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Follow me. -> Good luck forever!
中西 · 讀書· 海外 · 英語 · 親子
教育|閱讀·科技|奇趣·名人|演講·影視|動漫·美食|旅行·文藝|時尚
英語資源 · 少兒英語學習
~雙語媽咪海外韶~
英語學習貴在日積月累 和孩子一起學英語
學英語 是一種薰陶 是一種浸泡
就 像 電 飯 鍋 煮 米 飯
今日分享一:孩子學英語,不是蓋房子,而是煮米飯
今日分享二:TED英文演講MV|揭開同性戀議程的神秘面紗(中英文稿)
今日分享三:歐美英語啟蒙 | Sight words Practice常見詞練習 1
點左下角閱讀原文|讓英文原版書融入孩子的生活
作者 | 李岑
雙語親子時尚圈專欄作者
(原版閱讀推廣人,著書《0~12歲英文原版童書詞彙進階》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雙語親子時尚圈"發布
未經授權,請勿部分或全部轉載
版權合作請聯繫:2644079603@qq.com
家長經常聽到一個比喻:「學英語就像蓋房子,單詞就是磚頭瓦片,語法就是房屋結構,單詞加語法,就蓋起英語的房子」。因此,一些家長期望給孩子找到背單詞的辦法,以為孩子苦背單詞,苦學語法規則,就能掌握英語。
這就錯了,學英語可不是蓋房子。英語,是堆砌不出來的。學英語,是一種薰陶、是一種浸泡。學英語,像電飯鍋煮米飯,泡在水裡,環境高溫,時間不久,米飯自然煮熟。
類似「學英語,無外乎背單詞,學語法」的觀點,半個世紀之前,就有人說過。上世紀 50 年代後期,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大躍進」期間,各行各業都在制定 15 年之內趕超英國的目標。英語教學也要大躍進,提出了「50小時趕 3 年」的口號。用 50 小時,達到 3 年的英語教學目標。有些人認為 50 個小時還是多,建議能不能讓學生用 15 個小時,達到 3 年的英語教學目標。對於這段歷史,2003 年,復旦大學董亞芬教授在《外語界》撰文表示:這些鼓吹英語速成的人,以為學生只要記下單詞,外加一些語法規則,就可以學好英語,這背離了外語教學規律。
也許有人會問,學英語,難道不該重視單詞、語法嗎?當然要重視單詞語法。國外語言學家說過一句話:沒有語法,我們無法正確表達;沒有單詞,我們就什麼都無法表達。
但是,死記硬背單詞語法,是費力不討好。我見過一些小學生,認認真真背單詞,一邊背,一邊還使用詞根法、詞綴法、諧音法、象形記憶法等等輔助記憶方法。小孩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表揚。但要注意一點,單詞是有脾氣的,單詞是有彈性的。從背單詞,到掌握單詞,就像從認識一個人,到了解一個人,中間要有一個過程。
比如,孩子今天認識「馬」這個單詞。但是,到什麼時候才算掌握「馬」這個單詞?那就是,孩子在翻書的時候,讀到過「乘坐馬車」、「馬馬虎虎」、「修理馬達」、「馬到成功」,孩子通過閱讀,反覆看到「馬」在不同語言環境下出現,看到「馬」的各種搭配組合,才有可能掌握「馬」這個詞。沒有大量閱讀,光背一點單詞,意義不大。
楊絳先生說過,掌握單詞就像交朋友。這是一個很妙的比喻。背5個單詞,就像認識5個人,光拿花名冊,死記硬背這5個人的名字,意義不大。但是,如果我能和這5個人朝夕相處,自然會加深對他們的了解,自然就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就這個比喻,我想提一句「詞彙附帶習得」,這個理論是 1987 年由 3 名國外學者提出來的。「詞彙附帶習得」對我們的啟示,就是學習者專心閱讀的時候,雖然沒有刻意記單詞,但卻記住了單詞。孩子津津有味閱讀Harry Potter 的時候,單詞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另外,孩子閱讀一整本書,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作家寫一本書的時候,必然會重複使用一些單詞和句型結構,所以孩子閱讀一整本書,前面見到的單詞、句型結構,後面讀的時候,會再次見到,自然而然強化了記憶。所以說,單詞量大的孩子,都是讀書讀出來的。
有些家長認為,只要文章沒生詞,孩子就能又快又好地閱讀英語。事實並非如此。孩子想要又快又好閱讀英語,需要專門的訓練。香港聖保羅學校附屬小學,一群六年級的孩子,英文閱讀很流暢,半個月能讀完 300 多頁的原版書。這些孩子都掌握了「詞塊」閱讀能力,他們閱讀的時候,一眼看下去,看的不是一個單詞,而是一連串好幾個單詞。國內英語優秀的孩子,一個晚上能翻閱十幾頁原版書,也是因為有這樣的閱讀能力。
再有,光背單詞不讀書的孩子,一旦接觸英文原版讀物,會發現即使手頭有字典,閱讀過程還是卡卡的。就像吃魚的時候,嗓子不斷卡魚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閱讀的過程,不是認字的過程。閱讀的過程,是「從字裡看出字來」的過程。閱讀,是讀者,對文本作出解釋的過程。舉個例子,有學生覺得魯迅的文章難懂,不是因為不認識魯迅寫的漢字,而是無法解釋魯迅漢字背後的內容。越是優秀的作品,越是在有限的文字內,蘊含豐富的解釋。
我再說說語法,語法是人工總結的語言規則,是語言中最枯燥的部分,是最容易挫傷孩子學習興趣的部分。語法是有必要學的,但是學好語法,有一個前提,孩子先要有大量語言接觸。孩子學英語的重心,應該放在語言上,而不是放在語法上。孩子學的是英語,而不是學英語的規則。孩子應該 learn English , 而不是 learn about English ,就像孩子學遊泳,應該進到水裡玩,而不是一直在岸上學習枯燥的遊泳理論。比如,香港小學 6 年級英語全港測評,翻開試卷,裡面沒有一道語法選擇題,卻有一首 20 行的英文詩。
其實,語法是隱含在語言裡面的,我們只要大量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附帶就能掌握語法。這就是語法內隱式學習。「內隱」的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瑞博 1965 年首次提出的。
孩子大量閱讀漂亮的英語,孩子英語自然就很漂亮。在最高意義上,英語教學是培養一種趣味,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審美。單詞、句型、語法,只有在文學作品裡,才附著萬千氣象。孩子學英語,不可以沉悶。孩子學英語,應該是自身需要之滿足,而不是滿足別人的需要。僅僅是背單詞、扣語法、做卷子,不去親近文學,就像孩子們不去遼闊的草原,欣賞鷹擊長空之美感,孩子們整天關在狹窄屋子裡,盯著老鷹的標本。
點左下角閱讀原文|讓英文原版書融入孩子的生活
Good idea
國外小男孩Branden說:
Last year, I was bored almost the whole summer. Then I had an idea to get unbored!
他想出的到底是什麼樣的idea呢?
關注"雙語海外媽咪(ID:oversea-mom)"回復#idea#獲答案
Any idea? Send to us. Wait for you!
聯繫郵箱:2644079603@qq.com
雙語親子時尚圈
shuangyuqinzi
您身邊的海內外朋友 爸媽寶貝的世界時尚快樂營地
2006年創建 · 全球首個中西交流國際平臺
最貼心雙語欄目· 最獨特雙語電臺
海內外多彩特色欄目分享
中西·育兒·海外·美文·讀書·音樂·英語·美食·旅行
到荔枝或Podcast搜索"雙語親子時尚圈"電臺收聽
主編@海外雙語媽咪:個人微信oversea-shuangyu
雙語海外媽咪:公眾微信(ID:oversea-mom)
加@雙語親子時尚圈 微信群或志願者回復#微信群#
聯繫/投稿/薦文郵箱:2644079603@qq.com
Hi,誰曾想到?長按心形指紋處
識別這張圖片關注我 -〉據說從此好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