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面向數據中心環境發布三款TLC SSD產品

2020-12-17 騰訊網

  64層TLC 3D NAND技術值得關注。

  東芝公司的三款TLC數據中心SSD產品。

  東芝公司正利用三款64層3D NAND產品擴大其數據中心快閃記憶體驅動器的銷量。

  這三款產品分別為CD5、XD5以及HK6-DC(東芝公司在企業級驅動器的命名方面顯然比較隨意),全部提供PCIe與SATA接口,外加2.5英寸及M.2兩種尺寸。

  東芝公司的快閃記憶體代工合作夥伴威騰電子最近也公布了兩款NVMe M.2驅動器,分別為SN720(256 GB至2 TB容量)與SN520(128 GB至512 GB容量)。與其它各類口香糖大小的M.2 SSD類似,二者皆定位為移動與邊緣設備驅動器。但東芝方面則另闢蹊徑,將二者定位為數據中心存儲陣列或者伺服器內的直連存儲用途。

  下面來看三款東芝新品的具體參數:

  接口外觀尺寸容量範圍前代產品CD5PCIe NVMe 1.32.5英寸960 GB - 7.7 TBCM5XD5PCIe NVMe 1.2.1M.21.9 TB - 3.8 TBXG5HK6SATA每秒6Gb2.5英寸960 GB - 3.8 TBHK4

  各產品的最高性能取決於實際存儲容量,容量越大性能越強,下表所示為最高性能參數:

  下圖所示為性能比較以及各產品針對讀取密集型任務的優化效果:

  最高性能數字

  總而言之,三款產品在性能方面表現良好。以下為東芝公司為各產品作出的價格/性能定位:

  東芝為三款數據中心SSD產品作出的市場定位。

  東芝公司高管指出,他們希望徹底取代數據中心內的傳統磁碟驅動器。那麼是否包括東芝自家的磁碟驅動器呢?「不」,他們回答稱; 這是另一回事。我們是東芝存儲器集團,目前正接受貝恩資本牽頭的聯盟收購。

  東芝方面認為這三款採用64層BiCS-3技術的產品在應用領域方面存在一定交集。

  其中HK6的性能表現最差,因此其並不適用於大數據分析,但比較擅長作為歸檔用途。

  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東芝公司高管表示XD5主要面向需要Facebook級高速性能表現的數據中心系統,而且Facebook公司目前已經開始推廣M.2類驅動器產品。此類客戶要求我們為其構建一款塞滿M.2驅動器的機架式機箱,將其作為一塊巨大的整體式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並提供強大的軟體對容量及驅動器訪問操作進行管理。

  約264塊驅動器即可提供1 PB快閃記憶體存儲容量,但其功耗與散熱可能會帶來問題。那麼,水冷SSD是否會因此而出現?

  東芝公司並沒有評論尺狀SSD這一設計方案,意味著除了三星與英特爾之外,行業中的其它廠商還是更青睞2.5英寸與M.2兩種外觀尺寸。

  HK6及其SATA接口明顯回歸了磁碟驅動器的接口設置,這將使其與各OEM與系統構建商的風格保持一致。不過從性能的角度來看,NVMe無疑代表著未來,而我們也期待著未來能夠在CD5驅動器以及XD5當中見到NVMe over Fabrics接口的身影。

  東芝公司正著手將其全部快閃記憶體產品升級至64層TLC(三級單元)NAND。接下來,他們將致力於開發96層快閃記憶體,其快閃記憶體晶片將能夠帶來額外32層實現的更多容量。此外,我們對於QLC(即四級單元)也抱有美好的期待。使用96層QLC快閃記憶體晶片的下一代HK6可能將帶來6.3 TB的最大容量……確實非常可觀。高速歸檔方案,我們來了!

相關焦點

  • 東芝引入TLC 提升64層3D快閃記憶體容量水平
    東芝公司已經正式公布,其首求借64層3D NAND設備將採用TLC(即三層單元)設計以將原本的256 Gb容量倍增至512 Gb。  這意味著單晶片的存儲容量為64 GB。樣品發貨從本月開始,而正式批量生產則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預計其將同時面向企業與消費級市場推出SSD產品。
  • 96層堆棧3D TLC 東芝發布XG6 M.2固態硬碟
    提起SSD廠家,除了三星和Intel,老牌勁旅東芝也有著上佳的表現。東芝之前的XG3、XG4 系列產品在OEM PC中得到廣泛應用,受到了認可。今天,東芝又推出了自己的96層堆疊3D TLC顆粒硬碟XG6。
  • 東芝推出1TB TLC快閃記憶體SSD
    這是一個PC磁碟驅動器殺手——東芝推出的1TB SSD,採用了TLC快閃記憶體和15nm光刻。SG5系列有兩種規格——M2和2.5寸SSD,未來6至12個月裡,隨著東芝由現有的19nm SSD產品轉而採用更密集的15nm NAND,標誌著一波產品的更新熱潮。
  • 64層3D TLC NAND:東芝連發三款SSD
    IT之家3月20日消息,今天,東芝一口氣就發布了三款企業級SSD產品,包括CD5、XD5以及HK6-DC三個系列,它們均採用了自家64層BiCS3 3D TLC NAND顆粒。這三款硬碟有2.5英寸、U.2和M.2 22110多種規格可選,均提供5年質保。但CD5、XD5和HK6-DC定於2018年Q2季度發售,目前暫未公布售價。
  • 東芝推出兩款民用級96層堆疊TLC SSD——RD500 and RC500
    北京時間昨天晚上,東芝存儲針對民用級市場推出了兩款新的採用自家96層TLC NAND的SSD,型號分別為RD500及RC500。東芝對於這兩款SSD的定位是面向於需要高性能存儲和主流玩家的。這兩款SSD都沒有自帶目前已經很常見的散熱片,都是標準的M.2 2280大小,並且使用的都是PCIe 3.0 X4接口,支持NVMe 1.3c版標準,RD500與RC500的區別點在於,RD500使用了一枚東芝自家新的八通道主控,而RC500的主控僅為四通道,這個差距導致了在標稱的性能上面,RC500基本都只有RD500的一半。
  • 東芝打造 OCZ首款TLC SSD實測:慢的吐血!
    日前,OCZ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採用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Trion 100」,定位於入門級市場。從當年的「白片王」到如今的寄居東芝旗下,尤其是憑藉東芝豐富快閃記憶體資源的支撐,OCZ如同煥發了第二春,從企業級到消費級都進步神速。
  • 都來玩TLC!東芝Q300系列240G SSD評測
    從採用TLC快閃記憶體的Q300系列看,更多面向於大眾主流用戶,偏向於對價格比較敏感的SSD用戶。>東芝TC58NC1000GSB,這是一款四核心八通道主控,與群聯共同研發,固件由東芝來優化。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了解這款SSD的性能表現處於什麼水平,我們選取採用A19nm MLC快閃記憶體東芝Q系列256G以及同樣採用東芝TLC的影馳鐵甲戰將240G 做對比測試。
  • 東芝打造 OCZ首款TLC SSD實測:慢的吐血!-OCZ,Trion 100,TLC,東芝...
    東芝打造 OCZ首款TLC SSD實測:慢的吐血!【總結:白瞎了東芝】三星是第一個搞出TCL固態硬碟的,也設立了相當高的標準線,事實上在他之後各家產品沒有一個能夠超越的。OCZ Trion 100不但沒有例外,反而設立了一個相當低的底線。
  • 劍指索尼 東芝發布三款低價4K電視新品
    索尼公司在今年4月份面向中國市場投放了號稱是「普及型」4K液晶電視的X9000A系列兩款新品,其中55英寸進行售價為29999人民幣,65英寸機型售價44999元人民幣。近日,東芝公司也在日本發布了價位相當的4K電視產品。
  • H27UDG8VEMYR-BC_hynixtlc硬碟
    SK海力士為全球客戶提供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NAND Flash(NAND快閃記憶體)和CIS(CMOS圖像傳感器)等半導體產品。公司於韓國交易所上市, 其全球託存股份於盧森堡交易所上市。
  • 東芝發布TR200 SSD:全球第二64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
    日前,西數和閃迪發布了全球首批採用64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設計的SSD產品,包括WD Blue、SanDisk Ultra兩個子系列,容量最高達2TB,提供SATA、M.2兩種樣式,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就是價格比較貴。
  • 專訪東芝安田哲也:最早開發64層3D NAND技術
    NAND Flash技術  最近東芝發布了一款TR200固態硬碟,該固態硬碟採用了64層3D BICS Flash,談到此技術時,那麼什麼是3D NAND呢?東芝產品線分類非常清晰  現在存儲產品眾多,讓很多消費者在選擇時很有障礙。
  • 全新旗艦SSD Vector 180正式發布
    東芝旗下OCZ今天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級消費固態硬碟「Vector 180」,伴隨而來的還有全新設計的「SSD Guru」管理工具。、240GB、480GB、960GB,換成前兩款512MB、後兩款1GB。
  • 東芝RC500 SSD怎麼樣
    而旗下經營存儲系列產品的「東芝存儲」,又以其存儲顆粒最為出名,你能在很多中高端SSD中看見它的身影。 這次評測的RC500,作為東芝的新一系列「遊戲級」SSD,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狗頭保命,真的是0.67元/GB
  • 東芝8TB新硬碟太猛:200萬小時無故障
    近日,東芝最新發布了全新MG05系列8TB容量企業級硬碟。  除了容量較MG04系列明顯增加外,MG05 8TB型號還將連續讀取速度提升了12%,達到了230MB/s,MTTF提高了約42%,達到200萬小時。
  • 面向雲端數據中心 燧原科技發布首款人工智慧推理產品
    人工智慧早已影響了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工智慧需要數據的支持,而大數據處理早已進入需要雲端支持的時代。因此面向雲端數據中心的人工智慧加速卡為數據處理提供了強大的算力。  燧原科技創始人兼CEO趙立東  繼去年12月發布了首款面向數據中心的人工智慧訓練加速卡「雲燧T10」後,今天燧原科技發布首款人工智慧推理產品「雲燧i10」,這正是一款面向雲端數據中心的高性能推理卡,用以滿足由於AI應用和落地場景迅速擴大,市場和客戶對更高性價比以及國產化和差異化雲端推理產品的需求。
  • 東芝攜多款新產品及方案亮相CHINA DIDAC
    一直以來,東芝在信息化教育領域都體現出優質的品牌競爭力,此次東芝中國集團攜高度專業化的電腦、數碼複合機、觸摸互動一體機、存儲產品等亮相展會,為中國高等教育的裝備升級開闢了新思路。 為方便教師進行微課製作,東芝率先與中國資深教育工作者合作開發「玲瓏」系統,上市後受到各級院校與職業教育機構的廣泛認可。  展出的東芝微課製作系統基於主流性能平臺打造,內置隱藏式高清拍攝儀,可以多角度拍攝動靜態畫面,並實現雙路、三路同步錄製,大大減輕微課製作過程中相對繁重的拍攝工作。
  • 固態也不可貌相 測東芝128GB mSATA SSD
    固態也不可貌相 測東芝128GB mSATA SSD    東芝HG5系列mSATA固態硬碟共有三個容量,分別是64GB、128GB和256GB,下面測試的就是當下最為流行的 Code)及「Read Only Mode」技術,前者用於數據糾錯,而後者則是一種類似斷電保護的技術,可有效避免意外斷電造成的數據損壞。
  • 東芝發布2009秋季筆記本電腦產品
    乘著不久之前WIN7發布的東風,東芝電腦於本日在上海發布了2009年秋季筆記本電腦產品。正如下圖所示的那樣,東芝此次的秋季產品線更新主要涉及4個產品系列:14寸寬屏的Setellite M500系列和同為14寸寬屏但性價比更為突出的Setellite L510系列,13.3寸的protégé M900系列和上網本NB200系列。
  • TLC SSD耐久測試第一階段數據報告出爐
    第一階段50TB數據全部6塊SSD已經寫入完畢,測試的6塊SSD產品暫未出現寫入錯誤問題,現在就測試的數據進行公示。而從6塊TLC SSD官網查詢到的產品TBW(安全數據寫入值)數據一般在60TB-75TB之間,部分產品未公示TBW數據。測試每塊SSD安裝系統後可用容量約為200GB(三星850 EVO 250GB可用容量略多為209GB),另外測試設置了12GB的保留空間,也就是說實際寫入數據的空間為188GB(三星850 EVO 250GB為197GB)。