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原油生產基地冬季天然氣保產首次實現自給自足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圖為青海油田原油生產基地。 孫睿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10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10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日產天然氣攀升至35萬立方米,標誌著生產基地冬季天然氣保產首次實現自給自足。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位於青海省海西州的柴達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肅、寧夏四省區重要產油、供氣基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其中花土溝位於柴達木盆地西緣的海西州茫崖市,平均海拔3000米,冬季長達6個月,是青海油田原油生產的大本營。

青海油田生產運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花土溝有常住人口約2萬人,近10年來企地冬季生產和民用天然氣保供均由青海油田負責,其資源主要來源於油田原油生產的伴生氣,缺口部分由仙翼管線反輸到花土溝。

隨著柴達木盆地勘探開發進程的加快,與花土溝近在咫尺的英雄嶺區域勘探獲得重大突破,深井伴生天然氣生產能力凸顯。因此,青海油田盡最大可能將伴生氣集中利用,既實現老油田周邊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又實現了伴生天然氣「吃幹榨盡」的效益提高。

近年來,青海油田相繼投產了南翼山天然氣處理站、花土溝聯合站天然氣增壓站,使距離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120公裡的南翼山油田天然氣成為花土溝生產基地日常工業、民生保供的主力氣源。

青海油田油田生產運行處生產運行科負責人說,進入冬季,青海油田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日均需消耗天然氣23萬立方米,而且用量每年都在遞增。為了徹底解決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冬季天然氣使用依靠東部氣田補充這一難題,今年油田實施了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天然氣供給調整方案,新建的南翼山2號天然氣處理站、柴9井油氣處理系統、獅新58井天然氣處理站每天可增加10萬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產量,給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首次實現冬季天然氣自給自足。

「冷708試採氣回收站已穩定運行兩周,回收油井伴生天然氣10萬立方米。」青海油田採氣三廠負責人說,「冷湖是青海油田的發源地,一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井伴生天然氣全部『顆粒歸倉』,日產量可供5000戶家庭使用。」

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青海油田新建天然氣回收站及增壓系統已陸續投產,富餘的天然氣將通過管線輸送到澀北氣田,為冬季保供添力。(完)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油氣產量突破2億噸,天然氣當量首超原油
    2020年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歷史首次突破2億噸,這是繼1978年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之後,實現的又一個歷史性跨越。天然氣產量當量首次突破1億噸,同比增加116億立方米,是歷史增量最大的一年,首次超過國內原油產量。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22日披露,位於柴達木...
    >2020-04-22 15:48:24來源:FX168 【柴達木盆地獅新58井日產原油百噸超500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22日披露,位於柴達木盆地的獅新58井已連續500天日產原油超百噸,天然氣超5萬立方米,已累計產油5.2萬噸,產氣2200萬立方米,成為青海油田陸相油氣地質新理論創建以來,深層碳酸鹽巖油藏效益增儲建產的典型代表,標誌著該項理論已經成規模、成體系地指導高原油氣勘探。
  • 大慶油田保供龍江冬季用氣底氣足
    完成冬季天然氣保供任務,是實打實的民心工程。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積極做好冬季能源保供工作,保民生保重點,統籌兼顧、超前謀劃,優化裝置運行效益效率,積極開展俄氣下載,推動儲氣庫建設,為助力龍江地區調峰保供、平穩輸氣「底氣」十足。統籌兼顧,抓早抓實。
  • 青海油田優化工藝找到油氣增產「金鑰匙」
    (資料圖) 孫睿 攝  記者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針對儲層改造難題,強化工藝技術攻關,縫網壓裂工藝、納米粒子泡排劑泡沫排水工藝等技術成為油氣增產的「金鑰匙」。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柴達木盆地南翼山油田原油產量突破30萬噸
    中新社西寧12月8日電 (孫睿 唐志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8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柴達木盆地南翼山油田11年來通過各項措施,打造成了高質量發展的高原低滲難採油田開發典範,原油產量已從2017年16.7萬噸漲至今年的33萬噸,預計年底,南翼山油田油氣當量將達到
  • 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增量高於往年
    2019年大幅增加風險勘探投入,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油氣增儲上產捷報頻傳,準噶爾盆地高探1井等一批風險探井取得重要突破,發現10億噸級慶城大油田、四川頁巖氣和塔裡木博孜―大北兩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國內原油產量止跌回升、佔全國一半以上,天然氣產量同比大幅增長、佔國內產量近70%,油氣保障「壓艙石」地位更加鞏固。天然氣銷量同比增長18%,藍色火焰溫暖億萬民眾。
  • 青海油田優化低滲透油藏讓柴達木盆地貧瘠油藏「刨」黑金
    記者24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突出效益導向,優化低滲透油藏開發模式,讓柴達木盆地貧瘠油藏「刨」黑金。青海油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青藏高原最大油氣田,主要勘探開發領域在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地理面積25萬平方公裡,沉積面積約12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3000米。青海油田也是青海、西藏、甘肅、寧夏四省區重要產油、供氣基地。
  • 柴達木盆地獅新58井日產原油百噸超500天
    中新社西寧4月22日電 (孫睿 石宣青)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22日披露,位於柴達木盆地的獅新58井已連續500天日產原油超百噸,天然氣超5萬立方米,已累計產油5.2萬噸,產氣2200萬立方米,成為青海油田陸相油氣地質新理論創建以來,深層碳酸鹽巖油藏效益增儲建產的典型代表
  • 西北油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保衛戰
    抓好生產經營工作既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也是油田穩增長保效益、履行經濟責任的現實需要。「對於西北油田而言,建設千萬噸級大油氣田,這不僅是黨組交給我們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更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必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西北油田分公司代表劉寶增在疫情防控生產例會上作出部署。
  • 大慶油田2019年主要指標箭頭向上
    2019年完成油氣當量4362.8169萬噸,海外權益產量首次突破900萬噸,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45億立方米。  大慶油田2019年完成油氣當量4362.8169萬噸,同比增加195.96萬噸。
  • 阿聯SNOC開始在沙迦曼哈尼油田生產天然氣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石油新聞12月31日消息稱據阿聯國家通訊社WAM報導,阿聯沙迦國家石油公司(SNOC)及其合作夥伴埃尼周日宣布,開始在沙迦最近發現的曼哈尼油田生產天然氣。    SNOC和義大利能源巨頭埃尼集團去年宣布在沙迦發現了新的天然氣和凝析油,這是該酋長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首次發現。    據WAM報導,該項目將從沙迦B區曼哈尼油田的曼哈尼-1天然氣井開始生產。
  • 【提質增效】新疆油田瑪湖1最大地面建設工程建成投產
    瑪湖1轉油站及配套工程於2019年8月開工,新建一座集原油預處理、天然氣增壓及油田注水為一體的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油氣轉輸站,其中,轉輸設計規模為100萬噸/年,天然氣增壓設計規模為30萬立方米,注水規模為600立方米/天,採出液、天然氣將分別輸送至採油二廠81號聯合處理站及81號天然氣處理站。
  • 大港油田備戰冬供紀實
    10月20日,大港油田大張坨儲氣庫的採氣設備調試工作按計劃進行,並沒有因為天氣原因而變動。  「中控室,庫6井採氣閥門請給出關閉信號……」設備工程師許來旺在雨中有序地忙碌著。儘管對設備的脾氣秉性早已爛熟於心,他還是不敢有絲毫懈怠。這是大張坨儲氣庫群全力以赴備戰冬季用氣高峰的真實寫照,也是大港油田全力以赴保供京津冀的縮影。
  • 胸懷大局 堅定履職 新疆油田採氣廠開足馬力保「冬供」
    儘管這兩年在低油價的影響之下,根據創效發展和綠色環保的要求,新疆油田公司連年實施增氣工程,天然氣產量穩步上升,但水漲船高的天然氣市場消費量,依然讓每一方天然氣都顯得彌足珍貴。據統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1932億立方米,2016年將有望突破2000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尤其是受季節性用氣不均衡的情況影響,冬季保供調峰矛盾將持續存在。
  • 探訪中國最大「原油稀土」基地:油稠人不愁
    中新社新疆克拉瑪依6月17日電 題:探訪中國最大「原油稀土」基地:油稠人不愁作者 胡嘉琛風城油田,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距克拉瑪依市120公裡。在這裡,地層下的原油多以半固態或固態存在,難以開採,被稱為「流不動的油」。風城油田作業區員工寒冬中躺井扶正不停歇。(資料圖)吳小川 攝不過新疆油田公司技術專家孫新革對此並不發愁,他說:「二十餘年攻堅克難,經歷了太多波折,但在一批批石油人的堅持下,終有了今天的成就,建成中國最大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
  • 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投產 高峰年產量可達420萬方
    記者了解到,流花16-2油田群因其處於南海深水區,離岸遠,海況惡劣,且需要同時開發3個油田,總體開發工程方案設計挑戰極大。為此,中國海油開展了多個工程方案的論證研究,先後攻克了深水鑽井、水下智能完井、深水流動安全保障、遠距離電潛泵供電技術等多個世界級難題,並首次自主完成了油氣田水下生產系統開發模式的總體設計和安裝工作。
  • |油氣|天然氣|油田|煤層氣|...
    繼往開來,中石化集團總經理馬永生在2020年年度油氣勘探總結會上強調,上遊勘探戰線要勇擔找油找氣重任,持續加大高質量勘探力度,加快實現油氣大突破大發現,進一步夯實上遊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基礎。
  • 青海油田井控安全「眼裡不容沙子」
    截至9月20日,青海油田累計完成鑽井進尺67萬米,井控溢流控制創歷史最高水平。  青海油田是集團公司井控高風險地區之一。為此,青海油田加強井控安全管理,圍繞井控層層「查思想、查技術、查管理、查紀律」,以零容忍的鐵腕抓嚴、抓實井控安全管理工作。  「今年,青海油田勘探領域集中在英中、阿爾金山前,部署的深井、超深井增長幅度較大。
  • 精調細控保冬供 華北油田採油四廠累計外輸氣超1億立方米
    華北油田永清採油作業區員工精細調整氣量。長城網訊(記者 趙曉慧 通訊員 王金鳳 李保英)入冬以來,寒流席捲華北大地,最低溫度降至零下20度,突如其來的降溫使居民賴以取暖做飯的天然氣告急。自2020年11月15日至今,該廠已累計外輸天然氣超1億立方米。增氣源,積蓄冬供能量。穩住老井產量是基礎,該廠細緻分析,摸排每一口氣井的生產潛力,確定合理生產制度,每日隨生產變化動態跟蹤調整,確保老井穩產,同時積極組織老井恢復,對生產能力下降氣井,實施氣舉、低壓採氣等復產措施,日增產天然氣4萬立方米。加快新井建產步伐,日增氣6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