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米五年級下學期的一篇單元作文,我喜歡她的選材,儘管米說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米能敏銳地捕捉到它,並精準地攫取細節、構造情節,我個人覺得很不錯。但到底該如何評定這篇文,卻可能是存在分歧的。
昨晚收到朋友發來的米那篇學習強國徵文獲得一等獎的消息,非常意外,也促發了我想發這篇舊文的衝動。
「請大家做《數學伴你成長》的第90-93頁。」上課了,吳老師在班上布置了作業。提前完成作業的駱同學,昂著頭,大步走上了講臺,神氣地把作業遞到老師面前。「好!駱小帥第一,你去管大家的紀律,表現好加分,講話就減分。」說完吳老師就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坐在第二排扎著馬尾辮的白同學撅起嘴很不服氣,氣鼓鼓的臉上寫滿了憑什麼,為什麼我不能管呢?本來就圓圓的臉這下更鼓了。
一聽到是同學管,班上的小調皮王同學就高興不已,放下作業,似脫了韁的野馬,隔著兩個同學和夥伴打槍。駱同學當即就減了他所在組的分。這下作為組長的白同學不高興了,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叫道:「駱小帥,你隨便減分,不公平!」
王同學乘機狡辯:「我沒講話。」「就是!」白同學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聲音又高了八度。「吵什麼吵!」吳老師頭也未抬地打斷了爭吵:「白同學,減兩分。」「不公平!」平時就喜歡和別人爭個你輸我贏的她扯著脖子又高聲叫起來,「馬同學也打槍了,為什麼不扣分?」駱同學癟著嘴,向吳老師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白—如—藍!」吳老師一如慣常,幽默的語音不高不低,但一字一頓間一股寒冷迎面撲來,「怎麼,你要跟數學老師搞辯論?」「可—可是……」白同學如被人一掌掐住了脖子,頓時面紅耳赤,微張著嘴,欲言又止。教室裡猶如平靜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所有的同學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哧哧的笑聲。
平時,和同學發生爭論時,白同學從不服輸,不爭贏絕不罷休,而王同學多次淪為白同學的手下敗將。這一次看到白同學被噎得無言以對的樣子,王同學更是覺得解了氣,笑得前俯後仰。
從不服軟的白同學課後又找駱同學繼續「理論」,直到下一節課的語文老師進了教室門,白同學依然不管不顧,毫不示弱地衝著駱同學嚷嚷。望著這頭「犟牛」,語文老師無奈地搖著頭,感嘆道:「分扣都扣了,吵——有意義嗎?分——是靠掙來的,不是靠爭來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白同學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她才慢慢坐下來,自言自語道:「是呀!我這不是執著,是執拗啊!」
「請大家做《數學伴你成長》的第90-93頁。」上課了,吳老師在班上布置了作業讓大家完成。
提前完成作業的駱小帥同學,大步走上了講臺,高昂著頭,神氣地把作業遞到老師面前。「好!駱小帥第一,你去管大家的紀律,表現好加分,講話就減分。」 說完吳老師就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坐在第二排扎著馬尾辮的白同學癟起嘴很不服氣,氣鼓鼓的臉上寫滿了憑什麼,為什麼我不能管呢?
一聽到是同學管後,班上的小調皮王同學就高興不已,放下作業,似脫了韁的野馬,隔著兩個同學和夥伴打槍。駱同學當即就減了他所在組的分,而王同學一點也沒察覺,仍左一槍,右一槍地亂射,最後他們組的分所剩無幾。馬佐康見到這幅情形幸災樂禍起來,和同桌講起了小話,結果也被扣了分。這下作為組長的白同學不高興,大聲叫道:「駱小帥,你隨便減分,不公平!」
「馬佐康和王同學講了話,這怎麼叫隨便減分?」馬佐康也馬上爭辯道:「我沒講話。」「就是!」白同學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聲音又高了八度。「吵什麼吵!」吳老師頭也未抬地打斷了爭吵,「白同學減兩分。」「不公平!」平時就喜歡和別人爭個你輸我贏的她扯著脖子又高聲叫起來,「王同學也講了話,為什麼不扣分?」「我扣了分,你沒看到!」駱同學癟著嘴,一幅哭笑不得的樣子,向吳老師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白如藍!」吳老師一如慣常,幽默的語音不高不低,但一字一頓間一股逼人寒冷迎面撲來,「怎麼你要跟數學老師搞辯論?」
「可——可是……」白同學如被人一掌掐住了脖子,頓時面紅耳赤,微張著嘴,卻欲言又止,被噎得無言以對。教室裡猶如平靜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所有的同學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哧哧的笑聲,王同學甚至誇張地笑得前俯後仰。
從不服軟的白同學課後又找駱同學繼續理論,直到下一節課語文老師進了教室門,望著兩頭互不示弱的「犟牛」,無奈地搖著頭,感嘆道:「分扣都扣了,吵——有意義嗎?——分是靠掙來的,不是靠爭來的!」
話音剛落,白同學又如被人往嘴裡塞了顆苦杏,一聲不吭,過了好久,才自嘲似的自言自語道:「我這是何苦呢?」
你可以考慮一下,通過從幾件事,怎麼樣來突出他執拗的那個方面,在什麼上執拗可以多角度的去表現啊,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事例要補充,第三個就是在詳略上面你覺得應該怎麼樣處理,然後事例的加入進去以後要考慮事例哪個在前哪個在後,它們肯定不會是一個並列關係,而是一個遞進加深的關係。
把內容上面進行這樣的一個調整補充之後,我們再來看細節啊,就說在寫哪個事例的時候,我們側重抓住了對話描寫,這個直接和間接的一個場景的描寫,哪個地方是進行人物的直接的動作、語言、神態的一個刻畫,再去著手這些細節的東西啊。
首先談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啊,執拗抓住了這個同學的一個特點,那麼你的這個文章中的事例,我覺得選擇一件肯定是不夠的,肯定是不夠的,要選擇一到兩件事例,然後還要有一些其他內容的詳略的處理啊,這個方面,文章要注意一下,然後第二個就是你文章中的這個吳老師、範老師在這裡混亂的出現,我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后里面其他同學是作為一個間接描寫,筆墨用得過多,衝淡了主要人物白同學的表現。
「請大家做《數學伴你成長》的第90-93頁。」上課了,吳老師在班上布置了作業。提前完成作業的駱同學,昂著頭,大步走上了講臺,神氣地把作業遞到老師面前。「好!駱小帥第一,你去管大家的紀律,表現好加分,講話就減分。」 說完吳老師就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坐在第二排扎著馬尾辮的白同學撅起嘴很不服氣,氣鼓鼓的臉上寫滿了憑什麼,為什麼我不能管呢?本來就圓圓的臉這下更鼓了。
一聽到是同學管,班上的小調皮王同學就高興不已,放下作業,似脫了韁的野馬,隔著兩個同學和夥伴打槍。駱同學當即就減了他所在組的分。這下作為組長的白同學不高興了,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叫道:「駱小帥,你隨便減分,不公平!」
王同學乘機狡辯:「我沒講話。」「就是!」白同學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聲音又高了八度。「吵什麼吵!」吳老師頭也未抬地打斷了爭吵:「白同學,減兩分。」「不公平!」平時就喜歡和別人爭個你輸我贏的她扯著脖子又高聲叫起來,「馬同學也打槍了,為什麼不扣分?」駱同學癟著嘴,向吳老師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白—如—藍!」吳老師一如慣常,幽默的語音不高不低,但一字一頓間一股寒冷迎面撲來,「怎麼,你要跟數學老師搞辯論?」「可—可是……」白同學如被人一掌掐住了脖子,頓時面紅耳赤,微張著嘴,欲言又止。教室裡猶如平靜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所有的同學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哧哧的笑聲。
平時,和同學發生爭論時,白同學從不服輸,不爭贏絕不罷休,而王同學多次淪為白同學的手下敗將。這一次看到白同學被噎得無言以對的樣子,王同學更是覺得解了氣,笑得前俯後仰。
從不服軟的白同學課後又找駱同學繼續「理論」,直到下一節課的語文老師進了教室門,白同學依然不管不顧,毫不示弱地衝著駱同學嚷嚷。望著這頭「犟牛」,語文老師無奈地搖著頭,感嘆道:「分扣都扣了,吵—有意義嗎?分—是靠掙來的,不是靠爭來的!」
話音剛落,白同學如被人往嘴裡塞了顆苦杏,一聲不吭,過了好一會,才不情願地坐回自己的位置,自嘲似的自言自語道:「我這是何苦呢?」
老師反饋:
修改後主要人物更突出了,執拗的個性也鮮明了。一起思考:寫人的目的是什麼?表達喜愛尊敬等等。白同學的執拗在你的筆下似乎是她的缺點,如果這作為長篇的片段描寫可能是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但作為獨立的一篇習作,主題想表達什麼呢?不知道我這幾句簡短文字的表達,你有沒有搞清楚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一篇習作寫人的時候,我們確定內容和主題的時候,我們要想到我們為什麼要寫這個人,我們為了突出這個人物什麼樣的這個特點,其實是一般都是往積極的這個方面去的,而不會是說寫出這個人的不足的,這是第一點,就是關於作文立意的問題。第二個就是我在前面的指導中說出為什麼要添加事例,寫這個人的執拗,可不可以?可以。可能在生活中他到處都很執拗,但是有的時候呢,在某件事情的時候,某些方面的時候,他的執拗其實是有好處的,有益於一些事情的發展的,所以為什麼我要加事例的這個原因。而如果你不加其他的事例,就是說這個個性對於他是有積極的地方的,那麼只寫了這一件事情的話,我覺得我通過這件事寫這篇文章的立意是值得商榷的,因為通篇看出這個白同學的執拗是一個本身不足的地方,是一個就是我們通俗的喜歡就筋的一個人,這樣的一個特點,把它寫出來,我們的用意是什麼呢。
「請大家做《數學伴你成長》的第90-93頁。」上課了,吳老師在班上布置了作業。提前完成作業的駱同學,昂著頭,大步走上了講臺,神氣地把作業遞到老師面前。「好!駱小帥第一,你去管大家的紀律,表現好加分,講話就減分。」 說完吳老師就低下頭繼續批改作業。坐在第二排扎著馬尾辮的白同學撅起嘴很不服氣,氣鼓鼓的臉上寫滿了憑什麼,為什麼我不能管呢?本來就圓圓的臉這下更鼓了。
一聽到是同學管,班上的小調皮王同學就高興不已,放下作業,似脫了韁的野馬,隔著兩個同學和夥伴打槍。駱同學當即就減了他所在組的分。這下作為組長的白同學不高興了,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叫道:「駱小帥,你隨便減分,不公平!」
王同學乘機狡辯:「我沒講話。」「就是!」白同學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聲音又高了八度。「吵什麼吵!」吳老師頭也未抬地打斷了爭吵:「白同學,減兩分。」「不公平!」平時就喜歡和別人爭個你輸我贏的她扯著脖子又高聲叫起來,「馬同學也打槍了,為什麼不扣分?」駱同學癟著嘴,向吳老師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白—如—藍!」吳老師一如慣常,幽默的語音不高不低,但一字一頓間一股寒冷迎面撲來,「怎麼,你要跟數學老師搞辯論?」「可—可是……」白同學如被人一掌掐住了脖子,頓時面紅耳赤,微張著嘴,欲言又止。教室裡猶如平靜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所有的同學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哧哧的笑聲。
平時,和同學發生爭論時,白同學從不服輸,不爭贏絕不罷休,而王同學多次淪為白同學的手下敗將。這一次看到白同學被噎得無言以對的樣子,王同學更是覺得解了氣,笑得前俯後仰。
從不服軟的白同學課後又找駱同學繼續「理論」,直到下一節課的語文老師進了教室門,白同學依然不管不顧,毫不示弱地衝著駱同學嚷嚷。望著這頭「犟牛」,語文老師無奈地搖著頭,感嘆道:「分扣都扣了,吵——有意義嗎?分——是靠掙來的,不是靠爭來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白同學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她才慢慢坐下來,自言自語道:「是的啊!我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呢?」
老師反饋:
這篇習作就是抓住人物的特點,然後通過這個事例和描寫人物的寫作的方法去進行描寫,其實我一直在思考,就是說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人,我們為什麼要抓住這個人的這個點去寫,所以選擇了這樣的一個選材吧,應該說我就一直在斟酌,如果作為一篇考試命題作文來出現的話,這樣的作文,即使把描寫寫得再細膩,會不會得高分?
如果把他的這篇文章放到一個長篇小說裡面,比如說同學之間或者寫一個人物的故事的時候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比如說我們範文裡面的這個《我的朋友蓉蓉》,它就是這個作家就是有一篇故事,然後就是一個一個蓉蓉身上發生的小故事,很多小故事串聯起來的,那麼這樣的一個小故事,突出了榮榮一個性格特點的方面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比如說我們這個單元裡面的這個祥子的這個片段,描寫年輕時候剛剛入拉車這一行的祥子的外貌描寫,以及我們給他拓展了這個中年祥子的變化,其實是為了突出這個文章的主題思想,還有這個少年閏土以及中年閏土以後的變化,我們經常會說通過這樣的一個人物的描寫是為了揭露這個社會啊等等,這是作者要表達的東西。
所以說,如果單純地從這個人物的描寫來說的話,那只能說是描寫,那麼描寫我們有的時候說習作是要有一定的思想,那麼寫這個白同學,我們是為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了寫出不同個性的同學?還是表達我對她的了解和熟悉?還是說我對她身上這種特點的不認同?所以就會讓人覺得這一塊兒不知道應該怎麼去思考。
所以,我們不要就作文來談作文,關於這個選材和立意的問題,你可以和孩子去談一下,因為如果說這塊兒我們都覺得達到了這個寫人標準的話就讓他過,可能他以後遇到類似這樣的一個自由命題的寫人文章的時候,他有可能就用這樣的一種方式,選擇這樣的一個題材去寫,那到時候我不知道閱卷的老師會不會像我一樣的都覺得ok,那我就不知道啊,所以我現在對於不是太大眾化的這個學生的習作,我是會很慎重的,去給他講清楚各個方面的,這樣的一個標準,這個用意是什麼。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