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打人、不聽話,讓媽媽崩潰的熊孩子,可能處在執拗敏感期

2020-08-28 媽媽日常


兒子快到3歲時,我發現他突然開始排斥洗手。每次吃飯前讓他洗手,他不是嘴裡說著「不要」快速的跑開,就是在我的強硬堅持下隨便洗一下。除了洗手外,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小朋友搶了他的東西或者打了他一下,哪怕他痛哭流涕、別人攔著他也一定會堅持搶過來或者打回來。

很多時候他都表現的執拗的可怕,不管我說的對不對,他都一律不聽。如果不按他說的去做,他就會大發脾氣,讓人按耐不住想打他屁股的衝動。

後來通過看書我了解到,原來他是進入了執拗敏感期。

什麼是執拗敏感期?

簡單來說就是幼兒時期的叛逆期。

提起叛逆期,通常我們想到的是青春期。但是除了青春期外,人的一生還有一個叛逆期,那就是在3歲到4歲之間的執拗敏感期。


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呢?

一般來說,3歲左右孩子對外界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認為事情會按照他的想法進行,如果沒有的話,他就會變得不講理。

換句話說,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進入到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他會認為世界是圍繞他轉的,如果事情不按他的想法進行,就會打破他的設想,他就會發洩自己的不滿。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種心理發展,它也能促進獨立意識的產生。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想法不會以父母的意志為轉移,父母呵斥、打罵不會令孩子屈服,只會產生反效果。合適的做法是理解孩子的發展發育,多忍耐和寬容,在接受孩子的情緒後再積極引導。


對孩子的執拗敏感期應該如何去做:

1、孩子打人:先去理解孩子的行為,再相應的積極引導

都說3個女人一臺戲,3個孩子的戲也不少。最近堂哥堂姐來玩,兩個大孩子一個5歲半,一個8歲半都非常喜歡看手機。兩個人頭挨著頭趟趴在沙發緊盯著手機屏幕,我們兩個大人在聊天。我就看見兒子上去把哥哥的頭扒開,哥哥馬上就回到原位盯屏幕,兒子又去推,2下之後,哥哥就怒了,一場小規模的「戰役」爆發了。

因為聊天的時候,我會有意去注意孩子們的狀況。所以在戰鬥升級前,就把兩人分開,把兒子拉到一邊詢問。

問:為什麼推哥哥

孩子:我打架了。

問:為什麼打架?

孩子:打架霸王龍會吃掉。

問:是因為哥哥姐姐不和墨墨玩嗎?墨墨也想看手機嗎?

孩子:嗯。

在兒子的觀念中,他想去看看哥哥姐姐在玩什麼,就直接去行動:把哥哥推開。其實兩個孩子發生小摩擦,被欺負、被打的孩子家長希望看到的是我們教育孩子,不是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不管不顧。而我們要做的也是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詢問事情背後的動機,再根據動機提出積極的引導。


根據我們觀察到的經驗來看,孩子發生矛盾一個勁地批評孩子是最沒用的,很可能我們會冤枉一個內心委屈的孩子,讓孩子對父母失去信心。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兒子一個人在玩他工程車的玩具,哥哥姐姐就一直拿東西打擾他,前幾次兒子沒有管他們,但是哥哥姐姐還是打擾他,兒子生氣了一下子站起來打人。

如果大人只是看到孩子打人的情景,沒有看到前面的人,一定會認為是孩子不對,但是如果大人看到就會理解孩子的行為,做出正確的反應。

其實遇到這類情況最合適的做法是詢問,了解孩子背後的動機。就拿我孩子遇到的這件事來說:我的做法是告訴孩子遇到事情先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說的而不是用做的。用說的起碼佔理,但是用做的即便你佔理最後也是你不對。

2、孩子不願洗手,不能一味強求,需要改變策略


兒子最近一個月變得非常不願意洗手,就連之前喜歡的洗手液裡面的泡泡也不願玩了。剛開始也用了講道理的方式:「不洗手,手上有細菌會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針了。」但是打針一點威懾力都沒有,他還是不願去洗手。

最後只能在網上買了一些消毒溼巾,在孩子不願洗手的時候幫他擦手。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我們面對的問題也開始一天天增多,煩惱過、焦慮過,最後釋然了,理解孩子特殊的發展階段,多去包容和忍耐,去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去積極引導。

量變在時間的作用下,總會引起質變的。

相關焦點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愛發脾氣?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昨天帶兒子在小區樓下玩,有一個媽媽抱怨說:我家那小子最近越來越不聽話了,動不動就大哭大鬧發脾氣?有時候氣得你想揍他!這位媽媽的吐槽瞬間引起了其他幾位媽媽的共鳴,紛紛說起自家孩子做過的那些無理取鬧的糟心事:1.
  • 3歲孩子犟起來9頭牛都拉不回!不是孩子固執,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其實,家長們吐槽孩子的這個現象,是孩子的「執拗敏感期」,是幾乎每一個小孩的成長必經階段,在這個階段,家長若是引導得好,順利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孩子就不會一直「犟」下去的。什麼是執拗敏感期?執拗敏感期指的是幼兒在3歲以後出現的一個敏感時期,這一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他們變得非常固執和倔強,並且希望周圍的一切都由他們自己說了算,對於那些已經發生卻不合他們心意的事情,他們會要求重新來過,如果這些要求不能被滿足,他們就會又哭又鬧發脾氣。
  • 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犟,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事實上,與其說是「犟」和「任性」,不如說是這一種「執拗」,孩子的這種任性和不聽話,其實是「執拗敏感期」來了。
  • 「三歲四歲狗也嫌」,反叛任性的孩子,原來是到了執拗敏感期
    聽說過有句俗語「三歲四歲狗也嫌」,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裡的孩子太不好帶了,手腳沒有住下的時候,不聽話,連狗都離得他遠遠的。這個描述很形象,在很多的孩子身上都驗證了。這是他們的共性、任性,聽不得大人的話,不講理,有主意,什麼事情也得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達不到就會大哭大鬧,在家裡一副混世小魔王的架勢。
  • 孩子任性?可能是到了「執拗敏感期」,教你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孩子開始不聽話的?而且反覆的說「不要」、「打你」、「我的」?突然就發現小機靈開始不聽話了。喝水總是吐,說了也不聽。不讓摸插座,講道理或喝斥都沒用,趁人不注意就去玩。讓往東走非往西,扯都扯不回來。
  • 孩子難管不聽話?可能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幼兒都會經歷執拗敏感期,尤其是在3~4歲這一階段。具體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都是常態。比如:1、喜歡說「不」;2、剝糖食孩子要自己剝,如果大人把糖紙撕開,孩子會憤怒的扔掉它,要求重拿一顆;3、上樓梯時大人不能先上,否則必須退回來;4、有客人來訪,聽到門鈴聲必須是孩子來開門,如果大人開了,他會哭著要求客人出去,重新再開一次;......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總之,一歲的孩子一歲的問題,兩歲的孩子有兩歲的問題,三歲的孩子有三歲的問題......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性,問題也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時間段的孩子,特別讓父母崩潰,那就是「恐怖的3歲」。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但是,有一個時間段的孩子,特別讓父母崩潰,那就是「恐怖的3歲」。說到「恐怖的3歲」,很多父母談之色變,因為這個歲數的孩子,實在是太能作了,不僅不聽話、難管教,還總愛作妖、惹事生非,變成了眾多父母最想要逃避的「熊孩子」。
  • 3歲孩子總是固執愛哭鬧?「執拗敏感期」到了,家長可以這樣做
    鄰居不明白,為什麼近來孩子如此的執拗,稍有不順心便會大發脾氣。眼看著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如此的脾氣秉性顯然很難融入幼兒園的生活之中。有一天孩子執意要吃冰激凌,但是家裡冰箱的冰激凌已經沒有了,於是鄰居安撫孩子說可以先吃點水果,但是孩子就是不願意,非得嚷嚷著要吃冰激凌。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別把敏感期表現當成不乖,這樣做娃才會聽你的
    放假幾天走到哪兒都能聽到家長抱怨,這孩子真是太不聽話了,太不乖了!>其實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0-6歲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存在各種敏感期,如果把孩子敏感期的表現當成是孩子不聽話,甚至因此來懲罰他們這樣做既不符合孩子的天性,還會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很大的陰影。
  • 馨香智慧:孩子暴躁易怒?不分場合發脾氣,蔣長英助力走出敏感期
    馨香智慧:孩子暴躁易怒?不分場合發脾氣,蔣長英助力走出敏感期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心理撫養倡導者;曾幫助5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現常有不少家長反映,「熊孩子」又發怒了,摔東西,一發脾氣就喜歡打人。
  • 解密2-3歲兒童執拗反叛期
    當露露洗完澡,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看著電視的時候, 突然爸爸的手機響了,一看是領導的電話,爸爸趕緊接聽起來,誰知道就在他剛剛說了兩句的時候,露露就像一隻發怒的小獅子一把奪過爸爸的手機向陽臺扔了出去,隨後歇斯底裡的大哭大叫。手機徹底散架了,爸爸媽媽也徹底崩潰了。2歲的女兒這是怎麼了?
  • 孩子胡攪蠻纏,任性不講道理,「執拗敏感期」來臨家長要學會應對
    導讀:孩子胡攪蠻纏,任性不講道理,「執拗敏感期」來臨家長要學會應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胡攪蠻纏,任性不講道理,「執拗敏感期」來臨家長要學會應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在媽媽明確表示不可以並堵在門口時,她開始情緒崩潰;用心給她打扮,她卻嫌棄媽媽編得辮子醜,硬掰又賴皮的樣子讓人哭笑不得;耐心給她編歌詞,不願意配合就算了,還趁媽媽不備,將所有歌詞擦掉,分分鐘令人抓狂孩子突然從「小可愛」變成「大魔王」,這是因為執拗敏感期在作怪。
  • 0~3歲,孩子吃手打人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我小時候去親戚家做客,他們家有一個一歲多的寶寶。我發現她的手上纏著膠帶,我問親戚,小寶寶的手是受傷了嗎?得到的回覆是:寶寶一直吃手,擔心吃了細菌生病,所以就把手用膠帶纏了起來。最近我在抖音上也看到一些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吃手,在孩子的手指上套苦瓜,抹苦藥等等方式。
  • 清華二胎媽媽:熊孩子不聽話?送你4個錦囊妙招
    「你這孩子怎麼總是不聽話?」,很多父母都有被孩子氣急的經歷,忍不住脫口而出這樣的話。在父母眼中,熊孩子的壞行為太多了。比如:孩子吃飯撒得滿桌子都是、天冷了卻不願加衣服,總是隨便亂扔東西......每天都有讓人頭疼的事情。也有一些媽媽在後臺跟我吐槽,道理都講了好多遍,可孩子就是不聽、不配合,實在是太傷腦筋了。
  • 2歲孩子往死裡哭給你看,老母親卻只想笑,原因並非無釐頭
    如果你仔細看了,你還會發現,這些孩子看上去年齡都差不多,都在2歲左右。你事事都得依照他們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哪怕是不可行的,哪怕是原本事物就以那樣的方式存在,但是不符合他們的認知的,他們都會又哭又鬧,搞得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執拗敏感期。
  • 不愛分享是自私,倔強是不聽話,孩子大腦學習的過程你可能不知道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他們家兩歲的寶寶不喜歡分享,不管大家怎麼逗孩子,這孩子都不願意把手上的食物分享給其他人,最後孩子的奶奶說了一句:從小就這麼自私可不行。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家寶寶進入2歲之後開始變得越來越自私,不喜歡分享,變得更加倔強,不聽話。這些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缺點,但是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這不僅不是缺點,相反還是孩子長大的標誌。
  • 2歲的孩子變得不聽話、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通常,孩子從2歲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自我意識與他人意識開始逐步分化,常常會不聽從父母的建議和指令,變得固執己見,有時甚至出現反抗的現象,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這一時期,孩子喜歡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與家長合作,甚至是故意與家長作對。
  • 「媽媽,我輸了」——孩子處在敏感期,聰明的父母對事不對人
    ,問孩子最近總是事事追求完美,脾氣也變化無常,而且特別執拗,該怎麼辦?但想起我們的老師之前講過,孩子都有「敏感期」,所以來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給同樣遇到這個問題的父母,分享一下當孩子處在「完美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