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年輕精神科醫生的50條建議「專家觀點 」

2021-03-02 大話精神

作者:Allen Frances博士,是杜克大學名譽教授,曾任精神病學系系主任;DSM-IV工作組主席。

對於任何一個領域的人來說,在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是不是都會想到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學習和關注什麼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上更出色?對於精神科醫生來說,同樣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名更好的醫生呢?以下是我50年來從事精神病學所學到的50件最重要的事情:3.專注於建立一個牢固的治療聯盟和治癒關係——任何第一次治療的最重要目標是病人能夠回來接受第二次治療。4. 幫助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比治療輕度疾病或憂慮者要困難得多,但也更令人滿足。5. 確認你的患者目前正在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同時也要為他們的未來設定積極的預期,他們會找到方法來改變自己,讓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好。7. 跟隨你的病人,而不是你先入為主的觀念、導師,或者操作手冊。8. 沒有糟糕或無聊的病人,但是有一些糟糕乏味的醫生。9. 每天對第十個病人要像對第一個病人一樣,有同理心、關懷、參與和警覺。10. 永遠不要忽視患者在現實世界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13. 儘可能讓患者的家人、朋友、其他知情人和潛在的治療合作者都參與到治療中。14. 在問題上保持開放態度,從而讓患者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提出結構化的問題來獲得特定信息。15. 試著創造罕見的奇蹟時刻——你對患者說的話,他們會永遠記住,並能改變他們的生活。16. 慢慢來,小心點——小錯誤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18. 診斷最好用鉛筆寫出來,因為可以修改,尤其是對年輕和老年患者。寧可漏診也不過度診斷:日後補充診斷並不困難,而不成熟的診斷則可能毀掉病人的一生。19. 使用DSM,但不要盲目崇拜它。不能不知道DSM,也不能僅知道DSM。20.教育患者關於他們的症狀、診斷、病程、可能治療的風險和益處。21. 協商,而不是決定治療計劃:讓患者選擇最適合他們的合理治療方案,但要意識到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22. 不要加入診斷時尚的行列。一旦每個人都有類似診斷(如多動症、自閉症、雙相情感障礙),那肯定是做過頭了。23. 當有疑問或症狀輕微時,觀察等待是最好的治療方法。24. 安慰劑是迄今為止發明的最好的藥物,當症狀減輕時,它會產生「藥物效應」。25. 嚴重的疾病通常容易診斷,而且總是需要緊急幹預。26. 始終要排除由藥物、酒精、街頭毒品或軀體疾病引起症狀的可能性。27. 不要成為一個粗心的「藥物推手」,但要充分認識到藥物被明智地用於恰當適應證時的巨大價值。29. 對患者進行不良反應,併發症和戒斷症狀的教育。30. 警惕並儘量避免藥物相互作用。除了精神類藥物,要考慮患者可能正在服用的所有其他藥物。31.低劑量起始,緩慢加量,尤其是對年輕和年老的患者。32. 減藥比加藥需要更多的技巧,要好好學習並經常應用,以減少用藥過量造成的危害。34. 學習和使用三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鋰、氯氮平和ECT。這三種療法非常有效,但使用難度較大,因此使用率極低。35. 切勿與藥品銷售人員接觸;忽略藥品公司的營銷活動;不要相信任何由製藥公司資助的研究;並教育患者避免被直銷廣告所誤導。36. 帶著懷疑精神去閱讀科學文獻,因為大多數研究無法複製,積極的結果總是被誇大,而消極的結果通常被掩蓋。不要被一些基因發現所震驚——就現階段而言,這些研究發現經常找不到原因,在制定治療計劃方面也沒有立足之地。37. 不確定性肯定勝過虛假的確定性。接受其必然性,不要下結論,幫助你的病人應對所引起的焦慮。38. 了解統計數據,特別是當它應用於醫療決策時,要從概率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嚴格的「是/否」類別。40. 進行個人心理治療,以幫助更好地了解自己,解決你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糾正基於你的個性和經歷的偏見,並發現作為一個患者的體驗。42. 廣泛閱讀,尤其是偉大的經典小說,看心理學方面的電影和戲劇。45. 不要將文化偏見、宗教信仰(或非信仰)或個人價值觀強加給患者。46. 對於每一個複雜的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還原性的答案嗎?不是的。不要期待或相信複雜問題的簡單答案,比如「是什麼導致了精神疾病以及如何最好地治療它?」47. 相反,要有一個全面的、四維的生物/心理/社會/精神層面的方法來理解精神障礙並為其選擇治療方法。48. 為我們的患者發聲。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來扭轉對嚴重精神障礙病人的忽視,正是這種忽視使60萬人淪為囚犯或無家可歸者。49. 做你自己,當你享受幫助他人的特權時,同時也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Allen Frances. Advice to YoungPsychiatrists From a Very Old One. Psychiatric Times. October 4, 2019

家庭應對精神疾病的50條建議「專家觀點 」

多不飽和脂肪酸:在精神疾病治療中的作用「研究綜述」

大話精神編譯,轉載請聯繫編輯部。

投稿請聯繫微信:dahuajingshen

或郵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大話精神

相關焦點

  • 看中國精神科醫生行業現狀
    但李鑫遭遇的現實情況是,地方公安機關警力不足,120 屬於院前急救也不管,最後只能由精神病院的醫生「出診」,但精神科醫生沒法採取強制措施。更多的情況是,患者病情其實已經好轉可以出院,但家人卻遲遲不接回家。患者出院萬一犯事兒,又會怪罪到醫生頭上,於是只能長期住院,成了精神病院裡的「老賴」。而這樣的患者又常伴有拖欠費用的問題。
  • 除了工具書,精神科醫師還可以看看這些
    理察·泰勒和同事用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引入了與傳統經濟學觀點不同的、針對人類行為的更複雜觀點。「這本描寫生動的書同時也是泰勒的回憶錄,記載了他在職業生涯中將心理學與經濟學融合為一的歷史。對於精神科醫生來說,此書意義匪淺。」——Paul S. Appelbaum醫生 2.
  • 論壇好貼|精神科醫生傳記類薦書
    作者本身即是精神科醫生,精神病學教授,從事了大量的雙相障礙的研究。從文字特點上來說,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這個排第一位)。從學習雙相障礙的症狀學的角度,估計沒有比這本書更勝一籌的了。書的尾聲部分,讀得我熱淚盈眶,尾聲第一句話是:「我經常問我自己,假如擁有選擇的權利,我是不是還願意選擇『擁有』躁鬱症?」欲知詳情,去讀吧。
  • 臺大畢業典禮嘉賓演講:五個「Yes」,送給畢業的學子,也送給你|文茜推薦
    臺大副校長周家蓓介紹,連加恩醫生是講者中年紀輕,路程卻走最遠的一位。2010 年從陽明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連加恩開啟了人生與眾不同的一條路,他選擇的替代役不是閒差,而是國際醫療救援。他去了非洲。他告訴學生,那條人煙稀少的路如何改變他的人生目標。自 2001 年,飛過大半地球,到西非布吉納法索服役。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在當地蓋孤兒院、發動垃圾換舊衣。
  • 合肥哪裡的心理醫生不錯?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家好
    合肥哪裡的心理醫生不錯?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家好 時間:2020-12-12 14:59 合肥治療精神心理疾病醫院 合肥哪裡的心理醫生不錯?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家好心理疾病的分類有很多,那麼就需要判斷一下,患者所患有的心理疾病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心理疾病。常見的主要是一些心理神經症範疇以及一些嚴重精神疾病,那麼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家會幫您診斷具體的情況,之後進行制定相對應的治療計劃。心理疾病現如今困擾著很多人,但是由於出於對疾病的不了解和羞恥感,很多患者還是拒絕就醫的,建議要學會尋求幫助!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會幫助您!
  • 我們是如何做精神科醫生的?
    我們是精神科醫生,請不要叫我們「心理醫生」,醫學上沒有「心理醫生」這個執業類別,「心理醫生」往往是對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的俗稱; 精神科醫生跟內科、外科醫生一樣,都是醫生; 精神疾病跟軀體疾病
  • 中國首家精神科醫生集團:為醫生中的「弱勢群體」 發聲
    精神科醫生集團秘書長楊怡博士表示,這便是精神科醫生集團成立的初衷。而在我國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鬱症患者佔50%~70%。由於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抑鬱症給很多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帶來嚴重影響。他指出,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長期處於這樣的一種狀態中無法自拔,而又諱疾忌醫。
  • 精神科醫生:我們不是心理醫生 也要和抑鬱對抗
    和其他精神科門診不同,開藥門診通常並不需要與抑鬱或精神分裂症患者詳細交談,醫生只需要根據病歷,為患者開出最適合的藥物。對於年輕醫生來說,這極大地降低了極端情況的發生機率。但即便如此,馬媛還是經常要忍受患者的咆哮。「可能是我的命比較爛吧。」馬媛還記得不久前的一次經歷。那是個中年男人,當馬媛禮貌的和他打招呼時,對方並沒有任何回應,只是拿出病例,不停地催促她趕緊開藥。
  • 覆蓋全國50%以上精神科醫生資源,好心情能否構建精神心理平臺的...
    於是,從2016年起,陳冠偉開始考慮聚焦於更適合於線上醫療服務模式的精神心理專科領域,創立北京好欣晴移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希望搭建以精神科醫生為主、心理服務為輔的平臺模式,更深層次的介入精神心理疾病的醫療服務。 與內、外、婦、兒等全科病種相比,精神科疾病無疑更適合於移動醫療模式。
  • 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
    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 在過去精神科醫生同精神性疾病的病人一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得了精神上疾病,卻讓人感覺害怕,生了這樣的病,身邊的人就會對你產生歧視和恐懼,萬一你有一天得病了,最親的人也會離開你,結婚的也要離婚的。現實的社會就是這樣,如果去了精神科的醫院,就會談精色變。
  • 中國精神科醫生嚴重缺失 待遇低風險高等成主因
    當自己無法調整時,王平也有她的「心理醫生」——大學期間的導師,「找一個自己信任的人,傾訴心裡的苦悶,接受老師的心理輔導。」  在安定醫院等精神病專科醫院,專家和主任醫師也會以心理督導的名義,給年輕醫生進行輔導,讓他們認識自己工作的特殊性。但這種輔導只能疏解醫生的心理壓力,卻無法改變外界對這個職業的認知。
  • 「探索」綜合醫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評估與分級管理
    當非精神科患者入院時,由非精神科醫生和護士提供心理評估,填寫《心理體驗量表》。評估後,對有重度情緒問題、有自殺風險的患者,提供精神科會診和幹預。2.設置評估指標:通過專家諮詢、文獻查閱等方法,設置相應的指標。
  • 有氧運動專家給出5條建議
    有氧運動專家給出5條建議 2020-07-09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實習醫生的「人間世」
    還有些床位在「太陽房」,這充滿陽光的名字,其實就是急診大廳兩層玻璃門中間的空隙,或者說,一個通道。仄逼的幾平米,擠著五六張床。甚至大門外屋簷下的急救車道,都加進去兩三個床位。死神似乎就藏在這裡,指不定哪一秒就要現身。陳萍低低感嘆了一句:「急診簡直就像人間地獄。」很多實習醫生,實習結束後最大的感受是「變得更堅韌了」,但其實,說是「變冷漠」了也一點不為過。
  • 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 | 關於心理健康,十條建議送給你
    2020 年 10 月 10 日是第 29 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小睿整理了十條建議,送給親愛的你。藥物治療是心理疾病常見的有效治療方式之一,精神類藥物必須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必須謹遵醫囑。服藥期間,不能藥物濫用,也不能自行隨意停藥減藥。用藥期間有任何情況需及時反饋給醫生,按照醫生的指導再換藥或調整。
  • 「健康」量血壓選左手還是右手?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
    每天梳頭 100 下並不能「健腦」。學一種樂器,學一門語言,學一個新手藝……這些對大腦更有好處。不過,梳頭 100 下也有好處,畢竟常用那隻手會更「壯」一些嘛。3. 不建議靠喝紅酒,保護心腦血管。打鼾是呼吸不暢導致的響聲,嚴重打鼾可能導致「睡眠呼吸暫停」,很危險,建議及時諮詢醫生。7. 如果出現下面的情況,很可能是中風徵兆。
  • 中山三院一男子持刀傷2人後跳樓自殺,被砍醫生曾援鄂
    事件發生後,中山三院的醫生劉米告訴記者,「大家不太願意收入院的病人他都會收,早上的門診因為不忍心拒絕病人的加號而看到晚上 10 點多。陶老師當年去了汶川今年去了武漢,他是我們和藹可親的病區主任。」另外一位醫生餘素稱,作為精神科醫生,陶炯主任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同時具備專業臨床素養與極強的共情能力,「有時候他不像是一個醫生,他就像是患者的好朋友,會用患者的語言和他們溝通。」
  • Grace原諒阿翔是「極端的包容」精神科名醫曝隱憂:這已超越人類的...
    圖文/鏡周刊阿翔(陳秉立)上周被本刊拍到與謝忻激吻,事隔5天阿翔的老婆Grace昨(17日)終於發聲PO長文原諒外遇尪,讓不少網友看了心疼,而精神科名醫鄧惠文昨晚在《新聞挖挖哇》節目中點出Grace這篇原諒文背後的隱憂, 鄧醫師甚至直言「這已經是超越人類的高度
  • 「比較長,建議收藏」50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方法
    06 「不斷與自己溝通」——「不斷與自己溝通」,而且一以貫之。1分鐘、1小時、1天或1星期、1個月,都是一樣的。如果有1分鐘,選擇誠實面對自己,檢討得失、對錯成敗。此外,試著將所有負面的事情,轉換成相反的益處。「存在就是合理」是他的人生名言。
  • 地中海貧血治療指南將出「基層版」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地中海貧血」防治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基層醫療機構在輸血標準、排鐵和移植治療上亟待規範。近日,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在廣州聯合舉辦「中國關愛地中海貧血患兒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