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專家來到田間地頭

2020-12-01 金臺資訊

「侯大姐,這些羊肚菌一定得保證光照,還要多通風,才能讓菌蓋更長、菌柄變短,保證產量和質量。」一大早,遼寧省農科院駐岫巖滿族自治縣科技扶貧工作隊隊長、食用菌科技特派團團長張季軍驅車近兩小時,來到清涼山鎮清涼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侯巖家的食用菌種植大棚,傳授栽培技術。

近年來,遼寧省農科院充分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選派專家到地方掛職,創新實施科技扶貧示範引領基地院縣共建模式。

2017年,侯巖的丈夫因病臥床,兩個孩子還在上學,家庭一度陷入困境。「我們協調政府扶貧資金幫她建起了蔬菜大棚,又請來遼寧省農科院的專家教授食用菌種植技術。」清涼山鎮黨委書記石鈺說。

今年,侯巖家種植食用菌的收入近5萬元,「鎮裡修建了扶貧大棚,農科院專家傳授技術,張老師一周來村裡兩三趟,做指導、提建議,我也有了一技之長。」

清涼山鎮鎮長屈廣慧介紹,「2018年至今,鎮裡籌集資金1500餘萬元,先後建設了60多棟大棚,農科院專家給我們送來了技術,通過發展食用菌等特色生產,144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已經全部穩定脫貧,年人均收入達到5300元以上。」

上午10點在清涼山鎮政府組織食用菌種植戶培訓,12點到老爺廟村現場指導香菇發菌期的環境管理,下午1點到湯溝村給菇農講解冬季平菇栽培注意事項,3點到東興村幫扶食用菌基地建設並查看大球蓋菇的長勢,5點返回縣城與食用菌加工企業進行項目對接……張季軍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我的車4年跑了20萬公裡路,能為貧困戶增收盡一分力,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張季軍說。

作為食用菌栽培專家,張季軍擁有香菇、滑菇等6項國家發明專利,還參與制定了5項遼寧省食用菌地方標準。他將這些專利和技術,全部用於幫扶貧困戶。

食用菌種植需要消耗大量木屑,他指導村民採用層架栽培模式,每個大棚在消耗同樣木屑的情況下,還能額外增收5000餘元;他用日光溫室栽培出羊肚菌,並無償提供給貧困戶全套栽種技術;他研究的玉米芯和楊樹木屑栽培滑菇的發明專利,也在岫巖縣東部山區全面推開。

通過改良品種、新技術示範,張季軍帶領團隊建起了滑菇示範基地、大球蓋菇示範基地和羊肚菌示範基地。不僅如此,他還為當地培養了20名科技帶頭人,建立科技示範戶30戶,扶持食用菌企業4個、食用菌合作社12個。

據統計,自2015年起,遼寧省農科院共組建33個扶貧工作隊、104個科技特派團,選派18名科技副縣長和43名第一書記(副鄉鎮長)長期工作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實施科技項目270項,建立扶貧示範基地1043個,帶動15.4萬貧困人口發展脫貧產業,科技支撐脫貧攻堅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相關焦點

  • 威寧農技專家 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
    3月31日,在威寧自治縣兔街鎮新光村芸豆種植基地,來自周邊的種植農戶認真聆聽威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市管專家講解芸豆的栽培技術、後期插杆拉線技術、病蟲害管理等內容。培訓現場(劉軍林/攝)培訓現場,農技專家緊緊圍繞芸豆種植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詳細講解了芸豆從抽蔓期到開花結莢期的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及營養問題。同時,農技專家重點介紹了培育壯苗的科學技巧和高效栽培技術。農戶們聽後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本次培訓解決了他們很多種植中遇到的難題。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助農民復工...
    在北尹村貧困戶王忠民家,身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陝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的蔡宇良,指導適合殘疾人操作的多主幹籬壁形栽培櫻桃園;在王養虎、王懷禮等7戶果農家,他手把手教授「V」字形和超細長紡錘形早春修剪技術……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動發揮農林專業特色優勢,各專家團隊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連居家學生也學以致用
  • 迎中國農民豐收節 福建農民田間地頭享豐收
    圖為豐收節上舉行田間抓魚比賽。 魏興谷 攝豐收節期間,一場小陶名特優農產品鑑評會暨2021年名特優新農產品定購會,吸引外來客商的眼球。在小陶鎮當地「老農」及農技專家的現場評鑑下,農民選送的「特早蜜」「小陶優質大米」經過激烈角逐,分別評選出金、銀、銅獎,讓來自廈門、廣東等地的客商現場籤約定購。
  • 優質稻培訓班辦到田間地頭
    近日,在萬安縣韶口鄉石坵村的田間地頭,來自省農科院的水稻專家舉辦了多場優質稻種植培訓班,該鄉石坵、南乾等7個村的貧困戶和種糧大戶共72人參加。這是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承辦的江西省科技特派團富民強縣工程——優質稻工程產業發展技術升級縣(市、區)巡迴培訓班中的一個鏡頭。
  • 走在田間地頭,依舊美好
    美好,或許就是走走停停于田間地頭所見的一花一木。這些野生植物,它們的不經意生長,在述說著:看,我多麼頑強,有風雨陽光,我便可以漫無目的地生長」。小時候很愛這田間地頭的野果香,父母也會帶我們來地裡,於是他們勞作,我們小孩就地梗邊扯這些野果吃,童年也因這些而美好。如今,我帶上我的孩子,似乎我不再貪吃這些野果,反而我的孩子也別得像我小時候那樣,滿地的野果似乎可以吃一天,玩一天。花兒,也可以讓孩子們玩一天,開心一天。
  • 【脫貧攻堅她力量⑫】聊城高唐杜立芝:「田間地頭是我人生的舞臺」
    杜立芝:「田間地頭是我人生的舞臺」7月21日下午,一場關於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內容的培訓課正在高唐縣委黨校進行。參加培訓的是從遠遠近近村鎮趕來的300多名農民,講課的是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農業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杜立芝。培訓課後,她還為圍攏過來的農民講一些實用的農作物栽培技術「小妙招」。
  • 「開學第一課」搬到田間地頭
    學生們來到田間地頭幹農活關山初級中學則將「開學第一課」搬到田間地頭,老師為孩子們講解農作物知識,92名學生下地幹農活。
  • 涇陽:「田間保姆」管護28.5萬畝冬小麥助豐收
    連日來,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給種糧大戶及廣大農民朋友送小麥田間管理技術,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加強防凍技術指導,根據小麥長勢情況,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小麥苗情、墒情、蟲情調查,通過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科學實用的技術指導,全面提高小麥苗期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
  • 這些「小年輕」不簡單,從田間地頭挖出創新創業「金點子」
    利用5G技術實時監控、分析養蟹塘裡的水質變化,因「水」制宜,農技專家點對點提供養蟹指導;食用油在食用過程中,有沒有發生酸敗,通過檢測產品的顏色變化可以輕鬆判斷;播種機的貼地播種技術,可以實現精準控量播種,提高出苗率和畝產
  • 河南武陟:遠教專家助力春耕生產
    河南省武陟縣遠教專家謝鳳仙通過「微課堂」給農民群眾講解小麥拔節初期管理。遠教專家在大虹橋鄉草莓產業園開展現場指導當前,小麥生長已經進入了拔節期,拔節期是小麥一生中生長旺盛的時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武陟縣發揮遠程教育優勢,戰疫春耕兩手抓、兩不誤,組建遠程教育專家服務隊走入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助力脫貧攻堅。
  • 奔走在田間地頭的「平事兒官」
    原標題:奔走在田間地頭的「平事兒官」王中偉(左)在百姓家中調解。「案結事了」四個字看似簡單,做好卻很難。為了將每個案子背後的矛盾化解開,阿城區人民法院阿什河人民法庭庭長王中偉每年驅車上萬公裡,奔走于田間地頭,在為百姓調解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民間微案中,解決他們的棘手糾紛,成了村裡百姓信任的「平事兒官」。阿什河街平安村何某20年前因工受傷,當時在區勞動仲裁處理下得到一次性賠償款結案。
  • 守望農田 守信如玉——記宿遷市宿豫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植保站...
    11月28日,正在農田查看小麥生長情況的宿遷市宿豫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植保站站長程玲娟,接到了新莊鎮草莓合作社社長王廣榮的視頻電話,程玲娟對他說:「這兩天降溫了,你這棚子兩邊要通風透光,防止生灰黴病和白粉病……」工作23年,程玲娟每天幾乎都是在田間地頭的忙碌中度過。
  • 永寧縣望洪鎮:「微黨課」到田間地頭
    採訪中,望洪鎮北渠村村民劉中元告訴記者,平日裡村民們大都忙碌在田間地頭,這段時間在搶抓農田水利建設,開展清除雜草、修整田埂的工作,所以平日裡坐下來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少。而這樣的「微宣講」利用休息時間,用農民們想聽、愛聽、聽得懂的語言,直接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夏人民的親切關懷送進了田間地頭,也種在了群眾的心裡。
  • 開州區正安街道精準幫扶 打通農技服務「最後一公裡」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熊瑛)為切實解決農民在生產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助力脫貧攻堅,重慶市開州區正安街道充分發揮農技推廣員作用,切實解決「誰來扶、怎麼扶、扶什麼」問題,聚焦關鍵技術,實施精準農技幫扶,提高幫扶的精準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打通了農技服務「最後一公裡」,提升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 城固小學生走進田間地頭感悟糧食來之不易
    近日,城固縣老莊鎮潘張付小學「厲行勤儉節約,杜絕餐飲浪費」教育活動走進田間地頭,給孩子們上了難忘的一課。老師們帶領學生走進田間地頭,邀請在田間勞作的農民為學生講解稻穀從選種、發芽、育苗、插秧、治蟲除草到成熟收割、脫粒去殼的全過程,並手把手教他們收割稻穀。
  • 冷水灘召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技術指導員培訓會
    紅網冷水灘站10月14日訊(通訊員 周林 周培 楊柳)10月12日,永州市冷水灘農業局在教育局會議室組織召開2013年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技術指導員培訓會,全區95名區、鎮兩級技術指導員參加培訓會。  培訓會對2013年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目標、主要任務、補助內容、考核內容以及保障措施進行認真解讀。
  • 科技下田 服務上線 貴州省農技專家「傳經送寶」助春耕
    4月1日,大好春光,全省各地的農技專家們奔忙在田野山間,或培訓技術,或指導種植,或成果轉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投入到春耕生產中,不負春色繪就辛勤勞作畫卷,孕育豐收新希望。目前,為了加強經果林、中藥材、食用菌、蔬菜、糧食作物、水果等田間管理,科技先遣隊各領域專家正結合春季農業生產需求,通過現場示範、發放資料、技術諮詢等方式,落實各項農技措施,提升春耕科技水平,保障春季生產。和鄧朝義一樣,我省越來越多的農業科技專家奔走在田間地頭,成為當地農業企業、村民眼中的「香餑餑」。
  • 惠城蘆洲:黨員幹部齊發力 田間地頭抗旱忙
    惠城蘆洲:黨員幹部齊發力 田間地頭抗旱忙 2020-05-12 02: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扶貧印記】給村民「充電」,枇杷、桔子種植培訓走進田間地頭!
    【扶貧印記】給村民「充電」,枇杷、桔子種植培訓走進田間地頭!11月27日,屏邊縣科協邀請專家到新現鎮馬卡村開展枇杷、桔子種植技術培訓。唐老師深入田間地頭,從枇杷、桔子的生物學特性、對環境要求、土壤改良、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套袋、整形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採收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並實際操作,就日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村民進行交流,分享經驗,提出具體建議及管理細節。
  • 三亞南繁農技專家到保亭田間指導農戶種植冬季瓜菜
    12月2日,為提高保亭農戶冬季瓜菜種植技術,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到保亭開展技術服務。利聲富 攝「播種前的種子及土壤消毒最關鍵,千萬別忽視,苗期要注意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的發生,開花結莢期間薊馬、斑潛蠅、根腐病、枯萎病等病蟲害的防控也很關鍵。」黃偉康理念知識傳授加田間現場指導讓參加培訓的15戶農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