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2-3歲兒童執拗反叛期

2021-02-19 紅黃藍教育機構

文 / 紅黃藍教育機構培訓學校總監 孫硯冰

【成長案例】

一位媽媽曾經和我溝通,她的女兒2歲了,已經到了管不了的程度,非常擔心孩子這麼小就管不了,將來長大了可怎麼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家長這樣的憂慮呢?起因就是因為一個手機。

一個大雨天,露露和爸爸媽媽一起從親子園回家,在路上女兒就非常希望能站在車外親手觸摸雨水,但是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如果淋雨會生病著涼的,於是下車後露露就被直接抱回了家,任憑她嘟嘟囔囔的央求。剛回到家,爸爸就想起自己的手機落在車裡了,他準備去拿的時候,露露非要跟著一起去,爸爸了解她的心思,於是就說:「我不拿了,明天再說。」於是露露只好和媽媽洗澡去準備睡覺了,趁著露露洗澡的工夫,爸爸偷偷的去車裡把手機拿了回來。

當露露洗完澡,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看著電視的時候, 突然爸爸的手機響了,一看是領導的電話,爸爸趕緊接聽起來,誰知道就在他剛剛說了兩句的時候,露露就像一隻發怒的小獅子一把奪過爸爸的手機向陽臺扔了出去,隨後歇斯底裡的大哭大叫。手機徹底散架了,爸爸媽媽也徹底崩潰了。

2歲的女兒這是怎麼了?而且她們也越來越發現露露開始和她們「頂嘴」了,最愛說的就是「我不」、「不要」、「不行」、「不願意」。

執拗,是孩子要改正的毛病麼?

孩子在1.5-3歲之間出現這樣的事情最多最普遍,寶寶仿佛總是和你對著幹。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不睡覺,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的情形幾乎每家都有。而且你往往會感覺到:絞盡腦汁鬥智鬥勇,結果是黔驢技窮。

其實這就是孩子進入第一執拗敏感期,也叫第一反叛期出現的反應,那執拗敏感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敏感期,敏感時期與兒童的生長現象密切相關,並和一定的年齡相適應,兒童發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之上;當孩子處於某個敏感期時,在內心就會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這是一種大自然賦予孩子的神奇力量,這股力量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力量才會消逝。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同時她強調說:「正是這種敏感性,使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很容易地學會每樣事情,對一切都充滿了活力和激情。」

如果能抓住兒童的敏感期,因勢利導,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孩子是一種自主的學習和自發的學習,如果錯過敏感期,不能給予孩子相應的教育刺激,孩子的身上就會出現很多的不良行為,其實這就是孩子給予成人的一種信號,而且一種敏感期在人生中只有一次,錯過就再也沒有了,再也不能彌補的。

比如語言的敏感期出現在0-6歲,所有的孩子都是在這個年齡段解決了說話及對話的問題,和成人溝通已經沒有什麼障礙,唯一的就是單詞量和複雜的語法還需要不斷的補充,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0-6歲錯過語言敏感期,就像印度的一個狼孩在被發現後回歸類社會,當時她已經是7、8歲大小了,專門的語言老師用了10年的時間來教她說話,也沒有學會超過 3個以上的單詞,錯過了敏感期就很難彌補了,這就是敏感期的力量。

孩子在成長,父母要改變

上面的案例中露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應,難道真的是孩子出現的問題,已經到了管不了的程度了嗎?

寶寶在1周歲後出現形成自我意識,其顯著性標誌就是寶寶在語言中學會使用「我」這個字,「我要」、「我想」成了經常掛在口頭的話。孩子心中壓倒一切的願望就是自己當下需要的滿足,他還沒有能力顧及到周圍的場景和氣氛,更別提根據環境的要求做出合適的行為了。

但是當寶寶能夠獨立行走後,他發現並開拓了更新更廣闊的活動領地。他開始真正意義上知道自己這個「我」和他人的一些不同,他發現只要自己想做的,幾乎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達到目的,他想走出門就可以出門,他想鑽到桌子底下就鑽下去,他想用手拿麵包就能吃到,他可以自由地選擇任何的操作對象,表述並執行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心理成熟凸現了一個飛躍。但是沒有任何變化的卻是家長,家長還在使用始終如一的對孩子細心呵護、包辦代替的控制照顧方法,而忽略了孩子自己主宰自己,自己接觸世界,自己當家作主的心理發展需要,於是這樣的一對矛盾體就產生了。活動經驗的日益增加讓孩子不再安於被家長控制,而是努力去反控制,甚至控制家長。從這「鬥智鬥勇」中,他敏銳地感覺到你對待他行為的態度和模式,促使他決定在下次的活動中堅持或者調整策略,最後實現「自我」領地的悄悄擴張,成為真正的「重量級家庭成員」。於是在這個孩子心理急速成長時期,家長會感到寶寶似乎不像往常那樣溫順、可愛了,以往規律的生活建立起來的默契感打破了,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會引發親子間的衝突,處理不好你往往感覺到沮喪、失敗,甚至對自己的教育能力表示懷疑。

其實寶寶的這個反叛期並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家長採用不良的極端錯誤方法,甚至採用「武力鎮壓」,讓孩子屈從於自己的嚴厲,可能暫時孩子被壓制下去了,一次兩次三次,孩子可能真的變得很「乖」了,高壓政策會讓寶寶失去良好的判斷力,形成一種「奴性」人格,因為他屈從於自己所處的劣勢而不是理性的思考,隨之產生垃圾情緒,離開理性的排解,找不到合適的宣洩途徑,會對他的心理健康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

父母「愛與權威」之間的平衡點

現在很多的父母,往往認為傳統的養育方式過於老套,從各種媒體中獲得了很多的理論儲備,這些理論都強調首先要尊重寶寶、熱愛寶寶,但對於如何在權威與愛之間找到平衡點缺乏實戰經驗。如果恰巧你是一個自我管理能力弱、執行力不夠的人,在與寶寶的「博弈」中總是處於下風,那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過於溺愛順從寶寶了。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其實當衝突發生的時候,家長不必急于堅持己見,可以給孩子更多做主的機會,給孩子更多選擇的機會。多項選擇的方法在與寶寶打交道的過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寶寶即使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感覺,所以能接受,並且因為方案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執行起來十分利落。家長不妨一試。

定規矩,守規則

合理運用兒童敏感期,0-4歲是寶寶秩序感敏感期,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時間及對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要共同商定規則,由外人制定的規則會被寶寶視作異己加以排斥,但是一旦他參與了規則的制定,他便會覺得這些規則很神聖,會努力遵守。但是要記住規則不僅僅是約定寶寶的,更是約定家長的,所以上述的例子中當露露的爸爸違反了約定,孩子就感到了被戲弄,不被尊重,發脾氣扔手機。

角色互換的遊戲

輕鬆的角色扮演親子遊戲也能讓寶寶明白應該做什麼。家長可以裝成一個做事拖沓又極不聽話的孩子,讓寶寶扮演媽媽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來對待你的。有的寶寶會用家長常用的方式,家長也正好可以體驗一下自己是什麼樣的感覺,就知道孩子是什麼感覺了。也有的寶寶會用他心目中期望的家長對待他的方式來對待你。家長需要細心觀察,了解哪種方法最讓寶寶感到輕鬆和心情愉悅。

總之,2-3歲的孩子正是家長認為「最好玩」也「最難教育」的時期,但只要家長真正走進童心世界,探尋童年的秘密,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育兒觀念,既關注兒童生理成長,又要做兒童的「心理營養師」,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邁出多彩人生第一步!

紅黃藍,培養健康、快樂、有競爭力的兒童!

==============================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記住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紅黃藍教育機構


紅黃藍教育機構,中國首家且規模最大的0-6歲一體化、綜合性教育機構。旗下三大品牌:紅黃藍親子園、紅黃藍幼兒園、竹兜早教套裝,致力於讓每一個寶寶享受最適合的教育。百年紅黃藍,成長的搖籃!

相關焦點

  • 迎接BB第一個反叛期 謹記5個C
    反叛期是寶寶成長的必然階段,家長應該在寶寶反叛期前就去了解好這個階段寶寶的心理特性。小編建議家長,謹記5C,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第一個反叛期。1、Calm 冷靜對待孩子對於爸媽的指示不但拒絕聽從,還在家裡滿地打滾來讓爸媽屈服自己的要求。家長對孩子這種經常為之的行為,縱然心中有怒火,也不要輕易地對孩子大發雷霆。
  • 3歲孩子總是固執愛哭鬧?「執拗敏感期」到了,家長可以這樣做
    一、3歲孩子固執愛哭鬧?可能是「執拗敏感期」到了此前,賈靜雯帶著孩子上綜藝節目,在節目中,網友們對於她的女兒咘咘有了更多的了解。小傢伙長得非常可愛,尤其是大大的眼睛,看起來很呆萌。不過可愛歸可愛,正處於執拗敏感期的咘咘也著實讓媽媽賈靜雯感到頭疼。
  • 兒童敏感期之動手,佔有,執拗,追求完美,詛咒,打聽出生
    兒童生理知識學習者鄂芙的筆記:這一部分包括:兒童敏感期之動手,佔有,執拗,追求完美,詛咒,打聽出生。動手敏感期是三至四歲。關鍵詞有:手部肌肉精細發展,手眼協調,專注力。父母應當為孩子提供工具,鼓勵寶寶做手工,如剪、貼、畫、捏等等,要教他們安全使用工具,小心關注陪伴,但儘量不要打擾孩子,讓他/她專心完成手上的工作。專注力可是一項強大的「母能力「,重要性不言而喻。
  • 3歲孩子打人、不聽話,讓媽媽崩潰的熊孩子,可能處在執拗敏感期
    兒子快到3歲時,我發現他突然開始排斥洗手。很多時候他都表現的執拗的可怕,不管我說的對不對,他都一律不聽。如果不按他說的去做,他就會大發脾氣,讓人按耐不住想打他屁股的衝動。後來通過看書我了解到,原來他是進入了執拗敏感期。什麼是執拗敏感期?簡單來說就是幼兒時期的叛逆期。
  • 2歲娃執拗頑固咋回事?媽媽做對4點,幫孩子打造"科學家頭腦"
    剛進門打招呼,她2歲兒子念念突然就大哭起來,著實嚇了我一跳。念念一邊拖著朋友往門口走,一邊&34;他爸:&34;暴風雨來得猝不及防,我們幾個一時竟沒反應過來。&34;念念像個急需修復漏洞的程式設計師。看著一本正經的念念,我們無奈相視一笑:孩子對秩序的執拗真是令人頭疼。
  • 3歲孩子犟起來9頭牛都拉不回!不是孩子固執,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其實主要還是在吐槽自家孩子的調皮事,其中有一個家長搖頭、皺眉的講:我兒子2歲以前乖得很,很好帶,「天使寶寶」一個,本以為越大會越好帶,結果現在快4歲了,突然就變成「小惡魔」了。執拗敏感期指的是幼兒在3歲以後出現的一個敏感時期,這一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們變得非常固執和倔強,並且希望周圍的一切都由他們自己說了算,對於那些已經發生卻不合他們心意的事情,他們會要求重新來過,如果這些要求不能被滿足,他們就會又哭又鬧發脾氣。
  • 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爬樓梯必須他在前面,還得他自己走,一旦你伸手扶一下,立馬大哭大鬧,讓你退回去重新再走一遍;2. 晚上睡覺關燈,如果在他關之前你先關了,那事情大了,那撒潑打滾的架勢簡直氣得你火冒三丈;3.孫瑞雪說:3歲至4歲的幼兒會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甚至在未到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
  • 這是他的第一反叛期!
    文|阿妖(。・∀・)ノ゙嗨文森小朋友近入一歲多開始每天只要我一幹擾他,他就會說不;讓他不去幹危險的事,不;讓他吃飯,不。很多寶寶從一歲半到兩歲開始,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心理學上稱之為第一反叛期。寶爸爸媽媽們為此不用太過焦慮,不要覺得寶寶現在不聽話,以後再長大會更難管。
  • 「三歲四歲狗也嫌」,反叛任性的孩子,原來是到了執拗敏感期
    聽說過有句俗語「三歲四歲狗也嫌」,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裡的孩子太不好帶了,手腳沒有住下的時候,不聽話,連狗都離得他遠遠的。這個描述很形象,在很多的孩子身上都驗證了。這是他們的共性、任性,聽不得大人的話,不講理,有主意,什麼事情也得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達不到就會大哭大鬧,在家裡一副混世小魔王的架勢。
  • 怎樣面對孩子的執拗
    怎樣面對孩子的執拗?來看大李老師和一個孩子的小故事,你也許會發現些什麼。文/李躍兒有一天我到班裡去,不一會兒就到了吃飯的時候,孩子們都很快地歸位完走了。更多的時候,在面對孩子的執拗時,成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傾聽孩子——平靜地等待孩子發完脾氣,然後告訴孩子爸爸或媽媽對這件事情也沒有辦法。
  • 疫情居家,讀懂3-6歲兒童5個敏感期,教育好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3歲語言的敏感期(此時孩子會從身邊人和看的動畫片當中學習到各種語言)特點:孩子開始喜歡模仿周圍人說的話,可能還會時不時蹦出大人都難以置信的一些成語。022-3歲左右,自我意識敏感期(常伴隨著執拗、藏、佔有欲等問題表現)從2歲開始,兒童發現自己同世界實際是分離的,自我開始萌芽,便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
  • 3-6歲兒童的早期教育,在「教育」什麼?
    眾所周知,當孩子到3歲時,會發生一些明顯的變化,比如,有些孩子變得任性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3-6歲兒童的早期教育應該學點什麼呢?或者說,要「教育」什麼呢?這需要我們從孩子的性格來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但具體來說,3-6歲兒童的性格主要有8個類型:01軟弱型
  • 谷智鑫親訴養娃心酸《拜託了媽媽》解密兒童色彩心理學
    谷智鑫的家裡剛剛迎來二胎不久,現在有兩個男寶寶了,一個6歲,一個1歲7個月。談起自己的寶寶,谷智鑫滿臉洋溢著幸福,但同時他也在節目中「大吐苦水」,稱做了爸爸以後完全沒有個性了。做事很糾結,睡眠嚴重不足。但更主要的是發現寶寶們很調皮,說什麼都不聽話,很頭疼。
  • 被2歲孩子3次趕出家門,只因我進門前沒做這件事兒……
    1今天是我這個月第三次被2歲半的女兒趕出家門。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我以為她是跟我鬧脾氣,於是上去又哄又勸,結果女兒還是哭鬧著讓我出去。>孩子的執拗敏感期,又可以稱為是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在孩子3歲左右會出現。
  • 寶寶執拗不聽勸?可能是在「秩序敏感期」,家長要注意這3點
    在生活中,孩子過於執拗的表現有以下3種。二、孩子過於執拗的表現第一,擺好的東西不喜歡被人動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這麼一個舉動,他放好的東西絕對不允許別人去打亂。如果別人動了他們的東西,會讓他們變得十分難受,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他們可能還會發脾氣。
  • 0到6歲決不能錯過的兒童敏感期!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兒童敏感期是指: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兒童敏感期。敏感期的重要性?敏感期的分類《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通過二十八個章節闡述二十六種敏感期,如若從年齡角度區分,可以分為0-2.5歲、2.5
  • 欣賞孩子的執拗
    他是那麼溫順乖巧、可是很多時候,他又是那麼執拗,執拗得可愛,執拗得像在不停地提醒你:我是個孩子,一個我做什麼你都不要問為什麼的孩子。他這項「彀好」開始於3歲左右,持續了好幾個月。家裡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爸爸抱著一大箱子東西在門口等著;懷著老二的我尿急著在洗手間門口等著;或者我上完廁所後趕緊衝出來,繼續在門口等著,等著他慢慢地上樓來開門。
  • 有別傳統教養,哈佛教授解析孩子執拗、易怒的原因和引導方法
    孩子這麼執拗,好說歹說都不聽,是為什麼呢?蒙臺梭利博士認為,三四歲的孩子會經歷一個執拗敏感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2. 孩子執拗、發脾氣的原因在《暴脾氣小孩》這本書裡,暴脾氣孩子的表現包括: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在做的事被打斷要發脾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發脾氣、有破壞性情緒時或者壓力之下無法思考。
  • 2歲兒童日語
    2歲兒童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