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流星許願,有人被隕石追殺…
當流星划過天際,一邊看滿天星光燃燒一邊許下願望,這場景實屬羅曼蒂克的風格。
你可知這些天外的石頭也會是人類的劊子手?萬一流星不再轉瞬即逝,而是向你奔襲而來,你還能安心地朝它許願嗎?
隕石——未燃盡的「流星」
最美的天文現象莫過於流星了。那些天外來客划過地球的大氣層,迸發出令人稱嘆的一道亮線。它停留的時間短過曇花一現。形成這些光帶的太空碎片大都很小,尺寸分布在沙子和鵝卵石的大小之間。它們穿行在大氣層中劇烈地燃燒,還沒到地面上就已煙消雲散。就像泰戈爾寫的那樣:「我已飛過,天空不留下任何痕跡」。
2002年11月獅子座流星雨期間一顆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情景 (圖片來源:NASA)
而那些在大氣中燃燒後仍保持「強健體格」的,就脫離了浪漫的範疇,成為對地球有攻擊力的隕石了。根據NASA的隕石資料庫記錄的從1988年開始的數據,至少有822顆大塊頭隕石在大氣中發生了爆炸,並且產生了雨點般的碎片。有些科學家認為每天能有多達17個隕石撞擊地表。
從1988年4月15日到2020年3月4日記錄的地球遭遇隕石撞擊的地點和撞擊的能量
(圖片來源:NASA)
的確,在太空中漂泊的地球就是一個活靶子。每年都會有很多或大或小的隕石降臨地球。可以是"宇宙狙擊手"的靶子,彈丸大小的隕石掉落下來,被人撿到成了珍貴的藏品;也可以是「太空火箭軍」的靶子,城市大小的石塊襲來,整個地球都得回爐重造。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可能就與此有關。
那麼,在歷史長河中,有沒有那麼一顆隕石恰好砸死一個人呢?這聽起來有點像把隕石比喻成了飛彈。車臣戰爭時,反政府武裝首領因為一個電話被飛彈瞄準,成為了第一個被飛彈跟蹤殺死的人。這對於具備優良科技結晶的飛彈自然不在話下,而隕石說白了就是普通的石頭,沒有跟蹤制導系統的它,又能否可以完成準確命中一個人的「任務」呢?
車臣戰爭中,車臣反政府武裝首領杜達耶夫在被俄軍截獲手提電話信號後隨即被俄軍發射的空地飛彈擊斃 (圖片來源:kknews)
歷史上的受害者
最近一次被報導的隕石致死事件發生在2016年。根據一家印度報紙的報導,一名巴士司機在午餐休息時間,按照慣例走到戶外的水池旁洗臉,不幸的是,來自天外的一顆隕石的撞擊讓他喪了命。同時,爆炸造成的衝擊波還造成了另外三個人的受傷。這件事情緊接著被紐約時報轉載,讓如此罕有的事件一度成為了世界民眾的飯後談資。
事件發生後,印度當局檢查了一起疑似隕石墜落的地點 (圖片來源:npr.org)
不過,就科學事實來看,這場事件能否定性為隕石襲擊還是存疑的。事件突然興起的熱度吸引了來自NASA的專家,他們對此進行了評估。
從來自現場的照片初步判斷,這一事件和隕石的關係不大,圖片中並沒有天外來客應該表現的特徵。同時,小隕石撞擊地面時不會引起火災或爆炸。形成一個像網上公布的那樣大的隕石坑需要至少幾公斤的隕石。雖然印度當地的科學家揭示了更多關於此事件的細節,但是結果仍舊錶明,這不太可能來自太空,罪魁禍首更可能是人造物體。
要說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還得屬2013年發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的事件:一顆直徑17米,重達7000噸的隕石以54倍音速的速度向著地球奔襲而來,半空爆炸的隕石造成了三次不同能量的衝擊波。這次事件造成了約1500人受傷,他們多被震碎的玻璃所傷。爆炸過程中還造成了部分屋頂的倒塌。這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之後最大能量的隕石襲擊了,所幸沒有人在這次事故中失去生命。
上面的左圖是車里雅賓斯克事件隕石的一部分,右圖是事件發生後當地歌劇院破碎的窗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所以隕石雖然危險,直接撞到人的概率還是非常低的。目前唯一能確認的隕石砸傷人的事件還要追溯到1954年。一位名叫Hodges的女士正愜意地在家裡的沙發上打著小盹,一個隕石砸穿了她家的屋頂並直接命中了她的腿,並在她的身體左側造成了很大的一塊瘀傷。可憐這位女士人在家中睡,禍從天上來,屬於名副其實的躺著也中「槍」。
被砸中的Hodges女士(圖片來源:新浪)
儘管印度媒體說2016年的事件是第一起隕石殺人事件,但從學術角度來看,這一時間線還要往前捋捋。剛剛提到的1954年這起時間上比2016年要早,但是它並不是「命案」。
繼續往前推,在1908年發生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是最為著名的。據估計,當時的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炸藥,這一能量是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威力的1000倍。超過2150平方公裡內的8000萬棵樹焚毀倒下,總受災面積2150平方公裡,同時還造成了上百頭馴鹿和兩個人的死亡。好在爆炸發生在人煙罕至的西伯利亞地區。
目前學術界主要存疑的是罪魁禍首是小行星還是彗星。也因為爆炸發生地偏離人類聚居區,當時的沙俄對此事件不太關注,一些記錄也可能在後續的動亂年代中丟失。相信等事件徹底調查清楚後,我們還可以在那裡繼續種土豆的。
前蘇聯科學家在1927年拍攝的通古斯大爆炸照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最新刊登在《隕石與行星科學》期刊上的一篇學術論文[1]來看,「人類被隕石謀殺事件」最早可能需要追溯到1888年。土耳其國家檔案館發現的多份文件表明,在1888年8月22日(領土廣大的奧斯曼帝國時期),一顆墜落的隕石擊中了伊拉克庫德斯坦地區,造成一人死亡,一人終身癱瘓。
左上角的×是爆炸發生地,紅色箭頭是研究人員推測的隕石移動路線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關於此事件的記載總共包含三份獨立文件,權威性毋庸置疑。從記載內容來看,在事件發生當天晚上8:30分左右,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的火球,隨後隕石像雨一樣從天而降,整個事件大約持續了10分鐘。文件提及,那名未知的遇難者和受害者都是被隕石直接砸到的。
只可惜那時候沒有良好的天文監測系統。從政府報告裡的描述來看,高空爆炸的火球主體還破壞了該地區的莊稼和農田,這和隕石襲擊特徵非常一致。目前調研還在繼續,根據發現它的村莊,以及撞擊碎片發現的地點,研究人員推測隕石的「進攻」路線是東南方向。由於當前數據有限,我們無法進行完美的復盤,因而無從知道火球的準確高度、速度、大小和位置。
這是揭示這一事件的三份文件。目前調研團隊還在搜尋更多與這一事件相關的文件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為什麼要研究隕石傷人事件?
這一研究具有非常好的啟發作用。歷史並非完全由漢語、英語等這些主流語言書寫。由於當時記錄的語言是土耳其語,偏向小眾的語言使得這一事件沉寂了百餘年,成為了目前發現的最早隕石命案。不過我們也不能因此蓋棺定論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隕石殺人案。從概率的角度來考慮,既然一百年內有人被砸死,那麼兩百年、一千年內有人被隕石傷害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
追尋最早隕石命案的過程還在繼續開展,這不光是獵奇,也是一個評估地球在太空危險程度的過程。要完成這樣的一項工作並非易事,它不光是天文學的範疇,也涉及到了歷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和檔案管理員、翻譯人員進行跨學科合作。
番外:中國明朝的記載
好奇的你可能會問:中國歷史上有關於隕石撞擊案的記載嗎?
還真有,那就是發生在明朝時期的王恭廠大爆炸事件。王恭廠是當時京城製造和存儲火藥的火藥庫,它在天啟六年(1626年)發生了一起離奇的爆炸事件。當時一份民間報房編輯發行的《天變邸抄》中記載,這場爆炸造成了兩萬餘人的重大死傷,爆炸面積達到2.25平方公裡,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這起事件與「通古斯大爆炸」並列為人類歷史上成規模毀滅事件的兩大懸案。
可惜關於爆炸的情況,不同渠道描述的威力相差極大。較為官方的《明實錄·熹宗實錄》中記載,爆炸導致房屋倒塌一萬餘間,受害人數五百餘人。唯一確定的是,事情誤報的可能性不大。從文獻記載的「有聲如吼」,「見飆光一道,內有大光」等可以推測,這與隕石衝向地球時,和大氣層摩擦形成的火花、火球,及撞擊地面造成的震動與響聲等現象相當吻合。
王恭廠大爆炸想像圖(圖片來源:新浪)
但是事件發生地是軍火庫,這是安全隱患造成的意外爆炸也並非不可能。加上當時的黨爭激烈,為了政治利益將人禍說成天災的可能性也不可小覷。目前學術界對此仍有爭議,我們先按下不表。
歷史論壇裡不乏有「我大明天下無敵」的論調,那麼就請好奇的讀者想一想,有沒有可能這是當時一次失敗的核試驗呢?一篇小眾的論調認為明軍在收集雷石(含鈾)製造核武器時產生了爆炸。這裡將此觀點的來源貼在了參考資料5中,供大家閱讀思考。
堵"鹿"了!疫情下 奈良鹿滿街溜達,垃圾箱翻食物
奈良鹿(共同社)
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續蔓延,以鹿聞名的旅遊城市奈良也受到很大影響。從1月下旬疫情出現以來,遊客驟減,奈良的鹿開始「變得和平時極不一樣」,組團上街溜達,在垃圾桶翻找食物......有居民表示「住奈良這麼多年從沒見過」。
綜合日本共同社、《產經新聞》12日報導,日本於1月下旬出現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自2月以後,遊客急劇減少,而奈良鹿的活動範圍隨之逐漸「擴張」。此前鹿很少去往人多的街道,而最近,連離奈良鹿公園走路至少20分鐘,直線距離2公裡外的奈良車站附近也時常有鹿出沒。它們更是經常組團上街,在街道上溜達、吃草,還常有人看見它們翻垃圾桶。甚至有人在京都境內也看見了鹿。
奈良鹿在居民樓前吃草(產經新聞)
今年4月24日傍晚,家住奈良車站南邊舊街區的丈太郎(音譯)驚訝地發現,有6隻鹿在自家家門口閒逛。他趕緊拍了下來,並把照片傳到推特上,引發熱議。丈太郎說:「我住奈良這麼久了,從沒見過鹿大白天組團上街散步的。」
專家分析稱,鹿在平時的旅遊點吃不到食物,只能疑惑地四處走,去找吃的。奈良鹿的異常行為也令當地的鹿保護協會「鹿愛護會」十分頭疼,「往年這段時間,鹿確實也會上街,但今年的頻率實在是太多了。」他們接連接到居民的電話,稱「鹿在住宅街上走」「鹿把街都堵滿了」。
「美鹿巡邏隊」在清掃奈良公園(共同社)
網上有許多聲音質疑,鹿吃不到遊客給的仙貝會不會餓死。「鹿愛護會」不得不上網回應:「鹿仙貝不是主食,而是零食。鹿沒有餓到」。「鹿愛護會」在今年2月-4月的出勤次數基本是往年的兩倍,如幫助迷路的鹿回公園、救助受傷的鹿等。
提醒人們加強防範新冠病毒 這個髮型在東非國家火了
「新冠髮型」在東非流行(圖源:Getty)
為了提醒人們加強防範新冠病毒,一種髮型在東非國家肯亞流行起來。這種髮型的穗狀髮辮與病毒獨特的形狀很相像,被稱之為「新冠髮型」。
圖源:Getty
據《每日郵報》報導,之所以流行有兩個原因,疫情暴發加劇了當地的經濟困難,人們只能選擇這種低廉的髮型;其次,可以起到提醒人們加強防範新冠病毒的作用。
在肯亞首都奈洛比中心貧民窟的一個臨時沙龍裡,24歲的髮型師莎倫瑞法正為年輕女孩編辮「新冠髮型」。(圖源:AP)
24歲的髮型師莎倫瑞法表示,當地大多數小孩非常樂意通過洗手進行消毒並戴著口罩。但一些保守的成年人不相信新冠病毒是真實存在,所以理髮師們決定用這種新冠病毒髮型提醒這些不在意的成年人。
據介紹,編織這種髮型所用的技術是穿線,用紗線來代替合成的髮辮。(圖源:AP)
名叫瑪格麗特·安迪亞的一位母親表示,對於窮苦人們,這種「新冠髮型」更加實惠,「雖然我們付不起更貴的髮型,但仍希望孩子們看起來時尚。」
肯亞基貝拉一個七歲的女孩,編著「新冠髮型」(圖源:AP)
圖源:Reuters
據肯亞衛生部5月11日消息,當地累計確診病例數已達700例。然而,由於檢測材料的普遍短缺,當地實際確診數可能更高。衛生官員特別擔心新冠病毒在擁擠的貧民窟中傳播開來。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單體敏 資料來源:科學大院 海外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