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要問大家在公共場合最討厭的事情,想必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認為是熊孩子最讓人討厭。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餐廳裡、動車上、影院裡,可以說所有的公共場合中都少不了追逐嬉戲和高聲尖叫的熊孩子。
01為什麼孩子喜歡大聲尖叫?原來是這「4個原因」,父母要及早糾正
徐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雖然她每天都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女兒還是經常不受到他人的歡迎,因為孩子非常喜歡大聲尖叫。
上個周末,徐女士帶著女兒去遊樂園玩完了之後就選擇了一家西餐廳就餐,沒多久孩子的老毛病又犯了。
原本西餐廳環境優雅,氛圍溫馨,但是孩子一會兒尖叫著跑來跑去,一會兒大聲對著媽媽喊話,徐女士再三告誡可女兒仍是不聽。
就在孩子再次大聲尖叫時,隔壁桌的一位客人站起來指責了孩子不懂事,還指責徐女士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打擾了所有用餐的客人。
看著大家既嫌棄又厭惡的眼神,徐女士只好向大家道歉,並且提前帶著孩子離開了。為了管教好女兒,徐女士回家後在網絡上查詢到了不資料,為什麼孩子喜歡大聲尖叫?無非是這「4個原因」,父母早處理解決
02為什麼孩子經常喜歡大聲尖叫呢?
①希望引起他人注意
許多孩子年齡雖然不大,但是十分享受被他人注視的感覺。
所以這些孩子到了公共場合,看到周圍人來人往時,他們就會經常使用大聲尖叫的方式希望引起他人注意,達不到效果時甚至會不停尖叫。
②宣洩情緒
年幼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樣,每時每刻都會有自己的情緒,這些情緒雖然有興奮也有憤怒,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大聲尖叫成了最能宣洩情緒的方式。
所以很多孩子經常不分情況、不分場合地大聲尖叫,也正是出於宣洩情緒的需要。
③表達自己的意願
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孩子經常會對父母提出一些要求,但是父母不可能無條件答應孩子的每個要求。當自己的意願得不到重視時,年幼的孩子經常會選擇大聲尖叫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強烈意願。
④家庭教育的影響
孩子經常會將父母的話當作耳旁風,許多父母就習慣了在孩子不聽話時提高對孩子講話的音量以此達到震懾效果。
但是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他們會認為「大聲」是正確的,所以孩子也變得習慣大聲尖叫或者大聲喊話。
喜歡大聲尖叫的孩子當然是不受歡迎的,甚至還容易引發周圍人群的憤怒,父母要及時糾正,不能任由孩子發展。
03父母應該如何糾正孩子大聲尖叫的行為習慣呢?
①言傳身教
要想讓孩子變成一個溫文有禮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平時管教孩子時要儘量避免大聲喊叫,而是要用正常的音量來與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才不會成為一個用尖叫來表達情緒的人。
②適當處罰
對於已經習慣了大聲尖叫的孩子,父母教育起來更為艱難,為了達到糾正孩子的效果,父母可以適當對孩子進行處罰。
例如當孩子再次大聲尖叫時,父母可以讓孩子「面壁」冷靜,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04和你說句貼心話
孩子之所以越來越「熊」,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父母的教育不到位,每個父母都不應該成為放任「熊孩子」惹人厭煩的「熊父母」。
今日話題:還有哪些方法能管教大聲尖叫的孩子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