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小學被曝「奇葩」校規,學生吃飯不準說話,家長:豈有此理
古人語,「食不言,寢不語」,說的是生活習慣,講的是餐桌禮儀。雖然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個農耕文明時代的東西,放在天性活潑的小學生的身上,就顯得有點不合適了。最近在浙江省三門縣浬浦中心小學,就出現了十分奇葩的一幕,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討論。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當地這所小學,最近推出「無聲食堂 」的新校規,就是要求小學生們吃飯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能講,如果想要加飯、加菜的話,只能用手勢來交流。 學校副校長告訴記者,以前小學生們吃飯的時候,吵吵鬧鬧,食堂就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鬧。此外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學生,也會常常因為對就餐的問題,發生一些矛盾。所以才相處這個新校規。
根據「無聲就餐」的規定,學生加菜加飯加湯,都是通過伸手指表示的,就餐過程中不能有絲毫的交流。學校為了監督「無聲就餐」的實施,還成立了「督察小組」,如果發現有人就餐說話,那個班級就要扣分。校長還補充道,經過一個多月的施行,地現在全校1500學生,終於可以安安靜靜的吃飯了,「秩序也變好了,低年級段(一~三年級)學生就餐時間縮短約5分鐘,糧食浪費情況也有好轉。」
但是不少家長卻覺得,學校出的這個規定十分的奇葩。一方面,孩子的天性就是自由活潑,如果在吃飯的時候,規定他們不許講話,其實就是在壓抑孩子的天性;另外一方面,就餐也是孩子們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有利於他們培養彼此之間的友誼,在就餐時間討論學習問題,分享自己成長的煩惱,其實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心理健康。因此不少家長,覺得這個規定很沒有道理,而且違反人的天性。
還有部分網友人認為,中國人吃飯就有大聲嚷嚷的壞習慣,學校這個規定其實也是為了規範孩子的,嗯用餐禮儀。不過也有網友針鋒相對,因為這個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第一,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也是允許孩子,在就餐時間說話交流的;第二,正確禮貌的用餐禮儀是不要大吵大鬧,大聲嚷嚷,而不是禁止說話,學校的這種方式有點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此外還有家長認為「學校簡直是豈有此理」,用軍事化的管理方式去培育未成年的孩子,只會讓他們養成一種馴服溫順、不敢反抗的性格,不利於孩子的人格健全。
對此你是怎麼看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