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姓氏:蒙陰縣有八大姓,分別是王張公劉、李趙孫宋

2021-02-08 沂蒙人文志

臨沂市的蒙陰縣,因地處蒙山之陰而得名,西漢初置縣,全縣總面積1605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8萬人。

這五十多萬的人口當中,包括了很多的姓氏。就規模來說,有八個姓氏比較大,《蒙陰縣誌》在介紹境內姓氏,曾專門提到了這八大姓。本文就以縣誌記載為依據,簡要盤點一下。

根據1987年時的統計,蒙陰縣共有328個姓氏,其中有兩個複姓,即東野和歐陽,其餘的均為單姓。這300多個姓氏當中,王、張、公、劉、李、趙、孫、宋8姓為大姓。這八大姓佔據了蒙陰總人口的半壁江山,比例達到了52.56%。

其中,王姓15037戶,63122人,佔總人口14.26%;張姓10906戶,43728人,佔總人口9.88%;劉姓8028戶,30012人,佔總人口6.77%;公姓7843戶,30303人,佔總人口6.84%;李姓7273戶,27775人,佔總人口6.27%;趙姓3935戶,14693人,佔總人口3.32%;孫姓3144戶,12336人,佔總人口2.79%;宋姓3123戶,12750人,佔總人口2.43%。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在總人口方面,各姓可能都有變化,但在比例上跟原來相比,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在這八大姓氏當中,王、張、劉、李、趙、孫、宋在國內分布都相對廣泛,而公姓比較特殊。公姓在蒙陰縣相當多,民間有「公一半」的說法(既指的規模大,也指功名多),但國內其他地方相對較少,不算是常見姓氏,這也算是蒙陰縣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了。

就遷居蒙陰的時間來說,公姓也相當早。《公氏族譜》在序言中說:「蒙陰公氏,宋宣和間遷於蒙之東上門,曆元明而大顯,其躋位宗伯主盟騷(文)壇者,世所稱文介公也。」也就是說,公姓人的先祖,早在北宋末年就已經遷到了蒙陰縣,定居在上東門村。

而其他多數姓氏則是明代以後才遷入蒙陰縣。《蒙陰縣誌》載:明朝初期,從山西省洪洞縣喜鵲窩和浮山縣遷民來蒙陰約150餘姓;1573~1619年(明萬曆年間)又從河北省棗強縣及蒙陰附近鄰縣遷來移民約80餘姓。

蒙陰縣這八大姓氏不僅人口多,也歷史上的人才也不少。從金代到清代,蒙陰縣一共考取了40多位進士,出自八大姓氏的就有27人之多。其中不乏一連數代金榜題名的望族,如公氏家族「五世進士·父子翰林」,李家堡德村的一支李姓「一門三進士·父子九登科」。

就淵源來說,公姓的起源相對單一,基本上都是上東門村的分支。而其他七個姓氏,淵源相對複雜,有的是元代之前就定居在蒙陰的土著,有的是明代遷到蒙陰的移民。

在數百年的歷史上,這些姓氏也逐漸形成了一些比較有名的聚居地。剛才提到了上東門的公姓和李家保德村的李姓,而舊寨鄉北樓村的趙姓也比較有名。北樓趙姓與有名的博山趙姓為同宗,相傳是宋朝皇室的後裔。

相關焦點

  • 歷代《百家姓》排名,李、王、張始終為三大姓
    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下面是全國25個大中城市的前十大姓:北京:王、張、李、劉、趙、楊、陳、孫、馬、高。上海:張、王、陳、李、朱、徐、周、沈、吳、陸。天津:王、張、李、劉、楊、趙、陳、孫、高、馬。南京:王、張、陳、李、劉、楊、周、徐、朱、吳。廣州:陳、黃、李、梁、劉、張、何、吳、王、林。泉州:陳、林、黃、王、李、吳、張、鄭、蔡、蘇。
  • 中國「上古八大姓」指的是哪些姓氏?沒準你的姓氏也是來源於此
    我國的姓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時期,當時以女子為尊,所以使用的姓氏大多都帶有女字,這一特點在上古八大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姬、姜、姒、嬴、妘、媯、姚、姞(也有說最有一個為妊姓的),你看是不是每個姓氏中都有女!上古八大姓之姬。姬姓被稱為黃帝之姓,距今已有將近5000年的歷史了。
  • 姓氏從來都不是單一傳承的,帶你了解張、王、李、趙、劉姓的由來
    我們說中國古老姓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會,在上古時期產生了八大古姓,這個姓氏的傳承已經發展了幾十倍的數量,有的已經泯滅於歷史的潮流裡,有的成了佔據人口數量較多的大姓,如「張、王、李、趙、劉」,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幾個姓氏的由來。
  • 2018臨沂勞動模範和模範集體擬表彰人選、集體公示
    齊魯網4月19日訊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臨沂市委、市政府將隆重表彰一批臨沂市勞動模範和模範集體。為進一步聽取意見,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接受社會監督,現將臨沂市勞動模範(以姓氏筆畫為序)、模範集體擬表彰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18年4月19日—25日。
  • 中國姓氏來源和中國上古八大姓!
    中國上古時期有著名的八大姓,分別是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後面所有姓氏也基本發源於此!中國開始是母系氏族,所以所有上古姓氏皆從「女」字旁,這也側面反映了中國姓氏最初都是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中國現代姓氏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類:1、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以國名為氏有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楊、曹、胡、許等,後面都成為常見姓。
  • 中國姓氏起源背後的故事之趙錢孫李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姓氏,或者與爸爸姓或者和媽媽姓,總之都是這樣一代代延續下去的,那麼對於它的起源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有這些姓氏呢,對於這些姓氏的起源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會進行一個專題板塊,對於一些姓氏進行起源探究整合,快來一起看看有沒有你想關注的姓氏吧。
  • 淺談上古八大姓中的玄機,為何全是女字旁
    華夏姓氏圖騰探本尋源,中國號稱百家姓,然而實際姓氏卻遠遠不止百家,據史學家考證,中國自古至今共出現過13579個姓氏,這其中的單姓達到6931個,複姓為4329個,三字姓也有1615個,四字姓為569個,五字姓有96個,六字姓是22個,七子姓為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僅有1個(夥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
  • 新百家姓不再是「趙錢孫李」,前八名有你的姓氏麼
    新百家姓不再是「趙錢孫李」,前八名有你的姓氏麼百家姓在線 說起百家姓,人人都知道你也一定能脫口而出
  • 河北十大姓氏排名! 姓氏排名前100有哪些!
    河北省不僅是中國的人口大省,同時也是中國的姓氏大省。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河北共有1100個姓氏,有370個姓氏的人口都在萬人以上。其中王姓是河北第一大姓,共有709.2萬人,佔據河北省總人口的9.8%。河北十大姓氏排名順序如何?河北姓氏排名前100有哪些?下面就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姓氏最新排名
    (二)海南省最新百家姓排名前十位依次是:陳、王、李、吳、符、林、黃、張、周、鄭。(三)重慶市最新百家姓排名前十位依次是:李、張、陳、劉、王、楊、周、黃、羅、唐。(四)山東省最新百家姓排名前十位依次是:王、張、李、劉、孫、趙、楊、陳、徐、馬。
  • 中華姓氏起源:張、王、李!血脈流傳,亙古不變!
    文獻記載,現存的姓氏共有5600多個。但每個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後裔。如南宋羅泌多注《路史》中云:「黃帝子揮封於張為張氏。」張姓是中國的第三大姓氏,是中國最有影響力,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今天,張姓後裔近億計,約佔當代中國人口的7.1%,全世界,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幾乎會有張氏子孫的足跡。在民間也素有「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
  • 為什麼中國那麼多的姓當中,排名前三的姓氏卻是王、李、張呢
    我國歷史上是非常注重姓氏的,自古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俗語,在我們中國文化中非常注重姓氏淵源的,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同姓的人還是比較親切的,畢竟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姓氏,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五千多個姓氏。而這些姓氏裡面當然有一些人數比較少的姓氏。
  • 中國姓氏最新排名!你第幾?
    01李 02王 03張 04劉 05陳 06楊 07趙 08黃 09周 10吳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
  • 百家姓王、李、張人口前三,姓氏的歷史源流有什麼故事?
    2013年,相關的權威部門發布了一條有關於百家姓研究的信息,就是在現在中國諸多的姓氏當中,當然百家姓只是個虛指,應該說有一萬多個姓,那麼在這一萬多個姓當中呢,人口最多的,排到前三名的是王、李、張三大姓,姓王的中國人據說有9500多萬,姓李的有9300多萬,姓張的有9000多萬,這三大姓加起來這個人口數目大約佔整個中國人口的21%。
  • 蕭山區「姓氏」排名出爐!蕭山區第一大姓氏揭秘
    另外,尚有一支隨宋室南渡,從河南遷居西興鎮湖頭陳村;一支於元初南渡,遷居城廂街道婁下陳村;另一支明正德年間,從海寧遷居浦沿鎮楊家墩村。Top2 王 79660人Top3 李 50299人唐天祐年間由陝西鳳翔轉輾遷入。主要聚居在所前鎮祥裡王、大小塢、下聞、傳芳等村。
  • 新排《百家姓》與大關姓氏
    戶數在1000戶以下500戶以上的姓依次有趙、鄧、馬、胡、肖、徐、朱、曾、高9姓;500戶以下100戶以上的姓依次有何、彭、蔡、袁、郭、鄭、宋、雷、謝、田、石、馮、廖、蔣、賈、秦、陶、龍、毛、韓、汪、杜、魏、譚、代、鍾、熊、葉、侯、孫、金、任、盧、鐵、蘇、文、林、梁、範、夏、向、伍、丁、曹、黎、餘、潘、呂、龔、姚、程、舒、姜、陽、洪、冉、萬、方58個姓;100戶以下50戶以上的姓依次有麻、許、孔、殷
  • 內黃縣姓氏和姓氏來歷
    2000年,內黃縣全縣共有姓氏248個,其中單姓246個,複姓兩個。張、王、李、趙、劉、楊等姓人口最多。張姓集中居住的村莊有35個;,王姓集中居住的村莊有32個;,李姓集中居住的村莊有29個;,趙姓集中居住的村莊有20個;,劉姓集中居住的村莊有29個;,陽姓集中居住的村莊有1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