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從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之後,其飲食習慣會從純液體飲食逐漸向固體成人飲食過度,這個時候正是鍛鍊寶寶自主吃飯的好時機,其不僅可以增強寶寶手眼、手口協調能力,還對提升寶寶認知、味覺發育都有很大幫助。
但是很多媽媽都說自家寶寶剛開始訓練自主進食,經常弄的雞飛狗跳,小手精細動作能力教哈,還用不了勺子,這可怎麼辦才好呢?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一種鍛鍊寶寶自己吃飯的好食物——手指食物。
什麼是手指食物呢?
手指食物並不是寶寶的手指,而是寶寶用手指捏著吃的食物。幾乎所有的食材,從蔬菜,水果,肉類,甜點甚至主食都可以做成手指食物。
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呢?
一般來說7-8個月的寶寶非常適宜添加手指食物,這個時期的寶寶精細動作能力還不太成熟,小手還不能很好的掌握勺子的用法,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輔食添加指南上說一般寶寶會在6個月左右具備自己食用手指食物的能力。
不過建議寶寶滿6個月後優先添加含鐵米粉,因此建議7個月後開始給寶寶添加固體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的正確吃法
手指食物的引入原則與添加輔食大致相同,秉持著是從小到大,從軟到硬的原則。最初給寶寶較小的顆粒狀食物,然後逐漸過渡到條狀。手指食物要做的比較軟,適合寶寶吞咽咀嚼,大小適中,方便抓握。
手指食物的大致種類
1.可溶於口
適合初試手指食物的寶寶,這類食物不太需要咬斷咀嚼。
蒸軟的蔬菜和軟質水果是很好的選擇。例如:蒸軟的胡蘿蔔塊和小朵西蘭花,熟透的香蕉、牛油果等。
註:蒸軟即可,蒸得太過太軟容易在寶寶抓握時捏碎在手裡,以至於無法吃進嘴裡。
2.需咬斷但可溶於口
這類手指食物適合10-12個月的寶寶食用。例如各類根莖類蔬菜和發麵類主食。如蒸熟的土豆、紅薯條、塊狀饅頭、吐司、發麵餅等。適當的咀嚼刺激也能增進牙床健康,促進下頜肌肉的發育,為開口說話做準備
3.需咬斷並咀嚼
1歲以後適合寶寶吃的手指食物就更加的豐富。如各類硬質蔬果、各種肉丸、意面、餃子、包子、軟餅等。這類輔食寶寶長牙階段還有「磨牙棒」的作用。
每餐最好至少有一種手指食物,讓寶寶吃飯化被動為主動。既激發了寶寶對食物的興趣,讓寶寶自由探索食物的質感和味道,又鍛鍊了手部的精細動作。
文章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End---------------
關注柚媽柚子(youmayouzi)
了解更多孕產育知識!
想要科學育兒、舒心坐月子
就找一名靠譜月嫂來幫忙建立正確」帶娃觀「吧
柚媽柚子月嫂都是受過專業培訓和考核的母嬰護理師
點擊了解更多10秒獲取月嫂/育兒嫂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