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是與非,對與錯,大家為什麼執拗於這些

2020-12-13 象人說情感

家是什麼?

家是講愛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

清官難斷家務事,家長禮短,瑣碎煩擾,拿出來評論是與非,傷了自己的心,也耗了自己的神。

儘管如此,夫妻總是會不自覺地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真理和正義掌握在自己這一邊。同樣,伴侶也不是省油的燈,怎麼可能處處被打壓。針尖捧麥芒,針鋒相對,是很常見的事情了。

婚姻中講理太多,感情也就變得淡漠了,有了對錯,就只有錯過了。既然如此,大家為什麼要執拗於這些對與錯,是與非呢?

1. 自尊心作祟

在懦弱無能的人,在沒有自我的人,內心都有一個角落安放自我。這是一個人生存之本,力量之源。在面臨艱難險阻,全世界都反對自己,這個自我都可以安慰自己,給自己力量。如果連這個自我受到嚴重的傷害,我們一定會調集所有的力量去保護這個自我。

自尊心是它最重要的表現。一個人只有學會自己尊重自己,認可自己,才能讓自己安身立命。伴侶恰恰是最了解我們軟肋的人,他們想要傷害我們是易如反掌的。在爭吵中,夫妻往往是哪裡最痛戳哪裡。這個時候,自尊心就會冒出來,憑什麼我要讓你傷害,那就用理來證明,你才是那個罪人。

2. 公平觀念的影響

生活在社會這個大時代,必然會受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的正統觀念就是公平,一份付出一分收穫。甚至天道輪迴,因果循環。特別是公平觀念,讓我們可以為心理找一個平衡點。在婚姻生活中,我們也會不自覺地踐行這些觀念。我投之以李,你報之以桃。

事與願違,婚姻裡,可能一方付出挺多的,另一方卻對此不自知,甚至覺得理所應當。這就影響了公平觀念的踐行,那就只能擺事實講道理了。

3. 兩個人的戰爭,需要一個夥伴來支持自己

很多的夫妻,不自覺會將孩子捲入戰爭中來,其目的是為了尋求同盟,讓自己可以更有力量對抗伴侶。

誰都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誰都有禮義廉恥,誰都有起碼的良知,總不能什麼事都選擇胡攪蠻纏。想要站在一個制高點去制約對方,總是要有站得住腳的事實和證據。

如果妻子懷疑丈夫外面有情況,沒有證據的時候,丈夫可以說妻子無理取鬧,猜疑心重。妻子為了讓男人啞口無言,不可抵賴,只好將時間精力投入到尋找蛛絲馬跡上去。其實,這與講究是與非,對與錯是異曲同工之處。

4. 增加自己下定決心的勇氣

有時候,也是為了讓自己那份柔弱的情感不再跑出來興風作浪,讓自己下定決心,認定這段婚姻不值得,這個男人不適合。

說到底,還是不想就此放棄。只是真的太過痛苦,不得不為之。

夫妻還是執拗於這些對錯是非,是好事,畢竟大家都還有心去解決,但也是壞事,這樣扭曲了婚姻的本質,傷害了情感。

最好,還是放棄執拗這些對錯是非,回歸到感情的經營中來。

相關焦點

  • 執拗的白同學
    執拗的白同學(第一稿) 「請大家做《數學伴你成長》的第90-93頁。」上課了,吳老師在班上布置了作業讓大家完成。把內容上面進行這樣的一個調整補充之後,我們再來看細節啊,就說在寫哪個事例的時候,我們側重抓住了對話描寫,這個直接和間接的一個場景的描寫,哪個地方是進行人物的直接的動作、語言、神態的一個刻畫,再去著手這些細節的東西啊。
  • 人生,莫要與別人爭論對與錯,是與非
    人生,莫要凡事都要與別人爭出個對與錯,是與非,這樣只會給自己增添煩惱和憂慮。所以,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活得開心一些,活得快樂一些。小夥伴們怎麼看呢?留下寶貴的感慨。註:圖片來自網絡。
  • 婚姻生活中,夫妻明明想為小家好,為什麼話一說出來就變味了呢?
    尚林「騰」的站了起來,指著妻子靜姝訓斥道:「當初,我說不買電腦、手機,你非要買,還說老師講課用得上,就咱這孩子,上課了嗎?聽老師的話了嗎?就你這媽當的,真是失敗極了!就是聽你的,孩子才考這麼差!你真是太無能啦!」
  • 是與非、對與錯、成與敗,你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非也。你的私德還要好,君子慎獨,你獨處的時候必須表現得跟公開場合一樣合乎規範。正心誠意,你的思想也要統一到這上面來,要與聖人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為此還有一套練習方法,打坐。打坐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統一思想。什麼思想?正、誠、修、齊、治、平。關鍵點是做到中庸。何謂中庸?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庸。簡言之就是合適。合禮。不偏不倚。
  • 佛說:莫問今生對與錯,不言紅塵是與非
    佛陀說:今生不要問是非,凡人的世界不要說是非,生活是一個過程,為什麼要那麼在意,為什麼要沒完沒了地爭論。該來的就來,該去的就去,一切都由你決定,來是命運,珍惜它;去是命運,送他一程。既往不咎,對與錯是相對的,犯錯也是一種對;順風順水,順風順水,順風順水,順風順水。在過去,學會冷靜,凡人世界的往事不過是「陳糧爛芝麻」,到了該停下來的時候最好一笑置之,一筆勾銷,是非之間,也是幸福。
  • 客觀評價,沒有對與錯,大家怎麼看他?
    客觀評價,沒有對與錯,每一個人都有兩面性,越是狡詐的人,越會把粉飾的面孔留給別人。在政治的人群裡,百分之百的擁護與反對都是不可能的,做個比喻:卡扎菲把國人禍害死了一半,也會有一半人擁護他,因為它是用一部分人去屠殺另一部分人,被利用的那一部分,是不會去反對卡扎菲政權的。卡扎菲儘管幹了不少壞事,但是他是為了本國及人民的利益!
  • 什麼是對與錯?對錯的科學論
    題記這個世界上本沒有對錯,有了人便有了對與錯。何為對錯看到最近城管喊大家擺攤的新聞,忽然意識到科技館門前那對爺爺奶奶的爆米花地攤終於可以安心的擺下去了,下次在帶孩子逛科技館一定再去買一次爆米花,感受下兒時的美味。曾經命令禁止的地攤如今得以復活,曾經錯而今也變成了對,那究竟何為對錯呢?
  • 欣賞孩子的執拗
    他是那麼溫順乖巧、可是很多時候,他又是那麼執拗,執拗得可愛,執拗得像在不停地提醒你:我是個孩子,一個我做什麼你都不要問為什麼的孩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喜歡綠色,綠色更好看。家裡買了一箱酸奶,一半綠色,一半紅色。他喝綠色的酸奶時,一定要配上綠色的吸管。等到綠色酸奶喝完了,他才願意喝紅色的,這時就一定得用紅色吸管了。雖然退而求其次,但是絕對不能「混搭」。上廁所的時候,所有的動作都必須由他親自完成。一天,我順手把馬桶幫他衝了,他就哭起來。我拿紙巾幫他擦了擦鼻涕,然後丟到馬桶裡,說:「你幫我把紙衝掉吧。」
  • 九零後婚姻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結婚
    說起九零後婚姻兩極化,早的孩子都十歲了,另外一部分就是父母怎麼「逼宮」,我自「他橫任他橫」就是不結婚。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九零後是一個很獨特的群體,八十年代的人覺得九零後幼稚不堪,蛋蛋後又覺得九零後不堪一擊,很多人都說九零後後是一個垮掉的群體,丁克族、同性戀、房貸、車貸等等都是九零後開始承擔,作為時代興起的一個過渡群體,九零後後真的是承受得太多了。
  • 有時候無所謂是與非,對與錯,只是覺得活著有目標、有念想,就好
    快樂是沒有定義的,如何活得讓自己覺得更有意義也是沒有標準的,有時候無所謂是與非,對與錯,只是覺得活著有目標、有念想,就好。
  • 執念太深 這些星座性格太過執拗容易吃虧
    有的時候,人還是需要靈活變通的,否則太過深的執念,執拗的性格容易惹來不少的麻煩。沒有什麼是一變不變的,總需要去適應身邊的人和環境,十二星座裡就有五位星座,是因為自己過於深的執念而吃虧,一起來看看,好從他們的身上吸取一些教訓!
  • 對與錯、善與惡,一念之間!(經典)
    對與錯一念,一個念頭會讓你糊塗,一個念頭會讓你清醒。人不管有多快樂、多煩惱,都是在自己的念頭當中。一念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中世紀,歐洲拿破崙的一個念頭就使各國發生戰爭,血流成河,同樣一念之間也可以化幹戈為玉帛。人的痛苦就是因為自己的念頭想不通,有時候一念之差,就會後悔和你做伴一生。
  • 什麼是喪偶式婚姻?有以下這些特點,你們的婚姻中了嗎?
    「喪偶式婚姻是一種形容婚姻不美滿的描述,一般指夫妻一方冷漠對待家庭,無視家庭義務,雖然名義上沒有喪偶,但是婚姻生活中如同喪偶。」這是百度詞條對「喪偶式婚姻」的解釋。這些年家裡一直在勸小姨離婚,大家都覺得跟那樣一個丈夫一起生活,還不如離婚得好。都說寧拆一座橋,不毀一樁婚,小的我還不懂為什麼家人都希望小姨能離開姨夫,直到大學的一年暑假,我在小姨在住了一個月。小姨自己經營著一家內衣店,生意很好,這些年表妹所有的開銷都是她自己出的。我以為小姨自己主動要承擔的,事實卻不是。
  • 好與壞,對與錯,從來都由你自己決定
    作為全職媽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送完孩子回家的時候,總會碰到一些人,看你回家,就會問你:「你沒上班啊?」只要是在上班時間,在樓道裡,電梯裡碰到,就會被人這麼問。每次聽到別人這麼問的時候,我的心裡隱隱有一絲難受,但也還是會禮貌的回答:「是啊,我沒上班呢。」
  • 婚姻是什麼?結婚的意義又是什麼?
    婚姻是什麼?婚姻是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婚姻是欲望,得到的不在乎,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那婚姻到底是什麼呢?我想每個人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有的人覺得婚姻是完美的甜蜜的,有的人覺得婚姻是痛苦的無奈的。婚姻就如硬幣的兩面,永遠無法用對與錯來形容。在愛情這件事中,有人想通了選擇結婚,有人沒想通選擇單身,有的人卻稀裡糊塗的結了婚又稀裡糊塗的離了婚。
  • 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犟,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很無奈,為什麼孩子都這麼犟呢,知道孩子這麼犟,以後可怎麼辦呢?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
  • 《守婚如玉》劇組進社區 導演解讀婚姻矛盾
    這次,在《守婚如玉》中,杜寧林出演蔣雯麗的婆婆齊如雪,是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退休大學教授,性格執拗,脾氣火爆,尤其看不慣兒媳蘇然一心撲在事業上虧欠了兒子和外孫。活動中,杜寧林表示,自己以前飾演的角色多是農村婦女、下崗工人等社會底層人士,這次出演的則是一個對待生活、事業一絲不苟,將兒子視為支柱的大學教授。為了這次杜寧林的形象「大轉變」,她也下了不少功夫。
  • 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用對與錯,是與非來稱量的情感
    很快,在眾多的追求者中,經過「海選」和「淘汰賽」,思嘉找到了自己的愛情——那是一個欣賞她,呵護她的優秀男孩。當他們牽手走在人群中時,沒有人不為他們的甜蜜而羨慕。而小瓊仍然一個人「默默無聞」,雖然也有男孩喜歡她,卻都不是她心裡所企望的理想愛情對象。她的意中人到底在哪裡,什麼時候會出現在她眼前,她只有每天關著門,在家等待了。愛情,不能守株待兔,而應該主動出擊。
  • 為什麼認知度低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缺乏低線?
    生活中你該知道低線有多重要最近在網上看到一遍文章很受啟發,明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認知度很低,卻不知究其原因。選擇一份愛就不需要對與錯有人說;在愛情與婚姻中不需要分清對與錯和是與非,否則就是小肚雞腸,根本無法生活在一起。更何況愛情的內容就是付出,婚姻的存在叫包容。
  • 不是孩子固執,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執拗敏感期會在3歲半左右時達到高峰,這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敏感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也是非常需要家長關注的時期。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執拗敏感期的孩子常常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比如家裡已經有很多同類玩具了,他還要買類似的玩具,或者非要讓已經剝開的雞蛋恢復成原來的樣子,當這些無理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