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相關部門又為農村「三塊地」之一的宅基地制度劃出兩條「紅線」,這是繼之前官方已明確的三條底線之外,又一次為宅基地制度改革劃出的底線!
由於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其它自然資源一樣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土地被侵佔一塊就少一塊,假若每年都以各種明目侵佔土地,後代人吃什麼?
所以國家規定,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三條底線是不能突破的。
1、不能改變土地所有制,就是農民集體所有;
2、不能改變土地的用途,農地必須農用;
3、不管怎麼改,都不能損害農民的基本權益。
最新的兩條「紅線」是什麼?
此次,深改組會議又為宅基地制度改革劃出了兩條「紅線」。
1、不得以買賣宅基地為出發點;
2、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為什麼要出這兩個新規定?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土地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嚴金明表示,這兩個規定主要是因為在前期試點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操之過急的情形,違背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利益」這一初衷。
並且,現在不少農民都是進城務工,但是他們並不是完全脫離了農村,實際上只是屬於「亦工亦農」(在農閒時進城打工,農忙時又回到農村種地)或者「離土不離鄉」(雖然不種地,但工作、人際關係等未離開鄉村)的情況。
對於這部分人群而言,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不利於保護農民利益。
哪些地區的農民適合退出宅基地?
其實,我國大多數的農村暫時都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退出宅基地,因為很多的農民根本就無法在城市裡紮根,如果貿然的讓農民進城,並且讓他們退出土地使用權,那麼將會帶來無比嚴重的後果。
所以,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發力重點首先在城市邊緣地區。
隨著城市化的高速發展,這些地區的農民大多已在城裡就業、買房,並不依賴土地進行保障生活。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