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告訴你如何幫助培養孩子獨立性

2020-12-23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常見問題>正文

幼兒園老師告訴你如何幫助培養孩子獨立性

2011-12-14 11:51

來源:溫莎雙語幼兒園

作者: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具有的善於自我決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施解決問題行為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因為幼兒的自由會帶給他們帶去無限的學習機會。在孩子的嬰兒時期,她/他通常情況下只能接受成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玩具。由於自己還不具備獨立行走或用語言表達的能力,即便是他們看見別的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無法拿到。但是一旦他們能夠自由地走動,他們的探索空間就不斷地增大,自我學習的大門也隨之為他們打開。

  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包括獨立能力和獨立意識兩大方面。

  獨立能力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是獨立能力培養的重點。孩子的學習過程必須是循序漸進地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夠習得的。

  因而獨立能力的發展應該是分時段性的,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步提出較高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要讓孩子做與其年齡和能力不符合的事。例如,大多數家長普遍擔心的小孩子的如廁問題。根據溫莎雙語幼兒園三歲以下幼兒評估手冊,對於二十二個月到三十六個月之間的幼兒學會自己獨立或在成人的協助下成功使用馬桶都是正常的。如果您的孩子早於二十二個月已經學會使用馬桶,您的孩子非常的棒。但是只要您的孩子在上述的月份中能夠學會,是非常正常的。

  獨立意識

  相對於獨立能力的培養,獨立意識培養更為困難。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普遍歸咎於以下幾點:第一,由於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大部分家庭都是五六位大人看護一個小孩,大人們總是不捨得讓孩子動手。第二,在幼兒獨立能力訓練的過程中,大人們過早過多地幹預甚至直接代勞。舉一簡單例子,有許多的家長一邊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會用勺子吃飯而一邊為了省去餐後收拾孩子自己進食時的狼藉場面,最終選擇餵飯。但是我們要知道總不讓孩子動手,不但剝奪了他們的鍛鍊自立能力的機會,還會讓他們養成不勞而獲的意識。

  鼓勵孩子的獨立的小技巧

  幼兒個性觀念開始形成是在他們大約18個月左右。從那時開始他們越來越想掌管自己的生活,而且堅持自己的意願及個性。您需要利用這個絕佳的機會幫助他培養這種萌芽中的個性觀念,並鼓勵他自己做事的決心。以下幾點的小技巧或許能您一點幫助。

  使事情容易做。例如,小孩子流鼻涕,對於兩歲以內的幼兒,成人可以為他們擦拭,但是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拿紙巾讓大人幫忙。慢慢地您的孩子就知道流鼻涕時自己應該如何去做。

  1、鼓勵他幫您做事。「幫忙」此刻對孩子是一種有趣的事而不是家庭雜物。做一些簡單的事,使您的孩子感到他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了;並且讓他清楚幫忙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2、對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並鼓勵他們不斷重複練習,但允許他們在錯誤中學習。

  3、讓他做決定。給孩子機會去做一些簡單決定,會使他感到某些方面他已能支配他自己的生活了。

  越是獨立的孩子,問題處理能力就越強,隨之他們的自信心也越強。因而,無論對於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引導孩子讓他們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並且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自己的目標和欲望應是我們一致的首要目標。

(責任編輯:白薇VIV)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專家詳解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不看絕對後悔
    不要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再去責怪他們缺乏獨立性。殊不知,孩子的獨立性,完全取決於父母對他從小的培養。下面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培養寶寶的獨立性。第二式:解圍不如學自救孩子完不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他向你求助,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老師責怪,你是否會幫他編個理由來應付呢?
  • 孩子獨立性好,幼兒園開學,父母不煩惱
    昨天,跳爸分享了寶爸寶媽如何快速幫助孩子減輕入園焦慮的五個方法,那今天,跳爸就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寶爸寶媽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等等,為啥要分享獨立性?因為寶寶到了入園、入學的年齡,將離開父母的看護進入集體生活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獨立性、適應性好的寶寶就不容易出現哭鬧,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問題啦!
  • 四步法,趁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包括行為獨立和思想與精神上的獨立。二、孩子不具有獨立性,但根源,卻在你身上孩子的獨立性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萌芽,如幾個月的孩子會從大人手中搶過餅乾放到自己嘴裡,剛會走路的孩子拒絕大人的攙扶等等。這種不願接受大人的幫助正是孩子獨立性的表現。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要把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裡。培養孩子獨立性是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為自己的明天做主。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創新,獨立做屬於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為將來多學一些本領,為將來多受一些磨練。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經常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逐步學會自己做事、自己動腦 筋想問題。 培養孩子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比爾·蓋茨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告訴他的孩子:爸爸媽媽以後不會來送你上學了,一是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就這樣一句話,蓋茨讓孩子從小就學會了獨立。獨立性是指一個人善於自我決策,能獨立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施解決問題行為的一種個性品質。獨立性對於孩子健全發展和今後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這一點已為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識,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 孩子上幼兒園總是哭,3個原因家長要知道,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成了家長的一個難題,家長有自己的工作,每天要忙的事情也很多,對於孩子的關心有時候也不到位。,培養獨立性和好習慣。、入園後想媽媽了、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和好習慣等主題展開,讓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克服入園恐懼。
  • 獨立思考,培養孩子獨立性,助力孩子實現人生的夢想
    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如今有很多家庭裡都只有一個孩子,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必然得到家人所有的寵愛,真正做到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幼兒園裡有老師耐心、細心的照顧,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缺乏塑造獨立性的環境,缺少自我成長的機會。研究表明,3歲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期。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媽媽,我寫完作業了
    現在不用盯著warmth寫作業,也不用催促,孩子已經能獨立安排好寫作業的事情。如果說三年級是一道坎,那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道坎的金鑰匙。記得三年級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站在講臺上一直強調要重視三年級,否則孩子會很容易掉隊。因為三年級有一個現象:一二年級經常考100分、90多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突然往下滑,很多70多分,80多分數。
  • 原來孩子的獨立性是這麼培養出來的!來看看吧,你家娃也可以
    你應該聽說過這樣的一些評論,如誰家的小孩都上幼兒園了都還不會自己穿衣服;誰家的小孩都上小學了都還不會自己整理書包等等,這都是孩子缺少獨立性的表現。因此,孩子獨立性需要我們從小培養。因為獨立性強的孩子常常都是做事有明確的目的,能主動地做事;而且是有目的性去行動的,進取心以及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所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助於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並能為孩子長大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
  • 孩子獨立性培養的三大守則,你掌握了嗎?
    對於寶貝的獨立性培養也不一定要大費周章地參加什麼訓練營,你也不需要化身虎爸虎媽。有時只需要從生活細節入手,對孩子們的選擇與行為加以指導,也能從正確的方向培養出孩子們的責任感。  ,飼養寵物等生活小細節,都存在著許多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感與獨立性的機會。
  • 成就孩子的重要條件之一,獨立性,如何培養家長朋友們都要注意了
    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今天就讓湯姆大叔來告訴你吧❤堅強的孩子更可以適應各種條件下的挑戰
  • 你的孩子有獨立性嗎?
    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 獨立性能力小測試(本測試來源於陳默《不吼不叫 做高效父母》)看看你家孩子做得如何?同意1分,不同意0分,分數高低看文章末尾的解析。
  • 獨立的孩子走得更遠,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這其中當然離不開獨立性的培養。但是在養育醜醜的過程中,我會更加關注他獨立性方面的培養。行為和思想兩個方面,來和大家分享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我們過度保護或者幫助孩子的時候,也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權利。Part.4行為上獨立很好理解,那麼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思維呢
  • 在培養獨立性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位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那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呢?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鼓勵孩子自己大膽的去探索,甚至允許他們去嘗試一些從未做過的事情。並且指導孩子學會控制自身的行為,那麼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形成一種獨立感和個性感,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主性。但相反的是,如果父母一味的只知道把孩子過分的保護起來。
  • 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父母運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性
    在家裡凡事兒靠父母也就算了,都上了小學,處處也都要麻煩身邊的同學,因為孩子獨立性很差的問題,被老師找了好多回,騰飛作為家長也非常的頭疼。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了解「狐狸法則」,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就是小狐狸在長到一定的年齡時就一定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單獨去生存,這就是遵循了「適者生存」的原則,凡事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長久。
  • 孩子太黏媽媽了,看完這些知識,教你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冰冰剛入幼兒園的時候,分離焦慮表現得特別明顯,老師和家長費了好大的勁才說服冰冰接受上幼兒園這個事實。後來雖然冰冰同意去上幼兒園 ,但是一旦冰冰回到家裡啊,就會像一隻跟屁蟲一樣粘在媽媽身邊。芭比娃娃被搶了就來向家長求助,你也太沒用了吧?遇到事情請自己想辦法,不要總是依賴父母。」聽到這話的孩子一下子得更傷心了。本來孩子遇到困難,就會本能地想到最親愛的父母。但是這個時候的父母不但不安撫孩子,反而還冷嘲熱諷把孩子一把「推」出去 。這就會讓孩子感到更加無助與脆弱,其實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做好三件事很關鍵
    沒有主見:有些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做好自己的事情,總是去問爸爸媽媽「你覺得我行嗎」、「這件事怎麼辦呀」、「那件事怎麼辦呀」。沒有自信心:還有些孩子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事是錯的,不被支持的,擔心出錯會被懲罰,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不主動,也沒有信心。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 孩子身上現針眼,家長去幼兒園找說法,老師:可能是方法用錯了
    ,多聊天溝通不良老師傷害完孩子之後,經常性地會恐嚇孩子:不許告訴家長,要不然……這時候,親子關係如何,會直接決定了孩子會不會告訴家長。如果親子關係非常好,孩子足夠信任父母,那麼孩子定然會告訴父母自己所受的傷害,尋求父母的幫助。即使孩子不主動告訴,家長在和孩子聊天、詢問的時候,孩子也會說出來。但如果父母平時對孩子嚴厲,孩子有點怕父母,那麼孩子會選擇守口如瓶。
  • 在孩子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時期,請將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
    人們普遍更願意和獨立、有責任感的人交朋友,而幼兒時期正是培養獨立性的關鍵階段。這就需要家長提高對於孩子獨立性培養的教育意識,幫助孩子從小具有強大的自理能力,以及獨立的人格,在今後的學習和社交之中擁有更大的內心驅動力和抗挫折能力。
  • 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來看看「硬核父母」的做法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看看這些「硬核」父母的做法吧。近日,一位「硬核」父親帶著12歲女兒和14歲外甥女,花了18天,從安徽安慶徒步走到浙江杭州,共計徒步566公裡。在徒步旅程中,3人日行幾十公裡,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爸爸讓女兒來規劃路線,尋找和「化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