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兒子在小區樓下玩,有一個媽媽抱怨說:我家那小子最近越來越不聽話了,動不動就大哭大鬧發脾氣?有時候氣得你想揍他!
這位媽媽的吐槽瞬間引起了其他幾位媽媽的共鳴,紛紛說起自家孩子做過的那些無理取鬧的糟心事:
1. 爬樓梯必須他在前面,還得他自己走,一旦你伸手扶一下,立馬大哭大鬧,讓你退回去重新再走一遍;
2. 晚上睡覺關燈,如果在他關之前你先關了,那事情大了,那撒潑打滾的架勢簡直氣得你火冒三丈;
3. 家裡門鈴響了,你去開了門,他又開始鬧騰了,非逼著人家出去重新按門鈴,他來開,這件事才算完;
……
此類事件,多到數不過來,關鍵是幾乎每個孩子都這樣。
其實,這可不是孩子在無理取鬧,只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啦!
孫瑞雪說:3歲至4歲的幼兒會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甚至在未到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執拗敏感期呢?都有哪些特徵,家長該如何分辨?又該採取什麼方法來應對呢?
蒙臺梭利通過研究發現:兒童在每一個特定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且很有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這一現象被稱之為敏感期。
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的時候,自我意識就會逐漸提升,慢慢會形成自己的主見。他們會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很多時候都會固執己見,堅持自己認為的事情,常常不服從管教,不聽話還愛鬧脾氣,凡事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
等到孩子3、4歲的時候,這種敏感期就會全面爆發,他們會變得非常難以溝通,像個偏執的小壞蛋,甚至故意跟爸爸媽媽作對。你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你跟他講道理的時候他偏不聽,而這種情緒一旦處理不好,不管是父母還是他自己,都會陷入一種極度暴躁和鬱悶的狀態。
其實,細心的父母,在孩子出現一些狀態的時候就會發現他的不一樣。因為當孩子進入執拗敏感期的時候,他的特徵會非常明顯:
(1)常把「不要「掛在嘴邊
這個時期的孩子,常常把「不」「我不要」掛在嘴邊。不管父母跟他說什麼,第一反應都是說「不」。
讓他洗手吃飯不願意;
讓他洗澡睡覺也不願意;
給他煮平時愛吃的菜也說「不要」;
想幫他穿個衣服,妥妥地拒絕你
……
總之,就是各種不同意,會變得特別不聽話。
(2)凡事都要親力親為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有了非常明顯的個人意志,他們不再聽從並遵循家長的指令。我的事情我做主,是這一時期的孩子非常明顯的心理特徵。
他們會開始自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哪怕這件事情不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家長也不能去幫助他,否則就會給他帶來強烈的焦躁感,他會覺得事情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從而變得脾氣暴躁,大哭大鬧。
(3)只看重過程,不看重結果
執拗敏感期一般都是伴隨著秩序敏感期來的,也就是說孩子自有自己的一套動作秩序,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按照他自己認定的程序來做,一旦脫離這個過程達到結果,他就會表現得非常生氣。
比如說平時睡覺前,都是先刷牙後洗臉的,如果今天不小心把順序顛倒了,先洗臉後刷牙了,那這件事就跟他理解的秩序產生了衝突,他就會變得特別的焦躁。結果就是重新按照他的程序再做一遍。
因為在孩子看來,這件事情沒有按照他的預期走,雖然結果一樣,但是卻破壞了他的秩序感。
(4)喜歡跟父母反著來
3歲左右的孩子會變得特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讓他往東他偏向西,父母讓他這樣他偏那樣。總之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跟父母反著來,像是專門要跟父母作對一樣。
(5)特別容易大哭大鬧
孩子在這個時候稍不順心就會大哭大鬧,只要不合他意,他就有本事讓你渾身發毛。他們會特別注重自我意志的滿足,一旦沒有,就會特別沮喪,然後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進入執拗敏感期的時候,家長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具體又該如何操作呢?
(1) 首先,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自己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要知道孩子並不是故意要這樣的,這種行為動作只是他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
千萬不要通過大吼大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家長要保持冷靜,要用積極引導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切記用粗魯的行為來制止孩子。
我們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有這些表現,不是因為他真的想和你作對,只是這件事情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如果此時你用打罵等手段制止孩子,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會起非常嚴重的反作用。
(2) 其次,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要有一定的共情能力
當孩子開始喜歡和父母說「不」的時候,就代表他的自我意識在形成,這是他們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
孩子的思維一般都比較簡單,我們作為家長,要理解孩子,體諒孩子,要注意孩子平時是怎麼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的,再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讓他以一種正確的方式疏解自己的情緒,慢慢地讓他明白哭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3) 再次,學會變通,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安撫孩子
當孩子的情緒已經到達一個頂點,而你也無法用語言跟他交流時,不妨換種方式,用孩子平時比較喜歡的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吃飯的時候,你讓他洗手,他怎麼都不願意。那麼,你可以在洗手池裡放上小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這樣就能比較好地化解孩子的情緒。
(4) 最後,父母要有底線,不能無節制地縱容孩子
孩子有好奇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他之所以對很多事物都表現出了強烈的自我意識,是因為他想獨立,想靠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父母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節制地完全放縱自己的孩子,當他要做的事情是危險的,明顯是不對的,我們家長就要進行制止。當然態度要堅決,語氣一定要溫柔,在不大吼大叫的情況下,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是能做的,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
「執拗敏感期」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家長一定要理解並包容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完美,幫助孩子順利地渡過這個磨人的階段,這樣孩子才能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向上地成長。
我是@辰小寶媽媽,一個90後全職媽媽,歡迎一起交流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