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陋的小學食堂成為國防教育活動會場。
紅網時刻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焦盛洋 孫浩 常德報導
「我原以為只是一個簡單的掛牌和捐贈儀式,最後才明白什麼叫真正的國防教育進校園。」9月14日上午,常德軍分區在桃源縣牛車河鎮瓦兒崗小學舉行第20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活動,校長全雙霖在活動結束後感慨道。
瓦兒崗小學位於常德桃源、張家界慈利、懷化沅陵三縣交界的大山深處,全校48名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是農村留守兒童,由7位堅守在這裡的女老師負責他們日常學習和生活。該小學是常德市最偏遠也最具代表性的一所山村小學。
全雙霖介紹,「平時我們按照教學計劃努力讓孩子們學到儘可能多的知識,雖然也會講授一些與國防有關的內容,但因為條件艱苦、師資力量有限,對國防教育的認識和如何開展幾乎一片空白。」
大山環抱、白雲深處的瓦兒崗小學。
基於這個現狀,常德軍分區為活動設置了「七個一」,即「組織一場升國旗儀式、頒授一塊國防教育示範學校牌匾、懸掛一套英模掛像、贈送一份武器裝備模型、聘任一批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上好一堂國防教育輔導課、發放一份國防小禮包」,旨在讓全校師生接受一次高標準的國防教育洗禮。
受邀參加活動的除了全校師生,還有來自常德軍分區、桃源縣人武部的現役幹部和文職人員、市縣兩級國防教育委員會成員單位負責人,以及基幹民兵代表、學生家長和附近村民。
9時,受天氣影響,活動改在學校簡陋的禮堂兼食堂舉行。原計劃中的升旗儀式被改為全場奏唱國歌、向國旗敬禮,全軍十大掛像英模畫像懸掛環節也被改為掛像展示與英模事跡介紹。
得知現場手執國旗的是參加2019國慶閱兵文職方陣的常德軍分區文職人員劉凱,六年級的商賢俊不禁有些激動。原來,那次收看國慶大閱兵直播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你看他的背挺得多直?真帥!」
全軍掛像英模畫像進校園。
而全雙霖和同事們在現場努力記住每一名掛像英模的光榮事跡,她們決定以後在課堂上多講講英模生前的故事。「等天氣放晴,我們要將英模掛像懸掛在全校最顯眼的位置,讓每一個走進學校的師生和家長第一眼就能看到他們。」
當常德市國教辦主任、常德軍分區政治工作處主任楊滌非和桃源縣副縣長湯賽男為贈送給學校的國防教育武器裝備模型揭幕時,每揭開一塊幕布,學生們都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歡呼。
各種國產武器裝備模型是大山孩子們眼中的稀罕物。
贈送的模型包括DF-41型飛彈、99式主戰坦克、055型飛彈驅逐艦等一大批國產新型武器裝備,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連特意趕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們也恨不得湊上前去看個仔細。他們說,在牛車河甚至桃源縣,看到現役軍人的機會都很少,更別說武器裝備了,「就算是模型,對山裡這些連玩具都沒有的孩子們也是難得一見的稀罕物。」
孩子們收到「國防小禮包」後迫不及待地打開看看。
除了贈送給學校的「國防教育大禮包」,常德軍分區還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國防小禮包」並由軍地領導送到他們手中:迷彩色的書包裡裝著各類國防知識讀本和文具。五年級的李佳琪從常德軍分區司令員李興剛手中接過書包後,立即拿出書籍翻看起來,她告訴記者,平時自己喜歡看一些革命先烈的故事書,「但是學校和家裡這類書比較少,上網也很不方便,所以總是讀不過癮。這些書,我會攢著慢慢看,不能一下子就看完了。」
學校和學生收到「禮物」後,十名學生代表手捧聘書和紅領巾走上講臺,他們要為學校聘請的十位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送上聘書、戴上紅領巾。記者注意到,此次受聘擔任瓦兒崗小學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的除了李興剛、湯賽男這樣的軍地領導,還有來自桃源縣有關部門和牛車河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和基幹民兵代表。
學生代表向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送上聘書、戴上紅領巾。
「雷鋒同志生前擔任過撫順本溪路小學的校外輔導員。如今,國防教育要進校園紮根,校外力量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常德市委常委、軍分區司令員李興剛介紹,常德市正在積極探索建立國防教育校外輔導員聘任制度,除了去彌補學校國防教育師資力量的短板,更希望能依託這支隊伍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師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
聘任即履責。由李興剛擔任主講,其他四位校外輔導員協助,瓦兒崗小學建校以來的第一堂國防教育輔導課正式開講。學習國旗、國土、領海、軍服等國防知識,回望了鴉片戰爭以來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天翻地覆的巨變,李興剛利用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件瞬間便吸引了現場所有學生的注意力。講課中間,四位校外輔導員從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闡述,在互動環節中臺上臺下的熱烈交流更是激發了學生們的熱情。
「來,戴上軍帽感受一下。」
「平心而論,這堂耗時45分鐘的課受客觀條件限制顯得十分侷促,講授的很多內容在城市小學生眼裡也頗為尋常。但從孩子們的反應中,我看到了他們對國防教育知識的渴望,更看到了國防教育走進瓦兒崗小學這類大山深處校園的緊迫感。」李興剛認為,比起城裡重點學校的國防教育工作開展,偏遠山村學校的國防教育工作任重道遠,「這不是光靠金錢投資就能夠彌補的,更需要全社會、軍地雙方共同努力,讓國防教育的種子播撒在這些山裡孩子、留守兒童中,讓他們長大以後和同齡人一樣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獻身國防」。
授課結束後,全校48名學生同時起立朗誦《少年中國說》,以示謝意。稚嫩的童聲中,那句「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顯得尤為清晰。
簡單的揭牌環節背後是沉甸甸的責任。
離去之前,秋雨初歇。李興剛和參加此次活動的軍地領導一同為瓦兒崗小學門口的「全民國防教育示範學校」牌匾揭牌。
「希望瓦兒崗小學的國防教育工作從今以後開展得越來越好,給其他散布在偏僻鄉村的兄弟學校做出榜樣,樹立標杆,讓國防教育在校園裡真正紮根、生長。」李興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