗎?1.交流觀影札記。(你更喜歡哪個版本的哈姆雷特的表演?)2.角色扮演,表演建議匯總交流。(對角色的理解和表演建議)組建兩個劇組,每組設置導演一名,演員若干,對教材選文部分進行演繹,每組表演時長為25分鐘,要預先先完成以下的文案工作。《哈姆雷特》劇組導演闡釋:約1000字,以簡明的語言闡述自己對劇情人物主題,表演道具,場景安排的總體理解和設計。分組演繹《哈姆雷特》文本段落並錄像,現場評選優勝劇組,評選最佳演員。重放錄像,挑選部分內容進行比較,對兩個劇組的演繹進行反思和評價。以上就是兩位老師無私的分享,對我們的高三教學,對我們高一高二的整本書閱讀有很好的引導作用。方法操作性強,對於沒有整本書閱讀經驗的我們,不妨學學洪玲老師她們成功的做法。明知閱讀的路漫漫,但已經啟程,堅持下去,就會去到更遠的地方,領略更多的風光美色。第三位發言的老師是英德一中的廣東省鄒天順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黃志雄老師。黃老師年輕帥氣,很有想法。「望遠方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認識到當下語文的教學弊端,提出語文學習要放養,主張多途徑的學習方式。例舉了清新區一中劉金練老師辦班報、鄒天順老師、羅燕廷老師等人引領學生向報刊雜誌投稿、華僑中學鍾裕勤等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冰心文學活動、英德中學英德一中請北京劉媛媛助陣指導辯論賽舉辦漢字書法書寫大賽等一系列課外語文學習活動,開闊了學生視野,鍛鍊了學生的思維。這種活色生香的語文學習,很有價值。黃老師的觀點得到了老師們的稱讚。黃老師身體力行,希望能夠改變一點點,一點點改變,提高一點點,一點點提高,實現降維打擊。他自己的書法就寫得非常好。

第二個環節是市教育教研院邵主任,對上個學期期末的高一高二語文的質檢情況作了統計分析。學生的語言運用方面的能力比較差,學生的默寫得分也非常低。有的學校進步很快,有的學校與上個學期持平。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各校要認識並解決。邵主任多次強調各校要注重整本書的閱讀開展,結合昨天人民出版社的編輯的報告和今天老師的專題發言,摸索出一條適合的途徑,更好地教學。最後再次明確全市命制試題比賽的意義,希望各校能積極參加。

吃了午飯,我們一行人又出發來到廣州市天河區外國語學校參加教研活動,共聽取了兩節課。這次教研主題是「群文閱讀的探討」。群文閱讀,是現在一個很火的概念。在較短的時間,吸收大量信息,整合分析,鍛鍊思維。或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單篇教學效果好太多了,當然難度也擺在那。如何短時間內熟讀,如何比較,駕馭文本,都是一種挑戰。第一節是來自廣州市執信中學的黃麗芳老師上「文言文群文閱讀方法探究」。下面我簡單記一下老師上課環節:首先,學生思考《燭之武退秦師》《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蹇叔哭師》《石蠟見寵州籲》等幾篇文章,有哪些相似點?學生有答冒死進諫等。老師引導,為誰冒死進諫,為國,這是愛國精神的體現。老師總結:內容以勸說為主,主要陳述對象的身份都是勸說者;成功的勸說都以高超的語言藝術為基礎;勸說者都具有以國為重,有擔當,有勇氣的精神特質。探究一:成功勸說的語言藝術有哪些?請結合文章舉例分析。學生發言說方法,舉例說明,有推己及人、以小見大、激將法、拉家常,從自身事例,從日常細小的事引出對國君的進諫等。學生發言有理有據,其他學生可以對學生的觀點反駁。有個學生就反駁說「激將法」是不當的。說的理由也很充分。在學生充分發言之後 ,老師在肯定學生的基礎上,總結了成功勸說的語言藝術。這個環節是相似的語言勸說技巧整合。除了成功的勸說外,也比較了勸說失敗的篇目《蹇叔哭師》《石蠟見寵州籲》,他們為什麼會失敗。老師這樣一引導,學生當然興趣盎然,積極思考,比較,找原因,在無形中提高了思辨能力。接著是相似語言現象的整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中「不仁」「不知」「不武」的順序如果調換有什麼不同效果?「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兩句相似意思的話,但說話者不同,故有個別詞語更換了,用意何在?探究二:勸說者共同的精神特質是以國為重,有擔當,有勇氣,這種精神,在我們中華民族中貫穿至今。請思考,古往今來,還有誰是有這種精神特質的人?學生討論,回答。學習古文化,文化要傳承,精神更要傳承發揚啊、一節課雖短,但黃老師已經很好地展示了群文閱讀的教學環節推進。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方面可以整合。包括「文言現象的整合」「相似語言現象的整合」「相似文本的整合」「文化現象的整合」等等,尋找共同點,總結規律。其實,這種教學思路,原來就有,拓展教學啊,同類例子舉證啊,都可以說是群文閱讀的最初形式。這樣整合的前提是學生對課文非常熟悉,老師還應事先發導學案把課文打出來,這樣會更好操作。非常不錯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效仿。第二節課是由來自廣州花都秀全中學的張玲榮老師執教。張老師上這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梳理情感意象化的方法,運用所學方法,升格詩歌。首先展示學生寫的詩歌,鎖定問題,確立目標。學生習作中普遍沒有使用意象,情感沒有依託。老師設立了幾個活動,朗讀《沁園春·長沙》《再別康橋》《雨巷》,思考詩人分別是怎樣用意象來表達情感的?三首詩有何異同?學生朗讀,談意象特點,談情感抒發。老師問詩人當時為什麼會想到這些意象?如由「丁香」為什麼會想到「姑娘」,這是個難點,學生很難講清楚,不過老師也好像沒講清楚。然後讓學生歸納從這三首詩中學到的運用個性化的意象表達情感的方法。請品讀《絕句》(杜甫)《感覺》(顧城),思考,這兩首詩的意象組合方式與前三首有什麼不同?活動三:對讀品味,比較原詩與修改後的詩作,你更喜歡哪一首,為什麼?通過意象的選擇,體會詩人的情感變化,意象要為情感服務。「路」是灰色的,前路茫茫,真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大背景。

最後,練一練,升格詩作。用今天學的一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用意象來表達情感。小組交流展示點評。
兩位老師的課閱讀量大,都能聚焦共同點,提取有效教學點,尋找到有效切入點。利用學過的課文,降低理解難度。兩位老師給我們很好的示範作用。張老師的課展示了大量的之前的學生習作,說明她平時練得多,找到問題,想法解決。詩歌相對難理解,學生學起來並不容易。老師親自寫作詩歌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兩節課我更多地喜歡黃老師的環節簡潔些,相對張老師的繁雜抽象了些。群文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閱讀方法,在實踐中運用,在不同思維的碰撞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嘗試群文閱讀教學中,不求全責備,只要能夠給老師給學生啟發就夠了,不斷探索,相信會有大的收穫。

   黎駿(1972.6 -  )湖南桂陽人。本科學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省骨幹教師。現為清遠市清新區一中語文教研組長。「廣東省鄒天順名師工作室」行政助手。

黎駿老師為人個性鮮明,自信樂觀。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認真努力,能廣泛學習,深刻鑽研。教學上要求自己不斷更新知識網絡,常教常新,機智靈活。多年擔任備課組長、科組長職務。教學成績優秀,深得學生的好評。2011、2013年榮獲清新區「高考成績突出貢獻獎」,2018年榮獲清新區高中教學成績優秀獎,2015年2018年榮獲區優秀教師稱號;多次榮獲優秀輔導獎,多次榮獲期末統考校成績優秀獎,有多篇德育論文獲區二三等獎。

有論文在《中國教師》等刊物上發表。

教學風格:常教常新,教出個性。教學理念:語文來源於生活,服務生活。

撰稿:黎駿

審稿、編輯、發布:鄒天順

探討語文教藝,關注教育問題

傳播知識  普及常識  爭辯事實  增長見識

教育讓我們富有,文學讓我們高貴

歡迎您關注本公眾號,每天搶先欣賞美文】

長按以上圖案,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點擊「關注」

如果您認為是好文章,歡迎點讚和轉發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編程教學,濱州青島兩地研討空中課堂新模式
    停課不停學,居家不停研,根據山東省教科院工作安排,2020年5月21日,濱州青島跨區域空中課堂--人工智慧暨編程教學教學研討會在線舉行。受山東省教科院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術教研員趙亮主任委託,青島市信息技術教研員陸德旭老師、濱州市信息技術教研員朱琳老師組織兩地區市教研員與骨幹教師開啟了區域聯動式在線教學研討會。
  • 兩地育人者攜手 教育幫扶成效凸顯——記錄濱江、丹寨兩地育人者的...
    肖揚菲老師14:00    地點:丹寨縣金鐘一小金鐘一小報告廳的大舞臺上,濱江區教育局前期援助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中小學智慧遠程互動教學平臺」設備正在充分發揮著兩地線上研討的聯通作用。會上,金曉東校長作了《情系丹寨教育,攜手共進未來》的講話,對跟崗學習的丹寨老師團隊表示了歡迎。金校長指出,在東西部教育結對幫扶背景下,兩地領導精心布置,統籌安排,幫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希望大家牢記囑託、虛心討教、耐心輔導,通過實地觀摩、實地學習,並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為兩地教育結對幫扶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 橫跨2000公裡,嘉興港區與九寨溝縣兩地實現同步教學和教研
    5月12日上午,嘉興港區天妃小學與九寨溝縣第三小學,兩地跨越2000多公裡,在奧威亞同步課堂平臺和交互錄播的支持下,兩所結對的學校順利開展了同步課堂、互動教研,從此開啟了兩地教育均衡的新篇章。雙方學生的學習基礎存在差異,但通過有趣的知識點選擇和故事情境,顧老師很好地扣住了兩校學生的興奮點,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現了「同步互動」,活躍了兩校的課堂氣氛。 課後,顧老師說道:「兩個班級各有所長,取長補短可以相得益彰。」天妃小學校領導表示:「這對雙方來說是一種共贏,可以幫助我們的老師更好地改進教學,九寨溝的孩子也可以不出家門就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
  • 築臺兩地中醫藥文化研討暨項目推介會在貴陽開幕
    「築臺兩地中醫藥文化研討暨項目推介會」19日在貴陽召開(中國臺灣網 王曉蕊 攝)>   中國臺灣網4月20日貴陽消息 「築臺兩地中醫藥文化研討暨項目推介會」19日下午在貴陽召開。本次活動以「傳承中醫藥文化、促進交流與合作」為主題,邀請築臺兩地中醫藥業專家、企業家、中醫藥協會負責人等80餘人,就進一步加深兩地中醫藥界人士的聯繫與友誼,充分挖掘兩地資源與科技優勢的互補性,努力推動兩地在中醫藥產業實體的深度合作等進行研討。
  • 【真光情】真傳鉑光 才㠭八方——香港九龍真光中學遷港70周年歸寧活動暨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與我校兩地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活動
    穗港真光雖處兩地,但一脈相承,情同一家,手足之情倍感人心。為了加強香港與內陸地區教育文化的交流,增進兩地真光兄弟學校之間的了解,加深兩校的友誼,促進兩地辦學品質的提升,11月30日下午,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歸寧團全體教師到我校參觀訪問。下午兩點多,我校陳月禎校長帶領全體行政、科組長迎接到校的來賓,在二樓多媒體室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歡迎儀式。
  • 支教內蒙, 助京蒙兩地英語課堂春意盎然
    2019年10月底「三元全息課程理論高峰論壇」在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召開,作為教學主任的她不僅隔空與英語組的老師們交流研討全息英語課程設計,更是本著實踐出真知的思想,主動肩負起學校一節全息英語展示課的任務。
  • 不再兩地跑 在鄭州也可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了
    不再兩地跑 在鄭州也可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了 2019-10-15 10:19:34 來源:映象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10月1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鄭州地區高級課程班、課程班新生開學典禮,這標誌著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不用再兩地奔波了。
  • 支教內蒙,助京蒙兩地英語課堂春意盎然
    居家教學期間,她沒有間斷線上輔導,隔空為京蒙兩地教師進行教學指導,分享居家教學經驗,做到了「停學不停教,停課不停研」。她鼎新力行,恪盡職守的敬業奉獻精神,獲得教育同仁和社會群眾的認可與好評。在理論培訓結束後,她又組織老師們結合培訓內容開展課堂教學設計研討,以練代教;同時,藉助「學習共同體」教師工作坊開展教研,一邊教學,一邊研究,充分激發了老師們教研熱情與學科智慧,從而湧現了一批有想法、勤實踐、重合作的學科骨幹教師,帶動其他教師的變化與發展。作為北京市骨幹教師,劉志敬老師在帶領林西縣老師們成長的同時,輻射作用也不曾離開家鄉北京。
  • 成渝地區訟訴服務協作 兩地當事人立案從「天」到「分鐘」
    去重慶打官司,你還要專門跑一趟去立案嗎?有了糾紛矛盾,你想感受一下重慶調解員的調解服務嗎?今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域訴訟合作協議「雲籤約」儀式在四川省高院和重慶市高院同時舉行。省高院表示,這有助於最大限度便利兩地當事人的糾紛化解。
  • 異地同上直播課,揚榆兩地學生「雲端」切磋直播帶貨
    一堂《直播中的單品介紹》的「雲端課」,在張蓓和席志紅兩位老師的細緻講解中,生動又新穎,讓兩地學生大呼過癮。特色:兩地學生學習銷售當地特產「晚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張老師的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揚州百年國妝品牌『謝馥春』的鎮店之寶——鴨蛋粉。
  • 雲南兩地入選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名單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雲南兩地入選,分別是昆明市西山區、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明確工作定位堅持立德樹人,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於教學過程的路徑、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活動,促進學校育人模式轉型和區域內學校共同發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務學生學習、服務教師改進教學、服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實現教育現代化
  • 寧波庫車攜手搭建「雲上絲路課堂」 兩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原標題:寧波庫車攜手搭建「雲上絲路課堂」 兩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歲末天寒,萬裡雲聚,情暖甬庫。」
  • 雲南兩地入選!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名單公布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雲南兩地入選,分別是昆明市西山區、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務學生學習、服務教師改進教學、服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以教育信息化帶動實現教育現代化。
  • 臺灣著名語文教育專家陳麗雲---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2015年12月29日,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迎來了一位來自寶島臺灣的著名教育專家,臺灣新北市修德小學語文教師,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兼任講師,作文師資培訓班講師陳麗雲老師。豐臺分院朱世城院長、林躍進主任、齊靜、劉玉娟、張東嶺、張燁四位語文教研員、中國教師報語文課程建設項目負責人劉雲藝主任、山東容德教育有限公司王建菲老師、豐臺區各小學的教學幹部、骨幹教師、豐臺區「整體閱讀——課內拓展閱讀」課題組的實驗教師、以及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的全體語文老師,約2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雪域童年語文教研會,讓滬滇兩地教師分享語文教學經驗
    2500公裡的距離阻擋不了滬滇兩地教育者們的溝通,阻隔不了滬滇兩地教育者們為了共同促進孩子們的學習而努力的熱情。
  • 大連市委黨校開展「結構化研討」教學
    教學過程中,首先由催化師作課程導入,詳細介紹研討目標、研討方法、研討要求。然後進行團隊組建,選定組長、書記員、發言人等角色。接著進行最重要的研討環節:自我思考——中青年幹部能力短板有哪些?原因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構建策略——解決問題的對策是什麼?
  • 臺阿兩地「雲上」英語名師工作室首次連線
    為發揮台州優質英語教學資源的作用,搭建一線教師良好的交流學習平臺,助力師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11月18日下午,在師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鄭楓的主導下,台州後方英語名師團隊和第一師阿拉爾市袁憶華初中英語名師工作室,聯合開展了以「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探究」為主題的線上教學研討活動
  • 從北京到四川:英語聽說觀摩課活動兩地開花
    英語聽說觀摩課活動「兩地開花」  此次英語聽說觀摩課活動由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發起,力爭通過觀摩學習的方式促進區教師隊伍信息化建設,發揮區優秀學校典型示範作用,引領教育改革。「本節課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如何去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的菜餚,可教材中提供的學習場景為湖南餐館,教材內容也是圍繞湖南菜來設計。「為了提升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趙老師課前利用聽說教學平臺重組了教學內容中的要素及呈現形式。
  • 兩地開花:北京、四川英語聽說觀摩課活動順利結束
    英語聽說觀摩課活動「兩地開花」此次英語聽說觀摩課活動由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發起,力爭通過觀摩學習的方式促進區教師隊伍信息化建設,發揮區優秀學校典型示範作用,引領教育改革。趙麗琨老師是此次觀摩課的主講人。作為潞河中學優秀教師,趙老師為本次課程籌備下足了功夫。
  • 川渝兩地實現戶口網上遷移一站式辦理
    這輛「直通車」就是於11月10日開啟的川渝兩地戶口網上遷移一站式辦理。  川渝兩地戶口遷移 幾天就辦好  四川省資中縣的劉女士在渝北區當護士。她一直想將戶口遷移到重慶來,但平時工作忙很難請假回老家,每次回老家也是時間緊張,去辦了幾次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一次性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