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比全家還多,這家便利店開賣現磨咖啡卻難以成功

2020-12-22 商業街探案

雖然加油站看起來有極大的流量優勢,卻未必有很好的轉化效果。

9月3日晚,中石化旗下零售業務板塊易捷發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中石化的加油站咖啡正式面市。首站落戶蘇州星湖加油站,這是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自己的咖啡品牌的第一家門店。

菜單上主要有3個系列,以三款油品「92#」、「95#」和「98#」命名,對應的咖啡是「黑白手衝」、「易捷特飲」以及「精品系列」,還包括羅漢普洱、蘋果氣泡水等其他飲品,整體的價格在12元到28元之間。消費者除了可以在門店進行消費外,也可以通過易捷咖啡小程序進行下單,2公裡內支持配送。

除了頗具蒸汽朋克色彩的油品命名,通過其供應鏈將各地特產融入咖啡研發之中,比如易捷自家的「西藏卓瑪泉天然冰川飲用水」與「甘肅天水花牛蘋果」,化身「蘋果冰萃咖啡」,以各地特產之名,亦是易捷咖啡的新鮮賣點。

這並不是中石化第一次試水咖啡。2018年,旗下零售業務易捷便利店進行二次升級時,就曾引入瑞幸咖啡,讓瑞幸咖啡在易捷杭州首家新形象店裡開出了10平方米左右的「店中店」,並且讓店面採用「易捷便利店+瑞幸咖啡」的雙品牌店招。可以看出,中石化覬覦「加油站+咖啡」這塊蛋糕也不是第一天了,這次與連咖啡的深度合作,是打算進一步打造其「人·車·生活」一體的零售生態,拓展加油站的業務場景,而這個算盤,撥得響嗎?

牽手連咖啡,但依舊尷尬

加油站+咖啡,是一個非常有想像力的咖啡業務場景。

一方面,中國的咖啡消費市場急速增長,培育出一大批本土的咖啡品牌迅速成長,中國咖啡市場始終保持著年均20%的複合増長率(世界平均水平的近十倍)。網際網路咖啡們連補貼帶碰瓷,總歸迅速教育了消費者,反過來也為星巴克們造成一定求新求變的壓力,刺激他們尋找新的增長點。

根據 Frost&Sullivan報告,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570億元人民幣,過去5年複合增速近30%,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預計未來5年中國咖啡市場複合增速為26%,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與此同時,中國咖啡消費量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據相關人士稱,2019年中國咖啡消費量約為4200千袋,同比增長9.3%,大大快於世界咖啡消費增長。

同時,易捷的加油站咖啡,有著普通咖啡門店乃至一般便利店不具備的網點數量優勢。今年五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便利店百強名單顯示,中石化旗下易捷門店數量為27259家,為國內便利店之首,緊隨其後的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19700家。而全家、羅森和7-ELEVEn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分別是2571、1973和1882家。與此相應的是,星巴克在中國耕耘20年開出了4000家門店,瑞幸在今年7月16日,也才宣布了國內第3000家門店開業。

(圖片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在國外,泰國石油公司的咖啡品牌「Café Amazon」大部分門店就在加油站,包括去年也和阿曼 OOMCO 石油公司合作而進入了中東地區。殼牌旗下的優選便利店(Shell SELECT)全球每年能賣出2.5億杯咖啡(Select Café),賣咖啡的利潤超過賣汽油。咖啡+加油站,藉助著中石化的翅膀,似乎是一門風光無限的生意。

此次進軍咖啡市場,中石化選擇了和沉默已久的網際網路咖啡先驅「連咖啡」合作。以星巴克代買起家的連咖啡,2014年就開始了以「補貼+外送」的形式,來探索星巴克的空間溢價替代之路,亦是防彈咖啡等單品的國內先驅,是瑞幸們的絕對前輩。此次合作,據北京商報的報導,連咖啡為易捷咖啡輸出了完整的運營團隊,主要負責易捷咖啡的後臺搭建、產品研發設計、人員培訓等。而中石化易捷則負責場地支持和易捷咖啡的品牌運營工作。原材料的供應鏈也多由易捷方面承擔,連咖啡研發團隊則是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和研發產品。

但具體到中國的消費市場,還有很多更複雜的問題。

首先,雖然中石化易捷的門店數量極多,但分布的區域極為廣泛,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群、消費水平和消費場景。加油站的選址,囿於行業政策,與一般的商業地產截然不同。以27000家門店放大討論,顯然是低估了易捷情況的複雜程度。一線城市客流的對現磨咖啡的接受度,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接受度完全不同,常跑高速的貨車司機和假日出行的自駕遊客顯然對咖啡飲品的認識顯然也有巨大差距。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6.2杯(對比數字是2018年美國人均是388.3杯,德國是867.4杯),其中只有1.6杯是現磨咖啡。文化差距、消費習慣的鴻溝,並不是靠單純地降價比肩紅牛可以完成的。

其次,具體說現磨咖啡消費場景,也很堪玩味。加油站配咖啡,最順理成章的場景當然是中長途時為疲勞的司機提神。為此,【商業街探案】也隨機走訪了一些司機。蘇州的薛女士表示,雖然她自己是咖啡愛好者,但是高速上顯然是功能更重要,一旦咖啡喝到內急,在高速上是尷尬又危險。另一位受訪者陳先生也表示,提神飲料有更多的選擇,嚼檳榔、口香糖,考慮到提神效力,哪怕是紅牛可能都比咖啡更合適。在城市裡有足夠社交屬性和場景需求的現磨咖啡,在功能為主的高速公路上恐怕要退居二線。

相比而言,城市裡的易捷,似乎更具備生存空間。一二線城市現磨咖啡市場更為成熟,消費者接受度高,付費意願更為積極。易捷咖啡業務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的採訪時表示,易捷咖啡目前選擇的是「外送+到店消費」的模式,除了加油站門店外,易捷咖啡還可以開到中石化旗下很多辦公地點,與中石化有合作的銀行或保險公司大樓,這些門店都可以通過外送的方式覆蓋市場。「我們最大的優勢在於我們的房租成本,因為我們擁有大量自己的物業,可以大大降低房租成本帶來的壓力,同時壓低產品售價。」

但反過來說,在城市裡多靠近人口密集社區的加油站點,如果不是順路加油,外賣兩公裡半徑是否足以覆蓋更多的CBD?晚上下班的加油尖峰時間,與提神醒腦的工作時間重合度是否過低?以地廣人稀商鋪稀少、密集的公路網絡和接受程度較高的美國加油站場景,來參考分析中國的城市場景,是不是略有尷尬?考慮到種種複雜形勢,加油站賣咖啡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非油業務的漫漫轉型路

其實這樣的尷尬,並不僅限於咖啡,從背後易捷便利店稀薄的存在感就可見一斑。

依靠著網點優勢,易捷穩坐中國便利店數量之最的頭把交椅多年,在消費者的概念裡始終無法形成與其體量相應的存在感,也未能把龐大的銷售網絡變成客觀的收入。

有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銷售額為620億元,同比增長19%,至於單店的日平均銷售額,有中石化2017年的財報顯示,易捷便利店每家店面的單日平均銷售額大概在5474元。這個數字與頭部的相比,還是差了不少——羅森便利店日均營業額在8000元左右,行業平均營業額為6000元左右。

雖然加油站看起來有極大的流量優勢,卻未必有很好的轉化效果。國內加油站和便利店附近街邊夫妻小店林立,甚至開車很近的距離就有一部分中型商超,與它們相比,易捷便利的商品品類和質量、價格上並沒有形成足夠的競爭優勢,無法與周邊便利店的相抗衡。

以上海這個便利店之城為例,【商業街探案】實地走訪了浦西7家易捷便利店,見到大、中、小型便利店都有,10平以內的小店以汽車用品和飲料為主,大型便利店甚至目測有70平,空間極為充裕。但店鋪多鋪設家用物資、家居日化及部分零食,最熱銷的門類是大米和牛奶,顯眼處都是米麵雞蛋酒水。說是便利店,更像傳統副食糧油+小型商鋪。在加油之餘用油卡順便買個米麵是可以的,但是當做便利店是遠遠不符合需求的。

在桂林、太原、西安等便利店並不算發達的二線城市,市內的易捷便利店更是集中在汽車服務屬性上,定位僅是加油業務的補充,貨源更是單薄,而司機們的心智也形成這樣的定位所佔據,除了汽車製品和飲料、煙、零食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購物可能和留存時間。

儘管近年來,易捷大規模引入了業務合作夥伴,但如何在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基礎上,消化這麼多優秀資源,同時對騰訊、1號店、中百超市、順豐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有序管理,始終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與我們專業經營便利店的企業決策思路不同。易捷便利與中石化加油站捆綁在一起,一開始就攤子鋪設太大,全國擴張,使得管理半徑過長,管理難度加大。」成都WOWO便利董事長湯耀華曾如此表示。

一位油製品從業者接受【商業街探案】採訪表示,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人。雖然易捷看似擁有地利、供應鏈等一系列優勢,但是石化內部大環境是要求控制人力成本的。一個小型油站也就是2~3號人,大一點的油站頂多就是八九個人換班。營業員全部由加油站工作人員兼任,忙的時候根本沒有人顧得上打理便利店。陳列、理貨,對帳、上新,都需要正經的店員和大區經理來操持和管理。易捷整個運營套路,也不是按照以盈利為訴求,而更多以自產產品、總部供應商,及各省供應商的博弈和分配來擺放,更多的是從上到下的指令和關係,而非市場化的盈利規則。

「你搞咖啡,也要人來搞的,除非弄無人咖啡機,那就沒意義了,無人超市死了那麼多,加油站便利店就搞得好?沒有人的話,什麼事都搞不起來。」該從業者說。

相關焦點

  • 咖啡迷盲測對比:外資便利店現磨咖啡哪家強?
    十年前,羅森、全家、7-Eleven等外資便利店開始在上海灘與好德、可的、快客等本土品牌大規模搶地盤。當時,外資便利店憑藉便當盒飯這一秘密武器,將國營背景的本土便利店殺了個措手不及。  如今,已經在中國市場扎穩腳跟的外資便利店,試圖引進在日本臺灣等地大成功的現磨咖啡,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收入。
  • 全家便利店引進現磨咖啡 或成與羅森、7-11競爭的新抓手
    日前,全家便利店第四代店亮相上海,引來的大批圍觀,不僅新店裝修改頭換面,還有智能設備現身,更令人關注的是,全家便利店第四代店將咖啡吧引入了店內,很有進一步進軍現磨咖啡領域勢在必得的架勢。   然而,也有專家分析稱,全家便利店進軍現磨咖啡領域,挑戰與機遇並存。全家便利店首先要打破市場對便利店的傳統認知概念,一旦消費者認知發生改變。
  • 咖樂美咖啡機+羅森便利店,讓現磨咖啡帶來美好一天
    自從2010 年喜士多先發在中國便利店推出現磨咖啡,隨後羅森、全家等便利店品類紛紛效仿。如今,現磨咖啡已經成為品牌便利店中的重要品類,據商用全自動咖啡機品牌-咖樂美調查,現磨咖啡售價在 8 - 12 元之間,價格實惠,消費門檻更低。
  • 現磨咖啡市場硝煙再起
    便利店咖啡搶佔市場咖啡品牌巨頭林立,便利店咖啡也不落人後,搶佔另一個層級的消費市場。據全家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國有超過2000家全家門店販售湃客咖啡,2018年全年銷售量突破5000萬杯,並透露將於今年把剛剛獨立的湃客咖啡品牌在北上廣開設連鎖咖啡館。
  • 全家便利店湃客咖啡 與你相遇每一個轉角
    升級後的全家湃客咖啡主推拿鐵咖啡,咖啡豆使用來自瓜地馬拉阿拉比卡咖啡豆,牛奶使用味全高品質鮮牛奶,咖啡機採用來自德國進口的全自動WMF咖啡機現磨而成。全家湃客咖啡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家湃客咖啡希望打造成為生活中的「咖啡驛站」,在每一次生活的轉角,看到全家的湃客咖啡,讓消費者想要享受一段愜意的轉角時光。  目前,國內便利店相繼開始關注現磨咖啡這個商機。
  • 全家便利店湃客咖啡 跟著陳意涵邂逅一杯美好
    上海2017年5月25日電 /美通社/ -- 最近,一則小清新的廣告,火遍大街小巷,陳意涵手捧一杯咖啡走在街頭,一雙細高跟鞋踏著落葉,她一邊走一邊隨手框取下街頭的美好。她說「我要帶上這杯湃客咖啡,去遇見,一杯說走就走,一杯莫扎特,一杯充滿陽光的自己……我在街角,邂逅一杯美好。」
  • 羅森跟質館咖啡合作,要在門店賣精品咖啡
    近日,羅森便利店在其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將與質館咖啡的平價副牌「小小質館」合作,開設社區型便利精品咖啡館店。這家位於上海陸家嘴軟體園的新店,將於明天(12月18日)開業。羅森華東地區公關負責人朱琳對界面新聞表示,羅森之前沒有和咖啡館展開過合作。新店採用店中店的形式,相當於質館咖啡借用了一小塊羅森的場地。
  • 10塊錢的小驚喜:四家便利店現磨咖啡評測
    ……而且,據同事們說:「樓下的便利店也開始賣現磨咖啡了。」其實,作為一個資深咖啡愛好者,從來心裡都默認:「喝咖啡應該是星爸爸嘛。」但又被身邊的同事打臉:「我就經常喝7-11啊。」「著急的話有杯咖啡就不錯了,還挑什麼挑。」「有你排隊這功夫我都買了三杯了。」……俗話說,好奇心害死貓,吃不下飯也要吃下安利。所以,我們選了大家經常光顧的四個便利店:日系便利店711、羅森、全家,還有新晉網紅便利蜂,進行一次現磨咖啡測評。
  • 農夫山泉在物美試賣了小半年現磨咖啡,突出天然水衝泡
    農夫山泉於春節前後在部分物美便利店、超市投放了現磨咖啡機,它擺放在店內收銀臺附近。4 種咖啡均為便利店咖啡常見品類:美式、拿鐵、意式濃縮、摩卡和卡布奇諾,在點單屏上與早餐和粥歸屬同一類,應該是主打早餐場景。
  • 全家的「湃客咖啡」開了個快閃店,明年還要單獨開店
    在全家便利店出售的「自有品牌」湃客咖啡要在 2019 年走出便利店單獨開店。12 月 14 日~16 日,全家在淮海中路上的華獅廣場前開了一家湃客咖啡的快閃店。門店據說是消費者設計的——12 月 3 日,他們推出了一款 H5 遊戲「DIY湃客咖啡館」,選擇其中得票最多的一款門店設計最終搭建成形。快閃店被設計得適合拍照:霓虹燈裝飾、粉色吧檯、自動旋轉的沙發座椅。這是湃客咖啡 4 年來第一次市場活動。近期,上海地鐵裡湃客咖啡的視頻廣告也變多了,這些都是全家為了明年單獨開設的湃客咖啡門店造勢。
  • 長寧新開的這家「全家便利店」,為何贏得多方點讚!
    長寧新開的這家「全家便利店」,為何贏得多方點讚!」正式營業了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便利店卻贏得了多方點讚~患者家屬東西很全,甚至連臉盤、飯盒、尿布等患者和家屬的日常必需品都能買到~價格也不是特別貴~上班的時間真的很忙,有的時候甚至顧不上吃飯,有的時候還要加班,現在在單位門口就能買到各種便當、咖啡,省時又方便~
  • 全家便利店推出可洗衣的「反便利」創新店
    圖為店內咖啡售賣場景這家主打「SmallMarket」品牌主題的高雄真愛店(門店地址名稱)的便利店,表面來看屬於非常激進的門店創新。不僅有為人訝異的「反便利」體驗設計,還有提供日常多品類購物、自助洗衣(非乾洗店)、咖啡休閒體驗(第三空間)多重複合功能。但是當你稍微了解臺灣全家的門店創新,你也許會覺得這個店創新的水到渠成。
  • 全家在便利店裡賣生鮮,只是一次成本不高的「試水」
    上個月底,全家在上海長寧區易貿大廈一層開出一家 100 平米的新店。這家店相較於普通門店的空間更大,還留出了 1/4 的空間放置了一個空置的中島櫃、六個冰櫃。11 月 19 日,易果生鮮的商品正式入駐,為這家全家便利店增加了 40 個左右的 SKU。
  • 因為無聊,我們替你品嘗了8家便利店的外帶咖啡
    這家門店的店員更年輕,對於咖啡機的操作可能更熟悉,這次的美式後味更香,接到手裡還燙燙的,是冬天裡拿到一杯紙杯咖啡之後應該有的觸覺。最有趣的是,在這家7-11我發現有一對白髮老人買拿鐵咖啡。在被問道「是不是經常來這家便利店」,老人說只是路過這邊口渴了,就進來買一杯咖啡喝。看來在主打年輕人用戶群中的新型消費場景下,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意外收穫。
  • 3年開店近600家,50%門店直營,這家便利店想做中國「全家」
    來源:第三隻眼看零售 作者:張思遙本土便利店中,會誕生出一個日本全家那樣的品牌嗎?有家便利認為會。這家總部位於江西南昌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是新力集團旗下業態。有家創業3年來進駐南昌、武漢、長沙、廣州、深圳、佛山6個城市,開店近600家。
  • 便利店+咖啡機,多家便利店聯手咖樂美開啟咖啡新模式
    近幾年來推出的便利店咖啡機服務截止到 2019 年年初,約為7- 11 便利店創造 5000 億日元的收入。7- 11 便利店的發展歷程,影響到國內的便利店咖啡市場,便利店咖啡成為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連鎖品牌的有力競爭者。如羅森便利店、全家便利店、還有知名本土品牌,美宜佳便利店都紛紛效仿,推出便利店咖啡,為自身帶來的不僅僅是源源不斷的收益,還有隨之而來的客流量和粉絲。
  • 進擊的便利店咖啡:連續5年翻倍增長,累計售出2億杯!
    現磨咖啡市場,正在被便利店「爭奪」。7-11、全家、喜士多、羅森,以及便利蜂,都在爭相布局。6年前開始入局的全家湃客咖啡,連續5年翻倍增長,累積售出了2億杯咖啡。在陸家嘴咖啡節上,我發現,這個從便利店走出來的咖啡品牌,正在開始精品化。中國年輕人的「咖啡自由」,會不會通過便利店咖啡實現?
  • 肯德基廣州賣現磨咖啡 餐、飲邊界越來越模糊
    肯德基方面向南都記者透露,廣州地區的門店是從本月中旬開始正式開賣現磨咖啡系列產品的,這是肯德基在國內第三個開賣咖啡的城市。目前咖啡業務已經覆蓋到廣州地區的所有肯德基餐廳。  南都記者在東山口的肯德基餐廳看到,肯德基的現磨咖啡並未設有獨立的售賣櫃檯和座位區,而現在咖啡產品的價目牌跟漢堡、飲料等產品一樣,出現在點餐櫃檯上方。
  • 全家副總經理:從一杯咖啡談便利店的跨界融合
    全家目前非現金交易部分已經超過35%營業額。極致的體驗,講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您收到過客戶抱怨嗎?您收到消費者抱怨的比例是多少?您怎麼回復?您有專門的組織嗎?回復完消費者的意見之後,您怎麼再去做回訪確認消費者的回饋,您有做這些事情嗎?如果都沒有做,那就談不上極致體驗。  O2O我們真的該做嗎?消費者為什麼來便利店?
  • 【特寫】除了便宜 你為什麼會買十幾塊一杯的便利店咖啡?
    但這些無法阻礙便利店咖啡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全家便利店2016年在中國賣出了1000萬杯現磨咖啡,2017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還多;一些辦公區門店較好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賣出300多杯。羅森上海店鋪的現磨咖啡銷量也以每年2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長。當然對於在中國勢頭大好的現狀,低價咖啡們也要向「先輩」們致謝。尤其是星巴克進入中國的近20年時間內,讓中國人接受了咖啡文化的市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