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問:老師您好,寶寶現在長大牙呢牙床腫了,哭鬧也不好好吃飯了,怎麼辦?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6個月後寶寶進入長牙期間,出現流口水、牙床腫脹、食慾不佳是正常的表現,寶寶是因為長牙難受影響進食慾望,所以媽媽需要給寶寶補充營養的同時,做好牙齦和口腔護理,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做:
1、堅持母乳餵養(針對母乳餵養的寶寶)
媽媽們都知道,母乳對寶寶而言,是最有益的食物。其實,母乳餵養對寶寶的乳牙也很有利,且不容易引發齲齒。
2、加強營養
出牙期特別需要給寶寶加強營養,尤其是要注意補充維生素A、C、D,鈣、鎂、磷、氟等礦物質。平時可以適當給寶寶多吃各種肉泥、雞蛋(過敏的寶寶要推遲添加)、蝦皮(打成粉)、豆製品、水果泥和蔬菜泥,這些食物都有利於寶寶乳牙的萌出和生長。
當然,有些寶寶在長牙期間會有「食慾不佳」的表現,那媽媽可以這樣做:
從網上找一些花樣食譜,做成各種花樣的輔食,如做成寶寶喜歡的動物造型或是動畫人物等;
準備寶寶喜歡的造型、喜歡的顏色的餐具,把做好的輔食放在餐具裡面,也有助增加寶寶的食慾,緩解食欲不振。
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讓寶寶參與進來,從選擇食材到製作,讓 寶寶來挑選,陪著寶寶一起做,雖然寶寶可能拿著食物在玩,但玩的過程,有助寶寶認識食物的形狀、味道、顏色等,同時媽媽還可以給寶寶講講食物的營養,如告訴寶寶豆腐可以補充蛋白質等。
3、保持牙齦清潔
每次餵奶後或吃完輔食後,要給寶寶清潔口腔或漱口,尤其每天早晚的兩次清潔,如果發現寶寶牙床紅腫,媽媽雙手洗淨,將乾淨的紗布弄溼,裹在食指上,伸進寶寶嘴裡,幫寶寶按摩牙床,緩解長牙的難受。
4、給予磨牙食品
當寶寶因出牙不適而喜歡到處啃咬東西,媽媽可以買一些磨牙餅乾,也可以自制磨牙餅乾或其他磨牙食物,如切些手指粗細的西芹條、胡蘿蔔條、黃瓜條等,讓寶寶啃咬,不僅乾淨衛生,而且這些磨牙食物還能鍛鍊寶寶抓握和咀嚼能力,同時提供部分營養。
5、按摩及冰鎮牙齦
寶寶牙齦不適,媽媽可以還可以戴上指套或用乾淨、溼潤的紗布巾(在冰箱冷藏裡放一會)幫寶寶按摩牙齦,也可以將牙膠冰鎮後給寶寶磨牙用。寶寶咬上去涼涼的,可以緩解牙齦紅腫和脹痛,還能通過按摩和咬的動作促進乳牙萌出。
PS:不管是指套、紗布巾還是牙膠,一定要注意經常消毒,還有家裡寶寶經常接觸的玩具、衣服和口水巾等,都要常消毒,注意衛生。
6、多去戶外曬太陽
春暖花開,氣溫也越來越高,沒風的日子,可以經常帶寶寶去戶外曬太陽,不僅促進維生素D3的轉化,促進鈣吸收,堅固牙齒;經常代寶寶出去「經歷風雨」,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PS:小月齡的寶寶或沒出過門的寶寶,剛開始出門,最好給寶寶多穿件衣服,並且戴個帽子;
帶寶寶在戶外玩耍的時間,逐漸增長,不要第一次出去就玩很長時間,以免寶寶不適應生病;
晴好的天氣帶寶寶出門曬太陽,要做好防曬,同時避免陽光直射寶寶眼睛。
京媽說:長牙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家長一定要耐心的正視這個事情,避免煩躁,正確的幫助寶寶緩解不適感,並且做好護理等,順利的幫助寶寶度過長牙期。
你家寶寶長牙時,都有哪些表現或者讓你難忘的事情,歡迎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