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加碼物聯網:阿里雲啟動堡壘行動,呈現群雄逐鹿格局

2021-01-08 楊劍勇

文/楊劍勇

近年來,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呈現穩健上升的態勢,依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隨著5G已經步入商用部署的快車道,2021年5G發展將進一步加速,一個連接賦能千行百業的萬物互聯新時代即將到來。並指出,到2024年全球物聯網的連接量將接近650億,其中,以5G為代表的蜂窩物聯網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無處不在的連接,與雲端、人工智慧等技術融合,推動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能邁進,驅動數位化創新。只是,物聯網碎片化和多樣化,繼而物聯網連接平臺應運而生。提供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等,可以說,物聯網平臺是萬物互聯時代基礎。

啟動堡壘行動,以此擴大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

對於阿里雲來說,作為布局物聯網平臺最具代表性雲服務廠商,2021年初啟動了堡壘行動,藉此擴大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通過使用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建物聯網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並計劃在1年的時間內,讓1萬家企業用上企業物聯網平臺。

在智能製造應用場景中,阿里雲運用阿里雲AIo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能力,通過雲、邊緣計算、AI的深度結合,可以讓工廠實現數位化轉型。其中,助力老闆電器打造的廚房電器未來工廠入選2020浙江省未來工廠名單。在老闆電器未來工廠裡,機械臂、衝壓設備、AGV等現場設備跟邊緣計算、網絡深度結合,組成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工業物聯網絡。

在當前智能化變革大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都不會去費時費力的自建物聯網平臺,從而選擇更加先進的企業物聯網平臺。在此之前,IDC針對中國公有雲物聯網平臺2019年廠商評估報告中顯示,阿里雲、華為和百度三大公有雲廠商則排前三。

雲巨頭爭奪物聯網平臺,群雄逐鹿競爭格局

IDC早前的報告指出,隨著物聯網規模的逐步擴展、物聯網通信方式趨於多元化、物聯網應用日益豐富,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通過物聯網平臺提升海量物聯網終端的管理效率,加速物聯網業務創新。在全球物聯網平臺競爭格局報告中顯示,阿里雲在物聯網市場表現強勁。早前Gartner報告中出,阿里雲提供了百億級IoT設備的連接能力和上萬個行業解決方案,已覆蓋智慧城市、工業、醫療、航空等多個領域。

整體來說,雲服務廠商則具有天然的優勢,打通了雲、端、邊,特別在AI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優勢,使得亞馬遜、微軟、BAT和華為等雲巨頭均向物聯網平臺延伸,提供涵蓋計算、分析、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豐富雲的服務,從雲端再到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繼而為各行業注入創新活力的同時,物聯網平臺也形成群雄逐鹿的競爭格局。

此前IDC報告指出,百度智能雲AI 雲服務、計算機視覺領域均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為物聯網平臺注入強大的AI能力。同樣,華為雲IoT物聯網平臺位居領導者象限。華為雲物聯網平臺提供海量設備連接上雲、設備和雲端雙向消息通信、批量設備管理、遠程控制和監控、OTA升級、設備聯動規則等能力,並可將設備數據靈活流轉到華為雲其他服務,幫助物聯網行業用戶快速完成設備聯網及行業應用集成。

從智慧水錶場景來說,根據用水情況可以對獨居老人生活是否發現異常。比如,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了智慧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自動報給街道,之後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而這背後支撐的則是物聯網技術加持下的智慧水錶,讓科技技術溫暖起來。

對於騰訊來說,也在全面布局物聯網,為行業客戶提供加速物聯網建設的基礎服務,逐步構建了物聯網基礎服務套件和一站式物聯網開發平臺。就在2020年12月將騰訊連連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Explorer實現全新升級,通過聚合騰訊雲內多個產品能力以及騰訊體系內多個生態資源,面向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提供包括雲、端、應用一體化服務、新增了擴展性產品服務和內容服務能力,實現多場景的一站式AIoT能力升級,助力更多產業實現數位化升級。

諸如在工業製造領域,IoT Explorer與監控管理SaaS應用相結合,可以支持超過30種工業協議設備接入,節省管理工時50%以上,最高降低30%運維成本。「騰訊雲物聯網生態戰略的最核心使命就是通過開放一個連接12億人的中立且開放的物聯網平臺,全面支持合作夥伴能力的發展和業務的提升。」騰訊雲副總裁王峰曾對此表示。

最後

各界積極利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驅動智能化轉型,帶來對物聯網需求旺盛,使得該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而基於海量物聯網設備的連接,提供軟體和平臺相結合的廠商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對於提供雲服務的巨頭們來說,積極入局跑馬圈地,以此搶奪時代制高點,相信圍繞物聯網這條賽道,競爭會愈演愈烈。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焦點

  • 阿里雲啟動堡壘行動 巨頭持續加碼物聯網平臺
    原標題:阿里雲啟動堡壘行動,巨頭持續加碼物聯網平臺   文/楊劍勇  近年來,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呈現穩健上升的態勢,依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
  • 阿里雲AIoT「堡壘行動」 :企業物聯網平臺年內覆蓋1萬家客戶
    1月5日,阿里雲AIoT宣布啟動「堡壘行動」,將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措施,擴大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目前已經正式上線,並通過阿里雲官網對外開放。阿里雲AIoT方面表示,通過使用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建物聯網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 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已接入5000家企業 年內將翻番
    來源:中國網科技1月8日,阿里雲AIoT宣布企業物聯網平臺已經接入5000家企業,在近期啟動」堡壘計劃「後,阿里雲AIoT預計今年年內將有1萬家企業接入,增長率達到100%。1月5日,阿里雲AIoT啟動了「堡壘行動」,將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措施,擴大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目前已經正式上線,並通過阿里雲官網對外開放。阿里雲AIoT方面表示,通過使用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建物聯網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 智聯城市、巨頭站臺 阿里雲IoT生態迎來大爆發
    一天就開發出物聯網遙控小車,開發者驚呼「太好用了」;從晶片模組到應用開發的豐富合作夥伴業態、幾十年老舊工具機變身智能設備,在6月7日舉行的上海雲棲峰會上,備受關注的阿里雲IoT展示了基於其雲管邊端平臺的壯觀生態,眾多來自連接、開發、應用、方案等各個環節的合作夥伴,顯示了這家網際網路巨頭在物聯網上便捷開發與商業變現的策略正在發揮作用。
  • 中國電信啟動「學校聯網攻堅行動」
    日前,「學校聯網攻堅行動」推進會在京召開,這標誌著教育部與中國電信共同開展的「數字校園天翼行助力學校聯網攻堅行動」 正式啟動。此次會議是中國電信積極貫徹落實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持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改造提升遠程教育網絡」及教育部、工信部《關於開展學校聯網攻堅行動的通知》等相關精神與要求的具體舉措。
  • 阿里雲會議上線巨頭為何爭相入局雲辦公?
    近日,阿里雲的全新遠程視頻會議產品「阿里雲會議」正式上線,預示著企業通信市場迎來新入局者。在此之前,騰訊與知名雲通信服務商夢網科技也各自推出了相關企業遠程通信類產品——騰訊會議和夢網雲會議,二者因疫情期間為絕大多數企業遠程復工提供了頗具代表性的辦公解決方案而受到廣泛關注。
  • 聯合1萬家合作夥伴組建開放式生態 阿里雲打造物聯網商業基礎設施
    9月27日,在2019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IoT事業部市場總監王雲詞透露,阿里雲如今已經和1萬多家合作夥伴打造了開放式物聯網生態,通過便捷的物聯網基礎設施以及更智能化的計算服務,阿里雲將提供更為便捷可靠的商業基礎設施。
  • 全球服務貿易格局呈現四大新特徵
    報告指出,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新一輪科技革命為服務貿易發展拓展了新空間,全球服務貿易在結構、格局、主體、模式上呈現四大新特徵。 一是結構上,向高端領域發展。長期以來,傳統服務領域在全球服務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字節跳動全資收購才雲科技,阿里雲...
    阿里雲宣布將在3年內投入2000億,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統籌5G和千兆光纖「雙千兆」網絡發展,開展「百城千兆」創建行動。以高速公路和重點城市為切入口,加大力度支持道路管理設施數位化改造。組織開展車聯網商用試驗,推動新型信息通信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應用。
  • 深度解析|阿里雲靠什麼與亞馬遜一戰
    從全球雲計算市場的格局來看,一方面頭部效應越發明顯,與此同時一些雲計算服務廠商也在逐漸被淘汰出局。近日國內的蘇寧雲、美團雲便相繼離場,宣布終止公有雲服務。科技市場往往日新月異,雲計算行業也從來只見新人哭、不見巨頭掉,無法進入前三或者前四就意味著已經出局。另一方面,頭部玩家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彼此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亞馬遜王座越來越鬆動。在Gartner的最新報告中,雲廠商亞馬遜的份額已經連續兩年下降,從2018年48%下降到45%。而阿里雲和微軟則是不斷上揚。
  • 阿里雲IoT發布Link Develop 2.0 最快10分鐘完成物聯網全鏈路開發
    9月16日,阿里雲IoT開發平臺 Link Develop 2.0 正式上線,該平臺將完全顛覆傳統物聯網開發模式,幫助傳統企業快速實現設備端到應用端一站式物聯網開發,相比於傳統的開發環境,Link Develop 2.0將幫助企業節省三分之二開發成本,最快僅需 10 分鐘即可完成物聯網全鏈路開發。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剖析物聯網蜂窩模組的競爭格局,我們發現國 內模組廠商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與起步較早的海外模組企業競爭過程 中已經佔儘先機;同時國內模組企業也正在經歷價格戰洗禮,產業集中度快速 提升使龍頭企業長期受益;上遊晶片公司群雄逐鹿、下遊應用層出不窮也使得 模組環節的上下遊議價能力提升。綜上,我們認為當前時間點蜂窩物聯網模組 行業作為萬物互聯時代的「賣水者」,是優質的投資細分賽道。
  • 阿里雲躋身全球雲市場前三:擁有自主研發核心系統,到底有多酷?
    IDC發布的雲計算市場報告顯示,阿里雲全球市場份額進一步上漲,躋身全球雲市場前三,緊隨亞馬遜、微軟。與勢頭強勁的阿里雲相比,曾經的軟體巨頭甲骨文則顯得無比落寞。自2019年年中開始,甲骨文由於進軍雲計算市場的不順,開啟全球裁員模式。
  • 江蘇聯合阿里雲啟動「1+30+300」工程,可為製造業帶來數百億利潤
    )杭州】4月26日報導向雲計算要發展新動能的戰略行動正在全國鋪開。4月26日,在雲棲大會·南京峰會的現場,江蘇省經信委與阿里雲聯合啟動江蘇「1+30+300」工程,推動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江蘇省內廣泛應用,打造江蘇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發展標杆。江蘇「1+30+300」工程,是指推進江蘇省內30家「信息化、工業化」融合服務機構、300家製造企業高效利用雲計算、人工智慧。
  • 國內雲排名:百度第四、華為第二,阿里雲繼續榜首
    要知道華為雲上線時間是2017年,相比BAT三大網際網路巨頭發展雲服務,華為雲屬於後來者。 物聯網方向,以NB-IoT為代表的新興物聯網通訊技術可以解決水錶、電錶、燃氣表等遠程通訊協議不統一的問題。從智慧水錶場景來說,根據用水情況可以對獨居老人生活是否發現異常。比如,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了智慧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自動報給街道,之後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但當我們復盤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格局維度,我們會看到依然會是「中國風景這邊獨好」。在醫療器械這個超級賽道中,自2016年以來,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走向平穩,增長率在5%上下,各大巨頭增長乏力。反觀國內意氣風發,同比增長在15%以上,未來5至10年仍有不錯的增長預期。可以說,全球醫療器械的發展看中國。
  • 中國科技巨頭競逐新賽道:不僅關乎公司未來,也影響全球數位化進程
    傳統而言,IT巨頭擅長To B市場,網際網路巨頭擅長To C市場,但技術的發展顛覆了既有市場格局,原先奔跑在不同賽道的新老巨頭們,美國的微軟、IBM、甲骨文、谷歌、亞馬遜,中國的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逐漸匯聚到了同一個賽道——To B市場。
  • 阿里雲創新中心(重慶)成立一周年 有哪些成果?
    阿里雲創新中心(重慶)啟動一年來,通過聚力打造重慶數字經濟「新引擎」「新功能平臺」「新協同中心」,圍繞產業垂直創孵、生態聚力合作、產業人才協同三大功能建設推動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活動現場活動現場舉行了「成渝共建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啟動阿里雲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西南地區首個產業人才實訓基地,並發布「CloudX 雲智能學院 2020 產教融合「青雲計劃」「數智未來」計劃。
  • 集成阿里雲,畢馬威打造國內首家智能化體檢中心
    6月18日,畢馬威、阿里雲技術支持的曉康之家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啟用。曉康之家屬於四川省人民醫院(集團)。經過智能技術支持,曉康之家實現了體檢全流程智能化——用戶從體檢前的線上預約、體檢指南、院址導航,到體檢中的智能導診、路徑規劃、智能互動以及體檢後的健康數據分析、健康風險評估與管理等等,都可以在手機端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