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圓小編
這是「e家育樂園」的第 24 篇原創文章
俗話說,一抬頭、二舉胸、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這句關於寶寶大動作發育的口訣,相信很多媽媽都不陌生。
大運動是指大肌肉群共同參與的運動,是寶寶的動作技能之一,主要指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例如爬、跑、跳等。
其中,對於0-1歲的寶寶來說,最主要就是趴、抬頭、坐、爬、站這5項。
今天,圓小編總結了0-1歲寶寶大運動的發展過程,以及如何正確促進寶寶大運動的發育的小方法,給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對照參考一下!
發育標準
1個月:大部分寶寶趴著的時候,能短暫地抬頭;
2個月:大部分寶寶趴著的時候,頭能抬高45°;
3個月:少部分寶寶趴著的時候,抬頭接近90°,少部分寶寶可以完成從仰臥位側翻90度。
鍛鍊方法
從滿月開始,就開始讓寶寶多趴著。每次趴2~3分鐘,有助於寶寶練習抬頭,同時鍛鍊到寶寶的頸部肌肉、到背部肌肉、到腰部肌肉,為之後的翻身和坐做準備。
寶寶出生2個月後,媽媽就可以給寶寶做被動操了,對寶寶的肢體發育、動作發展很有幫助。
2-6月齡寶寶的被動操教程可戳>>>直達連結,7-12月齡的寶寶可戳>>>直達連結。
俯臥在稍硬的床面上,家長可以採用躲貓貓的方式來吸引寶寶轉頭,也可以在他面前放一個顏色比較醒目的玩具球或者鈴鐺,通過晃動來吸引寶寶。
發育標準
4個月:絕大多數寶寶趴著的時候,頭能抬高90°,還可以翻身180度;
5個月:可以連續翻身打滾,還可以短暫地靠在家長懷裡或者物體上坐一會兒(靠坐);
6個月:逐漸熟練掌握翻身的技能,並且可以用手支撐做一會兒(扶坐),部分寶寶俯臥時手肘可以支撐身體,胸部離開床面。
鍛鍊方法
剛開始可以先教寶寶側躺,讓寶寶適應一下。然後把寶寶的兩個胳膊往身體內側收一收,再用小鈴鐺、小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先在一側,之後緩緩移動到另一側,引導寶寶翻身。
如果寶寶能翻過去,但翻不回來,寶媽不要著急,可以輕推寶寶助力,如果半分鐘後寶寶還沒有成功,就可以幫助寶寶翻回來。
寶寶仰臥在床上,家長拉住他的手,輕輕的拉起來。大人切忌過度用力,要讓寶寶自己用力坐起來。每日訓練數次,爭取能做到寶寶坐起來時頭能伸直,不向前傾。
寶寶5個月以後,家長可以將他放在有靠背的沙發或者椅子上坐一坐,讓寶寶練習靠坐,每次10分鐘左右,但家長一定要給予一定的支撐,預防他摔倒。
在靠坐的基礎上進行,當幼兒靠坐較穩時,可慢慢抽離其支撐物,切記不可突然抽離。
發育標準
7個月:(獨坐)寶寶可以獨立地坐著,並且坐得很穩;
8個月:上肢力量越來越強,寶寶開始有意識的爬行(肘腹支撐爬或手膝);
9個月:爬行的動作逐漸熟練,少部分寶寶可以抓著東西自己站立。
鍛鍊方法
當寶寶向前爬行一段距離後,家長可以用一隻手抵住幼兒腳底,另一隻手提起幼兒腹部,使其不斷往前爬行。
在寶寶面前放好玩具來吸引他,讓寶寶向前,另一位家長可以在後面頂住寶寶的腳丫,幫助他向前移動。還可以用毛巾提起腹部,練習手膝的支撐力,為過渡到手足爬行作準備。
發育標準
10個月:寶寶可以扶著站起來,少部分寶寶還可以扶著走上幾步;
11個月:大部分寶寶能扶著東西站起,部分嬰兒能獨立站幾秒鐘;
12個月:寶寶可以獨立站穩了,而且逐漸開始嘗試獨走幾步
一般來說,從扶著圍欄走,到拉著手走,再到慢慢寶寶自己學會走路,大部分寶寶基本上在18個月前都會學會走路,如果再晚了要及早到醫院就醫!
鍛鍊方法
在地上放上柔軟的墊子,讓寶寶扶著床、椅子、圍欄等比較結實的物體,或是輕輕拉起寶寶的手,讓他嘗試藉助外力站起來。還可以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他站起來才能夠得到的地方,鼓勵寶寶站立。
可讓寶寶扶住椅子或者推車邁步,這時家長要在一旁看守,以防孩子沒有走穩而摔倒。
先讓寶寶扶著沙發、椅子、圍欄等慢慢走,當寶寶能跨出腳步時,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誇獎能刺激寶寶學走路的興趣,然後逐漸引導他鬆開雙手。
以上,就是0-1歲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時間表,各位家長可以對照看看。
但是,圓小編提醒大家:時間表只是一個參考,每個寶寶都會有個體化差異。
家長既不要太過於追求「早發育」,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寶寶比別人的寶寶慢一點就過分擔心。
在促進寶寶大運動發育這件事上,我們既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也要積極的輔助加引導。
如果寶寶的大動作發育與參考時間差距較大,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全面的評估,爭取早期幹預。
編輯:圓圓 | 審校:子力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service@gzmon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