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2日,趙本山出生在遼寧鐵嶺開原縣蓮花鄉石嘴村。這地兒不大,只有極少數的綠皮火車才會停靠。任誰都很難想到,不起眼的石嘴村和農家院,日後會孕育兩樣對整個中國東北影響極深的事物:趙本山,二人轉。
六年後的1963年,趙本山母親病逝,五六歲的他坐在火盆上目睹了這一切。此後,少年趙本山的命運開始被顛沛流離所籠罩。十歲剛出頭時,趙本山不得不和父親一起遷往北大荒居住。
在那裡他基本沒有讀書的條件,每天重複最多的活動就是跟在哥哥屁股後面,對方打石頭,趙本山就鏟草。荒涼的北大荒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但此時上天把一個人送到了趙本山面前,這人就是他眼盲的二叔。
在父親遠走他鄉打工,近乎失聯後,眼盲卻擅樂器的二叔收留了趙本山。北大荒的井邊,少年本山子和二叔學會了吹嗩吶,拉二胡,拋手絹等等,十幾歲的趙本山學起這些來很有天賦,三弦彈得尤為出色。
「就是尋找歡樂吧」,這些犄角旮旯的小本領讓後來的趙本山感激不已。讀書的時候趙本山窮哇,別的同學帶乾飯,他只能帶苞米花。好在同桌是個實在人,那時經常多帶一份飯給趙本山吃,兩人關係因此變得很好。
再往後,同桌的親媽周玉梅成了趙本山的乾媽,兩家往來至今沒斷。少年趙本山不愛看書,感興趣的科目學得又快又好,反之則馬馬虎虎,還會百無聊賴地撕光課本。幾年書念下來,趙本山甚至沒有一本全乎的作業本。
1974年,讀了八年半書後,17歲的趙本山結束了校園生活。同年,趙本山加入了公社文藝宣傳隊。六年後的1980,趙本山參加鐵嶺地區的小戲調演。
一出《包公斷後》令時任評委會主任的李忠堂驚喜不已,直誇他天賦出眾。次年,趙本山又被西豐縣劇團看中,要調他去做臨時工。雖然不是正式員工,但劇團給他辦了非農業戶口。
1981年,24歲的趙本山算是實現了當年的念想:走出農村。在劇團工作時,趙本山演了《瞎子觀燈》裡的盲人,表現再次讓李忠堂驚豔不已。
二人轉一演就是八年,到了1982年,趙本山也不過25歲。當年遼寧省籌備第一屆鄉村小戲會演,這次規格更高。李忠堂一早選好了參賽的作品《摔三弦》,主角遲遲定不下來。他乾脆找趙本山來試一試,想讓他演盲人張志。
李忠堂把趙的行李卷帶到了辦公室,包攬食宿,讓其專心排戲。「三天時間,你給我唱下戲裡頭的算命調,行就行,不行就走」,當時李忠堂和趙本山的決定宛如博弈。
趙本山博三天能把二人轉唱到什麼程度,李忠堂則是在賭看人準不準。果然,一出《摔三弦》讓趙本山一舉成名。二十多歲的小鎮青年,把中老年琴師演得淋漓盡致,這其中說沒有天賦,未免太假。
自此,趙本山吃定了曲藝這碗飯。青年本山子走紅之後有點彷徨,找到伯樂李忠堂,說吉林那邊叫他去,還給樓房,自己不知道該咋選。對此,李只說了九個字,立足鐵嶺,唱好二人轉。
於是,趙本山留了下來。八四年時,《摔三弦》被翻拍成了戲曲電視劇,拿了全國大獎。趙本山因此更加出名。「是它,改變了我的一生」,趙本山後來這麼回憶《摔三弦》。
三十歲時,趙本山結識了評劇世家出身的潘長江,兩人搭檔出演《瞎子觀燈》。這齣二人轉旋即紅遍東北,一天就要演四五場,整個瀋陽算下來至少演了五六百場。人人都知道,鐵嶺出了個趙本山。
不過三十歲的他,在東北地區已然大紅大紫。1987年,趙本山實現了第二個人生願望,調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
多年的泥飯碗終於變成了鐵飯碗。初次走紅之後,趙本山不是沒有過波折。當年他因為演盲人出名,喜提諢號「天下第一瞎」。這個外號招致盲人群體的不滿,數次找到遼寧省文化廳協調。
期間趙本山誠懇表態,先舉辦了義演,把演出款全部捐出。後來又給盲人姑娘付清手術費,這才平息了隨之而來的非議。
風波過後,已經是東三省名角兒趙本山認識了一位貴人,姜昆。當時姜昆37歲,以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的身份,帶隊到鐵嶺演出。第一場遇冷後,姜昆大大的不服。
「你和俺們鐵嶺團的趙本山一比,差老遠啦」,姜昆問了觀眾後才知道,自己有個「民間勁敵」,趙本山。他遂親自帶隊去看趙本山的演出,《1+1=?》和《瞎子觀燈》過後,姜昆心服口服。
「如果你沒紅起來,我姜字倒著寫」,一番相見恨晚後,姜昆對趙本山起了誓。回京後,姜昆如約把趙本山推薦給央視導演袁德旺,希望能給他先安排個晚會試試看。亮相央視試水後,趙本山大受好評,算是為進軍春晚投石問路。
誰也沒想到,這時離趙本山亮相春晚,仍有兩年要折騰。1988年,鐵嶺消息靈通的男女老少都聽說了一個傳言:趙本山出息了,要參加春晚哈爾濱分會場的演出。誰知當年直到春晚字幕飛出「再見」後,趙本山也沒閃亮登場。原因說來有點造化弄人。
1988年那次,是因為先錄好的片段《跳大神》效果不佳,被臨時取消。1989年則是導演組擔心南方觀眾聽不懂東北方言,拿掉了趙本山的小品《相親》。
坊間還有傳聞,說連著當年兩次春晚的導演都是鄧在軍。鄧在軍的履歷光鮮,又接受過高等教育,笑點什麼的自然和農民趙本山不對盤。
「遲早得上,還是央視的」,三十出頭的趙本山被「撅」了後,心中自此有了一個結。兩年後的1990,春晚說來就來,不過導演換成了黃一鶴。那年趙本山攜小品《相親》大殺四方。
他扮演的農民老蔫兒妙語連珠,著實引人發笑。一鳴驚人過後,趙本山連續三年登臺獻藝,次次鎖定戲劇類節目一等獎。唯有1994年因家中變故,趙本山沒有及時嚮導演組報到,不得已才缺席春晚。
趙本山大概想不到,他不在的那次,日後搭檔高秀敏正好拿到了春晚入場券。1995年,有過摩擦的春晚導演組又找到了趙本山。原因沒別的,有老趙,就好使。
38歲的趙本山因此帶著小品《牛大叔提幹》重返舞臺。他身邊多了個生面孔,腦袋大脖子粗的範偉。
這時趙本山的演藝事業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順風順水。本山子勢頭不俗,但那時明眼人都知道,他還差口氣。因為90年代初的春晚,實在太過百花齊放。
前有熟面孔陳佩斯、朱時茂、姜昆風生水起,後有趙麗蓉穩如泰山。連趙本山都說,「論小品,肯定比不過我媽(趙麗蓉)」。
但是別急,就像命運把眼盲的二叔推到趙本山面前,教會他必備生存技一樣。屬於本山子的搭檔,高秀敏和範偉,也正在火急火燎趕來的路上了。
1996年,先後有過交集的趙本山、範偉、高秀敏聯袂主演電視劇《夜深人不靜》。東北鐵三角正式會師。
趙本山找到高秀敏的目的很明確,其一需要女搭檔豐富角色。其二是如果和高秀敏合作,她丈夫何慶魁自然也願意為三人量身定製小品和電視劇本。
1997年,趙本山、高秀敏、魏積安合作小品《柳暗花明》,編劇就是何慶魁。次日,春風得意的趙本山又得一喜訊:第二任妻子馬麗娟為他生了對龍鳳胎。兒子叫牛牛,女兒叫妞妞,大名趙一楠、趙一涵。
成年後的趙一涵(社會你球姐),還和東北又一精神小夥天佑傳了緋聞。自打趙、範、高曲壇三結義起,趙本山就綁定了何慶魁。從《紅高粱模特隊》到《拜年》,再到《昨天今天明天》。
連趙本山和新搭檔宋丹丹的小品,編劇都指名要何慶魁帶頭。2000年,世紀翻開了新一頁。趙本山和宋丹丹合演小品《鐘點工》,再次喜提春晚小品一等獎。
此時,陳佩斯朱時茂退隱江湖已有兩年,趙麗蓉老太太仙逝。小品江湖的格局一變再變,四十三歲的本山子有了屬於自己的風起雲湧。這回,趙本山的那口氣,補上了。
屬於東北鐵三角的文藝復興,也即將來臨。回憶起2001年的春晚,鐵三角合體的小品《賣拐》至今也算長在了觀眾的笑點上。
它不光是何慶魁編劇「忽悠系列」的第一部,也讓「忽悠」這個東北方言,從此面向全國,成為天南海北觀眾們的口頭語。至於主演之一趙本山的走紅,就算是手拿把攥了。
同年趙本山帶著另外兩位老搭檔,主演了火爆全國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劉老根》,編劇還是何慶魁。小品加電視劇的模式走紅後,鐵三角一起去四川演出。七場表演下來,趙本山一人拿了42萬,範偉卻只有7000塊。
高秀敏都看不下去,暗示趙本山別那麼摳,但此時的老趙置若罔聞。2002年,鐵三角忽悠系列的第二部《賣車》又登春晚舞臺,毫不意外地斬獲一等獎。與此同時,《劉老根2》繼續火遍全國。
隨著人脈、資源、收入的不斷累積,趙本山在圈子裡風生水起,順勢成立了本山傳媒。當年有人戲稱趙本山為「東北王」,還編了兩句順口溜相贈。出了山海關,就找趙本山。
隨著知名度達到巔峰,鐵三角之間的矛盾,也隨之膨脹。2003年2004年,趙本山徵戰春晚舞臺,《心病》、《送水工》的成績都很亮眼。期間他和範偉因為排練的原因,在後臺大吵一架,順便埋下了決裂的伏筆。
除去「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酬勞分配,坊間也傳趙本山這人心眼不大。當時好多人評價範偉,說他在《劉老根》、《馬大帥》裡把藥匣子、範德彪演得活靈活現,比趙本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這話傳到老趙耳邊,他心裡也爽不到哪兒去。在種種因素的疊加催化下,東北鐵三角制霸春晚的時代,維持了不到九年,便在隔閡中走向了尾聲。
2005年,趙本山和高秀敏、範偉拆夥在即。高秀敏帶著何慶魁出走,兩人成立了公司,拍了央視首播的電視劇《聖水湖畔》。
趙本山和範偉則演了小品《功夫》,屬於「忽悠系列」的收官之作。不料,當年的8月18日,高秀敏病故,終年46歲。葬禮過後,範偉說想讓孩子上好學校,便遷往了北京居住。
昔日東北鐵三角就此生離死別。
後來範偉靠著「性價比高」的特質,拿下了不少電影圈認可的獎項。趙本山則深耕春晚舞臺,拉著總是演缺門牙老太的宋丹丹繼續發光發熱。2006年,趙本山和宋丹丹、崔永元聯手,拿出了新作《小崔說事》。
小品裡的趙本山樸實如初,宋丹丹扮演的白雲則成了走紅之後,虛榮臆怪的老太太。後面的2007和2008兩年,趙本山都沒再換過搭檔。
直到演過小品《火炬手》之後,宋丹丹正式退出春晚舞臺。51歲的趙本山尚未萌生退意,打電話約範偉再度合作小品,但被對方婉拒。不再年輕的趙本山深感搭檔難求,便有意帶著趙家班的成員登臺。
借著這股東風,2009年的小品《不差錢》中,不滿三十歲的小瀋陽登臺亮相。「人這一生其實可短暫了,有時一想跟睡覺是一樣一樣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嚎~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嚎~」。
這幾句頗具民間哲學意味的臺詞,也成了當年的流行語。
2010年,離趙本山退出春晚舞臺還有一年。他和徒弟小瀋陽、王小利合演的小品《捐助》又拿了個一等獎,53歲的趙本山是真開心。2011年,趙本山的春晚「絕唱」《同桌的你》亮相,次年他罕見地缺席央視春晚,轉投遼寧衛視門下。
2013年,56歲的趙本山宣布正式退出春晚舞臺。曾給無數人帶來歡笑的老根兒、大忽悠、馬大帥,這時只說了四個字「因病退出」。
2014年初,退休一年的趙本山曾表過態,說只要觀眾想看這張老臉,就會奮不顧身。可不等重返舞臺這事有下文,一切便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6月3日,對趙本山有知遇之恩的姜昆,在座談會上提到了二人傳帶顏色的問題。他公開表示,希望將來二人轉能健康傳承,而二人轉正是趙本山從東北一路起家的行當。
爭議過後,趙本山沉默許久。同一時期,趙家班中人稱「東北F4」的小瀋陽、宋小寶、王小利、劉小光悄然崛起。
貴圈向來風水輪流轉,老趙失意,老郭得意。2014年的老郭風生水起,辦了德雲社巡演不說,還趕上了網劇元年的風口,和佟麗婭演了《夢回唐朝》。
這樣的風光,趙本山是熟悉的。當年老趙的私人飛機剛回瀋陽,就載著張栢芝參加開業典禮。
豔光四射的章子怡和黃聖依也對他相當尊敬。貼面合影也好,當眾一跪也好,老趙的風光這麼一折騰,去了大半。2014年後,趙本山身邊終於清靜了許多。57歲的他就閒在家,拉二胡,抄心經,好像從來沒出過名一樣。
離群索居的這一年,趙本山不敢出門,更不敢去醫院看病。有次他半夜嚴重過敏,也只是叫司機開藥回家吃。「哪敢出門呢,第二天又說他身體不行了」,司機小王這麼說。
陰影和傳言籠罩下的2014終於過去。2015年元旦,消瘦蒼老的趙本山現身自家的劉老根大舞臺。
當時有人大喊,嚇哭了現場的小孩。趙本山笑笑,說「瞅我害怕呢,讓我給整哭了」。現場氣氛活躍起來後,趙本山臉上也有了笑模樣。隨後,他拉了一曲自己最喜歡的京胡,《夜深沉》。
2015年春,趙本山參加全國兩會,他誠懇表態。說自己不覺得委屈,能被大家議論是好事,但錯就錯在那些年有點飄,有點離地。
2016年初,趙本山和導演高群書一起跑路演,兩人合作了電影《過年好》。因為太久沒露面,媒體看片後都用「復出」一詞來形容他。「我以為沒人敢找我演戲了,高導膽子挺大,不讓你播怎麼辦?」,說說笑笑間趙本山心情不錯,似乎終於熬了過去。
早在天佑喊麥走紅之前,就有不少人發現老鐵們正在逐步成為直播圈的主力。當重工業光環不復存在之後,東北的精神小夥兒們也找到了新的謀生之路:直播。
直播、活雷鋒、小燒烤,這便是移動網際網路興起後的「新東北三寶」。這次,連趙本山都趕上了這個風口。
在籤下81位主播後,曾經擔心徒弟們謀生技能不多的趙本山,終於鬆了口氣。他開始三不五時地到徒弟的直播間溜達,每次露臉都能帶來禮物的激增。2016年10月,趙本山重回舞臺,但並不在春晚上。
在直播裡,趙本山煥發了昔日的搞笑光彩。他帶著愛徒唱二人轉、拉二胡、談天說地,甚至下廚做飯。至於過去數年的沉寂,趙本山只說,自己過去挺敏感的,現在能給大家做點善良事就行。
網際網路並非毫無記憶,曾在評論區罵過趙本山的人,或許正在直播間裡刷著一波接一波的禮物。
2017年12月中,趙本山秒刪了一條動態。內容是「這幾年因腰病告別了春晚,如今我一身輕鬆,而大家有想念我小品的嗎」。
雖然這條動態存活時間不長,但新一輪的討論還是接踵而至。趙本山還上不上春晚了?每年春節前呼喚那個自稱鞋拔子臉的大叔回歸舞臺,已經成了80、90後的日常操作。
可是隨時代而變的春晚,越發四平八穩。搶下紅包,發發微信吐槽節目,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春晚的替代品。
那些一家人圍爐守歲,被趙本山戳到笑點的舊時光,一去不返。離開春晚將近七年,曾經失意過的老趙,終於等到了人心。畢竟沒有什麼比他演過的送水工、隔壁空巢老人、黑土大叔更好笑。
那些舞臺上的算計和小嘚瑟,都是趙本山引以為傲的煙火氣。2017年,趙本山的徒弟宋小寶要去天津衛視錄《摔三弦》。一旁督陣的老趙主動清唱了幾句,仔細聽你會發現,他唱的並不全,開頭被有意無意地隱去了幾句。
「人生在世全由命,八個字造就難更改,富貴從來由天定」。時間退回1967年,那時趙本山近乎孤兒。父遠走,母病故,他能做的只有在井邊學二叔教的那些技能。
唱小曲,轉小帽,拋手絹,苦行僧般的少年本山子根本想不到,日後的自己將大紅大紫,也將大起大落。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看清這一點後,也就看清了東北喜劇一代宗師趙本山的人生之路。
是時代的落寞,也是喜劇悲歌,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