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說……」10月11日上午,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公安局審訊室裡,內心掙扎了數小時的嫌疑人王成一(化名)崩潰了。這起殺害計程車司機命案積案,三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追兇追了整整12年。10月16日下午,三門縣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來成功偵破的4起命案積案,最長一起命案積案為27年。
時光回到12年前的2008年,那年王成一已經娶妻成家,兒子也沒幾歲。當年他有個朋友叫王軍獻(化名),兩人年紀相仿,都來自同一個鄉鎮,又都租在城關。由於工作不穩定,兩人經常是囊中羞澀,總想著找點路子發大財。
當年3月3日,兩人商量去偷。去哪裡偷?商量來商量去,決定去台州市路橋區。兩人準備好刀等工具,坐上大巴車前往路橋。
雖然混社會,但畢竟第一次偷東西,兩人在大街上轉悠到晚上,最終因為害怕沒有下手。一番商量後,決定打車到臨海市尋找作案目標。
到臨海已經晚上10點多,但街頭還是車水馬龍,不好下手。晚風有點蕭瑟,兩人凍得直打冷戰,想回家但口袋沒錢了。
怎麼辦?兩人打起計程車的注意:攔一輛車回三門,再搶點錢。
動手地點想好了,三門蟠龍公園邊小弄裡,王成一等人租住在三門縣城,地形熟悉。
兩人順手在路邊攔了一輛車計程車,開車的是臨海市居民胡大姐的兒子鄭強(化名)。
車子開到指定的蟠龍公園旁邊的一個小巷,鄭強靜靜等著兩人付錢。車錢沒等到,卻等來了刀子。
「不準動,搶劫!」一把冰冷的水果刀架在脖子上,一把刀頂在背後。想喊救命,一隻有力的手捂住了嘴巴。
鄭強沒有乖乖就範,見他反抗,兩人手裡的刀往他身上戳。看到了鄭強身上湧出的鮮血,兩人打開車門逃跑了。
鄭強一邊喊著「救命,殺人啦!」一邊跌跌撞撞地追去。沒跑幾米,倒在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命案發生後,三門縣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因受當時各方面原因限制,排查了大半年,沒有突破性進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參與辦案的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大家始終未放棄對案件的偵破工作。
三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鄭海華,當年還是普通民警,「案子就像壓在我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那個夜晚,王成一和王軍獻兩人的刀子,捅死了鄭強,也捅碎了胡大姐的心,捅毀了她的生活。她的老伴的餘生,活在淚水裡,活在思念的痛苦裡。
出事那年,鄭強30來歲,是家裡的老二,也是唯一的兒子,上面有個姐姐,下面有個妹妹。
「他答應我,晚上不跑遠路的!」胡大姐一再念叨著,不明白那天晚上兒子為什麼就接了去三門的客人。
兒子走了,胡大姐說自己也仿佛死了一般,眼睛哭到沒有淚水。之前一百五六的體重,很快瘦到百來斤,「現在還是這個數。」
今年66歲的胡大姐,現在城裡當保姆。年近70的老伴,四處打零工。12年了,胡大姐還沒有走出喪子之痛。
被那個夜晚改變的人生軌跡,不僅僅是胡大姐和老伴,還有鄭強的兒子和妻子。當年兒子才5歲,現在已經讀職高。
「小的時候,他總是問爸爸哪裡去了?我們騙他,說出門做生意去了。後來長大些,知道自己爸爸沒了,經常一人坐那發呆流眼淚。」胡大姐說,活潑的孫子後來越來沉默,現在也還是不太愛說話。
這些年,王成一和王軍獻都在做什麼?王成一說兩人跑回到出租房,第二天,得知司機死了,心裡特別害怕。
這些年,王軍獻一直在三門打工。王成一先是在三門,後來到象山等地做生意,中間離婚、結婚,再離婚。
王軍獻
王成一
這個事情之後,兩人沒有再作過案,安分守己做人,這也是兩人一直沒有進入警方視線的原因。
在今年的命案積案攻堅行動中,民警對現場痕跡物證進行重新檢驗,重新摸排、逐一比對,深度分析研判,使這起12年前的計程車司機被殺案有了轉機。
10月10日22時,專案組民警趕赴象山縣將王成一抓獲。
10月11日中午,在珠岙鎮婁坑村一村民家幹活的另一名嫌疑人王軍獻也被專案組抓獲。
近年來,三門縣公安局投入大量科技裝備應用到刑偵領域,對因受當時技術條件限制的案件,重新檢視,尋求新的突破口。
2006年12月14日, 66歲的小賣店店主陳阿婆被人殺害在小賣部。這起命案成為懸案。今年7月,專案組民警利用大數據分析,排查出家住三門縣亭旁鎮某村今年43歲的王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後,專案組民警在寧波等地抓獲王某某和其同夥葉某某。
在台州市公安局的技術支撐下,今年3月底還成功偵破「1993.11.22」溫州樂清胡某搶劫殺人案,將潛逃了27年的嫌疑人胡某抓歸案。
來源:台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