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長假明天來臨,相信有不少人將開啟出境遊。
今年的國慶出境遊人數可能創新高。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主要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數不斷增加,2018年上半年出境遊人次達到了713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6203萬人次增長15%。
盡情享受假期旅行時,有一些需注意事項不能忽視——特別是前往旅遊娛樂體驗項目種類繁多的國家,需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關於出境遊,有哪些需要了解?具體要做哪些準備?請看以下信息和指南。
73個國家和地區「說走就走」
今年的國慶出境遊人數可能創新高。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主要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數不斷增加,2018年上半年出境遊人次達到了713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6203萬人次增長15%。
根據攜程旅行網發布的《2018國慶出境籤證報告》,截至9月,持普通護照中國公民可以免籤、落地籤前往的國家或地區已增加到73個。包括13個可互免普通護照籤證、13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籤入境、47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籤證。
73個目的地可以「說走就走」,相比去年國慶的65個增加了8個。今年新增了卡達、白俄羅斯、波赫、巴貝多、塞爾維亞、阿聯等。攜程出境遊預訂數據顯示,泰國、柬埔寨、印尼、馬爾地夫、越南、埃及、阿聯、模里西斯等,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免籤落地籤目的地。
慧擇網近期發布的上半年境外出遊數據分析報告則顯示,境外出遊目的地中,日本、泰國為出境遊熱門國家,同時,像越南芽莊、馬爾地夫、塞班島等東南亞國家的海島娛樂體驗遊也受到不少國人青睞。
海島遊安全隱患最高、出遊者保險意識不足
據北京晚報報導,北京朝陽法院9月26日發布2015-2017年度《涉旅遊民事糾紛審判白皮書》顯示,出境旅遊人身損害多發,交通事故、溺水是主要致傷因素。就出行目的地來看,備受青睞的海島度假遊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
從致害原因看,船舶顛簸或撞擊、車輛碰撞或車內受損、參加遊泳浮潛等項目造成溺水系致害的主要原因,分別佔比29.6%、22.2%、22.2%。此外,騎馬、滑雪、滑沙、熱氣球飛行、蹦極、衝浪、跳傘等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體驗項目也是致傷因素。
該《白皮書》還顯示,旅遊者表現出人身安全意識不足和保險意識不足的問題。具體為,旅遊者對自身健康狀況欠缺評估、向旅遊組織者隱瞞身體狀況、不聽從旅遊組織者告誡。北京朝陽法院審理的涉及人身、財產損害旅遊糾紛中,鮮有旅遊者自行投保相關保險,發生傷害後均起訴要求旅遊經營者賠償,由於責任認定存在不確定性,賠償金額能否覆蓋全部損失也存在不確定性。
出行前需做好的準備
有鑑於此,準備出境遊時,需要了解目的地的情況,包括風險、天氣等,還要做好自身保障,包括身體健康、購買旅行險等。
1、提前關注出行目的地是否存在風險
提前查詢出遊目的地是否有重大出行風險或突發事件,可以從12308外交部官方公眾號平臺或其他保險公眾號等平臺查詢到相關信息。
一般而言,境外旅行出行風險等級,會顯示為「不應前往」、「避免前往」、「提高警惕」。如果你計劃前往的目的地,未來10天內被列入「不應前往」、「避免前往」的,則可以考慮變更旅行目的地。
2、查詢旅行目的地天氣
旅行目的地的天氣,也是要提前查詢的內容,以便做好防範惡劣天氣的準備。世界天氣信息網站(http://www.worldweather.cn/zh/home.html)上可提供相關信息。如行程中有安排高風險娛樂體驗項目,如:潛水、跳傘、熱氣球、沙漠越野車等,應該視天氣狀況決定當天是否繼續參加。
3、做好身體檢查,尤其身體有不適或曾患有既往病症的旅行者
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或身體存在不適症狀,旅行前需要前往醫院做全面體檢,根據醫療報告和醫生的建議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長途旅行。
如果醫生告知身體狀況允許長途旅行,也要根據醫囑,配備好日常所需的隨身藥物,以應對旅行過程中既往病症急性發作。
4、確認好行程計劃後,提前選購旅遊險
保險也是出遊不能遺忘的內容,相關需注意的內容有:
*保險生效日期:一定覆蓋整個旅程(出發航班計劃飛行時間——返程航班計劃落地時間),最好保險生效開始時間提前到旅程出發日期一天,保險終止時間為旅程結束日期後一天。
這樣的話,一是能安心為旅途中突發的小狀況留出時間做應對處理,比如證件遺失補辦、行程臨時調整等;二是能確保旅遊險中的航班/行李延誤狀況都能獲得理賠,尤其是行李延誤保障。市面上常見的旅遊險對行李的延誤定義,通常都是以被保險人到達目的後才開始計算行李延誤時間的,如果延誤時間發生在保單有效期外,旅行者則會面臨部分延誤時段無法獲賠的情況。
*保險責任範圍:確保境外出遊參與的高風險體驗項目,如熱氣球、潛水、跳傘、滑翔傘等,在保險的承保範圍。
*境外就醫費用高,確定保單中的意外醫療保障保額,能覆蓋境外基本就醫費用(一般要在30萬元以上)。
*東南亞是熱門境外旅遊目的地,但盜刷情況猖獗,摩託車搶盜事件時有發生,人身財產損失風險高,可以選擇覆蓋財產損失保障的保險商品。
境外萬一出險了怎麼辦?搜集好第一現場資料
在境外旅途中,若有意外狀況發生,保險理賠材料的搜集相比國內而言沒有那麼容易,因此,應該及時在第一現場保存好一些資料,以供後續理賠報銷時提供。
從慧擇旗下齊欣旅遊風險研究中心提供的境外旅遊險理賠數據來看,航班及行李延誤、旅行變更、隨身財產損失類理賠案件在境外遊出險案件數量佔比中長期位列前三。
通常來說,境外出險除了理賠時必須要填寫的理賠申請書、個人信息資料(身份證件信息)以外,遇到航班/行李延誤、旅行變更、隨身財產損失狀況時,還應該注意第一時間獲取下列資料:
1、航班/行李延誤類:
*登機牌、護照首頁、護照出入境記錄頁
*原計劃行程單(跟團遊保留旅行社出具的行程表、自由行可以)
*航班延誤證明(找航空公司開具)或行李籤收單、行李運輸事故單、行李小票(貼在登機牌上)
2、旅行變更類:
*原計劃旅行行程及實際旅行行程的證明材料(如:與旅行社籤訂的旅行合同,變更合同,交通票據等)
*行程變更的原因證明(如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天氣預報或新聞對於惡劣天氣/自然災害的說明等)
*已預付實際未使用且不可退還的旅行費用證明(網站預訂截圖)
*額外支出的合理且必需的旅行費用證明
3、隨身財產損失類:
*報警證明原件(需列明損失物品明細清單)
*損失物品原始購買發票或收據
*維修報價單或收據(損失物品需要維修時必須提供)
4、銀行卡/信用卡盜刷類:
*報警證明原件(證明中需詳細描述事故經過)
*盜刷證明(銀行出具的載有丟失或失竊銀行卡之前48小時內發生的銀行卡提款或刷卡記錄的對帳單)
*掛失證明(銀行出具的掛失證明)
(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