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憤怒尖叫說「我不要」?拯救耳膜,先搞清孩子為啥喜歡尖叫

2020-12-23 橘媽育兒

文丨橘媽育兒

不知道你家有沒有這樣的寶寶:

和別的小朋友吵架打架,吵不過打不贏就開始尖叫;爸爸媽媽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開始尖叫;公共場合想讓媽媽聽自己說話,尖叫……

家裡有個愛尖叫的熊孩子,一家人的耳朵都備受摧殘。有位寶媽說,自己有一次一瞬間感覺到身體不行了,就是在一輛公交車上,孩子不在自己身邊,但是有人說話,於是她突然感覺到一陣嗡嗡的耳鳴,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果你對孩子的尖叫帶來的破壞力依然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這裡有一組數據:

正常人說話交談的聲音是40-60分貝,嬰兒的哭鬧聲音一般是120分貝,而一個兒童的尖叫聲,則可以達到129分貝。

人們把100 -120 分貝的聲音定義為難以忍受、待一分鐘即暫時致聾的程度,嬰兒的哭聲就足以讓人心煩意亂了,而孩子的尖叫聲比嬰兒哭聲還要高,它所帶來的不適感真不是玩兒的。

那孩子們是為什麼會愛上尖叫這件事情呢?不同的原因,父母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方式呢?

首先來說說幾個自然原因,這是父母不需要過分擔心的。

要說的一點是:尖叫是孩子的一種娛樂項目。

我有一次晚上回家,走在小區花園的小路上,身後跟著一對母子,媽媽拉著孩子的手慢慢的走著,兩個人沒有交談,孩子做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時不時自言自語,時不時利用自己的嗓子發出相當高的海豚音,能聽出來,孩子這是在探索自己的嗓音,在自己和自己玩兒。

孩子對周圍世界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一直不停,他會嘗試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嘗試發出最高亢最大聲的聲音,還會出一些怪聲,這其實是孩子的一種娛樂方式。

如果周圍人對此有非常明顯的反應,孩子還會受到鼓勵,「變本加厲」的來展示自己的聲帶。對此,父母要做的是儘可能保持平常心。

①在孩子極儘可能的挑戰音高的時候,告訴他這樣會傷害他的嗓子,讓他不要那麼高聲;

②告訴孩子公共場合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音,要遵守一定的公共秩序,為他人著想。

除了搞笑搞怪這個原因,尖叫還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部分。

這也是一個正常發展遇到的問題,尤其對於剛剛1歲以上年齡的小孩子,他的語言能力有限,只能表達非常簡單的幾個音節,而此時孩子已經懂得了很多,複雜的需求在增加,當他用說話的方式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時候,就會用尖叫的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情緒。

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容易讓孩子急躁焦慮,急躁之下就會尖叫,所以孩子會有一段時間習慣用尖叫表達不滿、著急、開心。

對這種情況,父母要做的是儘量的「動孩子的心」,別等孩子尖叫的時候才發現他的訴求。

如果孩子發現尖叫能快速引起父母的注意,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那他就會主動的選擇尖叫形式。而如果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就能在孩子有苗頭時發現孩子的需求,從而避免孩子尖叫。

值得注意的,是用尖叫來表達情緒這種情況。如果忽視孩子尖叫背後的情緒,一味讓孩子「不要叫」,對孩子來說有些一刀切。

興奮:

孩子遇到特別開心特別激動的事情,會尖叫著跳起來,這是一種區別於正常狀態的表達,似乎只有尖叫才能表達自己的興奮情緒。

這一點也是正常的。很多人一直保留這興奮時尖叫的習慣,因為人能表達自己極限情緒的方式並不多,只有自己的手、腳、聲音、身體而已,所以遇到開心事手舞足蹈,放聲高歌,尖叫跺腳,都是可以的,很多女孩子追星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的尖叫,並且常常在聽演唱會、看比賽的時候全程持續尖叫,只不過成年人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更能意識到周圍環境,能引起激動的事情也比較少,所以不常尖叫。

憤怒:

除了正面的興奮情緒,負面的憤怒情緒也是孩子尖叫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用尖叫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和反抗態度,這樣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和重視。

在孩子糟糕的兩歲時期,或者是在孩子執拗敏感期等容易說不的成長階段,爸爸媽媽很容易碰到孩子的逆鱗,比如因為有人用的兩根筷子頂端圖案顏色不一樣,孩子堅決要求去換掉,否則誰都不許吃飯,如果違背了孩子的意願,他會尖叫給你看。

那面對孩子尖叫下的情緒,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一方面是尊重孩子的情緒,一方面是教會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比如興奮尖叫,爸爸媽媽可以問孩子:「你開心嗎?」孩子會說:「我開心!」「有多開心?」「比過年還要開心!」

這就是在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面對孩子的憤怒也是同樣如此:

「你很生氣嗎?」「是的。」「堅決不能同意?」「是的。」「那你希望我怎麼做?」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讓孩子了解自己內心的訴求,這不僅是解決孩子「尖叫」的問題,更是教給孩子面對自己情緒的正確方法,能讓孩子的人生都因此受益,因為很多成年人生氣的時候是意識不到自己生氣了的,也不會主動去分析自己為什麼生氣,更不會主動解決問題,從憤怒的情緒種走出來。

最後一種原因,是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孩子尖叫是不是他模仿大人的結果。

這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和父母或者身邊的其他親人有關了。

假如父母經常吵架,吵架的聲音非常大,或者經常大聲的吼孩子,那孩子喜歡尖叫的行為,很可能是對父母的無意識模仿。

我們會發現,兩個人吵架時,聲音總是會越來越高,一個人情緒激動下控制不住音量,另一個人面對高音量會本能的提高音量,所以吵架總是很大聲,因為雙方都想重氣勢上壓到對方,而高聲說話時又能挑動起自己的情緒,於是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越吵越激動,越激動越大聲,越大聲越升級。

如果爸爸媽媽反思後發現自己確實有這樣的情況,那麼就要從自身做起,學會平靜的和人交流,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而不是動不動就吵架,動不動就吼孩子。

其次,面對孩子的尖叫,不要用更大聲的「不要叫」這樣的命令來限制孩子,用高聲制止高聲,雖然你在說「不要叫」,用實際行動卻是在告訴孩子:可以叫,而且是誰有權利誰能尖叫。

最後要說,不管孩子尖叫是為了玩兒,還是為了表達情緒,亦或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媽媽都要明白,這是寶寶的語言,而傾聽是最好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寶寶尖叫是在溝通,媽媽們從容面對,解密孩子「尖叫交流」
    說著說著都給瑩瑩媽逗笑了,不過她同時也非常困惑,孩子為什麼總喜歡尖叫呢?與哭泣一樣,孩子的尖叫也是一種情感的流露,當孩子感到極度的憤怒時,往往會大聲的尖叫。,然後再對症下藥,不要聽到寶寶尖叫就開始怒吼,切記不要進行家庭中的「二重唱」。
  • 孩子一言不合就尖叫,如何克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孩子一言不合就開始尖叫是個啥意思呢?你見過不尖叫的小孩嘛?尤其是1-3歲的娃。反正我是沒見過。
  • 孩子吵鬧加尖叫?怎麼樣正確引導孩子?分享我的故事給大家
    說這個孩子有問題,肯定不是健康的孩子。(阿姨們的竊竊私語,總是那麼雷人。)因為孩子不停地尖叫,他媽媽怎麼哄都沒用,可能也比較著急,就直接動手打了孩子。但是打罵並沒有讓孩子冷靜,反而情緒更激動了。可能看到孩子不好控制,他媽媽就在下一站,就帶著他下車了。為什麼這麼個小故事我能記到現在呢?因為我也經歷過,但是我是因為高興地尖叫。我的父親是一個陰晴不定的人。
  • 「不要就不要!」愛尖叫和說不要的孩子?1歲~5歲分別這麼教
    發小的孩子2歲半,一起去餐館吃飯,他媽媽怕他冷,問他要不要穿外套,孩子說「不要!」;問他要不要吃飯,孩子搖頭說「不要!」;問他要不要吃麵,孩子又說「不要!」然後,發小失去耐性說:「你不吃,那就不準玩玩具。」
  • 自閉症孩子喜歡尖叫怎麼辦?BCBA專家給你支招!
    孩子為什麼喜歡尖叫首先回到 尖叫 這個問題,如果孩子並沒有具備獨立的跟你表示他想停止,也就是說他想用更好的方法來逃避或者說無聊的時候他沒有一個獨立玩遊戲的能力的話,他確實會用對他來說比較容易的方式 —— 也就是 尖叫 來達到他的目的。
  • 為什麼有些寶寶喜歡高聲尖叫?
    轉眼間,寶寶到了1、2歲的叛逆時期,你沒有發現平時乖乖的寶寶開始喜歡高聲尖叫,特別是在公共場合,這時會讓你變得十分的尷尬,不禁要問:寶寶喜歡高聲尖叫為哪般?其實,寶寶的高聲尖叫是有原因的,而你不妨試著理解和傾聽他們的心聲。案例:婷婷是一位2歲的小女孩,平時就喜歡高聲尖叫。一天,媽媽在廚房擇菜,婷婷進來抓起一把豆角就要去客廳,媽媽伸手阻止,誰知,婷婷憤怒地瞪著媽媽,高聲尖叫了起來。媽媽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了。
  • 為什麼孩子喜歡大聲尖叫?無非是這「4個原因」,父母早處理解決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餐廳裡、動車上、影院裡,可以說所有的公共場合中都少不了追逐嬉戲和高聲尖叫的熊孩子。原來是這「4個原因」,父母要及早糾正徐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雖然她每天都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女兒還是經常不受到他人的歡迎,因為孩子非常喜歡大聲尖叫。
  • 為什麼孩子喜歡大聲尖叫?無非是這「4個原因」,父母早處理解決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餐廳裡、動車上、影院裡,可以說所有的公共場合中都少不了追逐嬉戲和高聲尖叫的熊孩子。01為什麼孩子喜歡大聲尖叫?看著大家既嫌棄又厭惡的眼神,徐女士只好向大家道歉,並且提前帶著孩子離開了。為了管教好女兒,徐女士回家後在網絡上查詢到了不資料,為什麼孩子喜歡大聲尖叫?
  • 高敏感孩子尖叫失控!爸媽坦率表達憤怒,反而容易跟孩子和好
    孩子情緒起伏大,一失控就發出高分貝尖叫以前的床墊舊了,我們買了一套新的床墊。送來的那天早上我跟杜杜都很興奮,從頭到尾在房間看著工人組裝,杜杜還不時會大聲尖叫拍手給工人叔叔強烈的鼓勵。等工人一離開家,我鋪好床感受一下新床墊,杜杜也跟著爬上來,頭枕在我腳背跟腳踝之間的弧線,躺在我兩條腿上,兩個小腳掌在我肚皮上搖來搖去。
  • 寶寶尖叫也是一種溝通
    有的家長可能會很反感孩子的尖叫,並試圖去制止他們,然而這麼做對孩子並不好,甚至可能是一種傷害。所以在平時,家長們不妨試著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尖叫的原因,適時滿足孩子的需求,以加深親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孩子尖叫的常見原因有:1.
  • 兩三歲孩子為何總愛尖叫?
    「在生活中,可能會看到有兩三歲的小孩在公共場合尖叫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也出現這樣的問題要怎麼處理呢?」2、引起你的注意力兩三歲的小孩也發現在公共場所尖叫能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因此可能會變本加厲地尖叫;有些小孩會在任何想要父母注意力時尖叫,這行為等於是在說:「快點注意我!」其他的小孩則是會在想要得到糖果等他們想要的東西時尖叫,他們是在表達:「快照我說的做!我現在就想要!」孩子尖叫時要怎麼做大聲跟小孩說:「不要尖叫!」
  • 寶寶尖叫其實是說話的第一步
    語言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在為將來的語言表達做準備了,學習發音,學習對語言的理解,最後才是開口說話。尖叫的原因及應對:1、也許是感覺到寂寞了。寶寶常用尖叫來要求父母的靠近和愛撫。這時你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忙碌於工作或家務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注?2、也許是因為情緒的不穩定而顯得煩躁不安。
  • 寶寶發出的尖叫,是情感的宣洩,情緒的表達,但你是否會理解
    奶奶聽完媽媽的提醒,也就放下了提著的心,故作嚴肅地摸著小瑩的小臉蛋說:「小祖宗,你這一聲叫,差點被你嚇的背過氣了。」小瑩媽被奶奶逗笑了,不過她內心中卻充滿了疑惑,小瑩為啥這麼喜歡尖叫啊?,可以說是學習說話的預備期。
  • 撫平孩子憤怒,幫助孩子擁有內心平和,家長必須先擁有平和的心境
    比如你的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你要調整好自己,不讓自己發作。當然,你的表情自然是憤怒的,這有助於讓孩子明白你是不高興了。你應該堅定而簡要地對孩子說「不行」,一定不要長篇大論地對孩子又吼又叫。然後你可以「暫停」一下,去冷靜會兒。在冷靜下來之後,你應該堅持叫孩子(如果他足夠大的話)幫你一起清理被他弄得一塌糊塗的地方。
  • 《尖叫》薦讀
    《尖叫》薦讀在「皮卡」系列的《尖叫》一書中,我許多次發現了自己,而且我的腦海因為和皮卡的相遇,充滿了歡樂。皮卡一出生就充滿了懸念,「卡」在那裡怎麼也不肯出來。醫生就像拔蘿蔔一樣,「撲通」一聲將他拔了出來。
  • 寶寶總是尖叫,其實是在傳遞信號,家長要找準原因,及時回應孩子
    作為一個寶媽,我的孩子在三四個月大的時候總是喜歡尖叫,並且尖叫的頻率次數很高。有的時候尖叫是他們身體不舒服,也有可能是他們在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照顧寶寶的日常是我的本職工作,但理解寶寶尖叫聲中的寓意卻讓我十分頭疼。
  • 孩子在公共場所大聲尖叫怎麼辦?巧用這四招,解決孩子大喊大叫
    一位網友就反映說,他在旅遊時總發現,不管他走到哪裡,包括餐館也好,景區也好,總能看到孩子亂爬亂叫,而家長在旁邊卻視若無睹,即使別人提醒了他們也毫不在意。網友將這些事情寫在網上時,一部分家長認為網友小題大做,認為玩和叫都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該約束孩子的天性;而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孩子在公共場所就該約束行為,父母應注重孩子公共道德的培養。那麼,究竟孰是孰非呢?我們在座公交時、看電影時、逛商場時、旅遊時、吃飯時都能發現有些孩子總是喜歡大聲尖叫,我們會下意識認為這種孩子缺乏管教。
  • 寶寶突然開始尖叫怎麼辦?試試這幾招
    20個月的兒子突然進入自我意識萌芽期,自從半個月前在早教中心被其他小朋友拿走玩具以後,他就學會了用尖叫來表達憤怒和宣誓領地。只要遇到一點點不順心的小問題,就開始握緊小拳頭尖叫;捍衛領地的時候也越來越多:有小朋友碰到他想看的書,尖叫;遊泳池裡加入了其他小朋友,尖叫,甚至他看到的東西,還沒開始玩別的小朋友碰一下也會大聲尖叫。
  • 人類為什麼愛尖叫?科學家:不喜歡尖叫的原始人都滅絕了
    人類很喜歡尖叫,在狂喜的時候、在憤怒的時候、在恐懼的時候等等,在人類發出的所有聲音中,沒有什麼能像尖叫一樣吸引我們的注意力。那麼人類為何總情不自禁地尖叫呢?科學家認為不愛尖叫的原始人都滅亡了,現代人是愛尖叫的原始人後代。
  • 孩子沉迷尖叫,刺耳又擾民,父母該如何引導其克制
    但這個規矩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去說,而不要模糊籠統地說「小點聲」,孩子並不知道小聲點,是要多小聲。告訴孩子,我們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房子外面的聲音」,只要你抬頭能看到天空,那就沒有限制,就算使勁兒喊也是沒問題的;但你抬頭看不到天空,也就是頭上有屋頂時,就需要用「房子裡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