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娃大軍」不再堵在校門口 那汽車都停哪去了?

2020-12-19 地產K線

新北區實驗中學校門外——

放學時停車亂問題得到解決

常報全媒體訊 放學時段,學校周邊成擁堵痛點。道路和車位有限,而接送車輛多,這一矛盾如何化解?一周來,公安交警部門多方協調,摸清需求對症下藥,這一難題在新北區實驗中學得到有效破解。

10月30日下午5點半,記者來到位於新北區龍錦路的新北區實驗中學。正是放學時間,接送學生車流與下班車流匯聚,但該校門口秩序井然,開汽車的家長們站在路兩側的道板上等待,騎電動車的家長將車輛靠邊停放,全然沒有常見的擁堵情況。

接送學生的汽車上哪去了?在常發廣場道板上等孩子的市民張先生說,他的車子停在常發廣場地下停車場,40分鐘之內不收費,而他所站的這個位置,是家長們定點等待的地方,「原來大家都停在馬路上,放學時段很堵很亂。現在交警協調了停車資源,又安排了固定的地方等孩子,這樣安全多了」。

放學擁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接送車輛無序停放。新北區實驗中學有53個班級,兩年前寄宿生搬遷,本部皆為走讀生,放學擁堵比以前更為突出。新北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廣場中隊中隊長瞿曉峰介紹,龍錦路是雙向8車道,一到放學時段,接孩子的電動車和汽車都停在龍錦路兩邊,佔據了4股車道,而這條路是主幹道,公交站臺又較多,下班車流、放學車流、公交車和電動車混行在一起,通行慢、秩序亂,學生過馬路非常危險,碰擦事故時有發生。

為解決這一頑疾,10月中旬以來,交警部門聯合學校疏堵結合,多管齊下,加強管理。

首先,摸清需求。警方對接送車逐輛登記造冊,精準掌握該校共有接送學生車813輛、日均接送330輛、相對固定接送312輛。

其次,深挖資源。經仔細排摸,發現上下學時段學校周邊有可用停車位470個,其中常發廣場地下公共停車位250個,園林停車場錯時停車位70個,府山路、惠民路短時、限時停車位100個,學校東門港灣式路口可改造車位40個。

再次,合理引導。與常發廣場協商,將接送學生車輛的免費時間延長至40分鐘;下午4點半至6點,府山路、惠山路取消路內停車位,供接送學生車輛短時、限時停放。為此,在路旁設置相應指示、禁令標牌8塊,向周邊居民發放規範停車提示單500餘份,向園林停車場車主發放錯時停車倡議書300餘份,動員周邊群眾和機關工作人員主動讓位接送學生車。

最後,尋求理解和配合。警方聯繫學校、家長,通過召開家長交流會和學生動員會、建立家長微信群,解讀方案、釋疑解惑,同時收集意見、建議。為方便接送,警方在常發廣場人行道板設置接送學生等候區,帶領學生、家長實地查看等候區、地下停車場和短時、限時停車區,解除家長和學生的後顧之憂。與此同時,放學時段護學警力增至10名,保障學生過街安全,組織5名民警對學校周邊龍錦路、府山路、惠民路、晉陵路實行分段包幹,嚴查違停,對龍錦路府山路路口、常發廣場地下停車場進出口等緩行段、微堵點加強指揮疏導,維護道路暢通。

多管齊下成效明顯。張先生說,以前來接孩子,一般要到6點20分才能駛離,現在6點鐘接送車子幾乎都離開了。 芮偉芬 焦瑾

相關焦點

  • 在紐西蘭,車堵在門口怎麼辦?
    在紐西蘭,車堵在門口怎麼辦?前幾天早上黃老爸開車出門準備去公司,柵欄門一開,發現一輛車子堵在門口!什麼情況?我們來紐西蘭17年了,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開門發現車堵門的事情,因為在紐西蘭,大家都會非常自覺地把車停靠在路邊,絕不會堵在人家門口,哪怕再沒有停車位也不會。今天這個事情太奇怪了。黃老爸去問隔壁左右鄰居,都說不是他們的車子,也不知道是誰停的。這下好了,車堵門口,我們的車都出不去了,誰這樣缺德啊?
  • 【關注】開學季「接送大軍」致使道路水洩不通 學校:呼籲學生綠色出行
    陳先生告訴記者,上星期第一次送兒子上自修,因從家到學校平時只是15分鐘的車程,所以當天他們6時才從家裡出發,沒想到,從一環路城北路口就開始堵車,長長的車龍讓陳先生和兒子心急如焚,眼看時間一分分過去,陳先生果斷決定另抄一條小路送兒子去學校,從紅綠燈的車流中突出重圍後,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另一條小路同樣被「送學大軍」堵了個嚴嚴實實,再抄另一條小路,情況同樣如此。沒辦法,等不及的兒子下車步行往學校走去。
  • 人多車多 漯河這些學校門口堵!堵!堵!
    此時,學校門口接孩子的車輛已經排成了長隊,北側洪河路的兩邊也停滿了車輛。由於一些車輛在泰山路與洪河路交叉口調頭,再加上路口的小攤小販、出店經營現象,該路口擁堵情況十分嚴重。在學校門前,記者看到多名志願者正在值勤,接孩子的電動車有序地擺在路邊,學校兩側約20米範圍內秩序良好。
  • 幾種接娃方式易遭老師反感,不少家長正在做,看看有你沒
    其實,如果是因為有事耽誤了,可以讓家裡的老人或親戚朋友幫忙去接一下,或者讓老師先照看一會,大家也都能接受。家長就是兩種極端,一種遲遲不來接,一種一到了放學點就一窩蜂地搶著堵在校門口接娃,甚至導致學校附近交通擁堵,水洩不通。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萌娃邊哭邊表揚媽媽,太可愛了
    相信每個孩子上幼兒園時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媽媽第一個來接自己。當看到媽媽的身影出現在校門口時,孩子會高興得不得了,甚至比拿到新玩具還幸福。&34;,萌娃邊哭邊表揚媽媽一位寶媽分享了一則視頻,網友看到後紛紛忍不住直呼&34;。
  • "不想媽媽接我放學",4歲女兒一番話,揭露幼兒園接娃的潛規則
    當我們和心愛的人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就不再是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生命永遠都和孩子緊密相連著。我們經常會看到老父親開車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偷偷躲在車裡淚流滿面的畫面。平時內心強大的男人在放開孩子雙手的那一刻就不再是個硬漢。那孩子們都知道父母如此深沉的愛嗎?如今的社會,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就已經是小機靈鬼了。
  • 家長車輛「扎堆」停 中小學周邊有點堵
    送孩子上學的車輛普遍停留十幾秒就駛離,機動車在校門口原地掉頭的現象也明顯減少。  10月29日清晨7時20分左右,記者來到西城區展覽路第一小學探訪。學校周邊居民區較多,家長大多經由百萬莊北街和百萬莊中街接送孩子,兩條道路旁均有劃線停車車位,全部停滿車輛,道路較狹窄。好在這兩條道路均為單向行駛車道,兩旁有人行道,其中一側設有自行車道,雖然車多、人多,交通狀況尚可。
  • 接娃也有「鄙視鏈」?媽媽接孩子太晚被嘲,表示:我太難了
    說起接娃放學,相信每個寶媽都深有體會,但由於寶媽和寶媽之間各有不同,有些人重視事業,對工作很積極;有些人重視育兒,想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所以寶媽們接娃的時間就出現了差異,繼而形成了一種「鄙視鏈」。高薪職場媽媽接娃過晚,被其他家長鄙視小林是一個職場女性,對工作很積極,因為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公司的高管。由於工作比較忙,下班時間又不固定,小林經常會在接娃放學時遲到,有好幾次,孩子都等哭了。
  • 引人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幼兒園老師不好意思揭穿,家長別裝糊塗
    去幼兒園接孩子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是卻也能反映出個別家長的素質。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幼兒園放學的那一刻,畢竟幼兒園再好也不如自己家,因此很多孩子都希望家人能早早來接自己。為了不讓孩子苦苦等待,不少家長也會提前到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娃。
  • 家長接學校通知,每天早晨在校門口輪流站崗值勤!網友吵瘋:沒空去...
    如今,又多了一項「任務」:天津一所小學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家長在校門口輪流站崗值勤9月21日微博網友「極限軍事_老楊」記者從發布微博的網友和該位家長了解到,當天老師在家長群裡公布了上述通知,很多家長都在群中回復「收到」,但是這位家長表示,他是不會去的,同時他還說,學校高年級以前也有過類似通知,但是那時是家長自願的。
  • 校門口接娃禮儀須知
    今天我們來聊的是校門口接娃的禮儀。01交通篇家門口的好學校一般都位於居民區附近,不是在居民區裡,就是對著大馬路開校門。不管哪種,放學時分周邊都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當然,即便是家門口的好學校,有時家門口的半徑範圍也可以有兩三公裡,那麼騎助動車的,儘量把車停到離校門遠一點的地方,能不進小區的就別進小區了,擠來擠去的您也騎不起來,推著車子走還不如直接拉著娃走得快。不少學校會在獲得交警部門許可後,在學校附近小馬路邊開闢一段可臨時停車路段。一般也就是一兩百米,甚至只有幾十米。
  • 「禁摩限電」遭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專家建議扎心了
    先「禁摩」後「限電」,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上個世紀我國曾是自行車大國,作為便捷的交通工具,那時候能有一輛自行車出行,是最大的幸福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摩託車、電動車後來居上。對此寶媽質問:我該拿啥去接娃?其實對於寶媽來說還好一點,對於老人來說更加困難。老人年歲大了,不可能開汽車去接孩子,那要怎麼辦呢?有專家建議:孩子爸媽可以用新能源車接娃!
  • 在學校地下車庫設接送區解決校門口的「堵點」
    每到接送孩子的時間,王女士就開始焦慮,每次她只能把車子停在馬路邊,爭分奪秒跑著去接孩子,「門口一溜違停的汽車、電動車,幾乎把整個道路都堵了,人只能從車縫中『鑽過去』,帶著孩子跑也不安全。」  如果可以把車開進學校地下停車庫,等孩子們上下車後再有序離開,這對接送孩子的家長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 早上校門口值勤,然後去炒股,收盤後又回校門口護童,杭州這位光頭大叔義務堅持11年,不容易!
    ,開車、騎車的都是來接孩子的學生家長。  學校保安黃師傅和朱師傅分立校門兩旁,我向他們打聽這位每天在校門口義務執勤的光頭家長。「哈哈,是光頭呀!」黃師傅樂了,「怎麼不認識?下午5點,他準來。」朱師傅豎起大拇指,連說「好人好人」:「像他這樣能堅持這麼多年做好事的人真的不多,只要學生在校,早上下午他都在,今天上午他就來過了。」
  • 廣東街頭出現接娃電動車,既安全又穩定,家長:不再擔心接孩子了
    要說接孩子用什麼交通工具,很多人第一反應應該是汽車,畢竟汽車舒適、有面子,不過,如果在農村,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帶著孩子,能用汽車接孩子的只是少數,而在城市,因為現在汽車數量的增加,現在城市道路與停車位緊缺都成了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學校這樣有著非常大人流量的地方,開進去就不容易,停車更是大難題,如此下來
  • 爸爸接娃放學去晚了,三胞胎女兒扔書包表示不滿,門衛大爺很搶眼
    編 輯:柔山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基本上家家都有了汽車,路上汽車多了雖然方便,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種潛在的危險。特別是上學放學的路上汽車川流不息非常危險,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安全每天必須準時接送。爸爸接娃放學去晚了,三胞胎女兒扔書包表示不滿,門衛大爺很搶眼每天到放學時間,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的門口都擠滿了人,一個個都望眼欲穿的等待自己家的孩子。到了冬季外面氣候寒冷,很多家長也會「踩點」來接孩子,防止在外面凍得時間太久。如果正好趕上孩子放學出來是最好了,可是一不小心來晚了,就得讓孩子等家長了。
  • 開學第一天 學校周邊路段迎「開學堵」早高峰提前到7點15分
    「神獸」們回歸校園,而家長們則重新擔負起早晚接送的重任,今天一早,沉寂了一陣的校園路段,又迎來了熟悉的車水馬龍,接送大軍加入交通早高峰,學校周邊路段壓力有點大。早上7點半不到,市第九中學就陸續迎來了返校學生,在校門口經過測溫後,同學們便可進入校園。記者看到,下埔南三街一帶道路狹窄,為雙向兩車道,早尖峰時段,車行緩慢,開車的家長都是即停即走,而更多的學生就步行或騎車上學,這也減少了道路的擁堵。
  • 校門口停車「接娃」窘境不容,很多家長中招
    孩子上幼兒園,是對孩子的一個歷練,也是對家長們的一個考驗,眾所周知,很多幼兒園規定:家長不允許進園,只能在校門口等候你會發現只要到了接娃送娃的時間段,各種堵車,交通狀況更是慘不忍睹。甚至有些家長會提前去接孩子,喜歡在窗外探頭往裡看,有的家長對規定很不滿意,不明白為什麼不允許進院接孩子?其實,校方設此規定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但有些家長,接送娃時破壞秩序卻不自知,引起老師的反感。
  • 小學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烏泱泱一群,為啥現在上下學都要父母接?
    過去那有什麼可擔心的,從一年到畢業都是自己上學。現在的社會,家長誰敢大意,生怕出現點意外,我們這裡的孩子上中學家長也照接不誤,真是變了。只是希望孩子成人後,別忘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 南安交警出四招,溪美這所小學沒那麼堵了……
    「學校門口短短幾十米的路段,進出接個小孩要花半個小時,現在不到10分鐘就可以了。」13日11時許,記者來到南安市溪美中心小學門口,家長林博遠說,這兩個月來學校門口經過整治後,道路擁堵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