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交往到「恐怖情人」,精神科醫師:小心這三種類型

2021-01-20 賴杞豐生命家園


「極度自我中心的人就是這樣極端,好對你很好,與他無關就理都不理,甚至說冷血也不為過。」黃醫師感嘆說道。這種人格特質可以從他對自身以外人、事、物的態度去做判斷,部份嚴重的自戀型人格無法關心他人,像餐廳服務生、路上的救護車、或是路邊小動物,對他們而言都是無關緊要的,即便對服務生咆哮、對救護車不願讓道通行、甚至是對小動物暴力相向,這也意味著,一旦女生遠離他們的世界,馬上被他們畫入「無關緊要」的分類區中,就是如此,暴力行為對他們而言也只是剛好而已。


心理師黃惠萱則用女性的角度做補充:「有些女生因為從小的教育讓她對自身的情緒過於壓抑,對於『憤怒』的察覺力過於低落,明明一般人都覺得暴力行為是件很嚴重的事,但對這樣子的女生來說,她們的警報器已經壞掉了,導致忽略這類的警訊。」。


黃偉俐最後總結:「其實這跟文化也有點關係,西方社會的女性對交往的定義較為明確,而東方社會的女性比較喜歡曖昧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國家的恐怖情人多半是以『嫉妒妄想』居多。」


相關焦點

  • 避免交往到「恐怖情人」 心理師:小心這三種類型
    多數的人在交往之前,會試著用自己最完美無瑕的一面去追求想交往的對象,往往都是在交往一段時間之後,才慢慢現出原形。 恐怖情人不是突然變身的,以下三種類型是恐怖情人的常客。 「通常我在判斷個案是不是遇到恐怖情人的重要指標,就是請個案去觀察自己另一半的人際圈是不是過於狹小,這剛好可以跟我前面提到的『控制欲』做個補充。」
  • 避免交往到「恐怖情人」,一定要小心這三種類型的人
    雖然恐怖情人都是從其中一方「提分手」這件事開始,日後雙方的衝突再逐漸升高進而造成悲劇,但在悲劇發生之前,恐怖情人的確是有固定的情緒徵兆。多數的人在交往之前,會試著用自己最完美無瑕的一面去追求想交往的對象,往往都是在交往一段時間之後,才慢慢現出原形,「許多女生的交往對象在一開始的熱戀期都表現的很完美,甚至是因為熱戀期反而讓她們忽略可能是恐怖情人的警訊,等到事後發現已經是兩三個月後的事了,這個時候往往都太晚了。」。如何辨識恐怖情人的徵兆?
  • 朔源心視角---避免交往到「恐怖情人」,小心這三種類型
    「極度自我中心的人就是這樣極端,好對你很好,與他無關就理都不理,甚至說冷血也不為過。」黃醫師感嘆說道。這種人格特質可以從他對自身以外人、事、物的態度去做判斷,部份嚴重的自戀型人格無法關心他人,像餐廳服務生、路上的救護車、或是路邊小動物,對他們而言都是無關緊要的,即便對服務生咆哮、對救護車不願讓道通行、甚至是對小動物暴力相向,這也意味著,一旦女生遠離他們的世界,馬上被他們畫入「無關緊要」的分類區中,就是如此,暴力行為對他們而言也只是剛好而已。
  • 這4種人格類型的女生,遇上恐怖情人的機率比較高
    心理師黃惠萱說:「來找我諮詢的個案裡,有幾種人格類型的女生特別容易被愛情衝昏頭而錯過內心嗡嗡作響警報器,等到發現對方有可能是恐怖情人,已經是兩三個月後的事了,這個時候往往都來不及,要是貿然提分手,就會遭受恐怖情人那一連串恐怖的糾纏行為。」
  • 鄧惠文暗指周揚青「恐怖情人」逆風發文連遭三名網紅痛批!
    對此,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自稱「逆風發文」,呼籲停止輿論公審。文章一出不只引來正反雙方留言激辯,陳沂、廣告小妹和個人意見也在各自的粉絲專頁發表看法。鄧惠文表示:「訴諸網路公審的情愛報復,不該被津津樂道。」「不希望孩子以為用網路人身攻擊是討回感情公道的好方法」,也提醒民眾「不要等孩子成為恐怖情人,再來抱怨教育少了什麼。
  • 心理師分析:這4種人格類型的女生,遇上恐怖情人的機率比較高
    心理師黃惠萱說:「來找我諮詢的個案裡,有幾種人格類型的女生特別容易被愛情衝昏頭而錯過內心嗡嗡作響警報器,等到發現對方有可能是恐怖情人,已經是兩三個月後的事了,這個時候往往都來不及,要是貿然提分手,就會遭受恐怖情人那一連串恐怖的糾纏行為。」
  • 交往「恐怖情人」毀一生?6個壞習慣看出另一半恐怖指數有多高
    這幾日情殺社會案件頻傳,而且殺害手法兇狠無情讓人不可置信,其實談戀愛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了「恐怖情人」。要怎麼知道你的另一半「恐怖指數」有多高,以下幾個特點是恐怖情人可能的症狀,唯有懂得觀察、避免才有機會保護自己。
  • 「戲劇小生」遇恐怖情人:她一拳打破鏡子,拿碎片割腕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戲劇小生丁立祺(原名丁力祺)以演出反派廣受歡迎,戲中他常常修理別人,戲外卻是被恐怖情人家暴、控制,日前他在高點綜合臺《震震有詞》節目,提到與恐怖情人交往經驗,回想起來仍是心有餘悸。丁立祺在15年前剛入行沒多久,拍戲時認識一位前輩,「她長得很漂亮,對人很親切,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越走越近開始交往後,才發現判若兩人。」兩人交往後,丁立祺說對方控制他的行程、手機,「我要上廁所,手機不能帶進廁所,她規定得放在她看得到的位置。」丁立祺(右2)上節目分享恐怖情人的經驗。(圖/高點綜合臺提供)主持人謝震武律師問:「有遇過最誇張的行為嗎?」
  • 碰到恐怖情人「先認輸」!專家:小心被動攻擊性、邊緣性人格
    (示意圖)談戀愛或結婚最擔心遇到恐怖情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節目透露,「時間就是渣男最好的試金石」,並舉例戀愛過程中應該小心的兩類人,「一種是邊緣性人格,一種是被動攻擊性人格」,男女之間相處應特別小心呵護對方自尊,不要給對方造成錯覺。
  • 你的那個他是「恐怖情人」嗎?
    你身邊的那個他是「恐怖情人」嗎?最近社會案件頻繁,人心惶惶之餘,不僅讓人開始擔心身邊的那個他,是否會是隱藏式的「恐怖情人」嗎?到底如何判斷恐怖情人,有些根本就沒有跡象啊!來,邱比特幫大家整理了幾項關於「恐怖情人」的特徵,讓我們一起來判斷,你的枕邊人究竟是不是「恐怖情人」吧!
  •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邀請伴侶溝通,也要提供對方「溝通的安全感」
    然後兩個人開始吵……想要改變這樣的溝通模式,鄧惠文醫師提出一個關鍵:邀請溝通,也要提供對方「溝通的安全感」。七夕情人節,祝福每對伴侶能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搜尋公眾號 &34;關注作者: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 [C媽推薦閱讀]女精神科醫師的話——致所有在焦慮中的父母們
    作者的自殺為這本書留下令人惋惜的結局,但也讓少女被性侵這個話題而提出關注。怎樣能夠減少性侵害的發生? 以及如何教育子女保護自己也成為一個被思考與討論的話題。在此,平臺精選一位女精神科醫師的文章,從她的觀點讓我們思考在傳統社會下教育孩子的觀點,是否也讓孩子失去保護自己意識的一種可能性。
  • 遠離恐怖情人,輕易原諒暴力,如同替自己複製悲劇
    面對恐怖情人的驚魂指數有多高,關鍵並非在於對方到底有多恐怖,而是受害者本身是否能夠洞察他的恐怖徵兆,如果你輕易原諒了他的暴行,就是在為自己不斷複製悲哀。這是曾經轟動社會的命案。幼教老師被男友槍殺,只因為他不甘分手。
  • 【專欄】如何判斷恐怖情人?
    (圖片來源:pair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作者簡介:李偉文,是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但自認最喜歡的頭銜是爸爸,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AB寶。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電影裡的生命教育2:夢想起飛的時刻》等書。孩子逐漸邁入成年階段,身為父母,既期待見到孩子和異性交往,又擔心他們遇到恐怖情人。如何教導孩子判斷對方是否為恐怖情人?作家李偉文在《電影裡的愛情學分》中提供幾個觀察重點,讓孩子從愛情中學習與成長。
  • Grace原諒阿翔是「極端的包容」精神科名醫曝隱憂:這已超越人類的...
    圖文/鏡周刊阿翔(陳秉立)上周被本刊拍到與謝忻激吻,事隔5天阿翔的老婆Grace昨(17日)終於發聲PO長文原諒外遇尪,讓不少網友看了心疼,而精神科名醫鄧惠文昨晚在《新聞挖挖哇》節目中點出Grace這篇原諒文背後的隱憂, 鄧醫師甚至直言「這已經是超越人類的高度
  • 精神科醫師:掌握3生活哲學
    而據統計資料,臺灣民眾的平均壽命已達80.7歲,很多人怕「老」、對老有所恐懼,擔心老了身體功能退化、覺得老了就容易罹患各種疾病,其實只要即早做好準備,保持出門與朋友互動聊天,老年生活可以過得多採多姿的。
  •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一旦進入婚姻,任何人都必須放棄某部分的自己
    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作家、節目主持人,擅長以精神分析取向、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治療。鄧醫師執業看診超過二十三年,不論在著作或節目中,總能用你我熟悉的故事,加上她充滿同理的口吻與精闢的解析,讓受眾獲得改變人生的啟發。親子天下專欄作家,著有《有你,更能做自己》等書。另有在線課程《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夫妻篇》、《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親子篇》。
  • 送給年輕精神科醫生的50條建議「專家觀點 」
    對於精神科醫生來說,同樣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名更好的醫生呢?以下是我50年來從事精神病學所學到的50件最重要的事情:3.專注於建立一個牢固的治療聯盟和治癒關係——任何第一次治療的最重要目標是病人能夠回來接受第二次治療。4. 幫助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比治療輕度疾病或憂慮者要困難得多,但也更令人滿足。5.
  • 看中國精神科醫生行業現狀
    基本需求至少 4 萬醫生中國有多少精神科醫生?南都記者從國家衛計委了解到,截至 2015 年底,全國有精神科執業 (助理) 醫師共 2.77 萬人。這一數字較往年已有所增加,但缺口巨大。按照需求測算,可能要有 4 萬以上精神科醫生才能基本滿足最初級需求,如果要達到更高質量的精神衛生服務,4 萬精神科醫生也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