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丨初中歷史認識及啟示類問題答題技能

2021-02-15 統編歷史用書

一、啟示和認識類問題的解答:

首先是說明你認識到什麼道理(成功的原因或失敗的原因,概括性的結論),然後是說明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此列舉幾種問題的啟示類答題方式:

1、民族關係類問題:加強民族團結,樹立民族平等意識;反對民族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於各民族共同繁榮和國家的富強。

 2、經濟發展和改革類問題:

①改革要順應歷史潮流;

②改革是促進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

④改革要符合國情,實事求是;

⑤改革要切實維護人民利益,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⑥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要和守舊勢力作鬥爭。

 3、中外關係、世界大戰和國際衝突問題:

①開放有利於進步,閉關導致落後;

②國家之間要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於國際衝突儘可能以和平手段協商解決;

③中國要重視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發展國防力量,做好事態進一步發展的準備

④國家之間和則兩利,鬥則俱損,要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⑤國家利益是國家外交戰略調整的根本出發點;

 4、世界大戰與維護和平問題:

①要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恐怖主義;

②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

③國家之間要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於國際衝突儘可能以和平手段協商解決;

④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⑤發展中國家要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才能維護民族獨立和世界和平

 5、科技類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推動社會進步;國家要實行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創新能力;

 6、從個人角度談認識:要刻苦學習,掌握先進的科技知識,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7.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說明的問題:

①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③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④我們也要有愛國之志和報國之行,為國家富強而奮鬥。

 8、中共開闢民主革命道路的啟示: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要勇於改正錯誤,善於總結經驗教訓;要真正維護人民利益

 9、從兩次國共合作中得出的認識: 

①國共雙方的矛盾鬥爭有其必然性,但只要從民族和國家利益出發,就能實現合作,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

②中國共產黨必須掌握領導權和武裝力量,堅持以鬥爭求團結;

③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二、常見問題提示:

1、近代列強侵華戰爭中中國失敗結果的認識: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一個國家的尊嚴要靠實力來維護。

2、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及歷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層層遞進,由表及裡,逐漸深入。

感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3、近代史上國共關係變化的啟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4、抗日戰爭的勝利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5、勸戒日本「歷史不容忘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民族會得到全人類的諒解;違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將遭到世界人民的唾棄;正視歷史,以史為鑑,才能面向未來。

6、如何才能促進中日之間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應教育國民正視歷史,反思歷史;中日之間應建立互信機制,加強經濟、軍事、文化和人員間的交流、對話和協商等。

7、中共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結論:社會主義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是艱辛的、曲折的。社會主義建設一定要符合國情,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規律,要警惕錯誤思想傾向。

9、黨對農村政策的調整必須遵循的原則:生產關係的調整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調整一定要一切從農村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生產關係的調整一定要有利於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制定政策必須從國情出發,不能脫離實際。

10、對臺灣問題的看法: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的;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統一大業必將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發展兩岸關係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符合當前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臺獨」勢力逆歷史潮流而動,是不會得逞的;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任重道遠,需要我們長期奮鬥。

11、如何鞏固和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地位:

(1)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獨立完整。

(2)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提高綜合國力。

(3)適應世界潮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迅速發展。

(4)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加強同世界各國聯繫,提高國際影響等。

12、日本學習中國和西方進行改革給我們的啟示:一個國家或民族要想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應善於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與時俱進,改革創新。

13、面對戰爭的悲慘和血腥的啟示及人類該如何制止戰爭,維護和平:人類應當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加強多國的交流與合作,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用和平的方法解決各國的爭端;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14、史達林模式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啟示:中國在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實踐中,直到改革開放前,也一直實行計劃經濟的運行機制,這是受到史達林模式的影響;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就是通過生產關係的調整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也是史達林模式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15、對歷史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競爭並存的局面認識:兩種社會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和鬥爭是長期的,我們應防止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建設應注意借鑑資本主義發展經濟的有益經驗。

16、羅斯福新政的啟示:「新政」是一次創新。它開創國家幹預經濟的先河,為當今的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借鑑。

17、羅斯福新政對當今經濟活動的啟示:國家應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以保證經濟的均衡發展。

18、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給我們帶來的啟迪:

(1)結合國情,實事求是地進行改革,就能促進經濟發展。

(2)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就能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3)政通人和,經濟發展。

(4)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19、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取得反法西斯鬥爭勝利的經驗啟迪聯合國應如何去應對現今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各國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加強合作與交流,實現共同發展,構建和諧世界。

20、歐盟成立的啟示:國家之間的合作將促進和平與發展,實現「雙贏」和「多贏」。

21、美國經濟發展的歷程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啟示:

(1)國家統一,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國家要制定正確的經濟政策,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22、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感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樹立科教興國的戰略思想;樹立崇尚科學為榮的思想;學習科學家勇於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各種社會問題,如環境汙染與破壞,我們應樹立可持續發展思想;等等。

23、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著多極化發展,聯合國在世界上真正起到發展經濟、促進和平的作用;發達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進步,所有國家、民族都在國際舞臺上擁有相同的地位和權利;世界人民和平共處,談判成為解決一切爭端的唯一方法;人類不再有戰爭,讓世界充滿愛。

24、全球化使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利用國外資本和先進技術,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促進民族經濟發展;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生產技術相對落後,市場經濟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制約,增加了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難度。

25.二戰結束至今,未曾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1)國際合作組織的作用。

(2)二戰的慘痛的教訓。

(3)世界經濟全球化

(4)和平力量的增長。

(5)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來源|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使用不當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小編微信:2361470284。

相關焦點

  • 初中道德與法治答題萬能模板,掌握了考試不下90分(可列印)
    3、怎麼辦的別名出主意+建議+辦法+啟示。A.怎麼辦國家怎麼辦+社會怎麼辦+公民怎麼辦+青少年怎麼辦+(途徑+方式+方法+技能技巧)。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上述材料說明(表明)了什麼?」或「上述材料反映(體現)了什麼?」等,多用於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這類試題的解答對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講述的是什麼問題;再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即通過什麼反映了什麼。
  • 申論考試中啟示類題型答題技巧
    申論考試中啟示類題型答題技巧   在江蘇公務員申論考試中,閱讀理解能力是考察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則可以理解為,這種能力具體到申論試卷上則表現為概括題型、啟示類題型和闡釋材料題型。而考官正是通過這三種題型的考察來判斷考生是否具備公務員的能力之一。  下面,本文將結合國考及部分省考實例具體講解申論考試中啟示類題型答題技巧。
  • 初中道德與法治答題萬能模板!90分穩了
    所以今天學習哥就給大家分享一份初中政治考試的萬能答題模板、公式,同學們掌握了可以根據公式來調動知識進行答題,這樣答題得分率會提升一半。 3、怎麼辦的別名 出主意+建議+辦法+啟示。A.怎麼辦國家怎麼辦+社會怎麼辦+公民怎麼辦+青少年怎麼辦+(途徑+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 初中歷史材料題答題技巧(看完漲10分)
    旨在考查同學們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並進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說明解釋的能力(歷史解釋)、對比、分析、歸納能力以及文字表達的能力。例:17.在人類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 回答問題。
  • 注重考察基礎,強調考察能力——2020年陝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卷評析
    陽光訊(記者 楊小娟)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胡勝康老師在試題分析中表示,2020年陝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是陝西省學業水平考試改革中變化最大的一科。新增加了填空與問答兩種題型,雖然有新增題型,但仍然延續了陝西歷史卷的一貫特點:注重考察基礎,強調考察能力。整體來說無偏、難、怪試題。  胡勝康分析稱,本套試卷注重對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並且不迴避今年的熱點。
  • 中考思品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9.人物類分析說明題的常用語句(人物類分析說明題除了心理分析外,還有以下常用語句)公式===給人物定性+涉及的課本原理+聯繫材料證明+表態怎麼辦11.評價問題:注意點;引入材料+知識評析;答案組合:行為評價(行為定性與判斷)+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質方面;12.材料分析題:分析思路及格式
  •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㊼丨探索歷史備考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強化主幹,整合知識根據高考歷史突出考查教材主幹知識的特徵,高三學生在備考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多多用力:第一、做好基礎知識儲備和基本歷史概念的落實。由於歷史學科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歷史學習需要知識的記憶和積累。這是學習歷史的前提。如必修一第一專題需要對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縣制等基礎知識進行掌握。
  • 2020中考歷史指導:主觀簡答題的答題公式
    中考歷史試卷上,總有那麼一兩道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以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為基礎,去分析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如何準確、全面地回答這類問題確保滿分呢?記住以下幾個答題公式,歷史考試就變得簡單許多了。
  • 參賽答題拿證書—人文歷史+英語數理+專業技能知識競賽
    01比賽概況答賽手問:多項知識競賽均可同時參加,若參加10月賽段,可通過本文文末,報名參加任何一項比賽。例如:已參加人文歷史知識競賽,達到領取證書的標準後,可繼續報名英語詞彙或邏輯思維、CAD職業技能個人和團隊賽,若均達到領取標準後,可獲得多個賽項的電子榮譽證書!
  • 高考歷史答題萬能公式,2021年高考前吐血總結!
    歷史必修一至必修三複習資料歷史乾貨丨2021高考歷史通史複習難點突破思維導圖歷史乾貨丨高考必備知識——專題貫通與中外關聯歷史乾貨丨一文搞懂美日俄的發展歷程乾貨丨高中政治易錯點——經濟篇人的思想觀念的現代化在某種意義上比物質文明的現代化更為重要,本題旨在通過相關現象深層次認識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傳播過程中所遭遇的思想阻力。解題時,需要將選項與相關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相聯繫。故本題的正確選項是A項。
  • 【學科知識】初中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之文意理解
    (2)分析題目要求,鎖定答題區域。就題目要求來反覆閱讀相關文字,找準答題的切入點,依次思考答案;同時還要注意文段的出處和注釋,依次尋找突破口。(3)一一對應,仔細分辨。在做答時要注意語言文字的總結概括,結合主要詞句,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概括出文章題幹所問問題。2.拓展延伸(1)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是指通過比較閱讀,抓住重點句段,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的共同特點,解釋一般規律。
  • 2019中考:初中歷史複習專題《中國歷史上的三農問題》
    5.黨和政府調整農村政策的原因和啟示(1)原因:a.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b.從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出發。(2)啟示:a.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4)綜上,談談你的認識。2.材料1: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
  • 初中物理中考題型和答題技巧
    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易混淆的物理知識點的識別能力、對物理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學生會分析、會應用、能應變。同時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檢驗。單項選擇題難度不高,孩子容易得分,不會給孩子太大壓力。多項選擇題孩子丟分較多,這是因為孩子對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儘管孩子學習比較努力,仍有些學生還是沒有記住或沒有完全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
  • 自我認識與職位匹配類答題原則
    結構化面試指定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試提綱上的問題一一發問,並按照標準格式記下面試者的回答和對他的評價的一種面試方式。對於面試來說,結構化面試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非常顯著的,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公平。正因為結構化面試的這一特點,只要考生在考前有一個充分的準備,那麼面試成績是可以迅速提高的。
  • 中考道德與法治這些答題方法和技巧
    實際上,此類題型儘管「形散」(材料的選取越來越多樣化、新穎化),但「神」不散(答題的規律和套路不變),只要認識這種題型的設計思路,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諸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通常情況下,包括演繹題在內的思想品德主觀題大多使用「逆向推理」的思路設計,即先明確要考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材料的選擇與整合。
  • 2021屆中考道德與法治必備七大答題公式
    實際上,此類題型儘管「形散」(材料的選取越來越多樣化、新穎化),但「神」不散(答題的規律和套路不變),只要認識這種題型的設計思路,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諸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通常情況下,包括演繹題在內的思想品德主觀題大多使用「逆向推理」的思路設計,即先明確要考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材料的選擇與整合。
  • 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題技巧指導
    我們廣西這幾年的初中語文考試,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不管是平時考試還是中考,課外文言文是經常考的一種題型。這類題的特點是比較短小,通常是通過一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或者一個歷史人物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可謂小故事中隱含著大道理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不但學到了知識,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箭雙鵰,我覺得很好。
  • 初中政治主觀題答題模板,學霸都收藏了
    )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上述材料說明(表明)了什麼?」或「上述材料反映(體現)了什麼?」等,多用於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解答對策: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講述的是什麼問題;再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即通過什麼反映了什麼。基本思路:現象本質①材料本身說明的問題是什麼?
  •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㊵丨高三備考衝刺階段歷史應考策略
    所以要客觀清醒地認識自己的短板:如果經過了三年的積累,某個學科依舊是個短板,那就不能幻想最後一個月飛躍。在短板科目上多抓基礎未嘗不是一個省時高效的好辦法。多找科任老師交流:哪些題型是沒有積累還是不擅長運用……只有清楚自己的短處後,才能明確最後該怎麼複習。歷史學科試卷每一道選擇題都代表著某個階段,比如24~27題出錯了,大致是中國古代史有問題,古代史裡又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史。
  • 初中道德與法治答題萬能模板,老師力薦!掌握了考試不下90分
    等,多用於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這類試題的解答對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講述的是什麼問題;再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即通過什麼反映了什麼。  基本思路:現象本質①材料本身說明的問題是什麼?  ②透過材料的現象揭示的本質問題或觀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