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圖片共享網站Pinterest似乎在「買買買」的道路上停不下腳步,達成的收購交易比2015年全年還多,難道已經被「收購狂魔」Salesforce附身?昨日,其宣布收購離線閱讀工具Instapaper的製作團隊,但Instapaper本身會繼續作為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式繼續運行,美國創業孵化器Betaworks依然保留其所有權。Instapaper團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會兼顧兩邊的工作。
Instapaper是最早一批具備「先保存再使用」理念的閱讀器之一,幫助用戶們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閱讀心態」:在信息丟失之前儘可能地保存或下載更多內容。它有三個最核心的功能:
1、 將文章保存下來稍後閱讀;
2、 在電腦與行動裝置之間同步閱讀列表;
3、 將文章以精簡的格式呈現出來,方便行動裝置閱讀。
因此,Instapaper成為了iPhone早期應用下載市場中最受歡迎的app之一,在App Store的新聞類app下載排名中非常靠前。但隨著該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一大批隨後誕生的強勁對手(例如Pocket)讓Instapaper愈發招架不住。
自去年5月對系統進行了最後一次重大更新後,我們就再也沒聽到關於Instapaper團隊的相關消息(儘管app仍然保持運行狀態,甚至下載量也在穩步上漲)。你會慢慢發現,由Instapaper開創的大多數閱讀功能開始普遍出現在其他產品的核心用戶體驗中。
雖然Instapaper的發展遠不如以前,但Pinterest似乎並沒有馬上關掉Instapaper的意圖。早在2013年創始人Marco Arment將它賣給Betaworks之後,Instapaper就從最初的付費產品轉換成一種免費增值模式(附加功能)。因為現實情況是,那些只具備一種核心功能或應用案例的app最終都會被納入一個功能更為廣泛的平臺,而這些核心功能只有在大平臺上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因此,Pinterest是否會將Instapaper併入自己的圖片社交平臺中還是一個有待商討的問題。
很自然,在這樣一個核心功能背後,人才與技術才是對Pinterest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Pinterest的收購邏輯其實很簡單:公司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社交書籤」的存儲、管理與分享,與Instapaper應用程式的主要目的基本一致。因此,無論從人才還是技術角度,雙方都非常契合。
公司在過去短短幾個月中,已經實施了一系列大膽的收購計劃(Crunchbase上顯示,從2016年1月到現在,Pinterest共達成6項收購交易)。但比起產品,公司更在乎人才的招攬,比如在7月收購了創意交友應用Highlight與Shorts的幕後團隊。
此外,Pinterest似乎對一些特定領域的熱門app有著強烈的興趣,例如6月份收購的移動輸入法應用Fleksy,這個第三方輸入法團隊有著雄厚的技術基礎,其開發的SwiftKey在2016年初被微軟以2.5億美元收購。
Pinterest迄今為止的所有收購交易,其中2016年就有6筆。
在收購 Instapaper 的消息發布後,Pinterest發言人回答了科技媒體Recode關於「如何計劃將Instapaper團隊與Pinterest進行整合」的問題:
「雖然現在談這個還有點早,但我們正在摸索如何讓Instapaper的專家利用動態內容來改進『Rich Pins』(即讓網站部分圖片上顯示價格、折扣等廣告信息)這個功能。此外,Instapaper也可以採用『內容標識』確定最受歡迎的內容及圖片特徵,與其app中設置的Instapaper Daily(每天最熱文章)及Instapaper Weekly(每周最熱文章)等功能非常類似。這些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改進索引方式,進而為用戶推薦Pinterest上最新、最熱門、匹配度最高的圖片與話題。」
換句話說,Instapaper的推薦算法是Pinterest收購它的一個直接原因,這將是公司實現用戶精準化搜尋圖片的關鍵一步。雖然Pinterest喜歡稱自己為一個「圖片搜索平臺」,但搜索功能其實並不怎麼有效(確切地說是從未實現)。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與Twitter目前也正在利用算法幫助用戶從海量信息中搜索需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