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共渡難關——「六保」系列述評之保市場主體

2020-12-11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題:雪中送炭,共渡難關——「六保」系列述評之保市場主體

新華社記者鬱瓊源、劉紅霞、申鋮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保市場主體,要求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

打出政策「組合拳」為市場主體減壓

「您5175帳戶17日18:14收入20194.00……」收到這條手機簡訊時,浙江省慈谿市帥淋潔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潘迪權一愣。正在為外貿訂單發愁的他,不知道這個簡訊是不是真的。

「我特意打電話過去諮詢,發現這筆意外的進帳原來是穩崗補貼。」潘迪權告訴記者,「雖然數額不算大,但現在這種困難時期,能省一分是一分,政府想方設法幫助我們,很感動。」

他收到的穩崗補貼,是國家支持企業生存發展的一個縮影。「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5批23項稅費優惠政策。」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韓國榮2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

每條政策出臺,都為市場主體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人民幣,其中,2020年新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589億元,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今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2438億元。

金融活水,也不斷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今年以來,為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金融部門通過3次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3.55萬億元低成本資金,支持越來越多小微企業獲得融資。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說,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一半以上投向中小微企業,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預計支持企業超50萬戶,而新增的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預計支持企業超200萬戶。

數據顯示,隨著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國復工復產加快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達到94%。民營企業復工率達到91.39%,中小企業復工率達到84%。

練好內功,增強抵抗風浪的本領

「福慧慈緣」是一家在北京王府井開業11年之久的素食餐廳。4月20日,這家關門兩個多月的餐廳重新開張了。

「員工分散在甘肅、河北等地,受疫情影響無法全員到崗,餐廳兩個多月沒有開業、沒有收入,承受了很大壓力。」總經理童鳳英說,好在國家出臺了社保費減免等支持舉措,為公司省下一大筆錢,讓公司「輕裝上陣」。

中小企業數量比重大,帶動就業人口數以億計,抗風險能力偏弱。這意味著,保市場主體,必須抓住保中小企業這個牛鼻子,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

「現在復工復產的企業越來越多,王府井也逐漸恢復元氣,我們因此決定迎難而上、重新開張。」童鳳英說,雖然現在還有員工沒有返京,客流也達不到原來的水平,營收面臨挑戰,但公司已採取進一步壓縮運轉成本、全員減少部分薪資、推出外賣套餐等舉措,積極應對困難。

共渡難關,廣大市場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用好政策,適應市場變化,練好內功,增強抵抗風浪的本領。同時,各地也在探索創新,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

深圳市近日推出措施,將創業擔保貸款的適用對象擴大至所有在深創業的人員。同時免除重點扶持對象反擔保,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當年新招用職工人數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一定比例即可申請最高500萬元貸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也從30萬元提高至60萬元。

為助力外經貿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強對產業鏈供應鏈的金融支持,上海市日前推出了「信保+銀行+擔保」融資方案,同時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和政策性融資擔保資金的增信作用,促進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助力外貿產業鏈上下遊中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

優化環境,厚植中小企業成長土壤

正所謂,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優化營商環境,是保市場主體的必要一環。

當前,我國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努力營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氛圍。

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對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給予合理展期。金融機構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利率應適當下降。為提高貸款辦理效率,將推行電子化審批,逐步實行全程線上辦理。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銀稅互動」貸款的筆數超過前四年的總和。今年一季度已發放「銀稅互動」貸款75萬筆,超過2019年的一半,貸款金額達到1816.3億元,同比增長22.3%。

國家稅務總局與銀保監會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在落實「銀稅互動」受惠企業範圍擴大至納稅信用M級的基礎上,對湖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結合自身風險控制要求,逐步擴大至納稅信用C級企業。同時,將「銀稅互動」受惠範圍,從企業擴大至納入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信用評價試點的個體工商戶。

對於外資企業,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外資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各項援企政策同等適用於內外資企業;出臺2020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

袁達還表示,我國將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條目只增不減;繼續抓好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

相關焦點

  • 齊心協力 共渡難關 遂寧全力打贏市場主體保衛戰
    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要做好「六保」。在當前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的背景下,「六保」之一——保市場主體尤為重要。  一端聯接經濟發展大動脈,一端聯接城鄉居民日常消費,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承載居民就業的主要領域,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
  • 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發布會(第一場)
    「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文字實錄2020年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今年以來,人民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六穩」「六保」工作的決策部署,果斷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平穩發展。在這個過程之中,人民銀行系統和各金融機構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 泉城市場監管系統保市場主體那些事兒系列三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濟南市市場監管系統強化責任擔當,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計幫扶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保證市場主體穩定,企業活躍度進一步提升。保市場就是保民生、保經濟,泉城市場監管著力為「六穩」「六保」作出貢獻。
  • 2020年兩會六穩六保內容 兩會熱詞「六穩六保」解讀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  一是經濟增長不穩。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活動大範圍停滯,導致投資、消費、進出口快速下行,經濟負增長。  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
  • 確保「六穩」「六保」工作落地見效
    雲巖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對區民政局進行「六穩」「六保」專項工作檢查。  今年5月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監督調研、監督檢查,全力保障各項惠民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切實幫助中小微型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保駕護航。
  • 大連中山區政協打好保市場主體「組合拳」
    大連中山區政協建言「六穩」「六保」打好保市場主體「組合拳」範長江 呂東浩2020-06-15期04版本報訊(範長江 記者 呂東浩)日前,大連市中山區政協召開協商座談會,組織委員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中山區高質量發展
  • 政策落地落實 環境做好做優 雪中送炭,護佑市場主體行穩致遠
    中國江蘇網訊 中小企業是市場主體的主要內容,穩住了企業,也就穩住了就業、穩住了經濟。疫情發生後,江蘇各地紛紛打出政策組合拳,「蘇政50條」、南京穩企十條、蘇「惠」十條、泰州「雙十條」、鹽城「二十條」、徐州「中小企業21條」、「個體工商戶11條」……財政、稅務、金融等多部門聯合發力,雪中送炭,紓困解難,一場保護市場主體的行動與抗擊疫情同步展開。
  • 穩「基本盤」保「民生線」——漢濱區紮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實...
    農民工外出打工有專車,企業穩崗有「補貼」,領導紛紛走進直播間「帶貨」……今年以來,漢濱區頂住經濟下行壓力,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奮力衝刺「三個確保」中,實招新招迭出,既為市場主體紓危解困,又厚培新經濟新業態沃土。
  • 每日一詞∣六保 ensure security in the six areas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為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共生共榮。(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在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保居民就業,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 市場監督管理局落實保市場主體任務進展情況報告
            2020年,***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六保」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區有關保市場主體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立足市場監管職責,有效應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全力推動轄區各類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 人民日報評論員: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陝西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六穩六保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做好六穩六保?
    記者注意到,報告中再次突出了「六穩」、「六保」,要求:守住 「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在此基礎上,中央又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如何理解「六穩」和「六保」的關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守住 「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 王軍: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貢獻稅務力量
    稅務部門想方設法妥善解決好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做到既堅決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激發市場主體動力和活力;又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堅決不收「過頭稅費」,為「六穩」、「六保」大局提供財力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為抗疫情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該收的稅費依法依規徵收好。受今年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各級財政尤其是基層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把該徵的稅費依法依規徵收好,對於服務「六穩」、「六保」大局尤為重要。今年前5個月,稅收收入每月都是負增長。
  • 六穩六保什麼意思?六穩六保提出時間
    六穩六保指的是什麼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 「就業」成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彙 保就業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
    「就業」成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彙 保就業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譚錚  2020-05-23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
  • 鹿泉區:打出「保市場主體」疏堵結合「組合拳」
    長城網訊(徐清銘 王凱)近日,為了確保中小微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石家莊市鹿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擔責在肩,融監管於服務之中,打出疏堵結合「組合拳」,通過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細化指導幫扶措施、全面下沉執法力量等方式,接「斷點」、解「難點」、通「堵點」、查「痛點」,力爭在「保市場主體」大考中交出鹿泉市場監管優秀答卷。
  • 六穩六保具體內容指的是什麼 六穩六保是什麼意思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疫情衝擊下,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政府部門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現金流危機,時間一長,可能破產。政府部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導致債務積累、赤字增加。  三是金融風險加大。
  • 「六穩」和「六保」是什麼關係?
    疫情衝擊下,經濟大循環按下「暫停鍵」,各部門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被凍結,經濟產出嚴重縮水,家庭、企業、政府部門內的經濟主體收入銳減,陷入流動性危機。長此以往,大量主體難以為繼,不得不退出經濟循環。如此,即使疫情過去,由於經濟主體已經消亡,經濟循環難以重啟,經濟難以恢復。為此,疫情衝擊下,必須保住各類主體,在家庭部門,就要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在企業部門,就要保市場主體。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勤虎赴蘇州開展保市場主體「大走訪」活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六穩」「六保」要求,進一步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12月17日-18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勤虎赴蘇州開展保市場主體「大走訪」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座談等,深入了解市場主體發展和生產經營狀況,傾聽基層和企業意見建議,強調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實際行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質量提升,促進市場主體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孫滬兵參加調研走訪。
  • 六穩六保具體內容指的是什麼?六穩六保的重要意義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18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旗幟鮮明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六穩」作為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在「六穩」發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外部環境變化的衝擊,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