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競賽一定會影響成績嗎?一文讀懂搞競賽的4大弊端、8大好處

2021-02-18 自主選拔信息平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學科競賽網按:自從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實施以來,很多競賽無用論得論調經常出現。甚至有「競賽高考不可兩全」、「學競賽,高考成績一定會下滑」、「要想高考成績好就必須放棄競賽」等等這樣的觀點。

今天學科競賽網就從弊端和好處兩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習競賽的利弊,供高一高二的準競賽黨參考,作出相應的適合孩子情況的決定和投入。僅供大家參考,話不多說直入正題。

常說的五大學科競賽指的是哪五大?

學科競賽是鍛鍊人智力,超出課本範圍的一種特殊的考試。往往要求學生補充大量知識,需要的思維量很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快速判斷能力。使得學習的學生對知識掌握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熟練度。

在現行高考制度下,學科競賽在選拔培養拔尖學科後備人才方面發揮了非常獨特的作用。所以學科競賽關乎所有優秀學生的切身利益,學科競賽的重要性和社會關注度可想而知。

▲ 各種縮寫看不懂,原來都叫這些名!

學習競賽的弊端有哪些?

不能因為我們是學科競賽網,就一定要說學競賽全部都是好處,一點壞處都沒有。實際上當前的形勢下搞競賽確實沒有以前划算了,具體體現在下邊這4點(其他的小編暫時沒想到,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1、自主招生取消後,學科競賽的升學作用降低了很多,以前是可以作為自主招生降一本線的敲門磚,但是現在不可以了。表面的價值微乎其微。

2、競賽的難度比課內知識要難,如果在競賽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多了,勢必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內其他科目的學習,對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排名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對課內知識的興趣。

3、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影響就是學競賽的孩子一般精神比較投入,基本上單獨性比較強,比較少參與校內校外的社交、表達、美體等活動,可能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會和學校班級脫軌。

4、最後還有一個隱形弊端,就是如果投入了兩整年的時間搞競賽,最後沒拿到省一獎,甚至連省三獎都沒拿到。可能心理上會有陪了夫人又折兵的鬱悶。

總而言之,學科競賽網提醒家長和考生,搞競賽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學習競賽的好處有哪些?

說完壞處,咱們學科競賽網就帶著大家看看學競賽的好處有哪些,其實也不少,尤其是競賽政策可能在一兩年以後還會調整,有些未來的好處大家還是得做到心裡有數。那麼,學習學科競賽到底有哪些好處呢?為啥高一高二學有餘力得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學一門競賽呢?且聽學科競賽網給您一一分析:

首先,從升學功能上說,如果能夠在五項學科競賽中表現突出,進入國家集訓隊,就可以免除高考保送清華北大,當然這個難度很大只有有250個國集名額。

當然,還有兩個升學好處,一個是強基計劃,另外一個是綜合評價招生。強基計劃省一以上同等條件下是優先錄取得,綜合評價在報名的時候往往有競賽獎項的初審通過很容易。

另外如果能獲得數學競賽得金牌基本上可以降一本線進北大數學英才班。當然清華對競賽生的政策更多更友好一些,五項學科競賽獲獎都有機會報名通過清華數學英才班和數學領軍計劃,競賽黨如果不太懂清華的考試內容的可以掃下方二維碼查閱清華升學的考試範圍。

而且,在兩三年以後國家可能對競賽又有新的升學政策,那麼初三的學生還是有必要衡量一下的。除了以上對升學的直接益處以外,搞競賽對課內學習也有一定的隱性好處:

1、競賽鍛鍊思維能力。

競賽中的知識在常規的學習中用不到,這是個事實。然而,每一門學科除了有相應的知識外更是有相應的思維方式,這也是文理都超強的人很少的原因。

思維這種東西單靠記筆記、背公式是學不來的。學過競賽之後,做常規題目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種看得很透的感覺,別的同學只是背出來的公式,而學過競賽的同學可以自己推導,可以拓展。所以說,競賽這東西對於學科成績的幫助,主要就在鍛鍊思維能力上。

2、競賽對課內成績提高有促進作用。

因為競賽難度大,同學們會為了理解的更透徹,知識點掌握的更熟悉而下很多功夫在這門學科上。知識之間是有聯繫的,數學學得深的同學往往能很好的認識物理公式、定義、概念。

也就是說,深入學好一門學科時能更好的理解其他學科,帶動總體成績的提高。參加競賽的同學為了節約時間去準備競賽,會不由自主地提高課內學習效率。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之下,加速課內學習任務的完成,從而擁有足量的時間學習競賽,這種學習效率的提高無疑會對課內成績提升有較大的幫助。

有了參加這門學科課程競賽的欲望,有了學習這門學科課程的興趣,學生勢必就會對這門學科予以比較的關注。愈是關注,愈發有興趣;愈是有興趣,就會愈發關注。興趣加關注,將會使學生對這門學科課程進行專研,即自學,自發的從現在學習的章節往後面的章節學。這就是往多了學,往深了學的開始。這樣一來,這門學科課程學習的寬度廣度和深度就都有了。

3、學科競賽對高考有幫助。

加競賽以及競賽前的準備過程,肯定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所有的競賽準備到高三上學期就結束了,還有一年的時間進行高考複習,所以對高考的影響不會很大。

並且,參加競賽對高考也是有幫助的。比如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試的難度與高考難度很相似。高考的最後一道壓軸題難度也與競賽題相似,對參加過競賽的同學來說,做高考題是比較有優勢的。

最後,競賽還能培養同學思考的能力,養成做事嚴謹的作風,這些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毋庸置疑,競賽對自身發展和高考的幫助很大,學習學科競賽是投入產出比很高的一種投資方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優等生一定要辛苦搞競賽?競賽生升學時到底有哪些優勢?
    而作為自主選拔中最受高校認可的學科競賽,也開始步入更多人的視線。那麼學習學科競賽到底有哪些好處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優等生都開始學習競賽,今天,學科競賽網(ID:jingsai985)為大家說說為什麼新高一高二高三的優等生一定要學習學科競賽。
  • 強基計劃影響下,還要繼續搞競賽嗎?
    現在學競賽還有用嗎?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學競賽一定是有用的。 通過初審後,還需要參加高校測試,測試內容會涉及到大學知識及競賽知識,因此沒有競賽背景的同學即使通過初審,也難以被最終入選。以2019年的最終錄取情況來看,清華大學近90%的名額都被數學省一獲取,北京大學則基本都是數學金牌。
  • 學競賽影響高考嗎?六省理科狀元用事實說話,反對的家長沉默了
    恰逢周末,同學約在一起喝茶,探討他家剛剛被某知名高中錄取兒子,是否搞學科競賽的問題。同學與孩子的意見完全相反,他的觀點是堅決不能搞競賽。理由就一條,學科競賽雖然有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的優勢,但是投入大,帶給高考的風險實在太高,他家孩子綜合成績好,穩紮穩打也有可能考上清華、北大,完全沒有必要去冒險、冒進。
  • 一文搞懂信息學競賽
    選手以個人為單位,每個國家最多可選派4名選手參加。參賽選手從各國相應計算機競賽中選拔。03、省隊選拔賽次年3、4月份(2020年6、7月)重慶NOI代表隊選拔標準為:NOIP聯賽成績佔比50%+省隊選拔賽成績佔比50%
  • 五大學科競賽大揭秘!五大學科競賽全方位詳解
    五大學科競賽主要考四次,省級賽場兩次,全國賽一次,國際賽一次(中國一般只有4-6個人可以參加)。(1)省級初賽:一般是以學校為單位自主報名參加,所有的考生都有資格參加。一般各市參加人數達到要求可在本市單獨設有考場,考生可在本市考試即可。初賽會分一、二、三等獎,但此獎項對於自主招生沒多大用處。(2)省級複賽:省級複賽是由各省競委辦統一組織舉行。
  • 小學、初中生想學數學競賽(高聯),該如何規劃?
    怎麼說呢,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挺難回答的,因為不同的人的天賦(天賦奇高的我們不討論)、基礎不同(例如小學是否有學過奧數、學過的話水平如何等等)尤其是在這個學習上能夠投入的精力多少、能夠藉助的資源質量如何等等都會對接下來的選擇帶來很大的影響,很難說如何做就一定會怎樣。
  • 你是學競賽那塊料嗎?不試試怎麼知道
    ;4、東城缺乏尖端學生這方面在競賽上特別明顯;5、朝陽80中老牌「心眼兒」多,多年前布局「二四班」,對信息學大力搞,效果很明顯,已經在競賽上超越東城;,甚至是必須考慮的道路,拿下自主招生可能已經贏了一半,拿不下直到高考前你可能都不好說自己一定能成,畢竟高考什麼都考,競賽就是一個科目,高考變數太多。
  • 強基計劃取代自主招生,競賽還要不要學?
    有人歡喜有人憂,平時不搞競賽專心課內知識學習的同學很高興,憑高考成績即可入圍,無疑增加了衝擊名校的機會;搞競賽的同學有喜有憂,情形不一,特別優秀的同學基本不受影響,入圍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的同學可直接保送清華北大,獲得金牌銀牌的同學可作為在相關學科領域有突出貢獻和才能的考生入圍強基計劃,這些同學自然無需擔心;而其他達不到這樣層次的同學就很擔憂了,學了很長時間的競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 一文摸清五大學科競賽所有「潛規則」,上清北華五不走彎路
    對於物理成績突出,或對物理有興趣的同學,我們都建議去多多接觸物理競賽,畢竟物理競賽是一個投入產出比很高的競賽科目,即便沒有取得省一,競賽思維對平時的物理學習都大有裨益。但其實,競賽對於學生的幫助絕不只是這樣,我們也不能單純簡單的以獎項來評論是否獲得成功。拿下省一、國獎確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沒拿到獎項就一無所獲嗎?並不。平時成績中上遊的優等生,只要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獲得省級的奧賽獎項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困難,也不需要天才的智商。那麼競賽生相比傳統裸考升學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 盤點:數學7大權威競賽
    2018年將於8.11~8.15在成都樹德中學舉辦。由全國各省市、港澳臺及部分國外代表隊各組織一個代表隊參賽,另外會邀請近3年承辦過女奧的學校各派一個代表隊參賽。每支代表隊最多由4名高中女學生和1名領隊教師組成。
  • 樂行學院:高含金量競賽大盤點
    Gauss (GR.7/GR.8) 高斯數學競賽 面向7-8年紀2. 2. PCF(Gr.9/Gr.10/Gr.11) Pascal(帕斯卡)、Cayley(凱萊)與Fermat(費爾馬)數學競賽 面向9-11年級3. 3.
  • 競賽特刊 | 物理競賽
    這一年積累了各種人在競賽中遇到的靠自己的力量不太好解決的問題,在這裡寫一些比較綜述性質的,更多的細節我應該會寫在自己的博客上(對,就是信競黨愛幹的事情——寫博客)blog.csdn.net/ZaoHan我真的會更新的。關於書的選擇。我是習慣於一個方面主要看一本並把能找到的其它資料都翻一遍,比較其中的異同。
  • 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學軍中學再次取得好成績
    ,學軍中學高一年級的金策同學以滿分成績獲得了金牌。  去年十月,金策獲得第八屆世界數獨錦標賽個人總冠軍和18歲及以下年齡組冠軍;2013年第十九屆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金策獲滿分;5月5日剛結束的亞太信息學奧賽,金策再次獲滿分。  從小喜歡數學  金策身高大約1米8,眼睛很有神,看上去很機靈,但又非常安靜。  金策小學在文苑小學念書,初中畢業於文瀾中學。
  • 【英語競賽】2021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文末歷年樣題)
    ,即第二十二屆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預計將於2021年2月28日--3月30日報名,4—5月舉行全國初決賽。一、戰術上如何安排英語競賽考試:很多人參加大學生英語競賽考試,都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做閱讀、翻譯、改錯、智力題等部分,當內心沉浸在完成智力題的這種虛幻的自我滿足之中,試卷上的寫作題目可能只剩下不到15分鐘的;大學生英語競賽是題量相對比較大的考試
  • 強基計劃與五科競賽的規劃
    對於競賽生來說,強基計劃帶來的影響甚至不亞於六七年前取消「省一加分保送」的政策。強基計劃以高考分數作為入圍校測的依據。除此之外,只有金銀牌可以破格入圍。不僅如此,即便競賽生破格入圍校測滿分,最終仍然需要按高考成績佔85%+校測成績佔15%進行排名,決定能否錄取。
  • 成績一般,又想自招上清北?清華學霸推薦你學信息學競賽!
    基本在每年4到5月,每個省不一樣。與其他幾門競賽不同的是,信息學競賽的省一含金量並沒有那麼大。僅僅拿到省一併不足夠進入省隊,還需要省選這一次篩選。省選是每個省自己獨立命題,每個省的省選時間也有前有後,一般是在四月到五月之間。省選和NOIP成績加權求和,擇優錄取進入省隊。
  • 初中開始規劃物理競賽也不早了 | 物理競賽培養規劃指南
    但任何一個競賽生都必須意識到,正經地學競賽絕不是走馬觀花、隨便玩玩,而是需要付出巨量的時間精力,損失掉一些機會成本,承擔一定風險的。興趣有很多種,但有些興趣的代價是很昂貴的。甚至對於數學、物理這樣的基礎學科來說,學校和學校的資源差距和因此對學生出路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強基計劃後,金牌落榜,競賽何去何從?
    對於競賽生來說,強基計劃帶來的影響甚至不亞於六七年前取消「省一加分保送」的政策。強基計劃以高考分數作為入圍校測的依據。除此之外,只有金銀牌可以破格入圍。這意味著即便學生破格入圍校測,但如果高考成績相差太多,也無法錄取。在今年5月份強基一校一策公布之時,個別機構(專注從事競賽培訓)宣稱,破格生的校測分數將接近滿分,非破格生的校測分數會非常低,最終實現破格生高考優惠100多分的情況。這無疑是痴人說夢,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
  • 探討高中五大學科競賽作用
    自主招生盛行的年代,五大競賽如火如荼,以前在某些省份,只要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滿足一定條件就可以保送高校。2013年以後,國家逐漸開始壓縮特殊招生,逐漸過渡到必須國家集訓隊才能保送,而國家集訓隊通常每個學科只有50人左右。那麼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的孩子,很多高校給予免筆試直接面試的機會,而清華北大對銀牌以上孩子一般會給予一本線錄取的優惠,部分高校對銅牌甚至省一也給到一本線。
  • 一文讀懂:美國數學競賽AMC,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而AMC則是在眾多競賽系統中排名非常靠前的一項競賽考試,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麻省理工和耶魯會直接在申請表上詢問學生的AMC或AIME成績。,並且主動聯繫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AMC一般分為三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會有一定的參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