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中篇:excel價格表製作
本來按道理來說,此篇文章不應該寫。其實上一篇文章已經基本把如何定價講的明明白白了,而這篇文章其實講的基本是:高中一些簡單數學以及EXCEL的軟體教程了。當然又由於涉及到最終價格表的形成,與定價無關,但定價又需要於此進行表現。有些人不需要看,但有些人要求下,我還是細緻的說說吧。(上篇沒看懂的同學,跳去上篇看,沒看明白上篇,看這篇更糊塗)更建議各位同學買本資料學習一下,日媽的EXCEL功能是賊強大。
一般來說,當然這是我個人喜歡的方法,方式。當上篇文章讀通,以及EXCEL運用熟練的哥們,基本可以知道。做價格表的方法很多,也比較多變。但基本原理還是在上一篇內容,就不闡述了。我說下我做價格表的步奏,第一步確定定價原則,具體來說步奏是這樣的。
建立一個空白工作表,名字命名為定價原則或者你也可以叫定價邏輯反正都一個意思,然後,座落下,樓棟差、水平差、垂直差,請看下圖;
定價原則工作表編輯
樓棟定價原則編輯
其中包含樓棟號,樓棟係數,樓棟價差、樓棟基準均價組成,項目核心均價以及項目係數怎麼形成,我在上一篇已經仔細講過了(不明白看上篇)。然後如何形成樓棟價差呢?這其實就是一個數學問題!如果數量好其實直接可以換算出來,下面這是給數學不好的人看的。如果把0.96與0.98之間比值換算就為1:1.020833333,然後樓棟係數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看下圖!
而這幾個樓棟的基準均價的平均數,應該就是5000,這其實就是一個數學問題,會EXCEL操作可以直接得出來。不會的就這樣來理解,假設X值,1X、1.020833333X、1.020833333X、1X、1.020833333X、1X、1X、1.020833333X、1X;這些數據的平均值為5000,這時候可以解出來樓棟基準價了吧,如果還不懂,我建議不懂的人再參加一次高考好好學學,很有必要,要不然定價很糊塗,然後就求出以下數據了。
如果還是不會求出這個值,我就在叫一種方法,比較簡單,當然軟體用熟,不在此討論範圍內!現在1-48裡面隨便打一個數字,當然越接近5000左右為好,看下圖函數,1-49的數字關係與1-48的數字關係按照係數相乘,就是1-49的數據,其他數據同理,然後,把所有的數據填滿,就變成最後的圖三,選取所有數值,得出平均值,當然不是5000了,選取1-48的原始5000值,上下調動一會也就可以調成5000了。
圖一
圖二
圖三
以上把樓棟基準價確定以後,見下圖,就成這樣了,這個函數連結主要通過初始的1-48的5000值完成;
當樓棟基準均價確定以後,大家會有一個疑問,你上面還有一欄樓棟價差呢?這一欄呢,其實和樓棟係數一個道理,補充一下就是下圖,其實我一般都喜歡把他空著,為是麼空著,我在後面的章節裡,會具體講述動態價格表,而為了方便後續更改調節方便;
水平差、垂直差原則編輯
樓棟差完成後,一棟樓的基準均價就完成了。下面就把樓棟基準均價,落到這個樓棟的每個房間裡,現在我在帶大家理理思路價格表製作的邏輯——得出項目均價——均價落入樓棟——樓棟均價落入房號裡,而價格表的製作也是這樣一一進行的,邏輯順序很簡單,如果價格表做得少,最好按這步奏來,不容易亂。當然熟練的,理解深入的就不說了,個人有個人法,而且我的方式並不是標準答案,當然理論基礎是一樣的。
先看水平差的搭建邏輯,我選取假定的1-48樓做標本,請看下圖;
上圖中的水平係數得來,已經在上篇文章講過,上圖示例的水平係數是我方便計算,隨意寫,一點意義沒有,這時候的水平價差如何確定呢,有兩種方式,不用確定,用最後表格形成自動生成,或者按照比例先填一個數值,下面我給大家操作示範一下,看下圖;
空格子乘以比例,以此類推,全部填滿完成,就變成下圖了;
如果輸入隨意一組數字呢?,看下圖變化,自動生成所有數據;
當然了平時我做價格表沒這麼麻煩,我有時為了方便,直接手動輸入水平價差,為啥這樣呢,因為價格表最後如何形成,是經過層層討論,以及市場變化,包括營銷的拔高,我習慣性的是這樣來搞,當然這樣搞理論邏輯上不好完全解釋但比較實用,看下圖;
選取一個最低點,其他按照一定比例,輸入一個數值,這樣好處是啥,就是調整起來簡單方便,不管樓棟差,水平差、垂直差,先期的評分即使在科學仍然避免不了主觀性,只要是人類,其實辯證的來看,人類所有的學科都在主觀性與客觀性之間,如同科學一般,我個人認為是人類創造了科學,是由人類的偉大思想,創造了科學的世界觀,並不是客觀的科學被人類發現,即使修仙的客觀世界裡,科學的思考體系仍然是技高一籌的,即使修仙是種客觀存在。當然扯多了,哎,老毛病改不掉,就喜歡吹,哈哈哈(此處有周星馳配音)。所以我這人經常喜歡說「人的讚歌」,人的潛力永遠是無限。這樣的好處,我在強調下,便於修改,你相信我,一定會有多方討論的(除非你是領導,你說了算),這樣直接修改數值就很方便,在回頭看看評分合理,從新驗證,相信我沒必要,也會累死你。後續再說動態價格表以及價格策略,價格調整策略的時候就能深刻理解。現在會出現一個問題,大家不知道發現沒有,按邏輯來說,水平之間其實是個比例問題,100也可以變成200,比如說我可以這樣變化,理論上是合理的吧,對的這也是我想強調說明,見下圖;
這樣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這時候我要說一下,大家只要記住一個數據極差(就是最好與最差的值),為均價的15%-20%,這個到底該如何運用呢,這篇我先不講,後續我細講,其實剛才樓棟均價比例那個也是同理,因為在樓盤現實推售的時候,會按照實際情況拉大、拉小价差,比如客戶鬥集中在端戶,可能需要通過價格策略擠壓到其他單元,或者同時幾棟樓推售,樓棟的現實喜好程度,有所差別,在開盤前,可能都需要進行調整,因此我才一直強調,靜態價格表是最基礎的,這些都在後話講,這篇文章主要目的還是告訴大家如何制定價格表,一般靜態價格表的編輯,其實在樓盤產品規劃好,就可以發一小時做好,後續真正的價格表形成,一般在開盤前夕,客戶的落位情況進行調整,一般在開盤前1-2天最為合理,客戶排摸也是最為準確,還是留懸念,不講!
這時水平差形成,然後就是垂直差了,垂直差相對,水平差比較簡單,上篇我也說過了,也有個極差,均價的10%,示例的垂直差就是4955*10%=495.5元的平均分配了,當然了你按300進行分配也行,但不要超過495.5(拉的過大,會造成一個項目,兩個項目的價,這是明顯不合理的),其他主要就是我上篇講到的跳差的注意,最終垂直差,拉大,拉小,還是看市場情況以及落位情況來看,具體不闡述,下篇見,這是我在範圍內手動輸入了一些垂直差,觀眾朋友們請看,下圖,基本的定價原則已經出來了,
然後需要做啥呢?其實後面反而簡單了,下面我就細講一下最終價格表的生成;
最終一棟樓的價格表生成
上圖我選取了4層5號樓,為起始點,然後先空著在這,然後進行函數編輯!具體如下方式進行編輯,看下面兩幅圖,我把所有的一單元,按照垂直差全部給編輯完;
最終圖就會變成下圖形式,請看圖;
時在按照垂直的函數加法,就可以編輯出其他單元的數據了,當然還有其他更快更高級的制表方法,一般我也很少使用這種形式,但這種形式個人認為是最為便於理解,做多了自然有快速方法,加100,一拉到底,其他單元以此類推,
最終形成如下表格形式;
這時我想問,這棟樓的均價等於是麼?這個數學問題很關鍵,也是我這種方法來調整數據的關鍵,主要與起始值的關係,好了,看這個方程式裡面,有幾個變量,其實就一個起始值,面積確定,均價確定,垂直差,水平差確定,求出來這個值很簡單,找高中生買本書看看(順帶還得講數學,我容易嗎,你們不轉發,不點讚,人家小心靈會受傷的),設起始值單價為X,這個公式的方程式為:5號單元總價{X*93.51+X*93.51+(X-20)*93.51+.(X+60)*93.51+(X*93.51+X*93.51+(X-20)*93.51+.(X+60)*93.51}+
4號單元總價〖{X*93.51+X*93.51+(X-20)*93.51+.(X+60)*93.51+(X*93.51+X*93.51+(X-20)*93.51+.(X+60)*93.51}+100*18〗+。。。。。。。。。。。。/總面積=4955元/㎡,其實數學好的人都已經看出來裡面規律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高中數學方程式,為啥我還要寫這麼複雜呢,我們用筆和紙運算比較簡單,可以簡化方程式,但表格最好不要簡化,按照一個個這樣相加求和便於後期修改,當然說了這多複雜原理,也講一些簡單方法,仔細看下圖下下面,我隨意輸入一個數字,平均值已經出來,我隨意輸入數字調整也行,當然為了負責的精神,我才把原理講一遍,如果願意按照原理搭建求和也可以,但估計基本沒人用;
幾番調整之後,最終單價表,就成以下形式了,看下圖,
這時候總價不需要我說了把,怎麼做出來,我大概列一下,就是單價乘建築面積,得出總價,一棟樓的價格表就完工了,看下圖;
當然這兩篇文章都是講的靜態價格表,其實確切的說上一篇其實內容都講完了,這篇按說不該講,但有些朋友確實不會,我就分享下我的方式,不是標準,如果你數學更好,軟體用更熟,很多方式都可以。下面我才講到一份真正的定價落實,而現在講的都是靜態價格!歡迎分享與關注,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是我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