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翻譯」體會更深了!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2020-12-11 新民晚報

來源/上海外國語大學(下同)

「媽媽,為什麼要戴口罩?我可以出去和病毒玩嗎?」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如何向單純的孩子們解釋這場「抗疫大戰」,開始成為各國父母的共同顧慮。

4月初,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種以上的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上線僅幾日,已有來自全球53個國家的近2萬人次瀏覽過這些繪本,在海內外社交媒體上迅速獲得點讚和關注。

這一免費童書網站源自於全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友張明舟發起的」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從倡議發出到網站上線,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各界名家提供積極協助,專家遴選組、翻譯組、技術保障組、版式設計組等迅速組建並隨即投入了緊張的工作。而在這支合作團隊中,人數最最「龐大」且引人注目的,無疑是覆蓋英、日、俄、意、西、阿、韓、法、德、泰、葡、波斯等十幾種語言的志願譯者團隊,而其中至少八成來自同一所滬上高校——上海外國語大學。

圖說:繪本《等爸爸回家》日文版

「全靠愛心撐著」

對於此次公益活動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的表現,活動發起人張明舟主席表示,以高翻學院為主的上外志願譯者團隊充分展現出了愛心和大局觀——「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起碼要打110分。」

「此次公益項目時間緊張,上外高翻學院作為中堅力量,又要跨語言、跨機構、跨專業,既要翻譯又要協同,瑣碎複雜,難度係數很大。而我所看到的高翻學院志願者態度端正,專業敬業,勤懇踏實,完美地按時完成了任務,可以說立了大功!」

而領銜此次公益項目的翻譯專家協調組的,正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上海市翻譯家協會副會長吳剛教授。

作為《霍比特人》《野性的呼喚》等不少知名童書中文版的翻譯者,吳剛本人有著豐富的童書翻譯經驗,「我很喜歡童書翻譯,所以這件事對我而言不只是一樁任務。「

「疫情當前,命運與共。這次高翻學院的英、法、德、俄、日、韓、阿、西語師生全都上陣了——這在我們學院還是第一次,大家都是一腔熱血,以專業之所長,為世界各地的抗疫之役儘自己一份力。」讓吳剛感到格外自豪的,正是高翻師生在實戰錘鍊中獲得的豐富積累。他告訴記者:上外高翻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翻譯理念、翻譯團隊合作模式、質量監控流程以及各種翻譯技術的運用。這次項目,也是學院綜合實力的一次大展示。「不少譯者每晚都要挑燈夜戰,熬到後半夜是常事。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有報酬都未必能撐下來,大家全靠一股愛心撐著,最後居然做成了!」

圖說:繪本《不一樣的春節》英文版

「翻譯是和世界溝通」

「翻譯絕不是閉門造車,也絕非紙上談兵,翻譯是和人交流,和世界溝通。」發出這句感嘆的,是上外高翻學院二年級英語筆譯專業學生餘奕玲。作為本次上外翻譯團隊「項目經理」,她的身份十分特別——需要作為「大管家」,協調管理全部十幾個語種翻譯的統籌協調工作,初譯、術語管理、審校、清稿、通讀檢查格式等明細......這份工作基本上需要她全天候待命,解決各組遇到的問題,壓力和責任不小。

第一天接到任務時徹夜難眠的忐忑和熱血、期間陪母親去醫院掛點滴卻時刻擔心著聯絡工作的焦急和不安......這些複雜而難以複製的感受,串聯起她對這個項目的特殊感情。

「我覺得很有意義。作為一個英語筆譯專業的學生,能夠參與多語種翻譯項目的協調,我的視角變得很微妙很獨特,以往都把目光和經驗局限在了英語領域內,而這次接觸到了這麼多語種,我對「翻譯」二字的體悟更豐富更深刻了,感恩此時此刻,我在這裡,與大家一起。」

「我一直都相信童書其實是一種可以寫出神奇力量的文學。童書故事裡,哪怕只是一隻小豬的好運或是努力克服困難的毅力都會給小朋友帶來仿佛能塞滿一整個世界的開心、滿足和力量。」西班牙語翻譯組組長、高翻學院2018級多語種口譯班的張嫣然表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有幸能用自己所學、儘自己所能為抗疫貢獻力量非常開心。「和大家同心協力這一個月,給我留下了滿滿的溫暖和感動。我也希望我們大家在這本次活動中所付出的星星點點的力量,能真的對大小朋友們認識和防控疫情都有所幫助。」

翻譯抗疫童書,也確實讓不少參與的志願者收穫意外的感動。

日語組是最早完成所有譯本的小組之一,高翻學院日語口譯專業研究生二年級的錢鋮和全班同學一起,參與了翻譯、審校、排版審校等多個流程。錢鋮提到讓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叫做《九千毫米的旅行》的書:「兩個孩子在家百無聊賴,可能是發揮想像,也可能是真的出現了魔法,他們小小的家突然變成了廣闊天地。我當時覺得創作者的這個構思就特別有童趣。我想為什麼他們父母不在家呢,一開始覺得是不是雙職工醫務人員,看到後來才知道父母都生病了。作者的構思很巧妙,特別打動我的是他們在沙發下面發現了一個發卡,孩子們說這是媽媽的味道。這個心理特別真實,很觸動我。」想到在這次疫情中,可能還會有很多小朋友不得不與父母暫時分開。錢鋮說,「如果他們也讀到這個情節,我想或許也會有共鳴。」

圖說:繪本《打怪獸的10個方法》西班牙語版

翻譯「活兒得地道」

在上外高翻學院,師生間流傳著一句話說,從事翻譯工作「活兒得地道」,可見對譯者職業能力和職業操守的看重。2020年,上外高翻與聯合國全球傳播部合作進入了第七個年頭,聯合國日常網頁的中文翻譯、紀事翻譯、《聯合國在行動》系列視頻文本翻譯等一直由高翻英語筆譯師生組成的DGC團隊完成,雙方更成功合作翻譯《聯合國概況》第41、42版,廣獲讚譽。

項目後期,隨著上外其他院系師生、大連外國語大學師生、「中伊防疫互助小組」志願者團隊以及《哈利·波特》譯者著名翻譯家馬愛農等譯者傾情加盟,為提高大家工作效率,高翻學院毫無保留地把通過經驗總結的工作流程分享給其他譯者,大家得以十分高效地組建起各語種翻譯團隊。

目前隨著網站上線,各語種已陸續交付定稿,一些書籍目前處於審校階段,會持續補充到網站上。

通訊員 錢俊妮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相關焦點

  • 譯童書 通世界: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隨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如何向單純的孩子們解釋這場「抗疫大戰」,開始成為各國父母的共同顧慮。4月初,一個名為「生命樹童書網」的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譯為十種以上的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
  • 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上海外國語大學志願者所譯童書封面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近日,「生命樹童書網」多語種童書網站正式上線,《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不一樣的春節》《打怪獸的10個方法》等一批中國原創抗疫童書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領銜翻譯為多國語言,免費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小讀者。  該免費童書網站的創建源自於全球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友張明舟發起的「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倡議。
  • 三百位志願者將中國童書翻譯成十餘種語言
    短短1個月,張明舟收到了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十幾個語種300多位譯者報名,他們一起為全球抗疫童書作品進行免費的公益翻譯和上線推廣。「我相信中國人身上的善意是巨大的,大家滿滿的善意讓我分外感動,」張明舟說。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張明舟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買了些口罩捐給武漢少年兒童圖書館,但數量有限,他深感這樣的幫助還遠遠不夠。
  • 「生命樹童書網」上線,11種中國抗疫童書翻譯成10餘種語言供免費...
    在「生命樹童書網」中,目前共上線了中國出版機構推出的11種抗疫童書,每種圖書都以中、英、意、日、法等10種以上語言呈現,免費供全球少年兒童閱讀。  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即完成從遴選圖書、多語種翻譯,到重新排版設計、開通網站上線這一系列複雜工作,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 抗疫童書互譯共讀:一份倡議 全球響應
    一個戴著口罩、裹得嚴嚴實實的小男孩跑到了醫院外,將自己寫的一封信貼在了玻璃窗上,給醫生爸爸看。這是一本抗疫題材兒童繪本的封面,以一個兒童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家庭的抗疫故事。如何向人數超過2億的中國兒童解釋這樣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童書出版界致力於通過閱讀向兒童傳遞抗疫知識,培養生命意識。
  • 上外師生翻譯最新版《聯合國概況》
    對上外高級翻譯學院的師生來說,這本書除了被偶像捧在手心之外,背後還有更熱血的故事——臨危受命:不同尋常的「巨無霸」工程1份全英文的《聯合國概況》,3個月的期限,296000字的英譯中工作量,聽起來像是一個「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一份倡議 全球響應
    抗疫童書,用愛與希望守護童心「我們的城市裡出現了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病毒,它們入侵人的身體,爸爸要去幫助他們把病毒趕走。」一個戴著口罩、裹得嚴嚴實實的小男孩跑到了醫院外,將自己寫的一封信貼在了玻璃窗上,給醫生爸爸看。這是一本抗疫題材兒童繪本的封面,以一個兒童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家庭的抗疫故事。
  • 300位志願者將中國童書翻譯成十餘種語言,陪伴各國兒童戰勝疫情
    短短1個月,張明舟收到了50餘家出版社和作者繪者捐贈版權,十幾個語種300多位譯者報名,他們一起為全球抗疫童書作品進行免費的公益翻譯和上線推廣。「我相信中國人身上的善意是巨大的,大家滿滿的善意讓我分外感動,」張明舟說。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張明舟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買了些口罩捐給武漢少年兒童圖書館,但數量有限,他深感這樣的幫助還遠遠不夠。
  • 上外師生翻譯約30萬字最新版《聯合國概況》
    對上外高級翻譯學院的師生來說,這本書除了被偶像捧在手心之外,背後還有更熱血的故事。 臨危受命:不同尋常的「巨無霸」工程 一份全英文的《聯合國概況》,3個月的期限,296000字的英譯中工作量,聽起來像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在2017年的夏天,它卻實實在在地擺在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師生面前。
  • 上外成立高級翻譯學院 培養頂級同聲傳譯人才
    昨天,上外高級翻譯學院正式成立。轉自搜狐  首批招生20人以內轉自搜狐  實行嚴格淘汰制轉自搜狐  據該學院負責人柴明教授介紹,該學院下設口譯系、筆譯系和翻譯研究所。由於將培養目標瞄準在傳譯一類的拔尖外語人才,所以從招生開始,要求就非常嚴格。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怎麼翻譯?這所學校將抗「疫」金句納入教學
    無論是日語語音學課程上錄製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列微課視頻等舉措,還是波斯語等專業師生翻譯製作「防疫漢外翻譯詞彙表」、協助傳播防疫科普知識,或是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的各語言課程融入的抗疫素材,還是新聞傳播學院組織的抗疫一線記者線上直播分享;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將育人元素融入知識體系教學,在上外各院系獲得了積極踐行,一線教師們關注社會熱點,將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正是上外從
  • 眾師生參與多語種翻譯 搭建抗疫語言溝通之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黨委書記黎冬告訴新快報記者,這次戰疫中,學校除了做好自身防疫工作,作為廣東省外語專業最多的獨立學院,學校不少師生「譯心」戰疫,用多語種宣傳防疫知識,助力抗疫翻譯工作,搭建起一座座戰疫語言溝通的橋梁。
  • 公益丨依藍雲踐行公益,為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平臺「生命樹童書網...
    目前,已有11本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翻譯成日語、法語、義大利語、俄語等十幾種語言版本,提供給全球兒童免費閱讀。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兒童被迫待在家中不能出門。由於缺乏適合兒童了解的信息,不解、恐懼、孤單和焦慮的負面情緒時常困擾著他們。」張明舟說。  為此,今年2月底,張明舟在他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出一封「募請函」,啟動「全球抗疫童書互譯共讀」項目。
  • 高級翻譯學院「一生一譯」第三期
    「譯品匯」呈現天外高翻多語種翻譯碩士生在學期間參與出版的重要譯作、在導師帶領下完成的重要翻譯項目等標誌性成果;「譯言堂」以「千字文」形式,分享天外高翻師生的翻譯感悟和「譯」路歷程。 「一生一譯」將生動記錄高翻學子精彩的翻譯人生,集中展示天外高翻人才培養效果,為我校「文明互鑑,文明互譯」學術交流季活動貢獻「高翻智慧」和「高翻力量」。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怎麼翻譯?這所學校將抗「疫」金句納入教學
    近日,上海外國語大學二年級翻譯專業的師生在《漢英翻譯》的網課上展開了熱烈討論。▲上外松江校區。(以下均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供圖)戰疫熱詞進課堂,用專業所長為國家服務不少如「疫情無國界,人間有真情」「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等時政金句成為師生討論的焦點。
  • 浙外統籌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助力「防輸入」——
    杭州市政府開通96020熱線支持抗擊疫情,要設立多語種的24小時疫情語音支持。現招募多語種志願者,急需英語、日語、韓語和義大利語4個語種的志願者……」3月13日上午,浙江外國語學院接到杭州市的「求助」電話。緊接著,西湖區、上城區、下城區等也紛紛向學校求援,「防輸入」疫情防控工作希望得到浙外的支持。  浙江作為對外開放大省和僑務大省,防境外輸入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務。
  • 中外攜手打造多語種抗疫童書網
    技術人員正在為生命樹童書網上線做調試。(受訪者供圖)除了中國讀者,還有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讀者在疫情期間關注到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張明舟發起的公益網站——生命樹童書網。目前,已有11本中國原創抗疫童書被翻譯成日語、法語、義大利語、俄語等十幾種語言版本,提供給全球兒童免費閱讀。
  • 8個語種五十多人組成志願團隊 他們將"蘇康碼"系統翻譯成多國語言
    、技術保障中心、多語種翻譯中心、專家中心等四個小組合力完成各項翻譯任務。在翻譯過程中,老師們查閱了大量文獻與數據資料,不僅對病毒的組成與疫情的傳播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對疫情的預防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志願服務團隊的老師們用嫻熟的外語技能和豐富的翻譯經驗為抗疫戰鬥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西方話語體系一「語」獨大 需填非通用語種外譯空白
    西方話語體系一「語」獨大 需填非通用語種外譯空白 2014-08-05 14:24:06如漢語中的「龍」在英譯後變為「恐怖與邪惡」的象徵,高貴典雅的「白鶴」在法譯後變為「妓女」的代名詞,再到「聯產承包」「三來一補」等核心詞因為沒有相對應的詞彙而無法翻譯,類似問題貫穿著60多年的中譯外歷史。  破解這些難題的根本之道,是要有自己的對外文化傳播戰略布局,即確立以漢語為來源語的中譯外多語種戰略規劃,包括核心話語的辭典建設、網際網路多語種在線翻譯平臺、移動終端翻譯軟體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