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學科人才優勢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舊動能煥發生機 新...

2020-12-17 山東科技大學

歲末年初,學校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交上了一份「靚麗成績單」:

耐磨蝕組合塗層等離子熔射製備及表徵技術通過科技部技術驗收,為船用發動機「心臟」穿上了科技「外衣」;

工業設備遠程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工程技術實現投產,自此車間裡的高端設備有了專屬智能「醫生」;

鋁離子動力和儲能電池研發取得新突破,新能源儲能電池問世迎來了「曙光」……

這一年來,類似這樣的科研成果在學校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

深植齊魯大地,學校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天然的聯繫。海洋科考、跨海大橋、智慧城市、智能家電、健康醫療……在山東和青島眾多重點建設項目中都凸顯出我校的技術力量。

一方面,努力推動新興產業加速崛起、擴容倍增,讓新興產業「鮮花盛開」;另一方面,著力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迸發活力,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信息化成為新舊動能轉換強勁引擎

12月18日,一輛滿載疫苗的運輸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身在數百裡之外,便可以實時觀察它的動態……

這不是電影中的鏡頭,而是我校電信學院教師近日真實的科研場景。「我們在疫苗運輸車上安裝了微納傳感器,傳感器每隔3秒就會傳回一個數據,可實時監控車輛是否按照指定路線行駛、冷藏是否達標等。」電信學院院長曾慶田告訴記者。

這枚米粒般大小的晶片,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用於醫療診斷,捕獲血清中極低濃度的疾病標誌分子,將有望應用於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可以用於健康監測,嵌入人體穿戴物品中,實時感知人體體溫、心率、血壓、血氧等體徵參數,通過視頻捕捉方式實時檢測人體疲勞程度,目前廣泛用於生產現場作業工人的安全監測。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引擎。」學校在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時,達成了共識。在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時,學校研發運用信息技術,加快新舊動能迭代更替,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礦業見長」的山東科技大學把信息技術率先運用到煤礦開採上。記者在「智慧礦山」研究團隊辦公室看到,研發人員正在討論「智慧礦山」系統平臺的開發方向。多年深耕礦山的團隊領軍人才盧新明教授告訴記者,「基於『網際網路+』和現代礦山物聯網技術,我們的研究成果已全面實現礦井通風系統自動化和無人化。」「智慧礦山」解決了採礦生產模擬與控制、災害預警與安全保障等眾多國際難題,首次使智慧礦山在國內成為現實,科研成果已經在山東能源、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400多個礦山企業進行應用,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0億元,間接經濟效益超100億元。盧新明說,這項技術經簡單的二次開發,可在能源、交通、市政等領域廣泛運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學校集聚態勢初顯,項目合作紛至沓來。我校太赫茲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發光電平衡探測器,可用於水質分析和大氣監控,青島萬隆科技公司聞訊前來,雙方合作研發輪胎膠片在線質量監控系統;海信集團與我校牽手建立冰洗研究所,參與「暖男」洗烘一體機和「大師」三筒洗衣機設計研發……

綠色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

能源作為工業基礎,對經濟轉型升級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尋找新型可替代能源,是未來能源戰略的關鍵。

「鋁離子動力和儲能電池」項目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我校在2017年3月與青島共建鋁離子電池研發中心,瞄準了新一代儲能電池。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王永君介紹,「這個電池具有材質成本低、安全係數高、充電速度快、使用周期長、耐低溫等特點,能有效解決鋰離子電池高成本和鉛酸電池重汙染等缺陷,可應用在分布式儲能、電網儲能、電動運輸工具等領域。」

「目前,小型鋁離子電池已通過實驗初步測試,相信不久之後將實現鋁離子電池的產業化,或引發新能源業革命性突破,引領山東省和青島市在該領域的研發和生產走在世界前列。」團隊科研人員林孟昌教授說。

在懸崖峭壁的大山裡,數百米的電網高壓線上,一臺智慧機器人緊緊抓住高壓線,對高壓線路巡迴檢查。這款機器人就是機電學院王吉岱教授所研發的GZ系列高壓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

據王吉岱介紹,此款機器人能夠「替代腳」解決「能抵達」,可跨越障礙,進行全線路覆蓋巡航;能夠「替代眼」解決「能診斷」,自動快速甄別故障或故障隱患;能夠「替代手」解決「能修復」,代替人從事高風險、高電壓、強電磁場環境下的作業;能夠「替代腦」解決「能管理」,進行整體線路信息、巡檢、識別、修復的管理工作。

成立騰訊雲人工智慧學院,建設12個工程研究中心、獲批機器人與智能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研發國內首例動物機器人、國際首例機器人鳥,引進機器人「大咖」鍾麥英、姚燕安等高端人才……目前,以新能源和智能裝備為核心的新技術已成為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新動能。

深耕海洋要地謀發展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說,海洋經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最大新動能。而青島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核心城市之一,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就是海洋。山東科技大學坐落在青島,正娓娓奏響科技興海的樂章。

2018年7月底,我校測繪學院3名研究生搭乘「大洋一號」科考船出海,參加中國「大洋48航次」科考任務。參與科考的測繪學院學生曲萌稱,「上船的時候還是夏天,船靠岸回來時已是寒冬」。

說起遠洋考察,測繪學院教師王瑞富早已習以為常。他告訴記者,上述場景是海洋測繪系研究生經常做的事。「不論南極北極,還是太平洋、大西洋,有水的地方一般就會有海洋測繪人員的身影。」僅在2018年,這個專業的學生就多次遠赴深海,完成海洋科考任務和學業。

那麼海洋測繪有什麼意義?王瑞富解答道,「簡單說海洋測繪就是繪製海洋地圖」,而摸清海洋家底,正是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省的首要之事。

據介紹,我校是新中國最早設立測繪學科的高校之一,原來只是陸地測繪,隨著學校搬遷至青島,制定「一黑一藍」發展戰略,其中的「藍」便指海洋,該校設立海洋工程研究院,開辦5個新興專業涉海專業方向,在全國率先開設海洋測繪專業,這也恰好吻合了助推山東省發展新經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形勢要求。記者採訪期間據悉,學校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建設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深耕海洋,築夢蔚藍。學校在深海儀器設備、海洋探測、海水檢測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與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錯位發展,各揚優勢,共繪前景。

前不久,材料學院一項新成果引起業內廣泛關注。「通俗來講,就是給船的『心臟』穿上外衣」,材料學院負責人崔洪芝教授向記者介紹了學院的科研項目,「船用發動機是船舶的『心臟』,而缸體是『心臟』最重要部件,在海洋行駛過程中,經常因缸體材料的磨損、腐蝕性能不足,造成動力性降低、甚至破壞,這是發動機『心臟病』的主要病因。我們研發了『耐磨蝕組合特層等離子熔射製備及表徵技術』,這個材料耐磨蝕、耐腐蝕,可延長使用壽命3倍以上,就像一層保護膜一樣,為船的『心臟』穿上外衣,現已通過科技部技術驗收。」

跨海大橋柱體海水侵蝕檢測、海底隧道長期穩定性監測監控、學生研發打撈滸苔裝置、海上裝備耐侵蝕材料……在對接新舊動能轉換中,學校測繪、機電、土建、材料等多學科交叉,多點開花,吹響了向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角。

據悉,為把新舊動能轉換做實、做優,2018年初,學校制定《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行動方案》《服務青島行動計劃(2018-2020年)》,成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領導小組和服務青島辦公室,緊緊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大產業,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智慧城市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

目前,經過一年的沉澱和發展,學校可謂是「家底」豐厚。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和測繪工程5個專業群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礦業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學5個山東省一流學科,阿里雲大數據學院、騰訊雲人工智慧學院、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機器人研發中心等多個科研平臺紛紛落地,學校僅2018年科研立項達800餘項,立項經費2.1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立項88項,「煤礦深部開採突水動力災害預測與防治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SCI、SSCI論文1500多篇,較2017年增長80%多,ESI高被引論文161篇,同比去年增長5倍多,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30餘件、國際發明專利4件……

徐巖教授參與研發的「暖男」「大師」系列洗衣機獲德國iF設計金獎;40餘名院士專家齊聚我校研討新材料科技;國家發改委批覆的最後一個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我校;隧道突水突泥災害防治獲重大突破……一個個喜訊從山東科技大學傳來,學校在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不斷開花結果,逐漸成為推動山東省、青島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記者 韓洪爍 任波)

相關焦點

  • 國家戰略的國家考量——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述評(上)
    2017年4月,我省提出將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抓手、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2017年6月,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正式提出,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今年1月,在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親切關懷下,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這場規模宏大的動能轉換「變奏曲」,正逐步進入高潮樂章。
  • 青島大學12個重點項目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 肖芳 報導  本報青島訊 7月4日,青島大學對外發布服務青島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白皮書。根據白皮書,該校將依託高端學術平臺和高水平研發團隊,圍繞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和青島「956」產業體系發展需求,著力推進晶片設計與製造等12個重點項目。  這12個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點項目包括晶片設計與製造、空間信息與地球大數據、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新一代電動汽車動力集成技術等。  圍繞重點項目,青島大學還發布了人才培養行動計劃。
  •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
    第一條 為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促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鹿林: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培養新時代青年政治人才
    響應省委省政府部署 服務城市發展新定位2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鹿林在接受大眾網訪談時也表示,在今年開春之初,上班的第一天就舉行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是近年來我省影響力最好的一次大會。大會開啟了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序幕,必將對我們省今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據悉,本次大會提出了「5+5」的十強產業發展布局,這十強產業必將會對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產生巨大的影響。
  • 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都部署了啥?
    2月22日,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召開,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會上作了題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的講話。會上對山東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總體要求作了明確闡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有明確硬指標會議指出,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關鍵節點上,黨中央交給我省的重大政治責任和必須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山東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是我省面對的重大挑戰。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
    與濰柴動力3年前選擇押注氫燃料電池領域同時發生的,是山東全省範圍內開展的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戰略。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探路人」「先行者」,濟南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濟南黃河隧道東隧工程現場今年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貫通。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加速打造新動能 傳統產業煥新顏
    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同意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山東隨即提出新舊動能轉換「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工作目標。被寄予厚望的山東,承擔著新舊動能轉換的使命與責任。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隧道一頭連著南邊的濟南主城區,一頭連著北邊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全線貫通後將打破黃河對濟南城市發展的制約,助力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攜河發展」。  2018年年初,《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獲批,提出要在濟南高水平規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 科技成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器」
    周村區科技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排頭兵,在實施科技項目、高企培育、平臺創建等方面給予重點關注,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淄博上百家企業因科技而興,科技而強。這得益於該市全面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對山東交通新舊動能的詮釋及其轉換的思考
    今年1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印發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2月1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2月22日,山東省召開了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發表了激情洋溢又莊嚴肅穆的長篇講話,發出了「全省各級各部門、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方力量,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迅速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進軍號。一場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將席捲齊魯大地!  「新舊動能轉換」,是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
  • 充分發揮人才在動能轉換中的作用(治理之道)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加快推進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
  •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系列專家解讀文章之二:   以包容性、創新性監管助推新動能   加快培育新動能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踐行創新發展新理念、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必然要求。
  • 周連華:全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
    周連華說,近幾年來,山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騰籠換鳥、鳳凰涅磐」、「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 ...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就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就需要通過改革創新,增強微觀主體內生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新動能的發展空間,促進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  第三,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優勢的需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經濟發展的動能最終要體現在技術進步和生產力水平提升上。
  • 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文化產業專項規劃(2020—2022年)
    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文化產業專項規劃(2020—2022年)2020年1月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決策部署,加快濟南市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培育形成推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主導產業,按照《濟南市十大千億產業振興計劃》要求,編制本規劃。
  • ...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國辦發〔2017〕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破解制約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制度創新和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山東 做好動能轉換大文章(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這是濟鋼產能調整邁出的關鍵一步,也是山東以斷尾求生的決心和勇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一項力舉。山東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三,但大而不夠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如何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省委、省政府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為統領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 演化增長視角下的新舊動能轉換
    原標題:演化增長視角下的新舊動能轉換   當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被視為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根據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新舊動能轉換正在穩妥推進,經濟結構得到一定的優化和改善,我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 泰安新泰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情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12月9日,新泰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情況。視察組先後到見子山田園農旅示範園項目、中關村信息穀創新示範基地小鎮客廳項目、青雲國際冷鏈智慧物流園項目實地查看,認真聽取負責人關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