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2020-07-29 孕育島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熊孩子是大家比較討厭的一類孩子,主要是其實更多的時候,人們討厭的不是熊孩子本身,而是家長處理問題的態度。

熊孩子的誕生是熊家長的教育結果,如果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及時制止並教育,那他會慢慢懂得規矩。

在熊孩子的世界中,沒什麼事是自己不能做的,除非真正侵犯到家長的利益,家長才會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熊孩子弄壞別人手辦,家長不屑賠錢

手辦對於手辦愛好者來說可是珍惜如命,如果有人不小心弄壞他們的手辦,可能會心疼很久,但如果有人故意弄壞手辦,那事情就不會是心疼這麼簡單了。

旺旺是一個比較淘氣的小朋友,在家裡是由奶奶照顧著的,奶奶怕孩子不在爸爸媽媽身邊會上火,於是在孩子有要求的時候,都是儘量滿足他的。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有一次奶奶在帶旺旺的時候覺得無聊,想和自己的姐妹聊聊天,於是帶著旺旺去了自己的妹妹家,兩人聊得比較開心,一時間沒有顧上旺旺。

這時旺旺已經走到主人家的臥室,在大家不注意的時候,推倒了臥室中的一個大玻璃櫃,只聽「轟隆」一聲,嚇壞了旺旺奶奶和姨奶奶。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姨奶奶看見侄子的手辦碎了一地,瞬間慌了神,連忙給孩子打電話講清楚情況這時旺旺已經被一聲巨響嚇哭了,而旺旺奶奶則在一旁安慰著孩子,完全沒意識到孩子闖禍了。

隨後不久手辦的主人安然回來了,看見地上的手辦,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但是看在家人的面子上,還是忍住了自己的怒火,並表示需要賠錢。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旺旺奶奶:就是一堆破塑料賠什麼

在聽到要賠錢的時候,旺旺奶奶來脾氣了,並表示這是想故意訛人,不就是一堆破塑料嗎?還賠什麼錢啊?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聽見旺旺奶奶這樣不講理的回答,安然默默的回到自己的房間,細心的估算每個手辦的價錢,最後給出友情價格,安然告訴旺旺奶奶一共兩萬元。

聽到這個數字旺旺奶奶嚇壞了,不知道怎麼辦,安然又給她指了一條明路:「沒有錢就叫孩子的爸媽來」。隨後奶奶叫來了旺旺的爸爸。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看見一片狼藉的地板,旺旺爸爸立即向安然道歉,並表示自己會賠錢隨後再一次向安然道了歉,這件事也算是過去了,只有旺旺奶奶一人不明白,為什麼要賠錢。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孩子犯錯時,家長的正確做法

其實孩子犯錯不可怕,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犯錯,最重要的是犯錯後,應該怎麼處理,以及認錯的態度怎麼樣。

如果不想在將來為孩子的錯誤花大價錢買單,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做好這幾件事。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1)讓孩子認錯

孩子犯錯了,家長不要把孩子保護在身後,你可以保護他一時,但不能保護他一世,總有一天孩子要自己到社會上闖蕩,如果他什麼都不懂,吃虧的是自己。

在知道孩子做錯事情後,家長要做出榜樣,主動向對方道歉,並帶著孩子來道歉。


孩子玩壞別人的手辦,家長覺得就是破塑料不願賠償,當事人:兩萬


2)主動提賠償

如果孩子對他人造成了財產損失,家人要承擔起責任,不要用一句「他就是個孩子」來應付問題,家長的這樣逃避,孩子也會跟著逃避。

將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是如何去撒謊,躲避懲罰,而不是想著怎麼去努力把對他人的傷害降到最低,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寫在最後】

有些時候孩子不懂事,家長不能跟著不懂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意的事情,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心血被損壞後,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留言板】

你覺得孩子家長應該賠償安然手辦的錢嗎?

相關焦點

  • 「一堆破塑料要20萬,訛錢呢?」親戚孩子弄壞手辦,家長卻拒絕賠償
    "一堆破塑料20萬,訛錢呢?"親戚孩子弄壞手辦,家長卻拒絕賠償 經常看到很多關於熊孩子的新聞,要麼是在高鐵上大聲吵鬧,穿梭在過道中嬉笑唱歌,導致其他乘客休息不好。要麼是大街上朝陌生人吐痰或者用玩具戳陌生人的熊孩子。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熊孩子出現,總覺得歸根結底還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吧。
  • 熊孩子弄壞珍藏手辦,家長拒絕賠償:"一堆破塑料賠五萬,訛錢呢"
    說到熊孩子這個話題,免不了會引起爭執,有的人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跟孩子計較,誰小的時候不會犯錯誤。有的人覺得,既然犯了錯就要接受批評,正是因為是孩子才要好好管教。熊孩子弄壞珍藏手辦,家長拒絕賠償收集過手辦的小夥伴應該清楚,一些限量版的手辦價格昂貴,出手價就要好幾萬,而且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錯過就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 「一堆破塑料20萬?」熊孩子弄壞昂貴手辦,家長護娃拒絕賠償
    ,而家長拒絕賠償的事情在網上火了。這天,劉女士不的親戚要帶著孩子來家裡串門,劉女士一開始並沒有覺得什麼,覺得親人在一起比較熱鬧。但是沒想到親戚家的孩子不是很乖巧,而是常人嘴裡的「熊孩子」。果然孩子到了之後,先是對劉女士家裡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什麼都要擺弄擺弄。之後這個小男孩兒就對劉女士收藏的手辦感興趣了。
  • 熊孩子弄壞手辦,親戚要求賠償2萬,奶奶: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
    琪琪就這麼把柜子弄倒了,手辦也全都弄壞了。正巧朋友這時回家,看到這樣的一幕心疼的不行,但又礙於兩家老人關係的份上,只能默默的收拾了。收拾之後,朋友粗略估計了一下大概兩萬多元,之後便提出讓對方賠償。但琪琪奶奶聽到價錢馬上就直呼:就一堆破塑料就想訛錢,這能值兩萬塊錢?
  • 「不就是個破塑料嗎?」熊孩子玩壞15萬手辦,家長還耍賴拒賠
    社會上關於「熊孩子」的報導是層出不窮,這些缺乏基本教養的孩子會在公共場合裡面大喊大鬧,影響到別人,甚至是破壞別人的東西。而這些熊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有幾個更「熊「的家長。熊孩子弄壞親戚貴重手辦,家長的態度惡劣前段時間,有位愛好收集手辦的網友憤怒地把自己的遭遇給放到網上,並引起了其他網友的強烈譴責。
  • 「一堆破塑料20萬,你想訛錢?」熊孩子弄壞手辦,父母拒絕賠償
    「一堆破塑料,你想訛錢?」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家長拒絕賠償小艾就是二次元文化的「忠實粉絲」,她曾拖朋友從日本購買了許多動漫手辦,其中有兩個限量版是她最喜歡的,價值20萬。有一天,小艾的親戚帶孩子來她家玩,她知道這是個熊孩子,還特意將自己珍藏的手辦藏到了臥室裡,以免被孩子發現。
  • 「就一破塑料不值錢」,熊孩子掰斷13萬手辦,家長的寵愛是毒藥
    家裡面如果有熊孩子的話,一般家長更容易勞心費神,淘氣的孩子在家裡面也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也會經常被家長訓斥。但儘管家長經常訓斥這幫淘氣的孩子,但孩子依然不聽話,甚至還會做出更過分的事情,一般如果只是在家裡面犯錯還好,家長最害怕的是孩子在外面給自己惹禍,因為這些都是未知的。
  • 熊孩子弄壞20萬手辦,家長卻護娃拒賠:一堆破塑料,想訛錢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實,每個「問題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失職的父母,這就是為什麼老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小拉氣憤地拉著孩子到客廳找親戚理論,雖然親戚和父母看到房間的場景都嚇了一跳。但是都想著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是親戚,親戚當下也說可以賠償。可是當小拉報出這些手辦的總價值值20萬時,親戚就立刻翻臉,花式賴帳:「這堆破塑料值20萬?是想訛錢吧!」。
  • 熊孩子弄壞一牆手辦,家長拒絕賠償,直言:你這就是訛人
    很多人看到熊孩子,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跑。我們能夠理解小孩子皮,但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是熊孩子背後的家長,正是由於他們的縱容,才讓熊孩子肆無忌憚,開始了破壞之路。熊孩子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破壞能力,還認為是娃厲害的表現,殊不知這是讓人十分厭惡的行為。
  • 珍藏手辦被熊孩子破壞,索賠2000元遭拒,家長:不就是個破塑料嗎
    從小到大,孩子犯錯就是令大人最糟心的事,畢竟闖禍有大有小,作為父母只能跟著孩子的背後幫忙擦屁股,教育之餘還是無法避免孩子繼續搗亂,只能一直操心到孩子長大。但是,面對孩子犯錯時,不同的父母也呈現截然不同的態度,明事理與放縱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呈現不同的結果。
  • 「不就幾塊破塑料嗎?」熊孩子弄壞鄰居手辦,寶媽看到發票後懵了
    「不就幾塊破塑料嗎小可一回來就擔心自己的手辦會被陌生人亂動,馬上衝進了房間,正好看到孩子拿著一個珍貴的手辦在玩。沒想到這個熊孩子對於小可讓他還回手辦的做法十分不情願,還故意把小可的手辦摔在地上,手辦當即被摔壞了。
  • 「不就幾塊破塑料嗎?」熊孩子摔壞親戚15萬手辦,家長護短拒賠償
    作者/萌媽編輯/萌媽說到&34;這三個字,往往讓很多人非常頭疼,有些小孩是調皮,也有一些小孩明知道後果卻還故意搗蛋,如果家長不及時教育,最後受害的也只有孩子。來到其中一個房間,小孩看到柜子裡面擺滿了很多玩具,於是便打開柜子,拿出了幾個玩具,其中幾個手辦被熊孩子拆得亂七八糟。要知道這些手辦是非常昂貴的,熊孩子直接摔壞了親戚15萬手辦,堂弟發現之後特別生氣,要王先生賠償。
  • 熊孩子弄壞昂貴手辦,媽媽不教育還幫助辯駁:破塑料值幾個錢?
    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本身就是受到了教育的影響,熊孩子的出現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家長的教育存在著缺失。過了一會兒,朋友在客廳就突然聽到了臥室傳來的,才發現是朋友的孩子把自己的手辦給摔到地上弄壞了。當時朋友就很生氣,直接把孩子手裡的手辦給搶回來質問他:「為什麼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 「破塑料值幾個錢?」孫子弄壞親戚一櫃手辦,看到帳單後奶奶懵了
    齊齊今年剛好六歲,這個年紀的他無法分辨是非,只會到處玩耍和胡鬧,因此,更需要家長在旁邊去督促和管束,然而奶奶卻放任齊齊去胡鬧,因為他覺得男孩子就是要鬧騰一點才能長得快。當然,這個奶奶一開始也是嗤之以鼻,表示:破塑料值幾個錢?你這不是敲詐呢?
  • 熊孩子掰壞親戚手辦,寶媽不屑:這能值幾個錢?聽完價格蒙了
    結果這一說可了不得,明明是濤濤的錯,濤濤媽媽卻理直氣壯地責怪表哥嚇到濤濤了,還不屑地說表哥的手辦是一堆破塑料但凡正規值得收藏的手辦,從版權獲取到設計再到生產出來,不僅工序複雜還要保質保量,可不是「破塑料」。
  • 「一個塑料值幾個錢」,熊孩子掰斷朋友家手辦,家長卻毫不在意
    當孩子闖禍之後,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懲罰孩子,但總有些家長總是喜歡護著自己的大寶貝,不管孩子做出什麼樣的錯事,家長不僅不說孩子,自己也覺得理所當然。這也導致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熊孩子,這樣的孩子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給別人帶來麻煩,那些總是慣著孩子的家長,也要多進行反思,不要到孩子長大之後再後悔。
  • 孫子弄壞親戚手辦,奶奶不屑:一堆破塑料能值幾個錢啊?
    有一次張奶奶帶孫子去親戚家玩,而親戚家有一個上高中的孩子,這孩子從小就有一個興趣愛好,那就是收藏手辦。可張奶奶的孫子來到別人家後非常調皮,甚至當成了自己家裡跑到親戚家孩子的屋裡開始玩耍,不一會的功夫,張奶奶和親戚就聽到孩子的屋裡有巨大的聲響。
  • 熊孩子弄壞親戚手辦,奶奶大聲說:破塑料值幾個錢?一看價格懵了
    大家都在客廳裡喝茶嗑瓜子,聊得不亦樂乎,亮仔也坐在旁邊陪笑著,過了一段時間,突然聽到臥室裡傳來了一陣響聲,很多東西都譁啦啦地倒了,亮仔覺得定是有大事發生了,他連忙跑到臥室一探究竟。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許奶奶孫子昨天晚上裝模型手辦忘記上鎖了,而這下子柜子上的模型手辦全都被那個調皮的遠方3歲表弟掃了出來,很多手作都碎成了兩半,有的甚至都不能看了。
  • 孫子弄壞價值3萬手辦,奶奶不想賠,爸爸及時趕到給孩子上了一課
    ,奶奶不屑:破塑料值幾個錢小智今年四歲了,他從小被奶奶一手帶大。誠誠只是回到自己的窩裡,看了看摔壞的手辦,粗略估計了一下,大概也要3萬塊錢。很多手辦都是限量款,不少還是誠誠託朋友從國外帶回來的,十分珍貴。他忍著怒氣,平靜地跟小智奶奶說:「我這些手辦都被您孫子摔壞了,您應該賠償我損失。」
  • 熊孩子毀百萬手辦遭索賠,家長認為在詐騙:別再拿他是孩子當藉口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剛才看到一個視頻,講的是日本的一個資深的御宅族,把家裡的房子專門收拾出一間來存放自己所收藏的手辦、模型、黏土等各類收藏品。因為這個房間對他來說非常珍貴,平時都是上鎖的,基本不讓任何人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