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馬爾堡城堡,驅車往波羅的海岸的方向繼續我在波蘭的行程。前面也說過波蘭是一個自古以來就戰事不斷的國家,黃昏之前,我來到了波蘭格但斯克的維斯特布拉德半島(Westerplatte),這裡是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槍的地方。
位于波蘭最大河流維斯瓦河支流入海口維斯特布拉德半島Westerplatte源自荷蘭語,意思是「西邊的沙洲」 。1924年根據國際聯盟決議,波蘭在這個半島上建立了一個軍事轉運倉庫。1939年9月1日,德國軍艦向駐守在半島的波蘭軍隊發起進攻,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批准了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此時恰巧有一艘德國海軍戰列艦「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號以「紀念一戰陣亡將士」為名「訪問」格但斯克,艦上不僅配備專門對付維島要塞的280毫米速射炮,還搭載了用於登陸的225名「暴風」突擊隊員。9月1日4時40分,「石-荷」號戰列艦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向600米開外的維島發起炮擊。幾乎在戰列艦打響第一炮的同時,「暴風」突擊隊通過舢板換乘,迅速搶佔維島岸灘處的物資堆場,接著向要塞最外圍的磚牆衝去。當時駐守在半島上只有210個波軍將士,他們頑強地抵抗3000德國士兵的進攻。 戰鬥開始時,德軍把進攻矛頭對準維斯特布拉德半島與格但斯克市區連接的狹窄地峽,沒有任何準備的波蘭士兵僅靠一門75毫米火炮和德軍進行生死搏鬥。在地峽制高點「雷電」工事裡,14名波蘭戰士用3挺機槍頑強抵抗,其左邊的軍火庫哨所則由沙姆列夫斯基下士帶領的三人小組保衛,他們手裡僅有一挺輕機槍。負責保衛「雷電」工事的巴蘭排長回憶說:「德軍先遣部隊很快進入我們第一道火力封鎖線,我能很清楚地看到他們。對我的機槍來說,他們微不足道,可沙姆列夫斯基下士要對付的敵人實在太多了。」從1號堡壘趕來支援的波蘭戰士打算支援軍火庫哨所,但因為德軍火力太過嚴密,援軍完全動彈不得。 儘管德軍實力遠超波軍,在連續進攻四天後,維斯特布拉德半島要塞依舊巋然不動。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德軍轉而動用約60架Ju-87俯衝轟炸機向維島發動空襲,德機先後投擲了幾百枚炸彈和燃燒彈,作為防線支撐點的波軍5號堡壘被徹底摧毀,其他堡壘也受到結構性損壞。9月5日深夜,德軍企圖把一個裝滿汽油的蓄水箱推進要塞,把那些抵抗的波蘭軍民統統燒死,但警覺的波蘭士兵再次粉碎了他們的計劃。9月7日凌晨4時26分,「石-荷」號戰列艦開進維斯瓦河入海口的轉彎區,對波蘭軍隊仍在抵抗的1至5號堡壘進行了40多分鐘的集火射擊。當時呆在1號堡壘的波蘭士兵回憶:「德軍一直轟擊東北角,其中一發炮彈把整個入口都炸塌了,緊接著,又有幾發炮彈炸毀堡壘東面的圍牆,我們被倒塌的圍牆壓住,一點也不能呼吸。通風設備也被打壞而無法修復,突然一顆炸彈擊中軍火庫,爆炸的巨大衝力把我甩到地上,到處瀰漫著煙霧。不一會兒,我失去了知覺……」然而和前幾次一樣,波軍仍然擋住了德軍的進攻。 這場地戰役的指揮蘇哈斯基少校此刻不得不做出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決定:2號和5號堡壘都已被炸毀了,這就意味著波蘭軍隊在維斯特布拉德半島的防線失去了兩個關鍵支撐點,而此時半島和樹林已被徹底夷為平地,波軍的防禦陣地和配置全都暴露在德軍炮口下;傷員的狀況也愈加惡化,此時已經沒有足夠的藥品供應。這一切都預示著波軍堅持不了多久了。同時,他通過收音機得知差不多一半的波蘭國土——波美拉尼亞、克拉科夫乃至極具象徵意義的西裡西亞工業區都向納粹德國投降了,德軍實際上已合圍了華沙。蘇哈斯基少校很清楚,他的戰士已經超額完成了波蘭軍隊最高指揮官斯米格雷·裡茲元帥交給的任務:在進行12小時象徵性的抵抗之後,他們可以選擇體面地投降。 9月7日下午16時,蘇卡爾斯基少校宣布守軍投降。
今天維斯特布拉德半島上保存著5個士兵營房的廢墟,修建了當年指揮這場戰爭的蘇哈斯基少校及戰爭中犧牲的士兵墓碑。在半島的際高點上聳立著高70米的「海岸衛士紀念碑」,上面鐫刻著二戰期間歐洲戰場上歷次著名戰役的名稱。現在的維斯特布拉德半島更象一座二戰戰爭遺址公園,警示世人世界和平的重要。
在維斯特布拉德半島上賣紀念品的小店裡有很多二戰主題的紀念品出售。
走進樹林中的維斯特布拉德半島戰爭遺址,迎面是一座彈痕斑斑的堡壘。因為英語不好我沒看懂說明上的內容,大約知道這是一座用作通信用途的堡壘。
陽光照亮了堡壘上密密麻麻的彈孔,向每位遊人展示那次戰爭的殘酷。
當年作戰用的戰壕還保留著當年兩軍交戰時的樣子。
我對戰爭的印象來自電視與電影,那些戰爭的畫面由導演、演員、燈光、道具、後期製作堆磚徹而成。沿著加建的鋼鐵通道走進這座用厚重混凝土建築而成的軍事廢墟,是我第一次面對爭戰的殘酷,第一次親身感覺到戰爭帶來有恐懼。
這座看面看上去好像隨時會倒塌的戰爭遺蹟,內部已經做過加固的工程,所以不會有任何安全的問題。
站在廢墟中,看著眼前這些千瘡百孔用於爭戰的混凝土建築遺址,如果不是親身來到、不是親眼所見,任我怎樣打開腦洞,都腦補不到這樣的畫面。
走到廢墟的低層,從這個角度看到的戰爭遺址的場景讓我頭皮發麻,來之前我已經看過無數關于波蘭二戰的資料與電影,以為自己的內心已經強大到足夠承受這些畫面所帶來的視覺與心理上的衝擊。但來到這裡才知道,我沒有這麼強大與堅持,每次按下快門,內心都會收緊;每次移動,都小心翼翼;每次轉身,都要調理心態。 眼前看到的場景,內心在呼喊:「世界和平!」
陽光下,這些裸露的鋼筋力證那場戰爭的慘烈。
整座廢墟內內外外沒有一個地方是完整的,每寸地方都留下了戰爭的痕跡。可能是彈孔,可能是炮彈轟炸過的坍塌,目光所到之處,無不是痕跡斑斑。
走出昏暗的廢墟遺址重新走在陽光下,驅趕內心的陰霾、卸掉沉重心情,走向維斯特布拉德半島的海岸衛士紀念碑。
維斯特布拉德半島有地標,不知為什麼我看到這一排白字想起了好萊塢。
海岸衛士紀念碑,上面鐫刻著二戰期間歐洲戰場上歷次著名戰役的名稱。來這裡不但可以懷緬戰爭裡的英雄們,還是看日落的好地方,每個晴天的日落前,這裡都聚集著不少來看日落的年輕人與遊客。
維斯特布拉德半島上的蘇哈斯基少校及戰爭中犧牲的士兵墓碑,每天都有遊客來到這裡獻讓一束鮮花和蠟燭,以慰藉長眠於此為國家榮譽、為保衛波蘭人們而陣亡的將士們。
銀鷹勳章下長眠的蘇哈斯基少校及戰爭中犧牲的士兵,你們為國家榮譽而戰爭,是波蘭人們的驕傲,鼓勵波蘭人們抗爭到底,直到復國。
環波羅的海自駕旅行的相關閱讀
【明明的視頻】2017在秋意中穿行波蘭
【明明的視頻】2017環海羅的海自駕之旅——立陶宛
【明明的視頻】2017環波羅的海自駕之旅——拉脫維亞
【明明的視頻】2017環波羅的海自駕之旅——愛沙尼亞
【明明的旅行】環波羅的海的15天(2017環波羅的海自駕遊記連載之二)
【明明的旅行】寫寫波蘭的歷史(2017環波羅的海自駕遊記連載之六)
到波羅的海4國旅行,又是長途跨國通宵巴士又在盤山公路上自駕,存在著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在出發前我購買了安聯申根籤證保險-全球保障:http://t.cn/RftFxbV ,可以用微信支付,支付後保單會直接發送到所填的郵箱,列印出來就可以啦!其份保險的相保障範圍,理賠模式(網上理賠,款項直接打到帳號上,快捷方便),很適合我這次在波羅的海4國的旅程。
關於明明
環球旅行攝影師
自由撰稿人
百度閱讀認證作者
百度問咖認證大咖
新浪微博籤約自媒體作者
新浪微博頭條文章作者
五洲圖片社籤約攝影師
FOTOE圖片社籤約攝影師
中國圖庫籤約攝影師
全景圖片社籤約攝影師
Triladvisor旅評家
搜狐籤約自媒體
攜程籤約旅行家
去哪兒聰明旅行家
百度旅行達人
磨房首頁作者
螞蜂窩蜂首作者
窮遊精華遊記作者
租租車頭號玩家
東莞一中校友會攝影社副社長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