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執拗,愛無理取鬧?你知道這些背後的秘密嗎?

2020-10-05 愛之源親子課堂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他說:「我家住五樓,每天回家都要經歷這樣一個程序:寶寶按亮每一盞樓層燈,我打開門,他再為我按亮家裡的燈。有時忘了這個程序,寶寶就會大哭,一定要我關亮燈,等幾秒鐘,再由他重新按亮。喝牛奶也是如此:上床,脫衣服,坐進被子裡,拿過瓶裝牛奶,撕去外包裝,用瓶蓋扎一個小眼,用手把小眼扣成小洞,插入吸管,開始喝,每個步驟都不能變,不能漏,否則不僅僅是哭喊,還要重新拿一瓶奶。」

根據蒙特梭利教育理念,這個寶寶很明顯是處於秩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程序和秩序給兒童以安全感。如果程序和秩序被打亂,會給兒童帶來混亂和不適。



就好像有一天中午,寶寶的媽媽感到很疲憊,吃完午飯躺在床上就睡了,過來一會,兒子也準備午睡,一上床,寶寶就使勁拽他媽媽的被子,我勸他他也不聽,寶寶一邊拽被子一邊說:「爸爸的位置,爸爸的位置」。我突然明白了:每天睡覺時,我在寶寶的右邊,他媽媽在他的左邊,今天媽媽睡在右邊了,還蓋著我的被子。我叫醒老婆,讓她睡回原位,蓋上自己的被子。這下寶寶安靜了。

對這時的幼兒來說,世界是以不變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這種程序和秩序進入幼兒內心,成為幼兒最初的內在邏輯。當兒子看到媽媽沒有睡在平時的位置上,並且佔用了爸爸的位置,他心裡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不符合他的邏輯,所以他就覺得不舒服,他一定要讓一切回到他的秩序當中,這樣才是符合邏輯的。



有時候孩子的這種行為真的讓人很頭疼,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違反了他的秩序,當違反的時候,孩子會哭,會鬧,會用我們成人看起來無理取鬧的舉動來讓一切回到他的秩序中,有一段時間,兒子很喜歡用影碟機看電影,當影碟機一啟動,在座的誰都不能做別的事,不能接電話,不能去衛生間,否則就得「從頭來」。有一天我一個人陪他,我們「從頭來」了12次!那一刻我真的快要撐不住了,差點就要發火了。因為按照我們大人的想法,有電話就要接,想上衛生間就要去,應該也不會對所看的電影有影響,但是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打亂了他的秩序,不完美了,所以就得「從頭來」。在我就要發火的時候,我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知道孩子這一段時間處於秩序和完美的敏感期,這一段時間對孩子的一生很重要。



我們常常認為孩子「任性」「胡鬧」,難以變通,有時會難以理喻,我們會說這個孩子很「執拗」。我們並不知道他「執拗」的真正原因,但我們要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他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面對孩子的執拗,我們要懂得理解孩子,懂得變通。

理解孩子不是特別的難,我們只要知道孩子執拗的背後肯定有原因就夠了,難就難在怎麼變通上,變通是需要智慧和技巧的,只有變通的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孩子哭好,還是不哭好?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小區裡幾個媽媽帶娃在小廣場上曬太陽,大家一齊誇獎佳佳的媽媽:佳佳媽真厲害,幾乎從來沒聽見佳佳哭鬧,同樣一歲多的孩子,太省心了……大家異口同聲,羨慕不已,再看看自己家的小哭包,覺得同樣是孩子,差別咋就那麼大呢?其實寶寶哭鬧不是無理取鬧,寶媽們可要了解哭鬧背後的小秘密哦!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愛發脾氣?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有時候氣得你想揍他!這位媽媽的吐槽瞬間引起了其他幾位媽媽的共鳴,紛紛說起自家孩子做過的那些無理取鬧的糟心事:1.家裡門鈴響了,你去開了門,他又開始鬧騰了,非逼著人家出去重新按門鈴,他來開,這件事才算完;……此類事件,多到數不過來,關鍵是幾乎每個孩子都這樣。其實,這可不是孩子在無理取鬧,只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啦!
  • 孩子無理取鬧,任性,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幫你贏得孩子
    這是缺乏歸屬感的表現,孩子害怕被拋棄,害怕失去媽媽的愛,因此孩子利用無理取鬧來吸引住媽媽,用此方法重新獲得媽媽的特殊對待。放棄不願別人介入,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是:我不相信我能有歸屬感,我要讓別人知道不能對我寄予任何希望。我無助且無能;既然我怎麼都做不好,努力也沒用。那麼在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信息量後,我們就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辨別了,針對不同的行為採取不同的措施,慢慢調整過來,讓我們的親子關係更加的和諧。那麼怎麼樣辨別孩子的行為呢?
  • 女生越來越無理取鬧,太粘人,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多少?
    話不多說,今天就把我這些年的經驗直接分享給兄弟們,希望兄弟們能夠學得會,用得上!1、 女生為什麼會無理取鬧?如果我說女人天生就是一種無理取鬧的生物,可能有很多兄弟和我意見相左,但事實證明。有很大一部分男生都害怕女生無理取鬧,他們總會這樣想:這點小事,你至於嗎? 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非常至於!
  • 孩子愛打人、扔東西,熊孩子行為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小哥哥的奶奶,馬上來阻止他的孫子,保護我的女兒,並不斷地對我道歉:「最近我家孩子老愛打人,經常教育也沒能糾正他,實在對不起。」隨後,奶奶還教我女兒學會保護自己,說:「可愛多,下次哥哥再打你,你記得還手打回去。」說的同時,奶奶做出了打哥哥的動作,演示給我女兒看。
  • 孩子任性?可能是到了「執拗敏感期」,教你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
    根本就是跟你對著幹,一有不按照他意願行事就又哭又鬧,像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愈演愈烈。我不禁感嘆才19個月大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有叛逆期了嗎?變得這麼任性。孩子的這些看起來任性的行為,其實是「執拗敏感期」到來的表現。現在中國寶寶的執拗敏感期已經提前到了2歲,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與他人意識逐漸分化。
  • 婚姻中的是與非,對與錯,大家為什麼執拗於這些
    既然如此,大家為什麼要執拗於這些對與錯,是與非呢?1. 自尊心作祟在懦弱無能的人,在沒有自我的人,內心都有一個角落安放自我。這是一個人生存之本,力量之源。在面臨艱難險阻,全世界都反對自己,這個自我都可以安慰自己,給自己力量。
  • 孩子每一句「你愛我嗎?」,背後都暗藏秘密,三「多」讓他感受愛
    每一句「你愛我嗎」背後都藏著不同的秘密從孩子有自我意識,有愛的感受後,很多時候他們都會問家長一句:你愛我嗎?作為父母我們都是愛孩子的,但當孩子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大部分家長會說:「傻孩子,爸爸媽媽當然是愛你的」,那麼,你可知道孩子提出這句疑問,背後有著怎樣的不同想法?
  • 一個男人,把這些「秘密」向你全盤託出,說明他深深愛著你
    與其無釐頭的無理取鬧,不如好好觀察男人對你的態度,看看他對你的真心,尋找安全感,一個男人,把這些「秘密」向你全盤託出,說明他深深愛著你秘密一:曾經的感情傷痛都告訴你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兩段用情至深的感情,付出所有的去愛,但是換來的卻是對方無情的傷害
  • 孩子每一句「你愛我嗎?」,背後都暗藏秘密,三「多」讓TA感受愛
    「而且你知道嗎?不止是這件事情,他經常做一些我不允許的事情之後,就會黏著我不停地問『媽媽你愛我嗎』?我覺得他的做法就是挑戰權威」。 每一句「你愛我嗎」背後都藏著不同的秘密 從孩子有自我意識,有愛的感受後,很多時候他們都會問家長一句:你愛我嗎
  • 孩子愛頂嘴?你不知道孩子藏著這些成長秘密
    可是,在陽陽乖巧伶俐的另一面,卻多了些逆反——「愛頂嘴」。大人說什麼,他偏不聽。早上,媽媽好不容易把他叫醒,可讓他穿衣服時,卻又遇到了麻煩。她本來想讓兒子穿新買的運動裝,可沒想到陽陽死活不肯非要穿昨天的那套衣服。「陽陽,昨天那套衣服太髒了,媽媽給你洗了。今天咱們穿新衣服吧!眼看上班要遲到了,媽媽趕緊動手給孩子穿衣服。
  • 3歲孩子犟起來9頭牛都拉不回!不是孩子固執,是執拗敏感期到了
    對於執拗敏感期的孩子來說,他所面對的事物已經和他自己想像的不一致了,這一點足以讓孩子小小的內心變得慌亂,所以在這個時候,來自家長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就非常重要了。家長可以在孩子提出購買要求的時候,問一句:「讓我猜猜你為什麼想買它,是因為這個奧特曼衣服的顏色跟家裡的奧特曼不一樣嗎?」進而引導孩子將他的觀察表達出來。
  • 孩子無理取鬧又執拗,父母別怪他,孩子可能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
    「媽媽,你走錯路了。走那邊,走那邊。」3歲的思思拿著媽媽的手在叫。「孩子,別鬧了,今天媽媽起床晚了,上幼兒園要遲到了。」思思媽牽著孩子的手準備繞道早點到學校,沒有走平時經常走的那條路。而是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一開始,思思媽媽沒有聽懂孩子的話,繼續拉著孩子的手往前走,口中還不停地提醒孩子:「思思,沒關係了,快點啦,要不然就要遲到了。」
  • 原以為無理取鬧就是孩子的錯,你也是這樣認為嗎?
    比如家長早上起來要去上班,孩子卻揪著你的褲腿,說要你陪她玩玩具。此時,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懂事,會責怪孩子「無理取鬧」。但孩子的「無理取鬧」是否是真的「無理」呢?仔細想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在明知道你要上班,沒有閒工夫陪她的情況下,還要提出這種不合理的要求?
  • 當那個女孩不再無理取鬧了,她是懂事了,卻也不再愛你了
    曾看到抖音裡一個視頻,一個女孩說,「我從不查他的手機,從不問他在哪裡,從不要求他陪我,從不無理取鬧,他玩遊戲我從來不管,是不是很懂事,可是,我不愛他啊」低層婚姻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家裡總有一個無理取鬧的妻子,讓男人們覺得頭疼。
  • 孩子總是「無理取鬧」?其實是你不懂孩子
    家長最頭疼的事莫過於突然無理取鬧的孩子了,怎麼講道理,都哄不好。不少家長在心裡暗暗吐槽:「怎麼就生了這麼個小祖宗」!這是讓人又愛又恨,又氣又惱。但其實,琪琪的「無理取鬧」是有道理的,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性別意識,知道男女有別,一個男人給她洗澡,她會感到害羞、不舒服,本能地抗拒。父母應意識到這是一種正常反應,而且,要尊重、保護孩子這種性別意識,順應孩子的發展,增加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 欣賞孩子的執拗,父母這樣做,讓孩子在自我成長中收穫快樂與幸福
    尤其面對孩子的執拗,氣憤的情緒會在一剎那間湧上心頭:這孩子怎麼這麼固執,這麼不懂事,不知道時間已經不多了嗎?可孩子執拗的當時,只著眼於眼前的事,只有這件事滿意了,才能進行下一件事。孩子的執拗,有時像陰晴不定的天氣,說變就變了。不給父母一點反應的時間,一定得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去執行。
  • 父母必須知道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是有需求的。作為父母要學會觀察孩子的行為,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點,那麼教育就會變得很簡單。父母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學會觀察。我們只有潛心的觀察,才能從活動中解讀孩子背後的行為和意義,這樣才能在必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支持,從而讓我們的孩子發展的更好。
  • 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孩子的成長,是通過一點一滴的模仿和探索,來獲得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有時候,他們的行為可愛乖巧,有時候卻又變得無理取鬧,讓人著急。其實孩子每個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他的訴求和心理。下面就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介紹幾個寶寶常見的行為。
  • 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孩子的成長,是通過一點一滴的模仿和探索,來獲得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有時候,他們的行為可愛乖巧,有時候卻又變得無理取鬧,讓人著急。其實孩子每個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他的訴求和心理。,就會讓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就會表現出「時刻粘著你」的行為了,目的就是要你注意力他,和他交流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