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左右媽。我們一家四口目前居住在紐西蘭。這裡為您分享紐西蘭生活教育、菲律賓遊學、中英文閱讀、親子交流、書單、旅遊。請關注我吧~
寶兒小朋友,7歲,一年級。2019年10月開始系統跟團進行英語聽讀。跟團經歷:伊索寓言,黑貓Early reader。
寶兒媽媽在周日深夜給我發來的文章讓我感動不已。在堅持英語學習的路上,最能夠鼓舞人心的莫過於有相知相攜的同行者。「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寶兒媽媽情真意切的文章裡,我看到了一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用心、努力、堅持的偉大母親。你的堅持就是孩子的堅持,你的認真就是孩子的認真。寶兒媽媽的肺腑之言告訴我們,堅持陪伴、用心投入,英語學習就能日積月累、水滴石穿。
開篇我必須要引用左右媽媽的一段話:「學習英語沒有捷徑。堅持不懈的學習是根本,再加上切實可行的方法才能讓學習變得更輕鬆更高效。時間花在哪裡成績就在哪裡,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穩步前進。如果你想那你就做,如果你不做那你就別抱怨。如果你什麼都不想,那也挺好,心之所至,隨遇而安。」
第一次讀到左右媽媽這篇文章時,我仿佛遇到多年知音,每一字都深深震撼著我,雖然我和她遠隔萬裡,互不相識,但我萬分認同這種觀念,看多了溫情脈脈的雞湯文,有效果嗎?唯有正視問題,直面自己,才能找到答案。
第1問: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
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我帶著寶兒學英語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探索答案。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呢?除去考試升職交流工具外,一定有更加值得去學英語的理由。最初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是一直把英語當作一門考試必考的學科來學的,談不上興趣。因為深知它的重要,所以我認真對待,一路高考、四六級、考研都是以應試為目的來對待的。僅此而已。寶兒三歲半開始英語啟蒙的時候,我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以後考試都用得著,那就早點開始接觸吧。帶著這種思想,把它當做任務來完成,選擇了一些兒歌動畫資源開始了學英語之路。直到有一天,我讀到這樣一段話:「中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滲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而英語,是我們看世界的臺階,你站上去,就有機會去接觸更多元更豐富的文化,更廣大的世界向你敞開了大門。」
第2問:磨耳朵為什麼那麼重要?
最初的我,沒有理念,沒有方法,僅憑自己的一些粗淺經驗帶著孩子啟蒙。所幸寶兒四歲的時候,我誤打誤撞報了一個理念非常正確的培訓班。老師認真負責,帶著孩子們做遊戲,聽兒歌,激發了孩子最初的英語興趣。重要的一環就是「磨耳朵」和每天讀RAZ系列,這一磨一讀就是整整三年,沒有一天間斷。現在回想起來,幼兒時期的興趣激發和語感培養是萬分重要的。孩子們無憂無慮、沒有其他學業負擔的幼兒時的確是英語啟蒙的黃金時期。沒有逼迫,沒有責罵,只有日復一日無聲的堅持和記錄,和孩子偶爾想偷懶時堅定的拒絕。時間久了,早聽晚讀這件事仿佛滲入我和孩子的每個細胞,像吃飯刷牙一樣,自然而又不可更改。
第3問:左右媽打卡團適合自己嗎?
寶兒喜愛語言,從小喜歡跟大人學舌。三歲左右開始每周固定兩次看英文原聲電影,慢慢地她的英語發音和語調都原汁原味,遠超於我,三年的堅持聽讀積累了不少詞彙量。這時實體培訓班慢慢體現出了它的弊端: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為刷課時教學計劃過於拖沓,接送費時費力。猶豫很久,在寶兒上小學之後,我停掉了實體課程。
停課以後心裡很慌,一直都是依靠別人,自己突然要規劃寶兒的英語學習,找語音找資源,可以嗎?但是有一點是很堅定的:孩子的英語不能停。我繼續購買了RAZ帳號,每天的聽讀還在雷打不動的進行。
機緣巧合,我通過鄰居姐姐的分享看到了左右媽辭職創業的消息,隨手點開,處處驚喜!太符合我的理念需求了。連夜看完公眾號所有文章,反覆琢磨,和左右媽多次溝通,我參加了伊索預言打卡團。說是打卡,其實並沒有硬性要求每天必須發朋友圈勵志的條文。我最怕的就是每天刷圈打卡,只想自己安靜做點事情就好。事實證明,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而一群人,你可以走的更遠。一群同樣追求的小朋友和家長,再加上左右媽詳細整理每個團的音頻視頻,講解具體的聽讀方法,幫孩子們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
在堅持中嘗到進步的喜悅
方法已有,只剩執行。
參加之前我是有些擔憂的,按左右媽推薦,我們參加伊索團,但我覺得孩子並沒達到那樣的水平。RAZ限於讀一些最多兩句的繪本,都不太順利,最愛讀的還是一頁三五個單詞的簡單圖片,從來不肯開口讀一些長句,也不會獨立表達。直接讀篇章故事,我很擔心會掉隊。對待孩子的學習,我的觀點是選擇要慎重,不要貪多;但是一旦開始了,就必須要堅持到底。
這樣就開始了。因為有前期的習慣養成,寶兒並不覺得每天讀一個故事看一個動畫片是負擔,早聽的內容也換成了伊索音頻,每周一換。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所有的堅持都值得銘記。寶兒不斷給我欣喜,更多的是驚訝,她竟然喜歡讀伊索預言英文版。因為讀過中文故事,再加上動畫片的幫助,理解起故事來並沒有阻礙。在左右媽的指導下,寶兒學會了劃單詞,影子跟讀,難句反覆,慢慢地(這個慢慢的也是很久的),她可以流暢的讀一篇完整的故事了。那一刻,我很欣慰,拿著音頻給家人聽,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表揚!左右媽是一個沉靜用心的人,每隔28天一個周期,她會給堅持打卡的孩子發小禮物。孩子喜歡表揚,孩子更喜歡來自外界的認可,她知道遙遠的紐西蘭有一個阿姨,有兩個英語很好的左右哥哥,每天看她讀故事聽英語。一百多天的伊索團之後,寶兒主動要求趕緊報黑貓打卡團(伊索團的下一級)。初章故事,難度有增加,不過進步更明顯,以前不敢在喜馬拉雅錄作品,現在自信心倍增,獨立錄了很多英文童話故事。從跟團開始到現在,差不多有半年多時間,進步不可以說是不快,產生了質的飛躍。
現在每當看到寶兒到時間主動開始聽故事,每周自己錄音當小主播,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大段大段叨叨英文故事的內容,我內心都深深感慨:無論大人和孩子,當她處於一個瓶頸期的時候,最怕的是停頓不前不能突破。寶兒何其幸運,遇到推她一把的阿姨,跨過去,柳暗花明,豁然開朗,這一階段的學習拉開了新的篇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英語學習從「推著走」到「自己走」,信心滿滿,興趣十足。還有比這更棒的事情嗎?這比考過什麼級別,背了多厚的單詞書,更有意義,更值得欣慰。
把英語當成一種語言來學習
英語首先是一種語言,其次才是一門學科,一個工具。在與左右媽的一次長談中,我焦慮於孩子只會讀不會識記拼寫單詞。聰明的左右媽四兩撥千斤,她問我:「孩子是怎麼學中文的呢?」是呀,從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從簡單的爸爸媽媽到正常說話再到背兒歌背詩詞,孩子的中文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水到渠成的過程,英語也一樣,沒有一種語言能脫離這種模式。
譁,我幾十年的認知和真正的英語學習中隔著一層紙,一旦捅破,領悟很快。是啊,把英語當作一門語言來學,為她創造環境,聽她模仿聲調,陪她看有趣動畫,慢慢陪她掌握這門語言,需要很久很久的過程,因為沒有語言環境,這個過程會更久更久。何必急於一時呢?聽說讀寫,有了聽讀,才有說寫,有了大量的輸入,量變才能產生質變,孩子才會輸出。在學校教育下,聽說讀寫孩子遲早都會掌握的。啟蒙階段,就像陪著一個小嬰兒一樣,開始學說話吧!
保護孩子萌芽的興趣
幼小時期的孩子,不懂為什麼要學習,也沒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不適合枯燥重複的苦行僧式訓練。家長能做的,就是如何把學英語這件事「潤物細無聲」的納入孩子的生活。培養習慣非常重要,幼年的習慣有時會維持一生,陪著孩子不緊不慢地走下去吧。孩子想放棄的時候,請千萬不要責罵孩子,我們大人在工作生活中是不是有過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呢?責罵之下的強制執行,不會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更不談興趣了。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以給孩子放點兒水,今天內容少一點,時間短一點,但是我會一直陪著你,堅定地,溫和地。在跟寶兒的奮戰史中,軟硬兼施,說唱逗笑,我們用盡了十八般武藝。
當什麼時候孩子懂得,學習是一件讓自己進步、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懂得究竟為什麼學習,我們可以說,已經盡到了作為陪伴者的責任。如果能領會學語言的真諦,請你試著把英語學習當做一個漫長的過程,多一點耐心,少一點焦慮,什麼時候都不晚,只要有一顆行動的心。
英語學習沒有捷徑:堅持堅持再堅持
這是左右媽的觀點,也是所有學習的要義。「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彈鋼琴需要每天練習基本功,打桌球需要反覆揮拍鍛鍊肌肉記憶,英語也是一樣的。時間花在哪裡,成績就在哪裡。」不要羨慕別人家孩子口語好、發音好,你是否看到了別人父母在孩子背後的投入,你是否看到了孩子在課後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你在陪著孩子學英語,請你一定堅持、堅持、再堅持!你的堅持就是孩子的堅持,你的認真就是孩子的認真。你要一朵花開,就要精心的灌溉她。
不比牛娃,也不比牛媽,我們都是世間萬千孩子和媽媽中普通的一分子,寶兒的英語學習和其他學習只是她人生中一個小小的開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能更好,在孩子長大的時候,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為孩子插上翅膀,讓她去飛翔。
與各位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共勉。
菲律賓遊學|提升英語
紐西蘭插班留學|感受教育
中英文閱讀打卡|親子交流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在生活中成長和學會幸福
左右媽:莎莎 doudousha0
左右爸:吳劍鵬 wujianpeng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